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过关练习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过关练习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2 11: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过关练习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材料,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④ 。
注释:①引:引来,使出现。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人名。④大学:大学者,有学问的人。
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的解释。
①邻舍有烛而不逮    A.逮住 B.达到、及
②衡乃与其佣而不求偿   A.偿还 B.报酬 C.尝试 D.赔偿
2.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
3.你还知道哪些(两个以上)勤奋读书的故事?结合生活说说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呢?
小古文阅读
书黄筌①画雀
苏 轼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②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③。乃知观物不审④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⑤乎?君子是以务⑥学而好问也。
【注释】①黄筌:五代后蜀画家。②或:有人,③信然:确实如此。④审:精审细密。⑤大者:更大的事。⑥务:致力。
4.联系上下文并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验之信然”与“处士笑而然之”中“然”的意思不同。
B.“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是个疑问句。
C.“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这句话的节奏应这样划分。
5.黄筌画的飞鸟,根据验证,应该怎样画才是对的?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6.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给你什么启示?
阅读
叶公好①龙
叶公子高②好龙,钩③以写④龙,凿⑤以写龙,屋室雕文⑥以写龙。于是天龙闻⑦而下之⑧,窥⑨头于牖⑩,施 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 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新序 杂事五》
注释:①好:喜欢。②叶公子高:春秋时楚国贵族,字子高,封于叶(今河南县)。③钩:衣服上的带钩。④写:刻画。⑤凿:同“爵”,古代饮酒的器具。⑥文:花纹。⑦闻:听说。⑧下之:指龙从天上下来,到叶公住的地方。⑨窥:偷看。⑩牖:窗户。 施:延伸。 还走:转身就逃。还,“旋”,转身。 五色无主:神色不定。形容仓皇失措。 夫:这,那。
7.判断下列带点字读音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叶公好龙(hǎo)(  )
②似(shì)龙而非龙(  )
8.请你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9.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①求良猫。厌②以腥膏③,眠以毡罽④。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乐均《耳食录》)
【注释】①[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②[厌]饱食。③[腥膏]鱼和肥肉。④[毡罽(jì)]毡子和毯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破家求良猫    
②鼠以故益暴    
11.对句中画线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人十分生气,于是又不养猫了,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B.这人十分生气,于是又养猫了,以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C.这人十分生气,于是再也不养猫了,以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D.这人十分生气,于是不再养猫了,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12.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获知的人生之理是    
文言文阅读
张乖崖严惩污吏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bìn)旁巾①下有一钱,诘(jié)②之,云:“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③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④剑下阶斩其首,申⑤台府自劾(hé)⑥。崇阳人至今传之。
注释:①[巾]头巾。②[诘]盘问。 ③[勃然]气愤变色的样子。④[仗]拿着。⑤[申]详细说明。⑥[劾]揭发罪行。
13.“一钱何足道”中的“何足道”的意思是(  )
A.值得一说 B.不值得一说
C.不值得一说吗 D.值不值得一说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5.你认为张乖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16.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理解。
阅读
争雁
昔人有睹①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②”。”其弟争曰:“舒雁③烹宜,翔雁燔④宜。”竟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注释)①賭:看见。②烹:烧煮。③舒雁:行动舒缓的大雁。④燔:烧,烤。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将援弓射之   
竟斗而讼于社伯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9.请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20.这则寓言,让你想起哪个成语或谚语:   
课外文言文阅读
商鞅立信
商鞅令①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②。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令:指变法的命令。②金:古代货币单位。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恐民之不信己    以明不欺   
22.下列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是(  )
A.百姓感到奇怪,不敢搬走木头。
B.百姓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搬走木头。
C.百姓奇怪这件事,不敢搬走木头。
D.百姓感到非常怪异,没有人敢搬走木头。
23.通读上文,商鞅奖励给这人五十金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课外文言文练习。
王华还金
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①大醉,去,遗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铤为谢,却不受。
[注释]
①以:因为。②铤:同”锭”,古代货币单位。
2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见一客来濯足 足:   
去,遗所提囊 去:   
2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王华估计他酒醒后一定再回来。
B.王华估计他酒醒后必须过来。
C.王华计算他酒醒后一定再回来。
D.王华计算他酒醒后必须过来。
26.从文中看,“其人喜”的原因是   
27.则故事中,王华具有   和   的品质。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B
2.凿壁偷光;在墙上凿洞借隔壁的光;刻苦学习的人
3.囊萤夜读、悬梁刺股。学习古人刻苦读书的精神,我们有很好的学习条件,更要努力学习,丰富我们的知识。
【答案】4.B
5.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
6.在艺术创作中,要深入观察生活,勤学好问,主动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才不闹出笑话。
【答案】7.①错误;②错误
8.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9.做人做事一定要务实,诚恳诚信,切莫表里不一,最后贻笑大方。
【答案】10.寻找;更加
11.C
12.示例:环境过于安分,就会懒散,不思进取。
【答案】13.B
14.你能够用杖打我,但是你不能够斩我。
15.张乖崖从细节把关,杜绝损公肥私的腐败行为,严惩污吏是应当肯定的;但是他因为偷一文钱就斩首,处罚显然过重。
16.这句话是用来比喻日积月累,积小为大,积少成多的意思。
【答案】17.引,拉;争吵,争吵
18.过了一会他们再去找天上的飞雁,大雁早就飞远了。
19.做事情要抓住时机,不要因为一些小问题争吵不休,最终一事无成。
20.鹞蚌相争,渔翁得利。
【答案】21.相信;表明、证明
22.B
23.用来证明自己言出必行,是值得信任的。
【答案】24.脚;;离开;
25.A
26.因为丢失的“数十金”失而复得,因此客人心里非常高兴。
27.聪明机智;拾金不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