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必考专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必考专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12 21: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必考专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一捆电线长,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一共用去( )m。
A.2.39 B.7.87 C.7.77 D.6.97
2.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3.2,另一个加数减少1.8,和( )。
A.增加5 B.减少5 C.增加1.4 D.减少1.4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两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 )。
A.整数 B.一位小数 C.两位小数 D.三位小数
5.下面各数最接近5的小数是( )。
A.4.99 B.4.999 C.5.01 D.5.1
6.4.482至少加上( )才能得到一个整数。
A.0.008 B.0.382 C.0.518 D.0.618
二、填空题
7.0.85减去( )个0.01结果是0.5。
8.两个加数的和是5.74,如果两个加数同时减少0.56,和是( );如果一个加数增加2.5,另一个加数减少1.8,和是( )。
9.根据16.2-10.2=6,写出一道加法算式是( ),再写出一道减法算式是( )。
10.爸爸买了一本10元左右的书送给小莉,小莉在爸爸的提示下猜价钱。
小莉:10.4元爸爸:高了
小莉:9.8元爸爸:低了
小莉:10.34元爸爸:低了
如果你是小莉,接下来你会猜______。
11.甲数是10.9,比乙数少2.35,甲、乙两数的和是( )。
12.一箱苹果连箱共重50.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箱重26.5千克,苹果重( )千克,箱子重( )千克。
三、判断题
1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 )
14.小于1的最大两位小数减去小于1的最小两位小数,差是0.8。( )
15.5.75-1.02=5.75-1-0.02。( )
16.0.3与6的和是0.063的100倍。( )
17.7.68+0.3-7.68+0.3=0。(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9.竖式计算。
6.8+32.42= 88.3-19.45=
20.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就简便计算。
32×102 63.6+4.3-3.6+15.7 160×[75÷(40-15)]
99×38+38 25×32×125 12×50-432÷18
五、解答题
21.有一块长方形的地,长50.4米,宽比长少26.8米,这片长方形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22.周末,小明陪妈妈到超市购买商品,买了一箱酸奶花费39.91元,买了两个火龙果花费11.22元,买了四本笔记本花费8.97元,请你帮小明算一下,一共要花费多少钱?小明的妈妈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3.(1)如图所示,小红带了30元,想买一个文具盒、一支笔和一把剪刀,钱够吗?请说明理由。
(2)请你再提一个用两步或者两步以上计算解决的数学问题。
24.振新水泥厂第一天生产了34.9吨水泥,第二天生产了39.7吨水泥,第三天生产的水泥比前两天的总和少31.7吨。第三天生产了多少吨水泥?
25.书店一本《神奇的大自然》售价8.3元,一本《数学家的故事》售价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1.85元,小林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元?
26.早上,丽丽从家出发,走了0.6千米后发现语文书没有带,于是便返回家中拿书,随后到了学校。这天早上她一共走了3.4千米,丽丽家离学校有多远?
参考答案:
1.B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加上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即可求出一共用去的长度。
【详解】
故答案为:B。
【点睛】做题时注意仔细审题,本题求的是电线一共用去多少,“一捆电线长”是多余条件。小数加法计算时,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根据整数加法计算方法解答。
2.C
【解析】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少,和的变化量就是较大变化量与较小变化量的差。一个加数增加3.2,另一个加数减少1.8,和要增加。
【详解】
则和增加1.4。
故答案为:C。
【点睛】和的变化规律: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如果增加的多,则和增加,如果减少的多,则和减少。
3.B
【分析】因为5.99最接近整数6,所以用后,和原式相比多减了0.01,再加上0.01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简便计算,可以把小数看做近似的整数计算,但多减的部分加回来,少减了要减回去。
4.D
【分析】两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它们的和(或差)的小数部分不会多于两位,所以结果可能是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或整数,不可能是三位小数,可以用最大值举例证明。
【详解】1.99+1.99=3.98;1.99-1.99=0;1.99-1.09=0.9;举例证明,两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三位小数,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加减法,从极限值考虑用举例法证明。
5.B
【分析】先拿各数与5作差,再比较大小,差越小就越接近5.
【详解】A.
B.
C.
D.
,4.999最接近5。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C
【分析】比4.482大且与它最接近的整数是5,求出5与4.482的差即可解答。
【详解】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35
【分析】先用0.85减去0.5,再根据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认识填空即可。
【详解】0.85-0.5=0.35
0.35里面有35个0.01,即0.85减去35个0.01结果是0.5。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减法计算,以及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认识,应熟练掌握。
8. 4.62 6.44
【分析】两个加数同时减少0.56,那么和减少两个0.56,用5.74减两个0.56即可。
一个加数增加2.5,另一个加数减少1.8,那么和先增加2.5再减少1.8,用5.74+2.5-1.8即可。
【详解】5.74-0.56-0.56
=5.18-0.56
=4.62
5.74+2.5-1.8
=8.24-1.8
=6.44
两个加数的和是5.74,如果两个加数同时减少0.56,和是(4.62);如果一个加数增加2.5,另一个加数减少1.8,和是(6.44)。
【点睛】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9. 6+10.2=16.2 16.2-6=10.2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此题中16.2是被减数,10.2是减数,6是差,依此填空。
【详解】16.2-10.2=6,则:
6+10.2=16.2
16.2-6=10.2
【点睛】熟练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10.38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本书的价钱比10.34多比10.4少,所以猜的数在这两个数之间都正确。
【详解】这本书的价钱大于10.34并且小于10.4,所以可以猜10.38元。(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掌握。
11.24.15
【分析】根据题意,甲数是10.9,比乙数少2.35,即乙数比甲数多2.35,所以10.9+2.3就可求出乙数,再加上甲数10.9,就是它们这两个数的和。
【详解】乙数:10.9+2.35=13.25
甲乙两数的和:13.25+10.9=24.1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掌握。
12. 48 2.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倒出一半苹果后,这箱苹果减轻了50.5-26.5千克。则苹果一半的重量是50.5-26.5千克。用苹果一半的重量乘2,求出苹果的重量。再用一箱苹果连箱的重量减去苹果的重量,求出箱子的重量。
【详解】(50.5-26.5)×2
=24×2
=48(千克)
50.5-48=2.5(千克)
则苹果重48千克,箱子重2.5千克。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半苹果的重量就是这箱苹果减轻的重量。
13.√
【详解】例如1.28+5.6+8.72+4.4=(1.28+8.72)+(5.6+4.4),则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也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解析】略
15.√
【解析】略
16.√
【解析】略
17.×
【详解】7.68+0.3-7.68+0.3
=7.68-7.68+0.3+0.3
=0.3+0.3
=0.6
故答案为:×
18.0.92;14.3;0;3.9;
0.07;5;500;98
【详解】略
19.39.22;68.85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如果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先在位数少的小数末尾补“0”,再来计算。
【详解】6.8+32.42 =39.22 88.3-19.45=68.85

20.3264;80;480
3800;100000;576
【分析】(1)先把102看作(100+2),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根据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
(4)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5)把32看成(4×8),再按照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6)先算乘除法,再算减法。
【详解】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
63.6+4.3-3.6+15.7
=63.6-3.6+4.3+15.7
=(63.6-3.6)+(4.3+15.7)
=60+20
=80
160×[75÷(40-15)]
=160×[75÷25]
=160×3
=480
99×38+38
=(99+1)×38
=100×38
=3800
25×32×125
=25×(4×8)×125
=(25×4)×(8×125)
=100×1000
=100000
12×50-432÷18
=600-24
=576
21.148米
【分析】根据题意,宽比长少26.8米,先用减法计算出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长与宽的和再乘2,据此解答。
【详解】
答:这片长方形地的周长是148米。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周长公式以及小数的加减法并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60.1元;39.9元
【分析】根据题意,把买一箱酸奶的钱、买了两个火龙果的钱和买了四本笔记本的钱相加,即可求出一共花费了多少钱,用100元减去一共花费的钱,即可求出应找回的钱数。
【详解】39.91+11.22+8.97
=51.13+8.97
=60.1(元)
100-60.1=39.9(元)
答:一共要花费60.1元钱;小明的妈妈付了100元,应找回39.9元钱。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1)不够,因为花费的钱数比带的钱数多
(2)用40元买一个文具盒和一个转笔刀,还剩下多少钱?23.93元
【分析】(1)用一个文具盒的价钱加上一支笔的价钱,再加上一把剪刀的价钱,求出买三件商品花费的钱数,再和带的钱数比较大小;
(2)可以提出问题:用40元买一个文具盒和一个转笔刀,还剩下多少钱?先用一个文具盒的价钱加上一个转笔刀的价钱,求出花费的钱数,再用总钱数减去花费的钱数,求出还剩下的钱数。(答案不唯一)
【详解】(1)7.2+20.8+3.13=31.13(元)
31.13>30
答:钱不够,因为花费的钱数比带的钱数多。
(2)用40元买一个文具盒和一个转笔刀,还剩下多少钱?
7.2+8.87=16.07(元)
40-16.07=23.93(元)
答:还剩下23.93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24.42.9吨
【分析】先用加法计算出前两天生产水泥的总和,再用减法计算出第三天生产的水泥的吨数,据此解答。
【详解】
答:第三天生产了42.9吨水泥。
【点睛】熟练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14.75元
【分析】用一本《神奇的大自然》的价钱减去1.85元,求出一本《数学家的故事》的价钱,再将两本书的价钱相加,求出花费总钱数。
【详解】8.3-1.85+8.3
=6.45+8.3
=14.75(元)
答:小林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14.75元。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求出一本《数学家的故事》的价钱。
26.2.2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丽丽返回拿书走了2个0.6千米,因此用这天早上她一共走的路程减去2个0.6千米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0.6+0.6=1.2(千米)
3.4-1.2=2.2(千米)
答:丽丽家离学校有2.2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先计算出丽丽这天早上多走的路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