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易错点检测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易错点检测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2 12:0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现代文阅读易错点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阅读理解
取不下妈妈的围裙
去年腊月二十九的下午,我、妹妹和弟弟都拖儿带女地回了家,系(jì xì)着围裙的妈妈乐呵呵地把我们迎进门,让我们烤火、喝茶、看电视,拉家常……①自己却一头扎进厨房里叮叮当当地为我们做吃的,一会儿是豆子芝麻茶,一会儿是炸红薯片,一会儿是肉丸子。我们叫她来烤火 她说不冷 我们叫地来歇歇 她说不累 还不到四点,妈妈就做起了晚饭,我和妹妹去帮忙,她坚决不让插手,说她都准备好了,我们搞不清她放东西的位置,一定要我们去坐,可真拿地没办法!
我和妹妹坐坐着拉家常,看到妈妈不时地在厨房里转悠,碗柜里翻翻、壁柜里瞅瞅、冰箱里找找,嘴里不时念念有词:“昨天买的面酱呢……②哎呀,上午剁的鸭子呢……应该在这里……”她那有点儿佝偻的腰身已大不如先前硬朗,国庆节染黑的头发又露出白色来。想想早几年妈妈做饭那是雷厉风行,个把小时就能做出一顿丰盛的晚餐,而且色香味俱全。在所有的亲戚中,妈妈的厨艺是数一数二的,我们吃惯了妈妈做的饭菜,再去别人家吃,总没有食欲。大概是这个(原 缘)故,我们姐妹都让妈妈的饭菜养得胖胖的。我们常常一边埋(mái mán)怨妈妈做饭好吃让我们没法减肥,一边又在没吃到的时候怀念着她做的饭菜。现在,妈妈老了,明年就六十了,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手脚也没以前麻利,虽然做的饭菜还像以前那样好吃,可做一顿饭要花好长时间,要在厨房里走多少步啊。爸爸不是说妈妈的腿脚到了夜里老酸胀吗?我的眼有点儿湿了。
开饭了,妈妈转了三个多小时,硬是做了一桌子好菜,数一数足足十二碗:有孙儿们喜欢的土豆、黄瓜、火腿肠,有弟弟喜欢的糖醋排骨,有弟媳喜欢的口味鸡爪,有女婿最爱的红烧肉,有妹妹喜欢的萝卜酸菜,有我喜欢的油淋辣……③大家围坐在桌旁,妈妈却还在锅里拌呀拌,说蔬菜是全家人的最爱,要多炒一些。等炒了两样小菜,妈妈终于上桌了,刚扒了两口饭,又放下筷子,从莱坛子里抓出一碗水淋淋的萝卜条。再来吃饭,妈妈的饭碗又不见了,重新装一碗饭,妈妈总算能安心吃饭了。
吃完饭,我就到妈妈腰上取围裙,妈妈累了一天,这碗我一定要洗。妈妈不让,我不系围裙也照洗,妹妹帮我收碗。妈妈在旁边急得直跺脚,被弟弟推到火桶边去烤脚,这时,我才发现妈妈的饭碗忘在菜坛子边了。妈妈,您太累了,儿女们怎么忍心呢?
第二天,我和妹妹商量,决定取下妈妈的围裙。我们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做饭虽不如妈妈,厨艺也还马马虎虎,但每天由我俩轮流做饭、洗碗还是可以的,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又早早地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做好了甜酒汤圆等我们吃。中午我和妹妹在厨房里准备菜,(遭 糟)到妈妈的强烈抗议。我们好说歹说,她总算同意我们来打下手——淘米、洗菜、切菜,至于炒菜她一定要操刀,所以,围裙还是原在她的腰上。
妈妈,取不下您的围裙,夺不走您爱子情深。可是,做儿女的拿什么来回报啊!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乐呵呵—( )麻利—( )
3.结合第1自然段,给下面这句话加上标点符号。
我们叫她来烤火__她说不冷__我们叫她来歇歇__她说不累__
4.写出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给该句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和妹妹坐着拉家常,看到妈妈不时地在厨房里转悠,碗柜里翻翻、壁柜里瞅瞅、冰箱里找找,嘴里不时念念有词:“昨天买的面酱呢……哎呀,上午剁的鸭子呢……应该在这里她那有点儿佝偻的腰身已大不如先前硬朗,国庆节染黑的头发又露出白色来。”这段话分别就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7.妈妈取不下的围裙包含着怎样的情感?读完文章,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保护“海岸卫士”(节选)
①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主题与红树林有关——“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到底是什么?它为何会有“海岸卫士”的称号?让我们一起走近美丽的红树林吧。
②红树林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木本生物群落,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滩涂上。目前,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其中,我国有真红树植物27种,半红树植物12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以及香港、台湾、澳门地区。
  ③红树林中的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广西红树林区还有近200种藻类。红树林中之所以有这么多种生物,是因为红树为海洋动物提供了食物,同时由于红树林内潮沟发达,很多深水区的海洋动物会到这里觅食、栖息、繁殖。
  ④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介绍,每公顷红树林一年能吸收150千克~250千克的氮和15千克~20千克的磷,对海水起着极大的净化作用。所以,有红树林的海域,几乎从未发生过赤潮。
  ⑤红树林盘根错节的强大根系能够“绑住”由陆地上冲来的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绿色长城,可以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⑥为了保护这些“海岸卫士”,国家和地方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乱扔垃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可以宣传环保理念,让身边的人也加入到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的行列中来,一起为“海岸卫士”筑起“防护墙”。
8.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___________,2020年的主题是______。第①段中连用两个问句,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③—⑤自然段介绍了红树林的作用,请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概括每一段的意思。
( )→( )→( )
10.双引号有三大作用:① 直接引用人物的话 ②表示特殊含义 ③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本文题目中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11.第⑤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④自然段中”几乎从未发生过赤潮。”“几乎”这两个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中(有删改)
①这个初冬一个周末的早晨,我被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满心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不得不放弃温暖的被窝去公司加班。匆匆地洗漱毕,我向窗外瞅了一眼。天阴沉沉的,雨已下了很久了。我从壁橱里扯出一把雨伞,快步向楼下的公交站走去。
②看来,和我有一样遭遇的人还不少,小小的公交站里挤满了人。他们个个都手捧着冒着热气的快餐大块朵颐着。站旁的小垃圾桶显然已不堪重负了,人们只好把垃圾堆在垃圾桶周围。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这清洁工哪里去了,垃圾都堆成山了!”也许这是一句有魔力的话,没过几分钟,一个脚踏三轮车的清洁工便影影绰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③我看到这位身穿橙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身上罩着一层薄薄的塑料布,显然是雨来时临时披在身上的。雨水早已浸透他的头发,顺着发梢一滴滴地滴落到他正在工作的手上。这时,雨大了起来,清洁工也把垃圾清理完毕。他站在了车站的矮檐下,看来是想躲一会儿雨。挨着他的人不自觉地向我这边挤,仿佛在【逃避 躲避】着什么。霎时间,本来还挤满人的小车站的一头只剩下清洁工一人。许多人上车时,还回头看了看清洁工,似乎露出了【同情 鄙夷】的神色。
④人们差不多快走光了,我还在焦急地等待着班车。这时,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撑着一把小黑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我这边跑过来,连溅起的雨水打湿裤子都浑然不觉。当我正无聊地猜测和臆想时,小男孩已从我身边飞过,扑向了旁边的清洁工,清脆地叫一声:“爸爸!”
⑤我愣了一下神,小男孩便伸手递给清洁工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雨衣,说道:“爸爸,来,穿上!”清洁工伸出黝黑的手指,爱怜地捏了一下小男孩因跑步而通红的脸蛋,假装生气地说道:“谁叫你自己跑出来的,我不是说就快回去了吗?”小男孩却假装老到地责备道:“你就会骗我,这么大人了还不知道要照顾自己!”清洁工笑了,扭头看了我一眼,我也忍不住笑了,但我的笑里似乎少了什么。
⑥此时,小男孩又拉开厚厚的上衣拉链,拿出一小杯水和塑料袋包着的两个鸡蛋,鸡蛋已经剥过皮了。清洁工喝了一口热水,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现在舒服极了。于是,他和自己的儿子你一言,我一语,在雨中尽享着父子亲情,各自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幸福。
⑦突然间,一直默默充当看客的我,感觉有两股热热的东西从脸上滚落。我这是哭了吗?我的内心翻滚着,努力地寻找着答案。
⑧长久以来,我一直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忙于和各种人打交道,陷于各种漩涡之中,渐渐地变得麻木起来,于是,我和这泱泱等车的人一样,变得冷漠,变得势利,只顾去分别所谓的高低尊卑,忽略了出现在身边最珍贵和最美丽的东西。
⑨但是我很幸运,在一个寒冷的雨天,【见证 证实】了发生在父子之间的一段“最伟大”的亲情。它使我明白,亲情真的无处不在,感动真的无处不在。这雨中的父子深情,将会永远地向世人证明着一个真理:唯有真正的感情,才会让这世界变得【温暖如春 一尘不染】,就像刚被雨水洗过一样。我想,我也已找到了落泪的真正原因。
⑩上车的时候,我深情地冲着这对父子——这对教会我道理的“老师”挥了挥手,他们看着我,我们都笑了。
1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不堪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浑然不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文中( )内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5.本文写了“我” 雨天在公交车站看到的两个情景,请根据所给段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④-⑩自然段,完成练习。
(1)读第⑤自然段,关注语言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这一段文字,抓住了清洁工和小男孩的_____、______、______进行细致描写。其中描写清洁工的 “爱怜”“假装生气”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⑦第自然段画浪线句子, 从文中找到和它照应的一句话抄写在横线上,再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和划线句照应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中“出现在身边最珍贵和最美丽的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⑤段写道“我也忍不住笑了”,第⑩段又写道“我们都笑了”。体会作者两次笑的不同含义。
第⑤段写道“我也忍不住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⑩段又写道“我们都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①初见那个可怜的家伙时,我看他身材合宜,四肢挺直结实,身体健康,年纪看来约二十五六岁。他的面目一点也不狰狞可憎,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非常英俊,脸上既有一种男子汉的英勇气概,又具有欧洲人那种和蔼可亲的样子,这种温柔亲切的样子在他微笑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我告诉他,他的名字叫“星期五”,这是我救他命的那一天。
②回到家里的第二天,我就考虑怎样安置星期五的问题。我又要让他住得好,又要保证自己绝对安全。为此,我在两道围墙之间的空地上,给他搭了一个小小的帐篷,也就是说,这小帐篷搭在内墙之外,外墙之内。我在入口处做了个门柜和一扇木板门。门是从里面开的。一到晚上,我就把门从里面闩上,同时把梯子也收了进来。这样,如果星期五想通过内墙来到我身边,就必然会弄出许多声响,也就一定会把我惊醒。此外,我每夜都把武器放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③过了几天,我教他打谷,并把谷筛出来。不久以后,他打谷筛谷就做得和我一样好了。我等他打完谷之后,就让他看我做面包、烤面包。没多久,他也能做面包、烤面包了,而且做得和我一样好。
④有一天,天气晴朗,我和星期五偶然走上岛东边的那座小山顶,星期五全神贯注地朝大陆方向眺望了一会儿,忽然出乎意外地手舞足蹈起来:“噢,真高兴!真快活!我看到了我的家乡,我看到了自己的部落了!”这时,我只见他脸上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欣喜。他双眼闪闪发光,流露出一种热切、兴奋和神往的神色,仿佛想立刻返回他故乡去似的。
⑤我对他说,我们可以动手造一条大船,让他坐着回家,他一句话也没有说,脸上显出很庄重、很难过的样子:“你为什么生星期五的气?我做错了什么事?”我问他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并告诉他,我根本没有生他的气,“没有生气!没有生气!”他把这句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没有生气为什么要把星期五打发回家?
我说:“星期五,你不是说你想回去吗?”“是的,是的,”他说,“我想我们两个人都去,不是星期五去,主人不去。”总而言之,没有我,他是绝不想回去的。我说:“我去!但是,星期五,我去那儿有什么事好做呢?”他马上回答说:“你可以做很多很多的好事。你可以教我们这些野人成为善良的人,有头脑的人,和气的人,使他们过一种新的生活,”“不行,不行,星期五,”我说。他听了我的话,立即跑去把他日常佩戴的那把斧头取来交给我。
⑥“你给我斧头干什么?”我问他。“拿着它,杀了星期五吧!”他说.“我为什么要杀星期五呢?”我又说。他马上回答说:“你为什么要赶走星期五呢?拿斧头杀了星期五吧,不要赶他走,”他说这几句话的时候,眼睛里噙着眼泪。我当时就对他说,只要他愿意跟我在一起,我再也不打发他走了。
⑦总之,从他全部的谈话看来,他对我的情意是坚定不移的,他绝对不愿离开我。他之所以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完全是出于他对自己部族的热爱,并希望我一起去对他们有好处。
17.默读作品节选,将选文按时间顺序分成四个部分,照样子在方框中写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初识星期五——( )——( )——( )
18.在跟“星期五”的相处过程中,“我”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下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喜爱——防备——同情——欣赏
B.喜爱——防备——欣赏——信任
C.亲近——害怕——信任——欣赏
D.亲近——防备——热爱——信任
19.选文表现了“星期五”的什么特点?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并从文中找到两个能证明这个特点的理由写在横线上。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
20.细读选文第⑤自然段中“星期五”的语言,推断在“星期五”的心目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写的关于“星期五”的几件事情中,哪一件写得最为详细?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①春天又到了。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历史课的刘老师。
②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圆木拐杖支撑着。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有的人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③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每逢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④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⑤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他仰望白云,出神地望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 )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
⑥有一次,他故意撒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神气。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22.下列对刘老师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他是一位腿有残疾的老师 B.他深得同学们的喜爱
C.他不喜欢放风筝 D.他给同学们很多启示
23.第⑤段括号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A.沮丧 B.孤寂 C.战战兢兢 D.得意十足
24.短文中的刘老师为什么说自己的腿是女娲用力太大甩掉的?( )
A.他的腿确实是女娲甩掉的 B.他实在是找不到其他的理由
C.他很乐观 D.他想让学生更加尊敬他
25.第⑤段画“﹏﹏﹏”的句子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6.第③段画“_____”处是对刘老师的_____描写,从中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_____的老师。
27.读短文,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 老师的事例 学生的心情
② _____ ___
③ 转身写板书 ____
④—⑥ ____ 感动
28.文中画“_____”句中提到的“这情景”指的是什么情景?为什么它永远地留在了作者的脑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9.《桃花心木》的作者是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有《____》。
30.文中第一处的“不确定”是指________,第二处的“不确定”可以理解为_______。
31.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_______,“巨大的能量”是指_______,文章通过写树苗的成长来比喻______,这是一种____的写法。
32.下面哪句名言警句与作者表达的人生哲理一致?( )
A.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作出的反应。
33.谈谈你对画“____”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无人机,有前途
①在旅游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或是重大新闻现场,我们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在空中忙碌地穿梭。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人机”呢?
②“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由车载计算机完全或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机。我们熟悉的无人机,通常指的是携带载荷飞行的无人机机身,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由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③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流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施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旋翼的直升机。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讯巡航、航拍等工作。直升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比较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
④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零伤亡、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l”(枯燥)“Dirty”(脏)“Dangerous”(危险)的任务。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宠爱有加,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
⑤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产品达1000多种,基于预测的国际数据以及对我国市场的乐观预判,到2020年,我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有430万架,另有270万架用于商业目的,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其中军用无人机市场约占7%,民用无人机市场约占93%。
⑥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无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34.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35.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作比较 C.分类别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阅读第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一句中的“约”能否删去?请结合句子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一句中“飙升”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如果将短文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jì 缘 mán遭 2. 笑盈盈 利索 3. , ; , 。 4. 列举内容的省略。 说话断断续续。 列举内容的省略。 5. 反问 妈妈,您太累了,儿女们不忍心。 6. 动作 语言 外貌 7.饱含着妈妈对子女的疼爱。我想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1.考查汉字的读音和字形。这是最基础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生字识记的情况。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只要认真记忆,此类题还是很容易做对的。
2.考查近义词。弄懂一个词的意思,才有找到词的近义词的基础,加上很多近义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含有相同的语素,用共同词素去组词,结合两者就能从文章中准确的找出词语的近义词。
3.考查标点符号。用法口诀有:句号是个小圆圈,表示句字意思完;问号须加有疑处,不看“谁”“哪”“为什么”;分句之间表间隔,句内用它意未尽;冒号形式两圆点,提起下文与总结等。
4.考查省略号的作用。省略号是标点符号的一种。形式一般为“……”。用于表示引文的省略或列举的省略。也可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第一处前面举例我们回家后做的事情,这里表示列举的省略。第二处是母亲说话的内容,指的是说话断断续续。第三处省略号跟第一处一样,表示列举的省略,指喜欢的菜还有很多。
5.考查修辞手法。划横线的句子是反问句,反问句改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6.考查描写手法。“转悠、翻、瞅、找、念”属于动作描写。“昨天买的面酱呢……哎呀,上午剁的鸭子呢……应该在这里……” 属于语言描写。“佝偻的腰身”“染黑的头发又露出白色来”属于外貌描写。
7.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语言的表达。取不下的围裙包含着母亲对子女的疼爱和操心。此题为开放性题,只要能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8. 全国海洋宣传日 “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 9. 生物资源丰富 净化海水 抵御风浪 10.② 11. 打比方 红树林枝体的茂密高大,成为牢固的防御系统,从而有效抵御风沙 12.不能去掉。用上“几乎”说明发生赤潮的可能性很小,去掉了说明完全不发生赤潮,与事实不符,这里突出了作者用词的科学准确。
【解析】8.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可结合短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提取信息。
9.本题考查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归纳。可以抓住每个自然段主要内容,提取关键字词作小标题。同时注意文章中的一些在特殊位置的句子,如段落的开头句、结尾句,承上启下的句子等,往往可以提炼法使用。
10.本题考查双引号作用的理解。结合第四自然段内容“对海水起着极大的净化作用。所以,有红树林的海域,几乎从未发生过赤潮。”来理解 “海岸卫士”中双引号的作用。
1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赏析。把“红树林的枝体”比作“长城”突出了红树林有效抵御风浪袭击的“海岸卫士”作用。
12.本题考查词语表情达意作用的理解、赏析。先表明观点,再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清用上这个词语从内容上、语言上是怎样较好地表情达意的。
【点睛】
13. 不能承受繁重的担子,文中指垃圾桶装不下太多的垃圾。 毫无察觉的样子。突出小男孩给父亲送早餐时的忘我急切。 14. 躲避 鄙夷 见证 一尘不染 15. 人们埋怨垃圾太多,却鄙夷冒雨完成工作后躲雨的清洁工。 小男孩给清洁工父亲送雨衣和早餐,他俩享受父子亲情。 16. 语言 动作 神态 不能删去,这两处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突出了他对儿子的怜爱和当时心中的高兴之情,去掉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我想,我也已找到落泪的真正原因。 这样前后照应,使文章来龙去脉更清楚,也突出了父子亲情深深感动了我。 清洁工人父子间那种纯真的深深的亲情 因为父子两人有趣的语言动作好玩而笑。 被他们之间的亲情感动,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启发而会心地笑。
【解析】13.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注意把握重点字的意思,同时结合具体语句来理解。
14.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及运用。要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作出判断。【逃避 躲避】:应结合“我这边挤”来理解躲避垃圾。【同情 鄙夷】:结合上下文理解,人们对垃圾避之不急,清洁工还要清理来理解人们对清洁工的蔑视;鄙视。【见证 证实】:这里是作者亲眼看见的事件,应用见证。【温暖如春 一尘不染】应结合后面的句子“就像刚被雨水洗过一样。”来理解
15.本题考查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归纳。可以分别概括每自然段或每个部分的内容人物、事件,再加以合并。同时注意文章中的一些在特殊位置的句子,如文章或段落的开头句、结尾句,承上启下的句子等,往往可以提炼法使用。
16.(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伸手、给、捏”等词是动作描写。“爱怜、假装生气、假装老到地责备”等词可以看出有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就是人物对话。
(2)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相照应就是前后都讲到同样的内容。画线的句子说的“寻找我内心翻滚的答案”。文中第9自然段说“找到真正原因”。这样前后照应,使文章来龙去脉更清楚,也突出了父子亲情深深感动了我。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要结合文章的主旨,结合人物的精神品质来理解作答。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要结合前合语境,两次“笑”的不同场景,表达的情感不同来作答 。
【点睛】
17. 安置星期五 教导星期五 打算送星期五回去 18.B 19. 星期五特别聪明、真诚 从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我们可看出“野人”星期五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好帮手。 文中的最后为了得到信任了,不惜拿着斧子让鲁滨逊杀了他,这体现了他待人真诚。 20.善良、有头脑以及非常和气的人。 21.回家乡的事情写得非常详细。这样详细的描述更能体现出星期五与我相处融洽,全方位表示出我与星期五的形象。
【解析】17.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熟悉程度。
文章选自《鲁滨逊漂流记》的“救星期五”的片段,文章这一部分分别从四个部分来描述星期五被救的过程:“初识星期五——安置星期五——教导星期五——打算送星期五回去”
18.此题考查对整篇文章的内容的把控能力。
那么在救星期五这一过程当中,我的心情出现了很多变化,由喜爱——防备——欣赏——信任。
19.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由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可以看出星期五的学习能力很强,学的东西迅速就能学会,面对文章“我”对他的质疑,他甚至拿出刀来证明他的诚心,因此可见他很聪明并且很真诚。
20.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由文章的第五自然段的这个句子“你可以教我们这些野人成为善良的人,有头脑的人,和气的人,使他们过一种新的生活,”从侧面反映出文中“我”在星期五眼中是一个善良、有头脑又和气的人。
21.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法。
文章描述了星期五许多的事情,最后围绕送星期五回家乡的事情作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样详细的描述更能体现出星期五与我相处融洽,全方位表示出我与星期五的形象。
22.C 23.D 24.C 25.不是 而是 26. 动作 虽然腿有疾病,但坚强乐观,对事业有执着的追求。 27. 笑谈腿疾 尊敬 担心 春天放风筝 28.这情景指刘老师放风筝时快乐喜悦的场景。刘老师放风筝时表现出的对生活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让我难忘。
【解析】2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4-6自然段的内容,可知老师是喜欢放风筝的。
2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前后文“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他仰望白云,出神地望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来理解此刻老师的心情。
2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刘老师巧妙解释自己瘸腿的原因,说明其幽默、乐观。
25.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前后关系是并列的。
26.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撑地,急速地一转,转向讲台”等词,可知是动作描写,从这些动作中可以感爱到,老师虽然腿有疾病,但兢兢业业,对事业有执着的追求。
27.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出事件或人物情感后用简洁的句子加以概括。
28.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结合前文描述的老师带领我们放风筝,可知这情景就指此事。而从这件事中表现出的老师的精神品质是它永远留在我脑海里。要结合语境去思考,结合主旨挖掘把深层含义写出来。
【点睛】
29. 林清玄 和时间赛跑 30. 不确定的水源 不可预料的坎坷、曲折、磨难 31. 不确定的水源 能够拼命扎根生长,长成参天大树 人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出独立自主的心 借物喻人 32.B 33.“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性格,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只有战胜胜困难或不幸,才能在社会中生存更好的生存。
【解析】29.本题考查文章作者的知识。林清玄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30.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结合句子“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和“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理解。
31.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特别是最后一个自然段由物及人。
32.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A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喻意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C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作出的反应。表达的是人应对环境的关系 。
3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要结合文章主旨中心来组织语言表达 。
【点睛】
34.C 35. C 作用:把常见的无人机分成三种不同类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无人机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 36. 不能删,“约”是大概的意思,指目前我国大概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若删去,则变成了目前我国有150家这种企业,说法过于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飙升”是急剧上升的意思,说明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上升之快,形象地说明了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 37.不好。最后一个自然段补充说明了无人机在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呼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体现说明文的严谨。
【解析】34.考查对文章说明顺序的判断。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本文即按照逻辑顺序对无人机进行叙述说明)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35.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析。
从第③段画线处关键内容“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判断是按照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对无人机的类型进行了说明。
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层次清晰,一目了然。清晰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较多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
36.考查根据句意分析重点字词的作用。
(1)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去掉“约”后的句子和没有去掉“约”的原句进行分析,找出区别,总结作用。本文是说明文,说明的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所以体现此句中能体现说明文准确性的“约”字不能去掉。
(2)飙升:急剧的上升,形容上升的速度快。
3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是说明文,要从说明文的特点进行分析。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