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易错点检测卷(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易错点检测卷(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2 12:1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易错点检测卷(三)-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酵(xiào) 拮据(jù) 言简意赅(gāi)
B.啜泣(zhuì) 贮藏(zhù) 同仇敌忾(gài)
C.弥漫(mí) 诧异(chà) 惟妙惟肖(xiào)
D.狭隘(ài) 绮丽(yī) 义愤填膺(yī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六级四班班长陈娜学习好,人品好,管理能力强,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每一个人都应该好高骛远,树立远大的志向。
C.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停留的时间也算长的了,我应该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加一丝不苟。
D.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嗔怪 赎罪 济济一堂 重蹈覆澈 B.晨曦 惆怅 根深蒂固 吹毛求疵
C.忏悔 跻身 挠勇善战 相形见拙 D.伫立 恬静 忧心冲冲 恪尽职守
4.下面这段文字的正确顺序是( )
①池沼里养着金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又是入画的一景。
②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③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④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⑤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⑥假山的堆叠,或者重峦叠峙,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A.⑥③④②⑤① B.④⑥③②⑤① C.④⑥①②⑤③ D.④③⑤①②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正在努力改进自己的缺点。
B.我整理并收集了相关资料。
C.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陆续来到操场。
D.泰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
6.下列句子和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A.荷花漾起来了,在荷叶上翩翩起舞。
B.厦门固然美丽,可惜只有巴掌大。
C.矗立在河边的巨石像位智慧老者。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下列加点字和“胜利”的“胜”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胜仗 B.胜任 C.名胜古迹 D.不胜其烦
8.以下词语,不适合填入句子中的一项是( )
正是因为工匠们的 ,才使得“鸟巢”完美竣工。
A.集思广益 B.处心积虑 C.别出心裁 D.坚持不懈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堵塞”中加点字读“sāi”。
B.“恋”与“潋”的读音不同。
C.“地壳”与“陡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
D.“剥削”与“剥皮”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
10.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B.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比喻)
C.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排比)
D.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拟人)
11.即将告别母校,为了号召同学们多为母校做些贡献,以下形式最合适的是( )
A.写留言条
B.写倡议书
C.写请柬
D.写表扬信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藏戏》一文介绍了传统剧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B.《北京的春节》一文用词体现了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C.《匆匆》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时间流逝的现象写得分外感人,令人心生感触。
D.《那个星期天》真实自然地表现出孩子被大人欺骗后的悲伤和愤怒。
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很喜欢“正直是道德之本”这句名言。
B.“今天好热啊!——你书读得怎样了?”妈妈关心地问。
C.“五彩斑斓的花儿,翠色欲流的草坡,还有……”说着说着,朋友醉了。
D.“你不能这样,”爸爸大声吼道:“再怎么说,它也是一个生命。”
14.下列诗歌不属于言志诗的一项是( )
A.《鸟鸣涧》
B.《石灰吟》
C.《己亥杂诗》
D.《竹石》
1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思援弓/缴而/射之。
二、信息匹配
16.用“\”画去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不正确读音。
(1)夏天的夜晩,静悄悄(qiāo qiǎo)的,只有青蛙在悠(yóu yōu)然地叫着。
(2)花圃(fǔ pǔ)里的花朵开得很娇艳,有牡(mǔ mù)丹、玫(méi měi)瑰、茉莉……
17.选词填空。(填序号)
A.惊羡 B.惊吓 C.惊喜 D.惊愕
(1)他整晚一反常态,行为令人十分( )。
(2)他在单杠上竟能做出如此令人( )的动作,不愧是体操名将。
18.请把下面几条赠言分别送给几种不同性格的同学。
A.心胸狭窄 B.缺乏自信 C.悲观 D.惰性较强
(1)送给( )的同学:生活有时虽不像你所想的那样美好,但是也不像你所想的如此糟糕,愿你笑对人生,往后的日子一帆风顺!
(2)送给( )的同学: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3)送给( )的同学:废铁之所以能成为有用的钢,是因为它经得起痛苦的磨炼。
(4)送给( )的同学:宽容是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和谐的人生色彩,让宽容永驻我们心田。
19.请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2)虽与之( )俱学,弗若之矣。
A.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B.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C.弈秋的教诲。
20.用“____”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将改正后的字写在括号里。
径过(  ) 篮天(  ) 桥粱(  ) 泡末(  )
甘庶(  ) 像皮(  ) 目堵(  ) 树稍(  )
2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诗句的横线上。
(1)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杜牧《清明》)
(3)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林升《题临安邸》)
(4)______,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远上寒山石径斜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
④路上行人欲断魂 ⑤远近高低各不同 ⑥直把杭州作汴州
22.我们学过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设问等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2)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
(3)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
2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危险 危急 危难
(1)越是有( ),我们越应该冲上前去。
(2)在这( )关头,消防战士赶来了。
(3)一个人在( )的时候,更需要别人的帮助。
不是……而是……  只有……才…… 虽然……但是……
(4)评委们一致认为( )具备这种素质的人,( )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5)从克莱蒂的眼里表现出来的( )愤怒,( )悲哀。
(6)前面的参赛者( )也发现了问题,( )在国际音乐大师面前,都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24.分析句子,指出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破折号的用法:①表示解释说明 ②表示意思的递进 ③表示话题的转换 ④表示语音的延长
(1)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
(2)“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
(3)“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西藏?”( )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5.老舍,原名舒庆春,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代表作有《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北京的春节》中老舍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
26.《卜算子·送鲍浩然之逝东》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朗读节奏划分为:“二一二”。 ( )
27.《匆匆》一文中,作者朱自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音,这需要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
在选项A中,发酵 应读作jiào,词语”拮据”应读作: jū。
在选项B中,啜泣 应读作chuò ,同仇敌忾应读作: kài。
在选项D中,绮丽 应读作qǐ。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达,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一、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多称颂年纪高而且大多是有名望的人。题干中指的是学生,用词不符语境。
B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这是一个贬义词,不符语境。
C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符合语境。
D小题大做:指拿小题目作大文章,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将成语望文生义了,不符语境。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经常也是易错字。
A 重蹈覆澈——重蹈覆辙:指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B 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C 挠勇善战——骁勇善战:勇猛,善于战斗。
D 忧心冲冲——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4.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排列的理解能力。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完成本题首先需要通读所有句子,理解好语段大概讲述了什么后再做题。
通过通读语段之后,首先可以确定第④句是总起句,应该排在第一,排除A。第④句说的是“假山池沼”的配合,所以,接下来是讲“假山”,由此可以确定第⑥句应该排在第二,排除D。
剩下的几个句子中,由第⑤句的“河道”在第②句中有提到,所以,第三句应该转入到对池沼的介绍中,可知③应该排在第三,由此可知应选:B。
5.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语病的辨析和理解,结合选项的内容和特点进行辨析。本题中没有语病的是D项。
A项:词语搭配不当,把“改进”改为“改正”
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先收集再整理。
C项:词语搭配不当,“争先恐后”意思是意思是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去掉一个即可。
6.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和理解,结合选项的内容进行辨析,可以得出例句和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B项。
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更能体现写出雨水之大,来势凶猛。
A项:拟人,把荷花当成人来写。
B项:夸张,夸张的写出了厦门的面积小。
C项:比喻,把巨石比作智慧老者。
D项:运用比喻,“孺子牛”比喻劳动人民,“千夫指”比喻国民党反动派的攻击。“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7.A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胜利”的“胜”指的是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可以结合所组的词语的意思来反推字义。
A项,“胜仗”的“胜”指的是打败了敌人,获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与题干的“胜”意思相近。
B项,“胜任”指能力足以担任,“胜”表示能承担,能承受。
C项,“名胜古迹”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胜”表示优美的。
D项,“不胜其烦”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胜”表示能承担,能承受。
8.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辨析,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根据题干的要求写出相对应的词语即可。
集思广益:意思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处心积虑:意思是形容蓄谋已久。是一个贬义词,不符合原文的语境。
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坚持不懈:意思是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9.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的理解和辨析,本题中说法正确的是C项。
A项:“堵塞”中加点字读sè
B项:“恋”liàn;“潋”读音liàn,读音都是一样的。
C项:“地壳”读音dì qiào “陡峭”读音dǒu qiào 加点字读音是相同的。
D项:“剥削”读音bō xuē “剥皮”读音bāo pí,加点字读音不同。
10.C
【详解】考查对修辞的辨析。
C项,错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意思是: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所以两者形成对于,并非排比。
11.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应用文体裁的分析和理解,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辨析,号召同学们多做贡献,最合适的形式是B项,倡议书,指的就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现实社会中有着比较广泛的使用,比如“节约用水倡议书”、“保护益鸟倡议书”等等。
12.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本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D项。《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是史铁生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并不是表现出孩子被大人欺骗后的悲伤和愤怒。
13.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辨析和理解。可以得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D项。应改为: “你不能这样!”爸爸大吼道,“再怎么说,它也是一个生命!”
14.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辨析和理解,结合诗歌的内容和特点进行辨析。本题中不属于言志诗的一项是A项,《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并不是言志诗。
15.C
【详解】本题考查了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完成本题要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诵读,然后结合句子的结构、用词及所表达的感情进行断句。
出自《学弈》,意思是:心里想着怎样把它射下来。“援工缴”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正确为:思/援弓缴/而射之。
16.qiǎo yóu
fǔ mù měi
【解析】略
17. D A
【解析】略
18. C D B A
【详解】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词语的辨析能力。
(1)句中关键词“糟糕”和“笑对”可知是对“悲观”同学说的话,告诉同学要乐观。
(2)句中“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是对“惰性较强”同学说的话,告诉人们要勇敢的去争取,去努力。
(3)句中从“经得起痛苦的磨炼。”可知是对“缺乏自信”说的话。
(4)句中,从关键词“宽容”可知是对“心胸狭窄”人说的话。
故答案为:C;D;B;A。
19. C A B
【解析】略
20.径——经 篮——蓝 粱——梁 末——沫
庶——蔗 像——橡 堵——睹 稍——梢
【解析】略
21. ③ ④ ⑥ ②
【解析】略
22. 拟人 比喻 反问 设问
【解析】略
23. 危险 危急 危难 只有 才 不是 而是 虽然 但是
【解析】略
24. ① ④ ③
【解析】略
25.√ 26.× 27.√
【解析】2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题目叙述正确。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26.本题考查朗读节奏。
题目叙述错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朗读节奏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2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题目叙述正确。《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