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昆虫备忘录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课程导入
蜜蜂
蜻蜓
生活中你观察过昆虫吗?有没有想过把它们记录下来?
有一位作家叫汪曾祺,他就把自己喜欢的昆虫记录下来,写成了备忘录。
录( ):记载、抄写。
备忘录:为了不让自己忘记,就把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lù
v
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课程导入
默读课文,了解文中四种昆虫的显著特征,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中
学习目标
1
2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在结构上,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默读阅读提示,找找其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并标上序号。
整体感知
中
自读任务
中
随文识字
zhuó
fán
yínɡ
jù
cēnɡ
chóu
chèn
mó
kuǎn
cí
qī
xiā
yì
shǔ
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
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整体感知
mà
zhà
xī
yuē
yūn
wū
ɡǎi
zhì
整体感知
lónɡ
bà
中
随文识字
蚂蚱
它的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bān
ɡē
tāo
整体感知
hè
中
随文识字
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
款(kuǎn):
整体感知
约 yuē
组词识记:
录 lù
(记录)
(大约)
凡(fán) :
凡是,所有的。
炬——距( )
稠——绸( )
摸——膜( )
班——斑( )
换偏旁方法识记:
jù
chóu
mó
bān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fán
jù
kuǎn
chóu
mó
lù
xiā
yì
yuē
mà
bān
录
凡
距
款
绸
膜
瞎
益
约
蚂
斑
中
集中识字
“蚂”多音字:
整体感知
蚂( mà )蚱
蚂( mǎ )蚁
瞎(xiā):
目字旁,说明跟眼睛有关,意思是眼睛看不见东西。
瞎点:乱点。
益(yì):
结合具体语境识记。
你知道哪些益虫?
它们为什么被称为益虫?
fán
jù
kuǎn
chóu
mó
lù
xiā
yì
yuē
mà
bān
录
凡
距
款
绸
膜
瞎
益
约
蚂
斑
中
集中识字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和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复眼
花大姐
独角仙
蚂蚱
文中有小标题,把课文分成了四部分。
小标题 特点
复眼 花大姐 独角仙、蚂蚱 整体感知
昆虫的名字。
瓢虫的外号。
蜻蜓、苍蝇等昆虫的特点。
取小标题时既可以用昆虫名,又可以用昆虫的典型特点来命名。
这些小标题有什么特点?
4* 昆虫备忘录
蜻蜓、瓢虫、蚂蚱……这些昆虫你了解吗?它们身上的秘密你知道多少?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整体感知
默读阅读提示,找找其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并标上序号。
③
①
②
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探究任务
探究过程
默读课文,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与同桌一起品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再配上动作和表情读一读。
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归纳、总结。
问题探究
探究活动
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有意思的内容画出来,与同桌一起品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再配上动作和表情读一读。
圈画时
用醒目颜色标注重点
交流时
记得配上动作和表情
把自己的感受说清楚
朗读时
“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问题探究
探究活动
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相连的三个疑问,作者的猜测真是既大胆,又有意思。
问题探究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作者浮想联翩,想到人长了复眼的样子,真是有意思的想象。
中
探究活动
问题探究
瓢虫像舞蹈演员一样轻轻柔柔地从空而降,体态优雅,被叫作“花大姐”再合适不过了,真是有意思的修辞。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中
探究活动
昆虫的动作
昆虫的动作
问题探究
探究活动
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
“噌——飞了”表现出蜻蜓和苍蝇行动迅捷的特点,“呜——扑”则表现了独角仙从横行霸道到狼狈摔落的意外转变,这真是有意思的声音。
昆虫的声音
昆虫的声音
问题探究
探究活动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作者把这些小昆虫当成自己的朋友,不仅会用语重心长的语气规劝瓢虫少吃些马铃薯嫩叶,还会用嗔怪的语气抱怨蚂蚱爱吐口水。
昆虫的习性
昆虫的习性
问题探究
探究活动
“挂大扁儿” 又叫中华剑角蝗,也是蚂蚱的一种。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河北人习惯这样的叫法。
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我挺喜欢“挂大扁儿”这个名字。
为什么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呢?我要去查一查。
昆虫的别名
昆虫的别名
问题探究
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
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从“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还有一个“……”,体会到了瓢虫的种类多。
中
探究活动
昆虫的种类
昆虫的种类
问题探究
同学们,作者汪曾祺是从哪些方面来记录这些昆虫的?
中
探究活动
作者从动作、声音、习性、别名、种类……等方面生动有趣地记录了这些昆虫。
拓展延伸
复眼
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蜒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
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
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 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
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 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
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总是琢磨不出来。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一飞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花大姐
花大姐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
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独角仙
吃晚饭的时候,呜—一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
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
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蚂蚱
河北人把尖头绿蚂炸叫作“挂大扁儿”。我挺喜欢“挂大
扁儿”这个名字。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画草虫的很
少有没画过蚂蚱的。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我小时候也画过
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非常好看。
还有一种“土妈蚱”,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文字+图片
文字+图片
在生活中,我们在观察昆虫时,如果来不及详细记录,还可以只记录关键词,用列表格的方法记录。
拓展延伸
精简地罗列出昆虫各方面的信息,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昆虫。
以文为主,以图为辅,具体生动地描写昆虫。
学名 别名 外形 习性 动作 种类
瓢虫 花大姐 有膜翅、硬翅和小圆点 有的吃蚜虫,有的吃马铃薯嫩叶 落下、折好、收拢 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
图文式备忘录
图表式备忘录
拓展延伸
名称:桃花
样子: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已经绽放的花朵,一个花瓣儿挨着一个花瓣儿,围成圆形。
颜色:粉红
气味:淡淡的清香
其他:春天开放,结出的果实就是桃子。也有只开花不结果的观赏桃花。颜色还有鲜红的、纯白的。
备忘录可以用来记录有趣的动物,还可以记录我们观察的植物,以后我们可以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记录观察到的事物。
课堂小结
昆虫备忘录
有意思的想象
有意思的修辞
有意思的猜测
动作
声音
习性
别名
种类
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给自己感兴趣的昆虫写一份备忘录。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