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0张PPT)
第二章
实用类文本阅读
1
真题回放
2
知识储备
3
强化训练
专题二 说明类文本阅读
真题回放
(2020·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北斗,国之重器
①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系统组网完成。
专题二 说明类文本阅读
真题回放
②提到卫星导航,人们自然会想到GPS系统。GPS 系统由美国研发,自1995年建成后,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既然GPS系统方便可用,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卫星导航系统属国之重器,只有拥有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可靠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真题回放
③目前,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功能大体相近,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
真题回放
④高精度的“太空灯塔”。相比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提升1至2倍,改善了用户体验。北斗三号可以为汽车导航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车道级的导航。换句话说,在北斗的帮助下,未来导航软件能准确地判断你的车是在中间车道,还是左转车道。北斗三号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精密测量测绘数据。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测量地震后建筑物的下沉变化,即便是几毫米,都逃不过北斗的法眼。
真题回放
⑤更有效的搜救服务。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在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上搭载搜救载荷,为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只能收到求救者向卫星发出的求救信息,至于求救信息是否发出,救援人员是否收到,求救者无从得知。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专门设计了反向链路,求救者不仅可以发出求救信息,还可以收到救援人员的反馈信息。这样大大增强了求救者的获救信心,从而提升了搜救成功率。
真题回放
⑥独门绝技的“短报文”。与众不同的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附加了通信功能——短报文,具备在没有网络信号条件下的通信功能。在无人区、荒漠等地区,或在通信基站遭受地震、洪水、台风等破坏时,装有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仍能保证通信畅通。如今,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每次能发送汉字1 200个,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丰富。北斗的一体化功能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对北斗的这一功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盛赞道:“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
真题回放
⑦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其实,北斗就在你我手中!卫星导航是以芯片模式搭载在手机硬件里,只要拥有一台装有北斗芯片的手机,就可以收到北斗卫星的导航信号。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超过75%支持北斗定位。就连大家非常熟悉的共享单车,也大量使用了北斗定位系统,可以说,北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 .
. .
.
真题回放
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研发周期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选文有删改)
真题回放
12.选文思路清晰,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
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
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
真题回放
1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之重器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制和组网完成必将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北斗三号卫星
导航系统的新一代原子钟的精度得到显著提升。
C.第⑥段引用GPS之父帕金森教授对北斗三号一体化功能的赞誉,说明
了该项功能给用户带来的全新体验。
D.第⑦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截至2019年底”对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的
销量统计从时间上进行限制,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B
. . .
真题回放
14.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防灾减灾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结合选文,解释北斗系统被广泛应用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北斗系统兼容其他导航系统(或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援时服务);②拥有更高的精准度;③更有效的搜救服务;④独特的短报文功能。
知识储备
说明文知识要点及答题技巧
1.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方法:
(1)看题目。大多说明文的标题直接点出了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蝉》《苏州园林》。
知识储备
(2)看首尾段概括句、中心句。说明文往往在首段或尾段用概括的句子或中心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事理。如《梦回繁华》第一段最后一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画”,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
(3)回答“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还要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内容)。
知识储备
2.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文的类型一: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分类)。
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说明对象的性质不同。事理说明文是说明一个道理或一种现象,而事物说明文则是一个动物或一个东西,包括一种景观。如《蝉》《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梦回繁华》等属于事物说明文。而《大自然的语言》属于事理说明文,它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
知识储备
说明文的类型二: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从语言的角度,根据说明语言的特点分类)
平实说明文:常常是用平实的语言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选用平实说明的说明文一般是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主的文章。如《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等。
生动说明文:又称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性加强。或现身说法,利用生活感受,可使文章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添真实性和生活情趣,易于让人接受。
知识储备
3.说明事物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
例:(教材八上《苏州园林》“思考探究”)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参考答案: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知识储备
4.说明方法:一般是三个字的,要与修辞手法区别开来。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3)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储备
(5)下定义:简明科学地揭示了某某事物的本质属性。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6)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7)列图表: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
(8)作诠释:具体地解释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储备
(10)引资料:也称“引用”。具体充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增加文章的文学性或趣味性等。
. . . .
知识储备
例:(教材八上《中国石拱桥》“思考探究”)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参考答案:
①打比方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能生动形象地表现石拱桥形式优美的基本特征,又给人以美的感受。
知识储备
②举例子 如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就举了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这四个典型的例子。既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说明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赞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③列数字 如对赵州桥存在的时间、长度、宽度、拱圈的道数等都用了具体数字。有概数、有确数,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赵州桥的特点。
知识储备
④作比较 在说明卢沟桥的坚固时,讲到“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样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更能突出卢沟桥的结构坚固的特征。
知识储备
⑤引用 文中有“泛引”,如文章开头引用我国诗人比喻石拱桥的种种用语——“卧虹” “飞虹”等,既给人有关知识,又使人仿佛置身于神话故事、诗情画意之中,加深人们对石拱桥形式优美的印象。又有“特引”,如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赞语“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是为了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引用唐朝张鷟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是为了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引用《水经注》的记载,具体有力说明了石拱桥在中国的悠久历史。
知识储备
⑥摹状貌 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形象说明了卢沟桥的优美装饰,突出了桥的形式美。
知识储备
5.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由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东到西(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 “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知识储备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知识储备
例:(教材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文章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参考答案: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最次,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因素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楚。
知识储备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 “其次” “还” “也” “此外”等词语。
知识储备
例:(教材八上《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结构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参考答案: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知识储备
7.概括内容、中心句:出现的位置一般在开头或结尾。多为判断句,概括性较强的句子。概括文段的中心对策:
(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
(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 “其次” “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3)用上“说明或介绍”的词语。如“说明(介绍)了……事物……(特点)”。
重要方法:考场上读说明文,应该一段一段地读,找到每段的中心句或能概括出本段的内容后就跳过去看下一段,不要一字一句地看。
知识储备
例:(教材八上《苏州园林》“思考探究”)课文多数段落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课文的多数段落都是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对景物布置分类剖析;先做鸟瞰式的概括说明,后做局部景物的详细介绍和生动勾勒。这样的总分式结构安排,前后提挈,互相照应,构成了一个严谨的整体。
知识储备
8.说明的语言
类型1 请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运用三者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文章某部分语言的特色及其表达效果。
对策:①掌握知识——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想象、联想等。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有关其作用的问题,请见“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部分。②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句作具体的分析。
知识储备
类型2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①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②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3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①不可以。②原词的意思或内容。③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④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知识储备
类型4 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①表态(删还是不删)。②定性。如:“比较” “几乎” “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 “可能” “左右”等表估计,“多” “有余”等表数量。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④??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等。
知识储备
类型5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6指代——“这些条件” “这种现象” “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知识储备
例:(教材八上《中国石拱桥》“积累拓展”)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2)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3)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参考答案:
(1)“大约” “可能是”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说明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2)“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的,“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的说明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3)“公元1189到1192年间”说明了修建时间,起止时间明确。“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约”表示大概,去掉后变成完全确定,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几乎”表明了卢沟桥桥面平坦,用语准确。
知识储备
9.文章开头段的作用
(1)开启下文,引出说明对象??。
(2)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用了……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①与③往往选择其一)
10.文中讲故事的作用
(1)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或神秘色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说明事物的……特点。
知识储备
例:(教材八下《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思考探究”)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这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恐龙灭绝的原因,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在第二篇短文中,恐龙灭绝的原因则成为探讨的主题。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
知识储备
11.生活情境式答题思路:
(1)称呼(说话的对象);
(2)结合文本内容及设定的情景围绕问题进行阐述、说明,注意一般
口语化表达;
(3)指明本次说话交流的目的、意图。
强化训练
科普博览
一、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1~3小题。(10分)
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二次能源——氢能
①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微火”形态呈现的火炬成为许多人脑海中的经典瞬间。而这一瞬间的“幕后推手”,正是氢燃料。氢燃料燃烧过程不排放二氧化碳,氢燃料是如何做到的?这么好的能源,又为什么现在才使用?
强化训练
②氢,化学元素符号为H,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是最轻的元素,也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大约占据宇宙质量的75%。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与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不同,难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但氢的热值很高,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氢所产生的热量是焦炭、汽油等化石燃料的2~4倍;同时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存储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调配太阳能、风能等作为能源载体。最重要的一点是,氢气仅仅含有氢元素,燃烧的产物中只有水,而传统的化石燃料因为含有碳元素,所以燃烧时会
强化训练
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氢气作为燃料可以彻底实现零碳排放,在“绿色环保”方面意义重大,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二次能源。氢能作为燃料有着丰富的优势,但它的开发和利用充满着诸多挑战。氢能的开发和利用,可分为制取、储运和终端使用三个环节。需要每个环节同时进步,战胜各自的技术壁垒,才能实现氢气的最终利用。
强化训练
③虽然氢能是绿色能源,但氢的制取过程却并非完全零碳排。氢能按照其制取方式,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气三种:灰氢,是通过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燃料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的排放。灰氢的生产成本较低,制氢技术也较为简单,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氢气是灰氢,约占当今全球氢气产量的95%左右;蓝氢,是天然气制氢,在产生室温气体的同时,会使用碳捕捉、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对室温气体进行捕获,从而实现低碳排放生产;绿氢,是通过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制造的氢气,比如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也是制氢的终极目标,但由于目前技术限制,制绿氢成本较高,距离大规模应用仍需时间。
强化训练
④氢气易燃、易爆,氢能的运输主要有期氢、液氢和固氢输送3种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储氢容量、降低成本、提高易取用性是储运技术的重点。储氢技术可分为物理储氢、化学储氢两大类。物理储氢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物理吸附储氢以及地下储氢等方式。高压气态储氢是将氢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液化后储存在容器中,具有储存容器体积小的优点;吸附储氢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以物理吸附将氢气存储在大比表面的材料中;地下储氢是在地下盐层中挖出一个“容器”来储氢,与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储存氢气。
强化训练
⑤当我们足够了解氢的制取与储存之后,关于氢能的利用也被科学家提上了日程,目前氢燃料电池是氢能较为常见的终端应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氢燃料电池就已被应用于航空航天,进入70年代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氢燃料电池逐渐应用于各大领域,包括发电、汽车、船舶和无人机等。
——摘自2022.06.01《中国科普博览》,有改动
强化训练
【链接材料】氢氧燃料电池通过电池内的氢气与氧气进行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这种电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它与一般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是预先放在电池内部的,因而电池容量取决于贮存的活性物质的量;而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氢气和氧气)是源源不断地输入的,因此,这类电池实际上只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强化训练
1.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氢能源的相关知识。
B.第②段中加点词“仅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氢的制取过程与氢的终端使用都实现了完全零炭排放。
D.北京冬奥会上的火炬燃烧使用氢燃料,充分体现我国对“绿色环
保”的重视。
. . .
C
强化训练
2.请你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围绕“催化分解” “化学反应” “循环”三个关键词,从科普文表述的角度,对下面这幅氢能量转换装置简易图进行说明。(不超过8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太阳光通过催化分解,分解出氢
和氧,氢和氧通过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化
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并产生水。水循环分解出氢和氧,氢和氧进行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强化训练
3.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这篇阅读材料是否适合推荐给广大中学生阅读?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合。这篇文章是围绕“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二次能源——氢能”来写的,(1分)“氢能”是绿色二次能源,氢气作为燃料可以彻底实现零碳排放,在“绿色环保”方面意义重大,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二次能源,与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一致。(2分)而中学生阅读此文可以了解相关的绿色能源知识,并且利用这些知识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1分)因此,这篇阅读材料适合推荐给广大中学生阅读。
强化训练
二、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1~3小题。(10分)
2022年我国“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会烹会选会看标签”,请你阅读下文,帮助同学读懂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你能看懂多少?
如何挑选既安全又营养的食品,是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学会读懂食品标签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该如何看懂食品标签呢?
强化训练
首先看配料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配料表中食品配料名称按比例从多到少排列,也就是说,前几种配料就是该食品的主要成分,比如,某种酸奶,它的配料表依次写着生牛乳、白砂糖等,说明含量最多的是生牛乳,甚次是白砂糖。
强化训练
配料表中排到靠后的那些陌生名词大多是食品添加剂,有的添加剂能提供特殊风味,例如让薯片有番茄味道的香精,改善果冻口感的卡拉胶,还有让酸奶更稠的果胶,如果去掉它们,你恐怕会对很多食物失去胃口。没有食品添加剂,食盐会结块,食用油会酸败,口香糖、配方奶粉等食品也将不复存在。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制度,只有确有必要使用,安全可靠并经过批准的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在超范围使用或超量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强化训练
食品标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营养成分表,它标有食品营养成分项目、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我国要求必须注明5个基本营养参数——能量(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此外,生产者还可以自愿标注其他项目,比如钙、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与矿物质含量等。
强化训练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NRV%,即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它表示食品中的某种营养素含量占人体全天需要重的百分比,以某种吐司面包为例,100克面包“能量”的NRV%是20%,这意味着吃掉100克这种面包,即可满足人体全天能量需要量的20%,NRV%是帮助人们判断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依据。
强化训练
图表1 薯片食品标签
香脆烤鸡翅味薯片
配料:马铃薯、植物油、白砂糖、酱油粉(酿造酱油、食用盐、麦芽糊精、焦糖色、琥珀酸二纳、5 ——呈味核苷酸二纳、L——丙氢酸)、食用盐、麦芽糊精、味精、大蒜粉、洋葱粉、食用香精、辣椒粉、黑胡椒粉、鸡肉粉、番茄粉、酵母抽提物、花椒粉、二氧化硅、柠檬酸、5 ——呈味核苷酸二纳、阿斯巴甜、全脂乳粉、鸡油。
致敏源信息:含有小麦、大豆和牛奶。
营养成分表
每份食用量:1袋(80克)
强化训练
除了看清楚营养成分表,你还得关注食品的其他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以及致敏原等,生产日期比较“淘气”,它可不一定会乖乖待在食品标签里,如矿泉水,生产日期有时会印在瓶盖表面或四周,有时在瓶身上,还有可能在瓶子的包装上。保质期又叫“最佳食用期”,指在标签上规定的保存条件(比如通风、干燥或者4 ℃冷藏等)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除此之外,食品标签还会在非常醒目的位置标注致敏原,这对那些对某种食物成分过敏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谁动了我的食物》有删改)
强化训练
1.请告诉同学阅读食品标签需关注哪些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以及致敏原等。(每三点1分)
强化训练
2.薯片是常见的零食,请跟同学一起读懂图表1薯片食品标签的信息。(4分)
(1)这袋薯片占比最多的配料是__________,我的依据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NRV%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铃薯
配料表中食品配料名称按比例从多到少排列
15
吃掉这袋薯片,可满足人体全天碳水化合物需要量的15%
强化训练
3.有同学说:“看了薯片的营养成分表,我打算明天只吃薯片,它口感好,营养又丰富”请你综合上文、图表1和图表2进行劝说。(4分)
图表2 食品标签中人体每日所需营养素参考值
营养成分 每日参考值 营养成分 每日参考值 营养成分 每日参考值
能量 8 400 千焦 胆固醇 ≤300毫克 维生素D 5微克
蛋白质 60克 碳水化合物 300克 铁 15毫克
脂肪 ≤60克 膳食纤维 25 克 钙 800毫克
饱和脂肪酸 ≤20 克 生物素 30 微克 钠 2 000毫克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这不科学。薯片食品标签标示它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含量较低,没有标注人体所需的其他营养成分如维生素D铁、钙等。(2分)只吃薯片,无法满足人体每日需要的各种营养。(1分)并且,薯片的部分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如饱和脂肪酸,即便吃两袋,摄入量就超标了。(1分)
强化训练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面1~3小题。(10分)
免疫之战:做事就得“二”一点
①你永远也不知道,生活下一秒给你带来的是惊喜还是惊吓。所以,凡事必须两手准备,不能一根筋。我,免疫系统,也处处体现“二”的精髓。
②对抗敌人,我的战略有二:阻挡、猎杀。区分杀敌,我的机制有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这些战略、机制虽“二”,但纵横交错,相辅相成,“双剑”反复合璧,功力倍增。这次我们只谈战略,先聊阻挡,再聊猎杀。
强化训练
③所谓阻挡,就是盖墙,构筑物理屏障。
④我盖的墙,就是你的皮肤。不管你的皮肤是细腻白嫩,还是粗糙暗沉,它比人类的任何建筑都精巧严密百倍,堪称“奇迹”。你的汗液可以轻松渗出皮肤,外面的水分子却难以渗入,更别提病毒、细菌了,因为最小的病毒直径也有水分子的百倍以上。记住,皮肤的功能是屏障,健康皮肤存在的目的,就是拒绝吸收外物。因此,只要皮肤没伤口,病毒、细菌就无法强攻。不过,再严密的防线,也有漏洞。皮肤防线的漏洞,就是你身上的各种洞洞——吃喝拉撒的必由之路。当然,我肯定不会无视这些漏洞,皮肤防线不仅覆盖体表,还延伸到体内,包裹着所有通往外界的通道,这层物理屏障,就是你的上皮组织。
强化训练
⑤说是物理屏障,其实,上皮组织还装配了生化武器,就是那些与我们和平共处的细菌和病毒。它们是你身体里的土著。这些土著自古以来就在这里渔樵耕读,每一寸上皮组织都是它们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外源病菌偷渡而来,想在这里扎根组团,形成菌落,深度渗入,破坏环境,杀鸡取卵,土著们自然要与这些侵略者拼个高低。这里顺便说一句,抗生素不能乱吃,不然这些土著也会被杀掉,这就是自降防御值了。化学武器由上皮组织自产自销,比如:黏膜,让侵略者寸步难行。肺内的黏膜还会随着纤毛向上移动,变成痰咳出,或者咽到胃里。上皮组织还能产生毒性物质,比如毒性多肽物质,口腔里还有溶菌酶,胃里还有消化酶和酸性环境,这些化学武器都能让病菌死无葬身之地。
强化训练
⑥因此,绝大多数敌人都被物理防线挡在墙外。不过,因为病菌无处不在,总有些病菌会钻空子,侵入皮肤创面,避过机关暗器,穿过黏膜,摸进墙内。
⑦如果病菌进了墙,就得启动我的第二个免疫战略:猎杀。
强化训练
⑧混进墙内的病菌环顾四周,发现这里太宜居了,温暖和谐,食物丰富。正暗生欢喜,迎面走来一胖子,只见这胖子身形一变,不知从哪里伸出一只手,“啪”地一声搭在病菌身上。病菌只觉眼前一黑,就被胖子活生生吞进肚里去了。病菌还没来得及反应,一股刺鼻的酸味迎面袭来,无数个小玩意扑遍全身,撕咬分拆,很快,整个病菌就彻底解体。这胖子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第二道防线——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个吃货,只要是病菌,不论死活,“巨大侠”都吃,绝不挑食,甚至连死亡的正常细胞也吃,兢兢业业清洁你的肌体。
强化训练
“巨大侠”的绝招也有二:一个是吃,前面已经说了;另一个就是拆解。病菌被吞后,巨噬细胞体内的一个小细胞器——溶酶体,会释放很多消化酶,降解一切可以降解的垃圾,包括各种病菌,同时合成各种有毒化合物,什么过氧化氢、一氧化氢、超氧离子……品种齐全,质量可靠,一拥而上。病菌除了去死,别无选择。
⑨由于病菌无处不在,所以你遭受病菌入侵是常态。也就是说,其实你每时每刻都在“生病”,而绝大多数“病”的星星之火,都会被免疫系统及时扑灭。 (选自《百科知识》2020年第15期,有删改)
强化训练
1.这篇文章结构严整,请你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猎杀
吃
拆解
强化训练
2.说明语言贵在准确,请你从第⑥段中挑选两个词语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绝大多数” “总有些”两个副词,从范围上作限定,“绝大多数”被挡在墙外,说明数量多,但并不完全;“总有些”就是说一定会有,但数量很少,客观准确,符合实情。(2分)
示例二:“钻” “侵” “避” “穿” “摸”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病菌进入体内的过程。(2分)
强化训练
3.文章从文题到内容紧扣“二”来写,请你说说“二”在文中的内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文中一方面指免疫之战的两手准备,如两种战略、两种机制、巨噬细胞的两大绝招等,(2分)另一方面指免疫系统杀灭病菌非常执着、尽职尽责。(1分)
强化训练
四、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面1~3小题。(11分)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申少铁)
①近日,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服务疫情防控需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什么是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呢?
强化训练
②新冠病毒有4种结构蛋白,其中N蛋白是表达量最大的。个体感染新冠病毒后,N蛋白会出现在咽喉部。抗原检测就是检测N蛋白,是否检测到N蛋白,就可以间接反映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一旦抗原检测为阳性,再用核酸检测进一步确认即可。
强化训练
③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特异性和敏感性。特异性是指检测结果为阳性,确实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抗原检测的特异性可以达到99%,而核酸检测的特异性能达到100%。抗原检测的敏感性比核酸检测的敏感性要低,但如果说感染早期、病毒浓度较高时,通过抗原检测的方式病毒就很容易被检测出来。
强化训练
④我国疫情防控做得很好,新冠病毒流行率可能只有百万分之一。但近两年来,新冠疫情不断在我国部分大、小城市局部爆发,尤其近段时间以来,奥密克戎等强传染性变异毒株的出现,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这一情况下,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作为检测的补充手段尤有必要。在一些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地区,或者面向一些感染风险相对较高的集中隔离人员,使用抗原检测,与需要专门实验室和复杂仪器的核酸检测相比,更便捷,出结果时间短,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或有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均可使用抗原检测的方法自测,这样可以降低核酸采样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
强化训练
⑤需要强调的是,抗原检测不能代替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依旧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在进行核酸检测确认过程中,如果核酸检测呈阳性,无论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均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采取相应措施。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强化训练
1.本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数字(1分)、作比较(1分)。具体准确地强调了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的特异性不同(具体准确地强调了抗原检测的特异性比核酸检测的低或具体准确地强调了核酸检测的特异性比抗原检测的高)(1分)。
强化训练
2.本文第④段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我国疫情防控做得很好,新冠病毒流行率可能只有百万分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不能删(1分),“可能”表估计,删去后变为“我国新冠病毒流行率只有百万分之一”,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1分)。“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强化训练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抗原检测是否检测到N蛋白,可以直接反应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B.核酸检测的敏感性要比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
C.抗原检测不需要专门的实验室和复杂仪器。
D.在一些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地区,抗原检测是新冠病毒的
确诊依据。
C
强化训练
4.请结合文章第④段,简要概括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有哪些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1分);可以降低核酸采样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1分)。(意思相近即可)
强化训练
航空航天
五、阅读下文,完成下面1~3小题。(10分)
材料一: ①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76秒后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成功实现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工作生活6个月,开展系列空间科学实验、技术实验。
强化训练
②虽然航天那些事儿对普通人来说高深莫测,但中国航天领域一些重要科技成果或任务的命名,却形神兼备、通俗易懂。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式浪漫都被航天人融进了下面这些大国重器之中。
强化训练
中国航天领域重要科技成果或任务 命名 文化根源
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 “嫦娥一号” 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话。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 《墨经》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
中国载人空间站 “天宫”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中国自主建造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 北斗七星是古人用来判断季节、方向的重要参照。
中国第一辆火星车 “祝融”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
“广寒宫” “鹊桥” “玉兔号” “天问” “悟空”
强化训练
材料二:①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有利于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强化训练
②2022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的建设,采用了最新的二氧化碳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种制冷技术,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植树超过120万棵所带来的碳排放减少量;这种制冷方式,可将水面温差控制在0.5 ℃内,更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同时,制冰产生的余热还能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每年可节电200万度。
强化训练
材料三: ①改革开放前的广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树木被大量砍伐,鸟儿快没了栖息之地。这些年,从吃饱饭到求发展,广元人准确把握国家乡村振兴的富民政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成效显著。
强化训练
②如今的广元,致力于生态农业发展,建立了米仓山茶叶、苍溪猕猴桃、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等多个农业示范基地、生态观光园,一筐筐鲜美的特色瓜果,从青山绿水间送往城市的大街小巷。昭化古城、剑门蜀道、农俗民风展示馆、文化名人纪念馆等旅游资源,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客人来广元游玩。一大批有知识的年轻人追赶科技新潮,通过网络直播,让刚上市的农产品卖得红红火火,老百姓的收入逐年增长。在广元,“早晨听着鸟儿啼鸣醒来,夜晚伴着蟋蟀叫声入眠”的绿色生态环境已初步构建,果真是芳草地,长溪边,鱼腾鸟飞,美好山水看不倦。这一切无不彰显了广元的变化与发展。
强化训练
1.对上述三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科技成果或任务,都是用中国古代
神话来命名的。
B.材料二习总书记实现“双碳”目标的庄严承诺,充分展现了中国
的责任担当。
C.材料三在乡村振兴政策引领下,广元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D.中国科技飞速发展,为航天研究、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文化
传承等方面提供了可靠保障。
. . .
A
强化训练
2.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二氧化碳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优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减少碳排放;②减小水面温差;③余热用途广泛。(每点1分,共3分)
强化训练
3.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习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针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意见与建议(至少两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要处理好美好生态环境建设和富民利民的关系,真正将绿色环保、和谐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让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和谐。②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科技兴农的思想,鼓励、支持科研院所的项目与实地项目开发、技术研发、品种选育挂钩,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③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化和特色产品,发展乡村旅游。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要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⑤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乡村实用型人才培养,打造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答对1点得2分,2点即可得4分)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