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
1
2
3
4
5
课题导图
考点清单
考点过关
中考特训
广东真题
课题三 生态系统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单向
递减
10%~20%
循环
自动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组成
一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由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的整体。 一个生态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
(1)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
(2)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是 。
(3)腐生性细菌、真菌和腐食性动物能分解动植物尸体,是
。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
及其生活的 。
生物
非生物环境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物圈
生物
环境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 基础。
1.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食物链。一个生态中往往有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称为 。
2.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起点是 ,终点是
。食物链中没有 。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在前,捕食者在后。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营养结构
捕食(或吃与被吃)
食物网
生产者
不被捕食的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于 。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得能量的约 传递给下一环节,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
3.越向食物链后端,生物数量越 ,储存的能量越 ,形成了金字塔形的数量与能量关系。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 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其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命物质和能量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太阳能
2.10%~20%
少
少
循环
生态系统的类型
四
生态系统的类型 1.自然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2) 生态系统: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如红树林。
(3)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植物较矮小。
(4)海洋生态系统: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多,大多能游泳。
(5)淡水生态系统:由淡水水体占其中的生物组成。
2.人工生态系统:
(1)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种类单一。
(2)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植物种类和数量少。
湿地
森林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五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2.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可以克服内部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生物种类越 , 越强。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 的,外来干扰超过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失去稳定性。
3.破坏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有: 因素和自然因素。
丰富
自动调节能力
有限
人为
1.食物链与食物网 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
指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联系。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是指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个体,如绿色植物;
是指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个体,如羊、狼;
是指能将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或遗物分解掉的个体,如蜣螂、细菌、真菌。
食物链
食物网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1.判断一个范围是否是生态系统,先判断它的组成是否同时具备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不在于生物数量的多少和空间的大小,主要在于生态系统各部分是否齐全。
2.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环境和分解者。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降低,而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9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中有5个营养级
C.食物网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蛇
D.该食物网中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B
C
(2022·泌阳)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生物类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表示一条食物链
B.图中箭头所代表的能量大小关系为③>②>①
C.④过程增多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D.丙为消费者,促进了物质循环与能
量流动
D
1.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
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D.生产者最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生态系统★★
考点一
D
2.右图中的玻璃罐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能完整描述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是( )
A.水草、鱼、水、泥土
B.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
3.(2022·青岛)生物圈由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组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每年产生的氧气大部分来自于森林生态系统
B.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农田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较少,人类的作用很重要
D.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A
4.(2021·盐城)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绿色植物→虫→鸟
B.细菌真菌→绿色植物→虫
C.绿色植物→虫→鸟
D.绿色植物→虫→鸟→细菌真菌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二
C
5.(2022·恩施)如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C与生物E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有毒物质在C体内积累最多
C.图中A是生产者,B、C、D、E是消费者
D.该食物网不完整,还需添加非生物成分
和分解者
C
6.(2021·厦门)如图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丁代表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能固定太阳能的是甲
B.丙到乙表示植物和动物的捕食关系
C.丙到丁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乙可代表能分解有机物的细菌、真菌
D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最小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三
8.(2022·衡阳)国家实行长江十年禁渔能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传播植物种子 D.促进水循环
A
A
9.假定在一个由草、兔和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狐消灭了,下列能表示兔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是( )
A B C D
C
1.在北极生态系统中,北极熊以捕食海豹和鱼等为生。近几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学家发现与北极熊食性接近的棕熊也突然出现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这种情况会导致短期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海豹数量会增加 B.鱼会大量繁殖
C.北极熊数量会减少 D.棕熊数量快速增加
C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
C.若河水被污染,一段时间后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
D.该生态瓶中的能量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或维持生命的能量
B
3.(2022·金水)如图一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与它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除该食物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
B.图二表示该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其中丙对应的是蚱蜢
C.图一中蚱蜢和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蚱蜢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D.草原生态系统成分简单,所以比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更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C
4.(2021·江门)某生态系统中可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B.生物丙与生物丁一定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由图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构成
D.生物乙减少,甲的数量会先减少后增加
A
5.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0年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淤泥滩涂上,是维持海岸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广东省海岸线长,红树林资源丰富。下图为红树林滩涂生态系统模式简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的红树和水草等属于生态系统的 ,能通过
制造有机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分解者
生产者
光合作用
(2)红树根系发达,是图中 (选填编号)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的共同结果,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由图中④的
吸收;红树能生存于海滩淤泥中,有“拒盐”和“泌盐”的特殊结构,这是生物 环境的表现,是 选择的结果。
②
根毛区(或成熟区)
适应
自然
(3)如果红树林生存环境被污染,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会通过
不断积累,对生物造成危害。一段时间后,图中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红树林是地球上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保护红树林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食物链
白鹭
自然保护区
6.(2021·广东)“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某项目式学习小组搜集了如图所示资料,请分析作答。
(1)图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来源于过程 (选填编号),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绿色植物通过过程④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 平衡。
①②③⑤
分解者
光合作用
碳—氧
(2)图中显示 1963-2019 年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都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 ,已经出现超过生物圈 的趋势,导致 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持续增加
吸收量
自动调节能力
温室效应
(3)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请从以下两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各提一条要求。
Ⅰ.增加二氧化碳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碳出行(答案合理即可)
植树造林
1.(2021·广东)图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为④→③→②→①
B.①是生产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C.②③④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
D.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④最多
C
2.(2020·广东)某地扩建城市广场的过程中,清除了很多野生植物,并在广场上铺设地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蝴蝶等常见昆虫将会减少
B.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C.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将减少
D.广场下土壤中微生物不受影响
D
3.(2019·广东)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护区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高原鼠兔是保护区内的重要物种,题图是与其有关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3条
B.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C.重金属污染物在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
B
4.(2019·广东)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
A.水螅 B.木瓜 C.蘑菇 D.华南虎
5.(2018·广东)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
B.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
C.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C
B
6.(2018·广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D.围湖造田,扩展用地
D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