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 专题一至四模拟试卷习题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 专题一至四模拟试卷习题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12 08:2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模拟试卷
专题一至四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物(现象)的实例及特征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物都有繁殖现象
B.蜻蜓点水——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D.新冠病毒——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2.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B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37 ℃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适宜温度
C.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D
4.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比较 B.抽样检测 C.作出假设 D.生物分类
5.下面列出了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几种实验用具的用途,正确的一项是(  )
A.镊子刮取口腔上皮 B.稀碘液染色
C.吸水纸擦净载玻片 D.凉开水浸没口腔上皮细胞
B
B
6.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绘出下面简图(左下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动脉,血流速度最快
B.②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利于物
质交换
C.③是静脉,血液从尾鳍流回心脏
D.①是动脉,血液从心脏流向尾鳍
B
7.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如上中图所示),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据图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控制血流的位置分别是(  )
A.动脉 a处 B.静脉 a处
C.动脉 b处 D.静脉 b处
8.右上图是人体心脏模式图,其中肺循环血
液流经的结构是(  )
A.④⑦⑤① B.⑧④②⑦
C.③⑥⑧② D.⑤①③⑥
C
C
9.下图是动物和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B.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C.植物细胞分裂和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完全一样
D.动植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
C
10.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
B.草履虫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
C.为了看清体表的纤毛,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
D.草履虫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
D
11.下列关于甘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食用部位为甘蔗的根
B.甘蔗的甜味物质储存于液泡中
C.甘蔗中的导管能够运输水、无机盐
D.甘蔗经咀嚼后剩余的残渣主要是输导组织
A
12.我国在“嫦娥四号”上搭载了棉花种子、酵母和果蝇等生物,棉花种子顺利完成了高温下发芽生长的过程,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芽”的桂冠。下列有关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棉花叶肉细胞与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不同点是酵母菌细胞没有叶绿体
B.棉花植株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棉花的结构层次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缺少系统层次
D.棉花的种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D
13.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的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a→b表示人正在呼气,膈肌收缩
B.图b→c时,外界气压>气管气压>肺内气压
C.图c→d时,气体出肺,肺收缩,胸廓扩大
D.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c→d过程受到了影响
B
14.上右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
A.过程a、b、c、d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
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C.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氧气量少
D.乙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A
15.白鹤芋是家庭室内绿植,在给其叶面喷水时,常常看到有水珠挂在叶片表面,而没有渗进叶片内。其原因是(  )
A.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水分不易进入
B.气孔关闭
C.表皮细胞外有不透水的角质层
D.水分过多,已吸收饱和
C
16.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代谢废物会减少(  )
①肝脏 ②小肠 ③大肠 ④肾脏
⑤胰腺 ⑥肺 ⑦皮肤 ⑧膀胱
A.④⑥⑦ B.③④⑥ C.①③⑧ D.⑥⑦⑧
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B.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C.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A
A
18.我国有七千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列措施与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及时排涝——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移栽植物要去掉部分枝叶——降低呼吸作用
D.豆麦轮流种,十年九不空——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氮肥,提高土壤肥力
C
19.将品种和长势相同的四株榕树苗分别种植在a、b、c、d四种不同光照强度的环境中,榕树苗释放CO2量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左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条件下榕树苗不进行光合作用
B.榕树苗在b条件下大量积累有机物
C.c、d条件下榕树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D.d条件下的氧气释放量大于c
D
20.上中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由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
B.①病变可能会导致血尿、蛋白尿
C.正常人②中的液体不含有葡萄糖
D.③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便于物质的重吸收
C
21.右上图是根尖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有保护作用,且生长最快
B.②的细胞有分裂能力
C.③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D.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D
22.某体操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慎摔倒,造成腰部脊髓横断,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但其腿、脚却失去了知觉。由此可知脊髓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
A.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反应
B.是脑与躯干之间的联系通路
C.是人体的感觉中枢
D.是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
B
23.小明患有近视,图中对小明视力矫正原理正确的是(  )
A B C D
24.与右图坐标曲线变化不相符的叙述是(  ) A.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 B.进餐后的一定时间内胰岛素含量变化 C.由黑暗进入明亮环境时瞳孔大小变化 D.原尿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尿素浓度含量变化
C
D
25.下图是刘银杏同学“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淀粉” 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把天竺葵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需
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
B.叶片一部分遮光、一部分见光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
C.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D.这个实验结论是:光和叶绿素都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产物主要是淀粉
D
26.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27.在一次模拟人工呼吸的急救训练时,李明同学做出了如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
B.让被救者侧卧,头前曲
C.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D.捏住被救者鼻孔,口对口用力吹气
B
28.下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外界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
C.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芽
D.果实由⑥胚珠和⑦果皮组成
A
29.左下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③是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由细胞体和轴突组成
B.⑤是感受器
C.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①→②→③→④→⑤
D.③位于骨髓中
B
30.如上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③、④和⑤构成雌蕊
B.①的花粉落到④柱头上为自花传粉
C.受精后能发育成果实的是③子房壁
D.传粉和受精是结果的前提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31、34题每空1分;32~33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
31.图1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2表示图1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1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1对应图1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
(2)图1所示生物要想构成淡水生态系统还应追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的。
甲→乙→丙→戊或甲→丁→丙→戊或甲→丙→己→戊 
丙或己
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的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限度。
自动调节能力
(4)图3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②③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在生物体内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有机物
分解者、二氧化碳 
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 
32.辣椒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因其独特的辣味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温室栽培过程中辣椒对无机盐的需求量较大,且无机盐的施加时期对辣椒的品质具有影响。因此,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第1组:不施加肥料;
第2组:定植(将育好的苗移植于田中)时氮肥和钾肥各施加总量的30%,随后在辣椒的若干关键发育时期分别施加总量的10%,20%,30%,10%,共施加5次;
第3组:氮肥和钾肥在定植的第25天后每隔15天平均施加,共施加7次。
每组实验定植50株,果实成熟期测定辣椒营养指标。
请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第2组与第3组施加的氮肥和钾肥总量均应__________。
(2)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的含量是反映辣椒品质的重要指标,根据图1中数据可知,第__________组结出的辣椒品质更优,适合在生产中采用。
(3)通过本实验得出,在
植物栽培中,除了要考
虑营养液的浓度、施加量和种类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才能更好地开花、结果。
施肥的时期(或施肥次数) 
相同
3
(4)在实验过程中,科研人员还测得了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和夜间温度在20 ℃和30 ℃时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植株的__________越强。由此可见,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辣椒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吸作用 
夜间降低温度
33.在“学习强国”APP中有一个视频资料《我和湿地有个约会·宁夏哈巴湖》,说它是荒漠中“长”出的湿地。哈巴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中北部,地势南高北低,保护区境内地表水皆流入湖泊、沼泽或洼地,形成了大片湿地。历史上的哈巴湖地区是农、牧交界地带,水草丰美;后来,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等因素,生态逐步恶化,沙进人退,沼泽湿地萎缩。但经过40多年持之以恒的生态修复,沙地逆转,动植物数量逐渐增加,哈巴湖地区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如图1)。
哈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已知有各类植物559种、野生动物156种。保护区内中草药资源也极为丰富,是驰名中外的“甘草之乡”。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如图2)。甘草根与根状茎粗壮可入药,呈圆柱形,气微,味甜(如图3)。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甘草的功效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甘草在中药中的使用最为广泛,因此有“药中国老”的美称。保护区现有金雕、白尾海雕、大鸨、黑鹳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石貂、荒漠猫、兔狲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2019年3月,在保护区监测点的湖面上还观测到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2只。如今,保护区林木覆盖率、植被
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1%和70%,远远望去,沙、
水、树融为一体,美丽壮观。
(1)生态治理之前,多种因素导致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生态逐步恶化,如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为因素。
(2)生态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文中的哈巴湖属于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湿地(或湖泊)
人口增加(或过度放牧)
(3)甘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和根状茎入药。为了提高甘草的产量,科研人员指导当地农牧民实施了很多有效地增产措施,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除草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生长
B.要保持土壤湿润,利于根系向下生长
C.甘草施肥应以磷肥、钾肥为主,少施氮肥,氮肥过多会引起植株徒长,使营养向枝叶集中,影响根、茎的生长
D.减少行间距、株距,甘草种得越密越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达到增产的目的
D
(4)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展了植被封育和沙漠化监测与评价研究项目,探索和揭示人类经营活动对湿地、过渡地带植被的变化和影响,请你结合材料对人类经营活动提出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做任何事情应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答案合理即可)
34.下面是有关“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闹钟响起,小明匆匆起床。这属于__________反射。
(2)起床后,小明感到尿急了。暂时储存在膀胱中的尿液是由__________形成的。
(3)洗漱时,小明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长出了胡子。这是进入青春期的男孩生殖系统中的__________分泌的雄性激素使他身体发生的正常变化。
条件/复杂
肾脏
睾丸
(4)吃完早餐后,小明背上书包出发了。这些动作是由骨骼肌牵动骨绕着__________活动完成的;早餐中的营养物质将主要在小明消化道的__________里被消化和吸收。
(5)一路小跑,小明大口地喘气,吸入的空气迅速在其呼吸系统的__________中发生了气体交换。交换后,血液变成__________血。
 小肠
关节 
肺 
动脉
(6)到校时,小明心跳加速。此时,他的肺循环和__________正忙碌着,有机物和氧随血液源源不断地被运往组织细胞,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中完成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供应小明的学习生活。
(7)一天的学习生活结束了,设好闹钟,小明进入了梦乡。小明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__________小时,这样才能保证小明的学习能力得到增强,也有利于生长和发育。
8
体循环 
线粒体 
感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