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课时 2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主备人 罗红 交流时间 整合时间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用法 2、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3、了解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重点 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
难点 古代的科学成就对我们的启发
学法 查阅相关资料、对照注释疏通课文、讨论作品意义
教 学 设 计 详 案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中国科技史上有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李约瑟教授赞许它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被国际上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它是哪本书呢?它就是北宋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现在让我们学习选自《梦溪笔谈》的两篇文章——《以虫治虫》和《梵天寺木塔》。[来源:学
二、教学步骤
1、 由镇江的梦溪园导入。
2、 交流有关预习内容。
3、 讨论学习《以虫治虫》
(1) 对照注释,自己疏通课文
对照注释,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查工具书或提出疑问。
(2) 集体朗读,学生翻译课文
提示重点字词句:
界:地域,范围。
方为秋田之害:正在危害秋田里的庄稼。方,正、正在。为,成为。害,危害。
千万蔽地:成千上万,遍地都是。蔽,遮盖。
悉:全、都。 皆:全、都。
岁以大穰: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岁,年成。以,因。大穰,庄稼大丰收。 (3)语段意:(重、难点)方为秋田之害:译:正要成为秋田里庄稼的祸害。则以钳搏之,悉为二段:译: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译:十天后,子方虫全部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译: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未布瓦,上轻,故为此。译: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匠师如其言,塔遂定。译: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办,塔身就稳定了。人皆服其精练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4) 结合“探究、练习:一”,讨论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义
提示:
《以虫治虫》反映了我国古代利用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的情况。这种方法不仅促进农业增产,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在今天更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4、 布置作业:1、悉课文内容,掌握字音、字义、会翻译语段。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业检查21世纪教育网小组间互相提问(字、段翻译,课文背诵) 2、 提示重点字词句:
布:铺、排。 故如此:所以这样。
贻以金钗:即以金钗贻(之),把金钗送给她。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但,只。讫,终了,完毕。实,使坚实。 人皆伏其精炼:人们都佩服他的高明。伏,通“服”,佩服。其,他。 (3) 结合“探究、练习:二”,讨论本文在人物刻画上的特点。
提示: 《梵天寺木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工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密使其妻”和喻皓的“笑”都很传神的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工匠对于塔动这一情况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的帮助。这一行动把匠师的用心良苦表露无遗。喻皓的“笑”则表现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轻松,胸有成竹。4、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现代农业的看法。要点:粮食增产,农药的使用对人体有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提倡绿色农业。21世纪教育网5、论《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要点:“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6、《梵天寺林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讨论要点: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轻”,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解决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7、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好“探究、练习二、三”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