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1《对联六首》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诵读欣赏1《对联六首》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1 06: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对联六首》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学科:语文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收集对联(2)、搜集有关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等方面的知识并交流教学课题 通过本节课对《对联六首》的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学生了解对联是我国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学习本节课既要让学生了解六首对联的深刻含义,又要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对联的一般常识,学会初步鉴赏对联。三、教材分析六首对联内容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背诵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下注释较为详细,对对联本身的大意容易理解,但要真正理解对联的深刻含义,能创作并鉴赏对联,则需要借助百度搜索引擎,链接一些具体人物的事迹、对联的起源及发展演变、对联创作的一半要求和一些名联轶事等。四、教学方法1、通过讲故事,读趣味联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2、熟读成诵,从六首对联中体会基本的对仗技巧。3、联系已有的语文知识,完成联句任务。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它既可用于赞美壮丽山河,抒发爱国情怀;也可用于寄托理想抱负,表达爱憎感情;还可祝愿事业兴旺、生活美满。它们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婉约纤巧;有的含蓄凝练,有的晓畅明达;是我国文学花园里的奇葩。对对子还是中国古代文人习文会友时的一种炼字消遣的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一独特有趣的文学样式。(二)、整体感知、了解常识学生交流各自搜集到的对联,师引导学生归纳对联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并介绍对联的一些知识。 1、对联的特点: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首词对首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2、对联的起源:相传,对联起源于公元9 ( http: / / www.21cnjy.com )64年的除夕,五代时蜀主孟昶 题于卧室门上的桃符题词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一直到明代了,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此后,对联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3、对联的类型。(三)、合作探究、赏析对联1、对联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赏析:(1)对联丰富的内容。 (2)上下联对仗的形式。(3)对联深刻的内涵及深远的意境。 2、反复放声诵读对联六首,从中找一首你最喜欢的对联,写下你的赏析。明确:对联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之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主要是因为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一字一音,一字一义,便于组成两两相对,整齐优美的句子,而其他一些拼音文字,是很难做到的。余光中先生之所以说汉语最适合写诗,原因也是如此。我们应该为中华民族的这一特有的文学样式而感到自豪。 3.合作探究。
(1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到湖南的岳阳楼,你会想到哪篇文章?(《岳阳楼记》)文中有一句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你知道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在岳阳楼上题写对联,如果能将这句名句巧妙地镶嵌进去,那就太好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对联,感受一下他的妙处。
上联概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下联暗引此句,由眼观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情,抒发爱国情怀。
(上联应读出开阔宏大的气势,下联慢一点,将心系百姓忧乐的感情读出来)
(2)岳飞大家都很熟悉的,哪一位同学为我们讲一讲他的故事?(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金兀术犯河南,被岳飞打得大败,但是正当岳飞准备直捣黄龙、收复中原失地的时候,宋高宗与秦会为了向金人求和,一天连降十二道金牌命令他退兵。当岳飞回临安后,被解除兵权,不久,又被秦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风波亭。死后,人们在西湖畔修建了岳飞墓,墓厥两侧则是谋害岳飞的四个奸臣铸成的铁铸跪像。世世代代向岳飞将军请罪……) 我们一起来看看英雄和奸臣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幸”要重读,“埋忠骨”则要读出崇敬、悲伤,“佞臣”要读出我们的鄙视厌弃之情。) 请男生读一读。 (3)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衙对联是他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州查禁鸦片后在两广总督任上所作,虽然只有16个字,却其实磅礴,表现了作者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大家对林则徐了解有多少?谁来说一说他的主要事迹。这则对联是他自己写了来自勉的,我们能否将他的伟大举动和这首对联联系起来想呢。
为什么他能在英帝国主义面前表现为一种硬气和骨气,就因为他“无欲”,除了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没有任何私欲私心,才能够在衰败的清王朝后期对列强说“不”!
禁烟的成功和他集思广益有关,他的容还表现为他禁烟后却被贬新疆,但是他没有怨言,却带领当地老百姓植树治沙,造福地方,没有怨言地为人民服务,这是要有很大的容忍之心的。(读的时候应该读出一种大气、一种硬骨) (4)、同学们讨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很好,书中所选的对联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下面我们总结的方法再欣赏其他的几首精彩对联。
a、方志敏是谁啊?将这样的一首对联挂在卧室里,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卧室托物言志,表现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为革命事业顽强斗争的精神与坚贞的情操。)
b、对联除了以上学习的这些具有深刻的艺术性、丰富的内涵,还有一些富有趣味性,大家看文中的哪一则最富有趣味性?“山海关孟姜女庙联”从形式上看有什么特点?(许多字是一样的)
因为同字不同音而广为流传。借山海关居高临下之势,写海阔天空、碧水白云之壮丽景色,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的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
(四)、品读鉴赏1、听故事,补对子有一个秀才,家对面住着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户财主,财主家有一片很大的竹园,秀才据此写了一首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财主想捉弄秀才,就命人将竹子砍了。秀才不慌不忙,在上下联的末尾各添了一个字,就成了一首新对联: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火了,叫人把竹子连根拔了。哪知,秀才还是在联尾又添了字,又续成了一首好对联。你想,他会又添了什么字呢?(无,有) 2、金庸著名武侠作品《射雕英雄传》中也有一个对对子的片段颇为有趣,大家可以一起来欣赏一下,打开百度链接 http://www./wuxia/jinyong/sdyxz/207.htm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3、百家讲坛中孙丹林主讲的《楹联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多更好地了解对联,希望大家课后通过百度视频搜索它。(五)、迁移应用1、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首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找到它们的配对,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 2、根据已掌握的语文知识,对对联:(1)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2)这首对联出自我们的课文《幼时记趣》耳闻夏蚊如雷 (3)这首对联出自我们的课文《寓言二则》楚人刻舟求剑,舟行剑不行; 答案提示: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眼观群鹤舞空 郑人度足买履,度失履亦失。教学反思 对联是学生并不陌生的文学样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节课我从学生们已经积累的对联切入,引导学生概括出对联创作的一般规律和要求,为下面学习、鉴赏课文中的对联打下了基础,再通过课文向外辐射,借助百度搜索引擎,引入专门学习对联的网站和视频,既在课内进行拓展,又为学生做好了延伸学习的准备,相信学生会把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转到课后更好地了解、掌握和运用对联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