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三轮复习考点突破 等高线地形图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中考三轮复习考点突破 等高线地形图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2 15:1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中考三轮复习考点突破——等高线地形图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都某校研学小组暑假期间到图中地区进行考察。
(1)从地形角度看,图中地区地形以____、____为主,A与C山峰的相对高度大约为____米。
(2)该研学小组为攀登C山峰设计了①、②两条线路,其中攀登难度较大的是线路____,理由是____。
(3)假定此时C山峰气温为28℃,则此时B点的气温约为____(保留一位小数)
(4)图中甲、乙、丙聚落的共同分布特点是:____、____。
(5)图上量得甲、乙两村落之间的距离为6厘米,则两村实际相距____千米。图中③位于____(地形部位),此处发育的河流的大致流向是____。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篁岭村位于婺源县城的____方向,两地图上距离约1.3厘米,实际距离约____千米。
(2)景德镇主要位于____纬度地区,纬度大体一致的篁岭,日出时间比景德镇____。
(3)篁岭的耕地类型主要以____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
(4)乐安江的流向大体是____,据此推测婺源县地势特征是____。
(5)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以____为主,玉京峰与婺源县城的相对高度不超过____米。
3.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小组在下图区域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读图回答问题。
(1)辅导员介绍当地地形:图示区域地形类型是____为主;张庄位于山脊处,王庄位于地形部位是____。
(2)住宿地选择:不选择暴雨来临时,可能受山洪影响的村庄____。
(3)开展体育运动:在A、B、C、D四地中的____地可开展照片所示运动项目:在甲、乙两地之间竞速划船,最短要划约____米。
(4)考察引水线路:B、C两条引水线路,能自流灌溉的是____线路。
4.我国南方某区域拟修建一水库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图11示意该区域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图中地形部位:甲____
(2)量得李村、张村两村图上直线距离是2厘米,则两村的实际距离是____千米。大坝的修建使李村、张村之间需重修一条公路,有a、b两个方案。请选择你支持的方案,说明理由____。
(3)大坝建成后,水库给当地发展带来的综合效益有____等。
5.下图为育种基地主要分布区南方地区的某一地的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出发的abc三条线路,最省力的是____。
(2)甲在乙的____方向,
(3)甲到乙的图上距离为3.4厘米,实际距离是____米。
(4)甲通过a线到①山,感觉温度有所变化,其影响因素是____(海陆位置、地形)
(5)①山的海拔大约是( )
A.400米 B.350米 C.375米 D.450米
6.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
(1)根据等高线的形态可以判断:D处是____(山地部位);甲处的地形类型是____;丁河段的流向大致是____。
(2)①、②段河流中,流速较快的是____段,理由是____。
(3)山顶C的海拔介于____米之间。甲村到乙村图上距离为2.7厘米,两村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
(4)若在图示区域建一座海拔300米的水库大坝,最有可能被移民搬迁的是____村。
7.下图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地理实践考察活动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若A处气温是15℃,龙村气温是17.4C,只考虑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则龙村的海拔为________米;AB两山峰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那么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_千米。
(2)龙村所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杜溪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河流CD段的最大落差不超过________米。如果要修建水库,你认为应综合考虑哪些因素来确定坝址________(至少两点)。
(3)同学们沿三条路线考察,其中路线③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同学在路线①旁发现一片稻田,请写出这里开垦稻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至少两点)。
(4)请将下图中未完成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补充完整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1) 山地 平原 1013
(2) ② 该路线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3)25.5℃
(4) 分布在河流沿岸 分布地形比较平坦的平原地区
(5) 6 山谷 自东南流向西北
2.(1) 东北 39
(2) 低 早
(3) 水田 水稻
(4) 自东北向西南 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5) 丘陵 1819
3.(1) 丘陵 鞍部
(2)刘庄
(3) D 500
(4)B
4.(1) 丘陵 山脊
(2) 4 a方案,沿等高线分布,坡度较缓,工程量小
(3)发电(灌溉、养殖等)
5.(1)c
(2)西南
(3)3400
(4)地形
(5)C
6.(1) 山脊 盆地 自北向南
(2) ①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3) 500—600 2.7
(4)甲
7. 168 1 盆地 自东北向西南流(方向对即可) 100 盆地的出口处,容易蓄水且施工量较小 山脊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答案如图
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