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地理三轮复习——大题训练
1.“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同学们好!很高兴在问天实验舱与大家继续探索科学奥秘!”2022年10月12日下午4时许,随着航天员陈冬的声音通过信号传至千家万户,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3名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如约与大家见面,正式开启“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科学之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3名新晋“太空教师”与大家见面,正式开启“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科学之旅这天。地球运行到图1中____和____(填写字母)之间。
(2)图2中甲点纬度为:____。当地球运行到图1中B处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纬线),图2中甲处是____(季节),此时甲处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
(3)当地球运行到左图中C处时,乙地出现____(极昼/极夜)现象。
(4)地球运动到____点附近,临淄郊区正在收割小麦;运动到____点附近,临淄郊区收获玉米;运动到____点,临淄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达到一年中最长。
2.如图示意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处所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填地形部位名称:A_____,B______。
(2)图中①②③三处适合修建水库大坝的是______处,C、D两处山坡度更缓的是______处,原因是______ 。
(3)该区域最高海拔为______米。若甲地海拔为58米,测得该地某日正午气温为30℃,则此时最高峰的气温为______℃。
3.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下图示意亚洲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东北隔____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面与____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以____运河为界。
(2)亚洲地跨____带、温带、寒带。A、B两地服装的差异主要是受____(纬度、地形、海陆)因素影响,B地终年多雨,属____气候,而C地较沿海地区降水稀少,主要是受____因素的影响。
(3)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所以____气候显著。
4.对比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利用地图学习日本与俄罗斯的人文地理环境,请帮助他完善下列学习内容。
(1)人口分布:日本地狭人稠,俄罗斯地广人稀。
俄罗斯北部地区平原广布,但是人口稀少,据图分析自然原因。____
(2)工业生产:据图分析俄罗斯与日本工业特点,完成表格。
对比项目 日本 俄罗斯
工业分布特点 ①____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②____产地附近
主导因素(选择填写“资源”或“交通”) ③____ ④____
(3)交通运输:日本海运发达,俄罗斯以铁路运输为主,简单分析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选择在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____ 。
5.读“欧洲西部图(甲)”和“印度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图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五带);图中①海域附近盛产无花果、柑橘、葡萄等水果,分析这里盛产水果的气候条件____。
(2)图甲中的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多为____国家。
(3)到图甲中的a地区,会看到当地居民餐桌上多为牛排、奶油、奶酪等食品,说明这里____(农业部门)发达。
(4)图乙中②是____(城市),它是印度新兴的信息产业中心。
(5)依据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的原则,图乙中③、④两城市中,____的棉纺织工业发达,____的麻纺织工业发达。(填代号)
(6)乘船从图乙中城市③向西到图甲中①海域附近旅游,不会经过( )。
A.孟加拉湾 B.阿拉伯海 C.红海 D.苏伊士运河
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科一:近年来,极地旅游日益受到追捧,俨然成为一个“高端旅游品牌”,旅游者通常选择乘飞机先到南美洲阿根廷,再乘游轮到南极地区观光游玩。
材料二: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于2018年2月7日在罗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高正式选址奠基,克服恶劣气候条件胜利完成了任务,预计2022年建成。
材料三:南极地区分布有世界珍稀濒危生物,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
(1)图中字母ABC代表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其中A代表____。图中我国五个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纬度最高的考察站是____,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____方向。
(2)南极地区的恶劣自然环境有____,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时间选择在北半球冬季的原因是____。
(3)有人呼吁关于极地旅游不应“大力提倡”,而是要“严格限制”,理由是____。
(4)近年来,南极地区的冰雪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____,这对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____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5)南极被称为“白色荒漠”,形成2000多米的巨厚冰层的原因是____。
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创了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新模式,谱写了我国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材料二:长江、黄河示意图和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省区是_____省,两条大河的流向大致都是_____,说明我国地势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其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点)。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后,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__________。
(3)长江上游宜昌以西建有我国最大的水电站______工程,中下游航运价值高,被称为“________”。
(4)根据图2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综合所学知识,总结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点)。
8.“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下图为“中国农业地区分布示意图及1985年与2020年四省粮食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1)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和西部大致以400m年等降水量为界,西部地区农业生产部门以_______为主,该区域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东部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为主。
(2)读图观察,小麦、水稻集中产区之间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一线。我国水稻、小麦集中产区存在地区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读图分析,与1985年相比,2020年四省区的粮食产量增量最大的是______省。
(4)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浙江省兴修水利,增加旱地面积 B.广东省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
C.黑龙江省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粮食生产 D.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9.读图一和图二,完成下列各题。
(1)图二区域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其名称为________工业基地。与图一中①、②、③、④四大工业基地相对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制约图二工业基地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资源缺乏,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建设的重要工程是________。
(2)改革开放40年来,①地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为主的经济,其优势不包括( )。
A.海陆交通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
C.对外开放贸易的历史传统 D.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3)②与③相比,②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连接②、③两工业基地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填铁路名称)。此铁路干线上的省级行政中心共有________个。
10.1980年,深圳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结合珠江三角洲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南部,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毗邻,有利于引进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型经济。
(2)图中直达广州的甲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食在广州”,粤菜注重质和味,海鲜是粤菜的基本原料,形成这种饮食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中乙铁路干线经过深圳直达香港,该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后,人口增加了42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深圳已经形成了计算机及其软件、通讯、微电子等产业群,反映了该市经济结构中____________(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较大。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1)新疆的地形特点是______。塔里木盆地南侧是______山,新疆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______气候。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为主,台湾山脉的最高峰是______。台湾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读图分析,影响台湾城市和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台湾多发地震,是因为处于欧亚板块和______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4)台湾岛河流短促、落差大,______资源丰富,岛内最长的河流为______。
(5)塔里木盆地中有丰富的油气资源,______工程将这里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新疆目前是中国最大的______棉、啤酒花和甜瓜生产基地。
试卷第8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1) B C
(2) 30°S 赤道
春季 昼夜平分
(3)极昼
(4) A C C
2.(1) 盆地 山谷 陡崖
(2) ① C 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 658 26.4
3.(1) 白令 欧 苏伊士
(2) 热 纬度 热带雨林 海陆
(3)季风
4.(1)纬度高,气候寒冷
(2) 太平洋 原料 交通 资源
(3)南部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城市多;纬度较低,气候温暖,适合修建铁路;北部纬度高,有冻土层,不易修建铁路
5.(1) 北温带 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2)发达
(3)畜牧业(乳畜业)
(4)班加罗尔
(5) ③ ④
(6)A
6.(1) 大西洋 长城站 昆仑站 东北
(2) 酷寒、干燥、烈风 此时为南极的暖季,有极昼现象
(3)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避免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受到破坏和污染)
(4) 全球气候变暖 企鹅
(5)降水量少、寒冷蒸发量小,冰雪经亿万年积累形成巨厚冰层。
7.(1) 青海 自西向东
西高东低
(2) 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 打坝淤地、修建水库、修建梯田等 地上河
(3) 三峡 黄金水道
(4) 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提供生活供水、农业灌溉、工业供水。 航运、发电、养殖、旅游等,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8.(1) 畜牧业 土地荒漠化 耕地
(2) 秦岭—淮河 降水量差异
(3)黑龙江
(4)C
9.(1) 京津唐 ③ 水资源 南水北调
(2)B
(3) 矿产能源资源缺乏 京沪线 5
10.(1) 资金和技术 外向
(2) 京广线 濒临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3) 京九线 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4)高新技术产业
11.(1) 三山夹两盆 昆仑山 温带大陆性 山地 玉山 亚热带季风
(2) 地形 水源或河流
(3)太平洋
(4) 水能 浊水溪
(5) 西气东输 长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