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12 11: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和植物
大型真菌
我们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是什么?
我们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这要从显微镜的发明开始说起。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显微镜发展史
时间:1665年
人物:英国的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
事件:发现细胞
意义:虽然发现的是死的细胞壁,但却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为向微观领域进军打开了大门。
没有显微镜,就不可能发现细胞。从发现显微镜至今的400年来,显微镜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改进。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
当高能电子束穿过被检物的复型或薄膜时,由于复型或薄膜各部分对电子的吸收能力或产生电子衍射的强度不同而造成相互之间具有衬度的显微组织的电子图象,可供对被检物作研究之用。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是1932年由德国柏林大学M.克诺尔和E.鲁斯卡研制成功的。现代最好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可达0.14纳米,可摄出某些分子象或原子象。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具,中学常用的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
双目生物显微镜
认识显微镜
自主学习
1. 认识书上37页图2-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2. 2人一小组,互相检测对方了解显微镜的结构
探究

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遮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载物台
说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14
13
12
11
1
10
9
8
7
6
2
5
4
3
你能推测出哪些部件可以将观察材料放大吗?
小试牛刀
目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像
放大倍数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没有螺纹
物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像
放大倍数
物镜有螺纹;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作用:安放镜头;把目镜和物镜聚合起来
镜筒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
转换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粗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细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玻片标本
载物台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压片夹
作用:固定玻片标本
作用:调节穿过通光孔的光线量
遮光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使光线通过进入物镜和镜筒内。
通光孔
光圈
反光镜
作用:反射光线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平面镜(光线较强时使用)
凹面镜(光线较弱时使用)
镜柱
镜壁
镜座
支持、稳定
支持
支持、便于手持和观察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遮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载物台
14
13
12
11
1
10
9
8
7
6
2
5
4
3
放大物像
连接目镜和物镜
光线通过
稳定镜身
调换物镜
放玻片
固定玻片
反射光线
调节光线强弱
放大物像
支持镜身
小结
调焦距
提握镜身
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一、取镜和安放
取镜:一手握住镜臂,
一手托住镜座。
安放: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1
2
探究

显微镜的使用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3
4
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整个视野明亮为止。
光线
载物台
通光孔
反光镜
物镜
白亮的视野
载物台
5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压片夹
通光孔
载物台
e
6
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物镜
粗准焦螺旋
载物台
7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物镜
粗准焦螺旋
载物台
细准焦螺旋
你来试一下吧!
e
e
左右相反
上下相反
目镜内看到的是:倒像
试一试: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
四、练习
e
e
试一试: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
移动方向相反
四、练习
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
物镜
目镜
10×

10×
16 ×
40×
50×
100×
200×
400×
160×
640×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目镜:10×
物镜:10×
目镜:10×
物镜:40×
e
放大100倍
放大400倍
视野变暗
复原放回 注意事项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2)用擦镜纸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4)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实践操作
下图是低倍镜下看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物像,想用高倍镜看清此物像,你该怎么操作呢?视野会发生什么改变呢?
若先换为高倍镜
实践操作
下列三步骤的顺序应为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移动玻片,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由低倍转为高倍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①操作步骤
×
实践操作
②视野的变化
光线变_____,细胞图像变____,
细胞数量变____,视野范围变____。




目镜 物镜 装片
③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
1、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一手__________,一手
__________,放在自己实验台的偏___的位置,然后安装好______和_____。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____倍镜对准________,
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________也对准_______。用________注视着目镜,然后用手调节_________,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
握住镜臂
托住镜座

目镜
通光孔
光圈
通光孔
一只眼
反光镜

物镜
学以致用
3、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C
学以致用
4、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C
学以致用
5、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b B.d
C.q D.p
D
学以致用
6、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A
学以致用
7、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C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