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优质导学案:第一章 有理数(46页)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优质导学案:第一章 有理数(46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9-18 19:3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1)N0:1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_____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2说说数的产生和发展
2、(1)如果温度是零上10℃,记做10℃;那么温度是零下3℃记做什么?
(2) 在我国地形图上珠穆朗玛峰处写着8848米,在吐鲁番盆地处写着-155米,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账本上70元,-40元分别表示什么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向东、零上温度、收入、前进、上升、高出、超过等规定为正的,常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
把与其相反的量,如向西、零下温度、支出、后退、下降、低于、不足等规定为负的,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负号“-”来表示(零除外).
3、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举例时要出现整数,分数,小数)
4、阅读教材第3页例题
【总结】:正数是 数,例如
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 的数,例如
数0既不是 ,也不是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注意]: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上 “+”号如: 也可以省去 “+”号如
5、自学检测
(1)向同桌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0.6, +, 0, -3.1415, 200, -754200,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5万元记作+5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3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
(3)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表示的意义是( )
A.向东行进50m,   B.向南行进50m,  C.向北行进50m,   D.向西行进50m,
(4)教材P3练习 (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合作探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带有“—”号的数是负数 B、带有“+”号的数是正数
C、 0是自然数 D、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3、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
A、向东行进30米 B、向东行进-30米 C、向西行进30米 D、向西行进-30米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__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m.
5、某科学家研究以45分钟为1个单位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以每天上午10时的记为0,10时以前的记为负,10以后的记为正,例如:9:15记为了—1,10:45记为1,依此类推,上午7:45记为(   )
A、3 B、-3 C、-2.15 D、-7.45
6、在数中非负数有
四、达标检测
1、中,正数有____负数有______
如果水位升高5m时水位变化记作+5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___m,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___m。
3、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__℃~__℃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4、教材第1页中“结余-1.2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
5、教材第5页复习巩固。
五、拓展提高
“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2)NO:2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毛
2、发展想象能力、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
1、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数0呢?
2、 说说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负数、整数、分数。
7、-9.25、、-301、、31.25、0、、、-3.5.
①正数 ②负数
③整数 ④分数
3、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3kg,小华体重减少2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解: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 kg,小华体重增长 kg,小强体重增长 kg.
4、2012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5.4%, 德国增长2.3%; 法国减少3.2%, 英国减少2.6%,
意大利增长1.2%, 中国增长3.5%.
这六个国家2012年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增长率为
美国 , 德国 ; 法国 , 英国 ,
意大利 , 中国 .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常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的意义。
5、自学检测
(1)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50公斤,现测得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丙三袋粮食重量如下:50.3公斤,49.9公斤,50.2公斤.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
(2)把P5习题1.1的4~8题答案填下面
第4题.又移动+5米即向 移动 ;这时离它移动前的位置 米.
第5题.
第6题.氢原子的原子核带 个电荷;电子带 个电荷
第7题.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 ℃
第8题.这六个国家中,服务出口额增长的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 .服务出口额减少的国家是: ; ; ; ;增长率最高为 ;增长率最低为 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1、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纸上是9±0.05 (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 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解: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mm;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 mm。
2、有没有这样的有理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4、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多少?
5、下表是小张同学一周内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存入的为“+”):
星 期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钱数(元) +12 +2.0 -1.2 -2.1 -0.9 +10 -2.6
问:(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入了多少钱?(2)储蓄罐中的钱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6、按规律填空:-1,2,-3,4,-5,6, ,……,第90个数是 ,第2013个数是 .
四、达标检测
1、下列各数中,哪些属于正数集、负数集、非负数集?
-1,-3.14156,-,-5%,-6.3,2006,-0.1,30000,200%,0,-0.01001
2、写出5个数,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其中3个数属于非正数集合;(2)其中3个数属于非负数集合;(3)5个数都属于整数集合.
3、某水库的平均水位为80米,在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上,若水位变化时,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数;水库管理员记录了3月~8月水位变化的情况(单位:米):-5,-4,0,+3,+6,+8.试问这几个月的实际水位是多少米?
五、拓展提高
观察下面数列完成问题:(1)-1,, , , 。(请写出后面三个数)(2)你能说出第个数是多少吗?
《1.2.1 有理数》导学案NO:3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2、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6回答下列问题
(1) 、 __ 、 统称为整数。写出一些不同的整数:
(2)有理数的分类
按表示数的意义可分为: 按表示数的性质可分为:
有理数 有理数
2、数学学习中,我们首先认识了正整数,后又学习了0和正分数,现在我们又学习了负整数和负分数。这些数我们把它叫做
3、自学检测
(1)在这四个数中,负整数是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B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C 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D 零不是整数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① 0是整数 ② 是分数 ③ 不是有理数 ④ 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
⑤负分数一定是负有理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下列各数,0.13,,7,,0,,其中负分数是 ,非正整数是 。
4、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6,,3.8,0,-4,-6,2,,-3.9,,,,
负数{ ……};正数{ ……};
正整数{ ……};负整数{ ……}
正分数{ ……};负分数{ ……}。
三、合作探究
1、若a为负数,则-a表示_______数
2、教材P15第9题。
(1)-1与0之间还有负数吗?与0之间呢?如有,请举例。
(2)-3与-1之间有负整数吗?-2与2之间有哪些整数?
(3)有比-1大的负整数吗?
(4)写出3个小于-100并且大于-103的数。
3、设代表有理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表示负有理数 B. 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C . 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 若是整数,则是自然数
4、下列四个数0,5.7,-2.5,中,其中是分数的有_______个。
5、写出5个有理数(不重复)同时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下列三个条件:(1)其中三个数是非正数;(2)其中三个数是非负数;(3)其中有三个数是整数。则这5个数是 。
四、达标检测
1、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_
2、观察下列各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则第个数为 。
3、飞机距地面8000的高空飞行,它第一次上升了200,第二次又下降了300,第三次上升了-200,此时它应距地面多高的地方?
4、第6-7页练习。
五、拓展提高
为不超过的正整数,为不超过的非负整数,而为最简分数,求的值。
《1.2.2数轴》导学案N0:4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
2、学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7页并思考: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
2、思考P8的温度计:你能找出100、50、00、、在温度计上的位置吗?
3、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4、阅读教材第8页理解数轴的定义
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归纳: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在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的点在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 。
5、自学检测
(1)如图所示,正确的数轴是( )
(2)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3)如图所示,写出数轴上点A、B、C、D、E各点表示的数,并求出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点E、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4、教材P10练习第1、2小题做在书上。
三、合作探究
1、A、B两点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2,若线段AB的长为3,则点B所表示的数为
______________
2、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一条长为2013cm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是 。
3、如图,数轴上有一动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A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若点C表示的数是1,则点A所表示的数是
4、将一刻度尺沿着数轴的正方向正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刻度尺上的“0 cm”和“15 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和,则( )
A、 B、 C、 D、
5、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_________数,数轴上原点和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
四、达标检测
1、数轴上与表示数3的点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_____
2、大于而不大于2的整数有
3、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
4、数轴的三要素是:
5、分别表示出数轴上A、B、C、D四个点表示的数,计算出AB、AC、AD的距离。
6、完成教材第9页上的练习。
五、拓展提高
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数轴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爬行至B点,立即沿原路返回A点,共用时5秒,则B点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1.2.3相反数》导学案N0:5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相反数的意义;
2、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会对含有多重符号的数进行化简;
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自主学习
1.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2与―2;5与—5;―2.5与2.5 ;
想一想:在数轴上,表示每对数的点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2.观察数2与―2;5与—5;―2.5与2.5 有何特点?观察每组数所对应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吗
思考:(1)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_。
(2)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_。
3、相反数的意义
代数意义:像2和—2、5和—5、—2.5和2.5这样,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都 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 相反数。
辩析题:(1)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
(2)3.5是相反数。( ) (3)+10和-10是相反数。( )
(4)-8是8的相反数。( )
4、一般地,a和 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5、例如a=7时,—a=—7,即7的相反数是—7.
(1)a=—5时,—a=—(—5),“—(—5)”读作“-5的相反数”,而—5的相反数是5,所以,—(—5)=5
你发现了吗,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这个数就成了原数的
—a一定是负数吗?
(2)简化符号:-(+0.75)= ,-(-68)= ,
-(-0.5 )= ,-(+3.8)= .
6、自学检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 B、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有理数;
C、与2.75都是的相反数; D、0没有相反数。
(2)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3)-1.6是______的相反数,______的相反数2;与______互为相反数,与______互为倒数。
(4)如果a=-a,则表示a的点在数轴的_____ (什么位置)。
(5)化简下列各数
①-(-68) ②-(+0.75) ③ -(-) ④+(+50)
三、合作探究
1、如果a=-13,那么-a=______;如果-a=-5.4,那么a=______
2、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在数轴上作出它们的相反数;
(2)用“<”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将这四个数连接起来。
3、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 。
4、已知与互为相反数,求m的值。
5、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与它的相反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是 。
四、达标检测
1、在数轴上标出2、-4.5、0各数与它们的相反数.
2、当 时,与5互为相反数;若,则 ;
3、已知在数轴上点A与点B所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并且A、B两点的距离是,则= , = .
五、拓展提高
已知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相反数是,求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导学案(1)N0:6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借助于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通过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自主学习
1、知识回顾
(1)规定了 、 、 的 叫做数轴。
(2)3到原点的距离是 ,-5到原点的距离是 ,到原点的距离是6的数有 。
(3)2的相反数是 ,-3的相反数是 ,a的相反数是 ,a-b的相反数是 。
2、问题1、两位同学在书店O处购买书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坐出租车回家,甲车向东行驶了10公里到达A处,乙车向西行驶了10公里到达B处。若规定向东为正,则A处记做 ________,B处记做__________。
(1)请同学们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A、B的位置;
(2)这两辆出租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在数轴上的A、B两点又有什么特征?
(3)在数轴上表示-5和5的点,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表示-和的点呢?
归纳: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
如:4的绝对值记作( ),它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在 上 与 的距离,所以| 4|= 。—6的绝对值记作( ),它表示在 上 与 的距离,所以| —6|=
3、问题2、试一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1)|+2|= , ,|+8.2|= ; (2)|0|=
(3)|-3|= ,|-0.2|= ,|-8.2|=
归纳:把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验证是否正确。
小结:正数的绝对值是它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0的绝对值是
即:(1)当a>0时,|a|= (2)当a=0时,|a|= (3)当a<0时,|a|=
对任意有理数a,总有|a|
4、自学检测
(1)求下列个数的绝对值: ,,-4.75,10.5.
(2)化简:①|| ②
(3)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那么这个数为______.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______
三、合作探究
1、如果、表示两个有理数,且,则( )
A、、互为相反数 B、、的符号相反 C、、的值有无数个 D、
2、若,则、的关系是 3、若,则
4、绝对值大于1且小于5的整数有 个,它们是
5、的几何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达标检测
1、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或_____。 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是_____。任何数的绝对值一定___________0。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___
2、,则; ,则
3、 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负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提高
如果,则,
《1.2.4绝对值》导学案(2)N0:7
班级 姓名 小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一、学习目标
1、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初步掌握简单的推理。
二、自主学习
1、你知道0C、0C、50C、00C、30C、0C的温度的大小吗?请把它从小到大排出来。它们在温度计上的位置是怎样的呢?
2、请将、、5、0、3、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归纳: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大。
4、熟记:(1)正数 0,0 负数,正数 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比较下列数的大小(教材P13)
(1)和 (2) 和 (3) 和
5自学检测(1) 判断
① 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大于0( )
②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必然大于任何负数( )
③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不小于它本身( )
④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
⑤( )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
(3)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负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
(4)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或“=”。
① ②
③ ④;
⑤将有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号连接应当

三、合作探究
1、在有理数集合中,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 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____。
2、 可以是( )
A. 负数 B. 正数 C. 0 D. 任何有理数
3、下列四组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 B. C. D.
4、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5、当 时,代数式有最小值是
6、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_____
四、达标检测
1、设a是最小的自然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a+b+c=
2、大于的非正整数有 ,大于且小于的整数有
3、若与互为相反数,求代数式的值。
4、若M(-3)、N(2),则M、N两点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__
5、如图,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提高
若、、为不等于0的有理数,求的值。
《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1)N0:8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的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加深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
1、自学教材16—18页总结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
例1、计算(-4)+(-5)
第一步:确定类型 (-4)+(-5) (同号两数相加)
第二步:确定和的符号 (-4)+(-5)=-( ) (取相同的符号)
第三步:确定绝对值 (-4)+(-5)= -9 (把绝对值相加)
练习:3+2 = (-3)+(-2)= (-1)+(-6)=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例2、计算(-2)+6
第一步:确定类型 (-2)+6 (异号两数相加)
第二步:确定符号 ∵62,∴(-2)+6 =+( )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第三步:确定绝对值∵6-2=4,∴(-2)+6=+4(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练习:(-3)+4=+( )= 3+(-4)=-( )=
5+(-7)= = (-12)+19= =
同学们知道有理数的加法的步骤吗?
①确定类型; ②确定和的 ;③最后进行绝对值的 。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 比如:5+(-5)= -3+3=
(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 比如:3+0= 0+(-5)=
2、自学检测
(1)+8与-12的和取___号,+4与-3的和取___号。
(2)按①的格式计算下列各题
①14+(-21) ②(-18)+(-9) ③(-0.8)+1.7 ④-8+
解:①原式= -(21-14)
=-7
三、合作探究
1.填空
(1)、某天气温由-3℃上升4℃后气温是 ; 比-3大5.
(2)、已知两数5与-9,这两个数的和是 ,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和是 ,这两个数的相反数的和是 .
2、设a=-,b=,计算
(1)a+(-b) (2)(-a)+b (3)a+2b
3、红星队在4场足球赛中的战绩是:第一场3:1胜,第二场2:3负,第三场0:0平,第四场2:5负。红星队在4场比赛中总的净胜球数是多少?
四、达标检测
1、选择题
(1)一个数是7,另一个数比-2大1,则这两个数的和是( )
A.6 B.-6 C.5 D.8
(2)两个数的和是负数,则这两个数是( )
A.同时为负数 B.同时为正数
C.一个正数,一个负数 D.一正一负或同为负数或0和负数
2、某市一天上午的气温是10℃,下午上升2℃,半夜又下降15℃,则半夜的气温是多少?
3、计算:
①-3+0=______ ②+5+(+3)=_________ ③-2+(-7)=________
4、已知与互为相反数,则
五、拓展提高
若=4,=5,则=______
《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2)N0:9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2、能用有理数的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3、极度热情的投入学习。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19—20页
1、加法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___ ____加数的位置,和_______.用式子表示a+b=_____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数_____,或者先把后两个数_______,和_____.用式子表示 (a+b)+c=________
3、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其思路和方法是(几个优先相加原则)
(1)互为相反数优先相加; (2)同分母的分数优先相加;
(3)相加得整数的数优先相加; (4)符号相同的数优先相加。
例1、计算16+(-25)+24+(-32).
分析: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比较简便.
解:原式=(16+24)+ ( )
  =

例2、计算10+(-)++(-10)+(-)
解:原式=+ + ( )


4、自学检测
(1)27+(-12)+7+(-31) (2)(-0.125)+(+5)+(-7)+(+)+(+2).
三、合作探究
1、计算(-20)+(-13)=     (-9)+9=     (-6)++=   
2、绝对值大于2小于7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3、计算下列各题
(1)13+(-12)+17+(-18);
(2)(-3.8)+(+2.7)+(-0.43)+(+1.3)+(-0.2)
4、小明今年在银行中办理了7笔储蓄业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出9.5元,存进5元,取出8元,存进12无,存进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   )
A、12.25元    B、-12.25元  C、12元   D、-12元
四、达标检测
1、计算(1)+(-)++(-0.4) (2)
2、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线,约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
(1)问收工时距A地多远
(2)若每千米耗油0.2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
3、计算:①-13.2+7.5+6.2 ②-7+16-13+4 ③-5.7+6.3+2.7-4.3
五、拓展提高
计算:-1+2-3+4-5+6-……-99+100
《有理数的减法》导学案(1)N0:10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的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
3、积极投入,激情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自主学习
1、自学教材21—22页,
读一读:∵(-5)+(-3)=-8 由减法的意义知(-8)-(-3)= -5;而(-8)+3= -5
∴(-8)-(-3)=(-8)+3,也就是说,减去-3就等于加上-3的相反数+3.
由此可得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_这个数的_______数。
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可表示为:________
注意:进行减法时,有两个“变”,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变”。两个变:将减号变为 ,减数变为原来数的 ;一不变:被减数保持 ,然后按照有理数的 进行计算。
2、自学检测
(1)计算①(-3)-(-6)=(-3)+ =
②6.3-(-3.9)=6.3+ =
③2.8-(-7.5)=2.8+ =
④0-9=0+ =
(2)做教材23页练习2题
三、合作探究
1、计算下列各题
(1) 23-(-62) (2)(-9)-(-9) (3)(-9.8)-(+6.8)
解:
(4)(-)-(-) (5)- (6)(-9)-
2、列式并计算
(1) -的绝对值与的相反数的差是多少?
(2)一个数加上-12得-5,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四、达标检测
1、选择题
(1)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15米和-10米,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
A、10米  B、15米  C、35米   D、5米
(2)比-6℃低6℃的温度是 ( )
A.0℃ B.12℃ C.-12 ℃ D.11℃
(3)-(-9)-=( )
A.0 B.18 C.-18 D.12
2、计算下列各题
(1)(-)-(-) (2)- (3)(-9)-
3、某人于星期一股市开盘时购进一种股票,每股每天收盘时涨价情况分别是:当天+5元,星期二元,星期三+3元,星期四元,星期五元。
(1)该种股票到周五收盘时是涨了还是跌了,每股涨跌多少元?
(2)如果此人周一购进该种股票1000股,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股20元,并且周五收盘前将股票全部抛出,此人在该股票交易中最终是赚了还是亏了?赚或亏多少元(未缴税的情况下)?
五、拓展提高
若=3 ,=2,且 ,异号,求的值。
《有理数的减法》导学案(2)N0:11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加法运算的意义;
2、正确熟练的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自主学习
1、同学们自学教材23—24 ( http: / / www.21cnjy.com )页,,我们能不能利用相反数把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成 运算?用式子可表示为:a+b-c=a+b+
例如(-8)-(-10)+(-6)-( ( http: / / www.21cnjy.com )+4)可写成(-8)+(+10)+(-6)+(-4),再将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前面的 省略不写,即-8+10-6-4 ,这个式子可以读作“

或者读作“ ”
它的运算过程可简单的写成
(-8)-(-10)+(-6)-(+4)
=(-8)+(+10)+(-6)+(-4) (加减法统一成 )
=-8+10-6-4 (省略加号与 )
=-8-6-4+10 (运用加法的 律)
=-18+10 (运用 法则解答 )
=-8 (写出结果)
你记住了上面的步骤吗?
自学检测
①将下列各式先统一成加法,再写成省略括号与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6)-9+(-8)-(-4)= =
读作
-7-(+5)-(-12)+(-9)= =
读作
②计算下列各题
(ⅰ)(-9)-(-13)+(-20)-(- 6) (ⅱ)13-(-19)+(-6)-11
解:原式=(-9)+(+13)+(-20)+(+6)
=-9+13-20+6
=
=
三、合作与探究
1、对于式子“-8+15-2-1”读法正确的是( )
A.负8加15减2减1 B.负8正15负2减1
C.负8加15负2负1的和 D.减8加15减2减1
2、计算:0-(-2)+(-8)-2的值为( )
A.-2 B.-4 C.-8 D.-12
3、计算下列各题
(1)2+5-3-4+7-9 (2)0-(-23)-(+42)+(-34)-(+1)
(3)- ++- (4)5.8-(-7.9)-7.3+(-6)
四﹑达标检测
1、若a﹤0,b﹥0,则a ,a+b ,a-b ,b 中最大的是 ( )
A.a B.a+b C.a-b D.b
2、小红和小明在游戏中规定:长方形表示加,圆形表示减,结果小者获。列式计算,小明和小红谁为胜者?
3、一水利勘察队,第一天沿江向上游走5千米,第二天又向上游走了5千米,第三天向下游走了4千米,第四天又向下游走了4.5千米。问:这时勘察队在出发点的什么位置?距出发点多远?
4、计算:1-2+3-4+5-6+……++2013
5、第25页第5题。
五﹑拓展提高
计算1 - 3 + 5 -7 + …… -19 +21
《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1)N0:12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验证等能力;
2、能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极度热情、投入学习。
二、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28-30的内容,回答问题:
(1)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负数乘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积为 数;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2)当有一个因数是0时,积是
小结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___,异号得___,并把_________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___
例如(-5)(-3) 同号两数相乘
= +() 得正,再把两数的绝对值相乘
=15
又如(-7)4
=-()
=-28
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步骤:做有理数乘法时,先确定积的 ,再确定积的
2、阅读课本29的内容,回答问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___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数。
例如3的倒数是;的倒数是;-5的倒数是 ;
3、自学检测
(1)积的符号是 ,积的绝对值是 ,积是
积的符号是 ,积的绝对值是 ,积是
(2)(-5)2 =- = (-5)(-2)= + =
×(-)= - = 0.5 (-) = - =
(3)-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三、合作与探究
1、填空
(1)若 ,且 ,则 a 0。
(2)若|a |=3, | b | =5,且 a、b 异号,则a·b = 。
(3)-的倒数是 相反数是   ;的倒数是  相反数是  
(4)绝对值不大于4的所有负整数的积是  
2、计算
(1)(+6)(-9)  (2)(-1)  (3)-0.5
(4)-(-2) (5)-7(-3)(-4)
四、达标检测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两数之积为正,这两数同为正; B.两数之积为负,这两数为异号
C.几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三数相乘,积为负,这三个数都是负数
2、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的积 ( )
A.符号必为正 B.符号必为负 C.一定不大小0 D.一定不小于0
3、计算:①-5(-3)-12 ②(-4)(6)-(-5)
4、计算:①-3×5=________ ②3×(-7)=________
③-4×(-6)=_______ ④(-2)×(-3)×(-4)=________
5、若、互为倒数,、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_
五、拓展提高
在一个秘密俱乐部中,有一种特殊的算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a*b=3a-4b,聪明的小明通过计算2*(-4)发现了这一秘密,他是这样计算的:“解2*(-4)=3×2-4×(-4)=22”,假如规定:a*b=2a-3b-1,那么请你求2*(-3)和a*(-3)*(-4)。
《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2)N0:13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运用乘法运算律对有理数的乘法进行运算;
2、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并能正确计算;
3、我自信,我成功。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31—33页
1、完成书上31页的思考题,然后归纳出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_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数有____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_____数个时,积为负。
(2)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   
例如(ⅰ)(-4)(-5)6(-9)的积的符号为   
(ⅱ)(-9)6(-3)(-10)12(-1)的积的符号为   
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   不变。用字母表示:ab=______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      相乘,  不变。用字母表示: (ab) c =      
(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        相乘,再把积相加。用字母表示:a(b+c) =     +     
3、自学检测
(1)计算 (-)(-)(-0.4)
(2)计算(-1.4)(+1)(-1)(-5.5)(+)
(3)计算(-+-)(-24)
三、合作探究
1、4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负号,则这四个有理数中,正数有( )个
A、1个或3个 B 、1个或2个 C、2个或4个 D、3个或4个
2、计算(1)0.25(-6)4 (2)-1(-)×
(3)(-)×0.125×(-2)×(-8)
(4)(-47.65)×2+(-37.15)×(-2)+10.5×(-7).
四、达标检测
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当_____________时,积为正;当_________时,积为负。
2、的负倒数与的积是_____________
3、计算(尽量运用简便方法)
①(-13) ②
③-10.15(-1)60  ④1.5(-5)+1.5(-12)+171.5
4、计算:① ②
五.拓展提高 用适当的方法计算-×1999
《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1)N0:14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掌握除法法则,能正确地进行除法运算。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34—35页.
1、求8÷(-4)的值
∵(-2)(-4)=8,∴8÷(-4) =____;又∵8(-)=
∴8÷(-4)___8(-),即一个数除以-4,等于乘以-4的倒数-.
同样可得:-8÷4____-8, -8÷(-4)_____-8×(-)(填“=”或“≠”)
除法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________.
即a÷b= (a、b是有理数,且b≠0).
2、从(-2)4=____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8)÷(-2)=_____ (同号两数相除)
(-8)÷4=_____ (异号两数相除)
除法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异号得_____,并把绝对值相______.零除以任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____. 0不能作 ,0没有 数.
3、自学检测
计算(1)(-90)÷15 (2)3÷(-2.25) (3)(-)÷(-)
解:原式= -(90÷15) 解:原式= -() 解:原式=
= = =
(4)(-45)÷5 (5)(-72)÷(-9) (6)-÷1
小结:对于除法的两个法则,计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般情况下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选法则(一)较简便,若能整除的情况下用法则(二)较好。
三、合作探究
1、若a + b<0,>0,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a >0,b> 0 B.a <0,b<0 C.a> 0, b <0 D.a< 0 ,b> 0
2、若= 0,那么( )
A.a = 0,b=0 B.a = 0,b≠0 C.a ≠0 ,b = 0 D.a ≠0,b ≠0
3、(-0.009)÷0.3 = ÷(-7)=- -1÷(-1)=
4、计算(4)5÷(-7) (5)-3.5(-) (6)(-7)÷(-2)
四、达标检测
1、如果(的商是负数,那么( )
A.异号 B.同为正数 C.同为负数 D.同号
2、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若异号,则<0,<0 B.若同号,则>0,>0
C. D.
3、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4、计算(1)-27÷(-3) (2)32÷(-4) (3)-153÷(-6)
5、计算:① ② ③
五、拓展提高
对整数(每个数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运算结果等于24,运算式可以是 、 、 .
《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2)N0:15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要转化成乘法运算的方法;
2、通过小组探究、质疑,培养动手与分析、归纳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35--36页
1、例1.化简 =( )÷( ) =_____
=( )÷( )=_____ =( )÷( )=______
注(1)有的题也可直接约分,不一定写成a÷b形式。
(2)从结果看可知分子分母都有负号时,可将负号约去。=。好好体会
2、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先将除法化成 ,然后确定符号,最后写出结果。
例题:计算(1)(-)(-3)÷(-1)÷3
解:原式=(-)(-)( -) (除法化成 ,带分数化成 )
= -() (确定积的 ,并把它们的绝对值 )
= -
3、自学检测
计算(1)-54 2÷(-4) (2)(-16)÷1(-1)
三、合作探究
1、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
A.(-21)÷7= -3 B.(-)÷(-1)=
C.÷(-1)= -1 D.(-24)÷(-6)=4
2、若定义一种新运算a *b = 1-,则3*(-2)的值是( )
A. B. C. D.-
3、计算
(2)-9×(-2) ÷6 (3)÷(-)(-)
(4)3.5÷(-)(-)2 (5)(-49)÷(-2)÷
四、达标检测
1、计算(-9)÷2= 0÷(-9)÷6 =
2、某冰库的室温时-4℃,有一批食品需在-28℃冷藏,若每小时降温3℃,则 小时后降到所要求的温度。
3、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2(a+b)-3cd=
4、计算:① ②
五、拓展提高
如果 表示运算x+y+z, 表示运算a- b-c+d ,
那么 的结果是多少?
《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3)N0:16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只要学习,就有进步;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二、自主学习
自学36页
1、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若没有括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先算 ,再算 ,有括号先算括号里边的;同级运算从 到 依次进行。
例题:计算(1)÷(-4)(-4)
解:原式=(-6)(-)(-4) (先算括号里边的、把除法转化成乘法)
= -(6) (确定积的符号、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 -
(2)(-8)(-3)-80÷(-16)
解:原式=24 -(-5) (先乘除,再加减)
=
=
2、自学检测
(1)计算(1)19-18÷(-6)(-) (2)-24×5-(-7)÷
(3)(-)÷0.1-(-)÷0.75
三、合作探究
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 A. B.- C. D.-
2.-1÷(-15)结果是( )A.-1 B.1 C. D.-225
3.若k是有理数,则(+k)÷K的结果是( )
A.2 B.0 C.-2 D.0或2
4.计算:(1)(-2)÷(-5)(-3) (2)(-++)÷
四、达标检测
1.-的绝对值与1的商是 2.若+=0,则的值是
3.等式÷(-6)= 0 中,表示的数是( )
A.2.4 B. -2.4 C.0 D.6
4.计算:
(1)-÷(--) (2)78(-)+(-)(-11)+(+34)
5、计算:(1) (2)
五、拓展提高
把-,-,-,-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及运用》导学案N0:17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3、克服运算错误,提高运算的准确性,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自主学习
(一)回顾
1、小学学过的数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二)导学
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如无括号应按照 的顺序进行;如果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
(2)运算顺序规定:先算______运算,再算低级运算;同级运算在一起时,按从_________的顺序计算。
(3)在混合运算中,除遵守以上原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还要注意灵活使用运算律,使运算准确快捷。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如高度、行程、营销决策等。
2、比较复杂的有理数的计算可使用计算器。
三、合作探究
1、计算
① ②
③ ④
2、小华家买了一辆轿车,他连续7天记录轿车每天行驶的路程,以30㎞为标准;大于30㎞的记为正,小于30㎞的记为负,正好30㎞的记为0,得到的数据分别为(单位:千米)
(1)请你使用所学知识估计小华家的轿车一个月(按30天计算)行驶的路程。
(2)若每行驶100㎞耗用汽油7升,汽油每升7.2元,试估计小华家的轿车一年所需(按12月算)的汽油费用。
四、达标检测
1、计算
① ②
③ ④
2、气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就降低0.6℃,假设地面的气温是27℃,那么此地800米的上空此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3、第38页第8题
五、拓展提高
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的绝对值是1,
求的值。
《1.5.1有理数的乘方(1)》导学案N0:18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乘方的意义,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2、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
1、复习回顾
①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及运算方法。
②多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2、自学教材41-42页
(1)一般地,个相同因数相乘,即,记作 ,读作________.,求n个相同因数的 ,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 。 在中,叫做 ,叫作 。当看作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 。
特别地,一个数也可以看作这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5的一次方,即,指数为1通常________________。
(2)警示
①乘方是一种运算(乘法运算的特例),即求个相同因数连乘的简便形式;
②乘方具有双重含义:既表示一种 ,又表示乘方运算的结果;
③书写格式:若底数是负数、分数或含运算关系的式子时,必须要用 把底数括起来,以体现底数的整体性。
(3)拓展:底数为,0,1,10,0.1的幂的特性。
(n为正整数) (n为整数)
(1后面有____个0), =0.00…01 (1前面有_____个0)
(4)乘方的符号法则
负数的奇次幂是 数,负数的偶次幂是 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参照乘法运算的方法进行乘方运算。
(6)用计算器作乘方运算。
① ②
三、合作探究
1、计算
2、 ;
3、已知n是正整数,那么 ,
4、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有理数是
A、正数 B、负数 C、0 D、任何有理数
5、平方等于9的数是 ,立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于27的数是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
达标检测
1、把写成乘方形式
2、计算: , ,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若,则 ;若,则
拓展提高
1、计算:
2、请你把32,这六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连接.
《1.5.1有理数的乘方(2)》导学案NO:19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自主学习
1、复习回顾
(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
(2)加入乘方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如何?
2、自学教材43--44页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 ,再 ,最后 ;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 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方法、规律
(1)有理数运算分三级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以后学习)是第 级运算。
运算顺序是:先算高级运算,再算 运算;同级运算,再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运算。
(2)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算律的运用。
3、自学检测
(1) (2)P44的练习(3),(4)
三、合作探究
1、计算:
(1) (2)
(3)
2、观察下面行数:
① -3,9,-27,81,-243,729,…
② 0,12,-24,84,-240,732,…
③ -1,3,-9,27,-81,243,…
第①行数有什么规律?(2)第②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第③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4)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四、达标检测
1、若,则正确的是( )
A.>0,>0 B.<0, <0 C.≠0,,>0 D.≠0,,<0
2、计算:
3、、为有理数,且,求的值。
拓展提高
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第二次剪去剩下的,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比1厘米长吗,为什么?
《有理数的运算》训练学案NO:20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训练时间45分钟。
一、填空题
1、潜艇所在的高度是 —100m,一条鲨鱼在潜艇上方30m处,则鲨鱼的高度记作__________
2、化简: -(-5)=_________, =_________
3、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是-2,那么同一数轴上与A点相距3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4、在数量,1,,5,中位数取三个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 ,最小的积是
5、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
6、若,则x与y 号(填“同”或“异”)。
7、计算
8、若,则=
9、按规律排列:,4,,16,,64,…..,则第8个数为
二、选择题
1、下列计算结果为0的是
A、 B、 C 、 D、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是相反数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一定为0
C.的相反数是 —3.14 D、正数与负数的互为相反数
4、某商场销售一款服装,每件标价150元,若以八折销售,仍可获利30元,则这款服装每件的进价为
A、90元 B、96元 C、120元 D、126元
5、计算:
A、 B、 C、0 D、
三、计算题
1、 2、
3、
四、解答题
1、如图是某地方春季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请根据上图回答:
(1)、何时气温最低?最低气温是多少?
(2)、当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这一天最大 温差是多少
2、出租车司机小石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
+15,-3,+14,-11,+10,-12,+4,-15,+16,-18.
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石距下午出发地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若汽车耗油量为a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耗油共多少升?
五、拓展提高
结合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方案,简便计算下列各数的平均数:158,162,154,160,165,163,158,164.
《1.5.2科学记数法》导学案NO:21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数法的意义,体会科学记数法的好处,会用科学记数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
2、弄清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n与这个数的整数位数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44--45页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如太阳的半径、光速,日前世界人口等,读写这样大的数有一定的困难,先看10的乘方的特点:
1000 000 1000 000 000
10…..0(在1后面有 个0)
对于一般的大数如何简单地表示出来?
3000 000 000 1000 000 000
696000100 000,读作6.96乘10的5次方(幂)。
2、科学记数法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谨记三点:
(1)弄清a×中的a的取值范围;
(2)正确确定a×中的n的值,当所记数大于10时,n是 且等于所记数的整数位数 。
(3)会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
提醒:a符号与原数的符号相同,如:将科学记数时,a为而不是
自学检测
练习45页练习1,2题
三、合作探究
1、5.9406×102的原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100000000中有___________位整数,6后面有___________位。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0; 572 000 000; ; ;
4、第五次人口普查知山西省人口总数约为3297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多少人?
5、地球绕太阳转动每小时通过110000km,则它一昼夜通过多少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四、达标检测
1、下列各数,属于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是
A、53.7 B、0.537 C、537 D、5.37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 800000; 567000; -7400000;
3、把下面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表示成不含的形式的整数
4.5 3.96 -7.40
4、在比例尺为1:8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太原到北京的距离为6.4㎝,将实际距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多少㎞?
五、拓展提高
一个正常人的平均心跳速率约为每分70次,一年大约跳几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一结果,一个正常人一生心跳次数能达到1亿次吗?请说明理由。
《1.5.3近似数》导学案NO:22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精确度的要求取近似数,能根据近似数的不同形式确定其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2、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实际应用。
二、自主学习
1、回顾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如3(精确到个位);3.1(精确到0.1或精确到十分位);
3.14(精确到 或精确到 )
(精确到万分位或精确到 )
2、近似数(自学教材45--46页)
(1)生活中有的量很难或没有必要用准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表示,而是用一个有理数近似地表示出来,我们称这个有理数为这个量的近似数。如长江的长约为6300㎞,这里的6300㎞就是近似数。因此,我们把接近准确数而不等于准确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近似数或近似值。
(2)304.35精确到个位的近似数为
(3)精确度是指近似数与准确数的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0.01,与精确到百分位等说法的含义相同。
按括号要求取近似数
12341000(精确到万位)为___________②2.715万 (精确到百位)为____________
(4)有效数字:在四舍五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近似数中,从一个数的左边 ____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
例如近似数0.03050,最前面的两个0不是有效数字,而3后面的0和5后面的0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a×,有效数字只与a有关,如3.12×的有效数字为3,1,2。
当近似数后面有单位时,有效数字与单位无关,只与单位前面的数有关,如2.35万,有三个有效数字为2,3,5。
所以按照有效数字个数的要求对一个数取近似数,如1.804(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近似值为1.8。
例1:下列近似数,它们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
①0.01020 ②1.20 ③1.50万 ④-2.30×
注:对于a×精确度由还原后的数字a的末位数字所在的数位决定;
对于含有文字单位的近似值,精确度也是由还原后的数字中近似数的末位数字所在的位数决定的。
例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要求取近似值
①607500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②0.030549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三、合作探究
1、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0.050的数有_______个有效数字,它精确到________位
2、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1.30×的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___,它精确度到______位.
3、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①0.00356 (精确到万分位); ②1.8935 (精确到0.001)
③61.251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④29070000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⑤1976000 (精确到万位)
4、下列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
①0.45060 ②2.40万 ③36亿 ④2.180× 
四、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30和1.3的意义相同. B.4.5×103精确到十分位.
C.2.00有三个有效数字. D. 2.00有一个有效数字
2、4.0076精确到0.001后有 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3、把3.8945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为
4、将27250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为
5、近似数1.5万精确到 位,
6、近似数3.14×精确到 位,
拓展提高
近似数1.70 是由四舍五入得到的,则N的取值范围是( )
A.1.65≤N≤1.75 B.1.695≤N﹤1.705 C.1.695﹤N≤1.705 D. 1.695﹤N﹤1.705
《章末复习》导学案NO:23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一、复习目标
1、梳理本章知识、结构,提高对本章知识的整体把握;
2、进一步理解正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熟练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学生先独立复习本章所学内容,梳理本章知识,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然后小组交流,弄清疑点,注意纠错。
2、建议本导学案使用时间两学时。
3、体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本章知识、结构(见下页)
三、本章专题研究
1、知识专题
专题1、加法的运算律
例1、计算:
专题2、乘法的运算律及分配律
例2、计算① ②
专题3、充分利用概念
例3、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求代数式的值。
专题4、非负数性质的应用
例4、已知,求的值。
2、数学思想方法专题
专题5、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例5、有理数,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试比较,,,的大小。
专题6、公式的逆用
例6、计算① ②
专题7、分类讨论的思想
例7、已知a是任一有理数,试比较与的大小。
专题8、特殊值法
例8、若,,且,则 0(填“”或“”)
四、合作探究
1、计算① ②
2、计算① ②×
3、计算① ②
4、若m、n互为相反数,x、y互为倒数,求的值。
5、若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
五.达标检测
1、已知有理数、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右图,
化简:
2、计算:
3、若,,且,则 0(填“”或“ ”)
六、拓展提高
1、计算
2、计算:
《有理数》检测题NO:24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用心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30分)
1、的相反数的倒数的是 ( )
A.- B.2 C.-2 D.
2、若=-a ,下列成立的是( )
A.a>0 B.a<0 C.a>0或a=0 D.a<0或a=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720有两个有效数字 B.3.6万精确到个位
C.5.078精确到千分位 D.3000有一个有效数字
4、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F1上海分站赛给上海带来的经济收入将达到267000000美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B. C. D.
5、若,则的值( )
A.是正数 B.是负数 C.是非正数 D.是非负数
6、已知,则的值是( )
A.-4 B.4 C.2 D.-2
7、 若│x│=2,│y│=3,则│x+y│的值是( )
A.5 B.-5 C.5或1 D.以上都不对
8、. 下列个组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
A.32和23 B.-23和(-2)3 C.-32和(-3)2 D.-(3×2)2和-3×2
9、若定义一种新运算a *b = 1-,则3*(-2)的值是( )
A. B. C. D.-
10、(-2)+(-2)的值是( )
A.-2 B.(-2) C.0 D.-2
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比较大小:(1)-2 +6; (2)0 -1.8; (3)- -
2、有理数 -3、0 、20、-1.25、-、-(-5)中,正整数有 个。
3、点A在数轴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将点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7个单位长度,此时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4、计算-(-)= ; -1.25÷= ;
5、 的平方等于本身, 的立方等于本身。
6、把29990四舍五入保留3个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7、大肠杆菌每隔2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2个,经过3小时后这种大肠杆菌由1个分裂成
_______ 个。
8、5.7的相反数与-7.1的绝对值的和是
9、计算的值为____________
10.按规律填空:-2,4,-8,16, ,64 ,……,第n个数是
三、耐心做一做(共15分,每题3分)
(1) (2) (3)
(4)100 (5)-3- (-)-18÷
四、若a、b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的绝对值是3,求的值(5分)。
五 、正式足球比赛对所用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的质量有严格的规定,标准质量为400克。下面是5个足球的质量检测结果(用正数记超过规定质量的克数,用负数记不足规定质量的克数):
-25,+10,-20,+30,+15.
(1)写出每个足球的质量;
(2)请指出哪个足球的质量好一些,并用绝对值的知识进行说明(8分)。
六、某公路检修队乘车从A地出发,在南北走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公路上检修道路,规定向南走为正,向北走为负,从出发到收工时所行驶的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2,-8,+5,+7,-8,+6,-7,+12.
(1)问收工时,检修队在A地哪边?据A地多远?
(2)问从出发到收工时,汽车共行驶多少千米
(3)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若每行驶1千米耗油0.2升,则检修队从A地出发到回到A地,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12分)。
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按整数、分数分:
按正数、负数、零分:
意义:
在数轴上表示:
相反数
倒数意义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运算
在数轴上:
利用绝对值:
绝对值
1、几何意义:
2、代数意义:
1、概念
法则
加法法则
减法法则
乘法法则
除法法则
乘方法则
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
运算律
交换律
1、加法交换律
2、乘法交换律
字母表示:
文字叙述:
字母表示:
文字叙述:
结合律
1、加法结合律
2、乘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
文字叙述:
字母表示:
文字叙述:
分配律
字母表示:
文字叙述:
3、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4、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