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2 14:4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爱在西元前——周杰伦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教学目标(重点):
1.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以及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古代文明。
2.知道古巴比伦王国兴起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著名的国王汉谟拉比。
3.掌握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的统治措施,特别是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难点:
掌握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的统治措施,特别是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
说一说:
观察地图,说说两河流域文明的产生与哪两条河流有关?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美索不达米亚”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新月沃地”
苏美尔人
2.发展历程
(1)产生:约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出现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2)初步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初步实现了统一。
(3)强盛: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发展历程
(4)衰亡:公元前509年,古巴比伦被波斯帝国所灭。
后续演变: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波斯……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文明成就
①文字:楔形文字
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影响——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苏美尔人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被称为“楔形文字”。





②文字:楔(xie)形文字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文明成就
②历法:太阴历和七天一星期制度。
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文明成就
60位进制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如:1小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角度制等。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二、古巴比伦王国:
1、鼎盛: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2、举措:
①对外:公元前18世纪初,汉谟拉比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②对内: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汉谟拉比
(Hammurapi)
3.影响: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知识扩展
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古代两河流域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新巴比伦的一个国王为满足王后的思乡之情,在宫中修建了一个空中花园。空中花园种满了奇花异草,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伊朗高原上兴起的波斯帝国消灭,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至此终结。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制定者: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2)内容反映的社会信息:
①分为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②奴隶制度发达:可以买卖奴隶;奉行家庭奴隶制,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③商品经济活跃: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4、法律:《汉谟拉比法典》基本概况:
二、古巴比伦王国
(4)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第203条,第205条)
如果自由民毁损任何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毁其眼睛。(第196条)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
从法典条文看法典特点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实质: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评价: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012-08-16至2012-08-24
古巴比伦遗址和想像图
巴比伦古城的全景图,位于巴格达南85千米
古巴比伦城
知识拓展:新巴比伦时代的空中花园
2012-08-16至2012-08-24
课堂小结
古代两河流域
发展历程
文明成果
产生小国:约公元前3500年
初步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
强盛时期:汉谟拉比统治时期
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阴历和闰月
算法:60位进制
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1.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材料最能说明的是( )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古巴比伦的自然经济较活跃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D
课 后 检 测
2.用楔形文字雕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属于
A.古埃及文明 B.古中国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两河流域文明
D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A.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
C.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
4.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
A.古埃及一甲骨文
B.古印度一金字塔
C.古巴比伦一(汉谟拉比法典》
D.中国一种姓制度
C
5.《圣经》将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那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