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生能读懂《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
②能理解并归纳出课文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③能感悟课文中的道理,学会如何付出和分享。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在课堂上懂得爱与分享的重要性。
②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把握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②分析课文中所蕴涵的道理,启发学生感悟。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引导学生用深入的思考感受故事情节传达的深层内涵。
②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词语间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2.故事讲解法
3.合作学习法
4.小组讨论法
5.情景模拟法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文剪报
3.教学实物:鲜花
五、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你们阅读过哪些优美的童话故事呢 童话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强执着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王尔德,走进巨人的花园,一起去认识一下巨人吧!
(板书:巨人的花园)(出示课件1)
2.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
王尔德(1854—1900),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其戏剧创作以社会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等为代表,讽刺和批判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标准。代表作品有童话《快乐王子》、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等。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创设出童话般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给出要求。(出示课件3)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学生自学课文生字生词,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生词。
(1)认读词语。(出示课件4)
硕果 允许 砌墙 覆盖 呼啸 一缕
搂住 脸颊 布告牌 禁止 惩罚 踪迹 自私 拆除
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硕、惩、拆”,平舌音“踪、私”。
(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5)
硕 允 砌 牌 禁 惩 踪 啸 私 颊 拆
“砌、啸、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要写得左窄右宽;“允、禁”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3.解释词语。(出示课件6)
丰硕:(果实)又多又大(多用于抽象事物)。
叱责:大声地斥责。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凄凉:寂寞冷落(多形容环境或景物)。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激发学生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
三 再读感知,弄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分几个部分来介绍巨人的花园的 (三个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故事串联起来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2.梳理课文脉络,教师指导。(出示课件7)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巨人回来前,巨人的花园漂亮且充满欢乐。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巨人回来后,赶走了孩子们,花园变得荒凉、寒冷。
第三部分(第10~15自然段):巨人发现原因后,欢迎孩子们,花园再次充满了欢乐。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巨人回来前,巨人的花园漂亮且充满欢乐;巨人回来后,赶走了孩子们,巨人的花园变得荒凉、寒冷,没有了生机;巨人弄清原因后,欢迎孩子们,花园再次充满了欢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并跟随作者一起欣赏了巨人的花园多次变化的景象。下节课,我们再去巨人的花园里看一看,去感受那里的快乐和温馨。
六、教学反思
本次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技能。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获得了一个具体和生动的故事形象,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帮助他们进行缜密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分享和合作,使教学过程更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这一过程,引导他们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此外,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