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定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够认识和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母鸡的特征和习性;
4. 能够领会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如勤劳、乐观等。
二、教学重难点:
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自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以及如何品质优秀的人生。
三、教学方法:
1. 听、说、读、写等多种综合教学;
2. 采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方式辅助教学;
3. 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课文,如配合课文情景留影、剪纸等。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母鸡》的教材和课本;
2. 幻灯片 PPT ;
3. 录制好的课文朗读及配乐;
4. 能够体验母鸡母爱的道具,蛋壳、长毛绒母鸡和鸡蛋等;
5. 剪纸、拼图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学习字词
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猫》这篇课文,认识了作家老舍。我们阅读课本第53页“资料袋”,了解老舍先生的作品与成就。
出示课件1:
2.教师提问:这样杰出的语言大师,把猫当孩子似的宠爱,那他眼中的母鸡又是什么样的呢?他又会怎么写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母鸡》。板书:(母鸡 作者:老舍)
3.学生读课题及作者。
(设计意图:学生学完上一课《猫》之后,对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有了初步感知。此环节,先运用课后资料袋中对老舍先生的简介,让学生了解老舍先生的成就,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4.初读课文,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出示课件3:
(3)教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小组轮读,全班随机点读。
(4)重点认识多音字“恶”。
教师出示关于多音字“恶”的句子,引导学生在句子中辨析语音及语义。
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在句子里学习多音字,既能区别识记读音,又可理解字音义的联系——读音不同呈现的字义不同。)
(5)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出示课件5:
5.教师指定小组轮读,教师随机指认生字,全班抢读。
6.教师引导: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7.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预设1:按字的结构进行分类认识。本课出现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的字类。
预设2:可以旧字换部件变成新字。比如姑字换偏旁“口”变成咕。
预设3:观察难记字的重点笔画,标注出来,便于复习时检读,比如“戒”字的最一笔“撇”可用红笔圈注。
8.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办法都有效。我们可以通过字的部件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式把旧字变新字。这也是形近字的归类识字的好方法。
9.教师引导:有的同学还注意到字的重点笔画及走势,这样我们就能把字写正确、写好看。
10.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孵 戒”字。
“孵”左右结构,左边是“卵”笔顺是:撇 竖提 点 撇 横折钩 点。右边的部分是个“爫+子”。
“戒”半包围结构,和“戎”区别识记。
(设计意图: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指导学习生字新词时,主要引导学生运用以前掌握的方法自主记忆,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识字、规范书写的好习惯。易错难写的生字,教师要重点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准确识记。)
11.检查认读词语。
出示课件9:
12.小组合作轮读。
13.教师引导学生按要求选择其中一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点拨。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在认读词语方面,注重学生结合句子理解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课文进行语言表达,疏通文义。)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我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篇课文的生字和词语,现在请把它们送回到课文中,轻声读读课文吧。
2.学生轻声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具体学情,适时点拨。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按屏幕要求默读课文。
出示课件13:
4.师生小结:从讨厌到不再讨厌,作者态度鲜明,可见中间部分便是作者前后态度的“佐证”了。
5.教师过渡: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哪些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意识到文中的关键句对文章表达的作用。)
6.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寻句分段。板书:(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出示课件14:
7.教师追问: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转折点在哪?(你是怎么确定这样分段的?)
预设:从课文第4自然段“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看出,这之前作者讨厌母鸡,这之后就发生了转变。
8.教师小结:这个句子找得非常准确,这样的过渡,承上启下,还交代了转变态度的线索。同学们,在分析文章时,我们要善于找到这样的关键句。
板书:(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转变))
9.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讨厌母鸡
10.教师提示:可以是书上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是自己读后概括的语句。
11.教师引导:因为母鸡嘎嘎乱叫且没完没了,有时候还无病呻吟,所以“我”讨厌母鸡。
出示课件15:
12.教师指名读句子,重点引导:你想到了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预设:无病生吟
板书:(无病呻吟 )
13.教师追问: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再读。
14.教师指导朗读:是呀,这叫声多惹人烦呀!学生齐读,带着对母鸡的讨厌的情绪表演朗读。
15.教师小结:母鸡的叫声让人心烦,作者讨厌母鸡。还有别的原因吗?学生继续交流。
16.教师引导:因为母鸡欺软怕硬,所以“我”讨厌母鸡。
出示课件18:
17.教师点拨:这只母鸡面对高大的公鸡,从不反抗,可是它却要去欺侮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会欺负其他母鸡。读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预设:母鸡欺软怕硬。
18.教师小结:这只母鸡,不但叫声烦人,而且欺软怕硬,实在让人讨厌。这也是作者讨厌它的原因之一。板书:(欺软怕硬)
19.教师提示:因为母鸡拼命炫耀,所以“我”讨厌母鸡。
出示课件19:
预设:学生找出“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阅读时感受到这一句太夸张了!
20.教师小结:这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鸡爱炫耀的特点,突出了作者对它的讨厌。板书:(拼命炫耀)
2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同样写叫声,作者在《猫》这一课中,却是这样描写的。
出示课件20:
22.学生对比朗读、小组交流朗读体会,教师巡视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关键词句所呈现出的情感,全班分享。
23.教师小结:读到这儿,我们很认同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那为什么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抓住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理清文章思路,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六、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教学采用由深入浅,由浅入深的方式来展开,也运用了生动的故事和教具让学生感受母鸡的特点。整堂课堂教师的引导风格也比较开放,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言和表述机会,通过回答问题、总结等方式收获了不小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引入环节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经历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认真听取其他孩子的想法和想法,掌握参考,达到课堂交流的效果。此外,课后可以让学生贴有特点和品质的母鸡卡片回家去,慢慢感受到这些品质特点对他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