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观潮》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18 20:3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会7个生字;读写“平静”等9个词语,根据上下问理解“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或参考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3、能背诵课文3、4自然段,积累语言。
  4、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重点: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大潮。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四百多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钱塘江入海口地图),由于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
2、钱塘潮雄伟壮观,可现在我们无法亲自去看很遗憾,但老师给大家找到了视频录像,同学们想不想看?(播放视频录像)
3、看了视频录像后,你有什么感受?(点名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谈感受)是啊,钱塘湖雄伟壮观气势恢弘,以后有时间我们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其实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展示钱塘江观潮盛事)
4、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观潮》记叙的就是当时人们的观潮盛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如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2、读后交流:
    指名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3、学习分段:
   ⑴ 课文可以怎样分段,你的理由是什么?
   ⑵ 学习阅读提示,明白分段的方法。
   ⑶ 小结方法:
   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或时间顺序:早上、午后、霎时。
4、质疑:
    你在读课文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三、学习课文,感悟特点
1、默读课文第一段:
    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什么?为什么?
2、交流:
   ⑴ 将你读了后留下很深印象的内容与同伴交流一下。
   ⑵ 读江面的句子,体会其特点:
     宽阔、平静、横卧、笼罩、薄雾。
   ⑶ 读人们的句子,体会心情:
     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⑷ 理解:
     昂首东望
     你能演示一下吗?
   ⑸ 自由选择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欣赏课件:
    盐官的风光。
4、说话练习:
今年的观潮日又来了,古镇盐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迎了前来观潮的各地朋友,潮还没来,可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你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怎样将眼前的情况介绍给观众朋友呢?
(自由准备。)
(提示:可以利用第一段课文内容。)
5、交流:
   ⑴ 学生展示。
   ⑵ 及时评价。
6、小结:
我们在作介绍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将它变为自己的语言。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学习,留下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了解了潮来前,江面是______人们_____。
为什么称海宁潮为“天下奇观”呢?下节课学习。
五、练习提高,拓展延伸
1、写一写生字和词语。
    书写指导:
    盐、昂、震
2、搜集有关潮的资料。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设计特色】以读为本,感悟文章的语言魅力。
【教学要求】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本课13个生字。掌握“笼罩 ( http: / / www.21cnjy.com )、昂首、颤动、盼着、屹立、恢复、若隐若现、天水相接、山崩地裂、风号浪吼”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信息资料】师生查阅有关钱塘江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带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悟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领悟词语,理解并积累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
3、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直观感受
  1、引导回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什么?
  2、想不想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放教学录像。)
    师生共议:听到声音了吗?大潮来了吗?在哪儿?指一指。
3、你的感受怎样?
二、以读代讲,感悟语言
  1、这样的画面,课文里也有,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找在那个自然段(3、4自然段)。自己读读,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精彩,就努力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我们听。
  2、刚才读时顺序打乱了,其实文章的描写是很有顺序的。下面请大家合上书,老师读3、4段,大家把描写顺序的词语记下来,再投影反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
    (按由远及近的顺序,随位置的改变及时间的推移来描写的。)
    再读这段话,体会一下。
三、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1、3、4段词汇丰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想不想积累下来?
   ⑴ 师说意思,生说词语,如:
     “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齐头并进、天崩地裂、浩浩荡荡”等。
   ⑵ 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这些词语。
  2、想一想、用一用:
    (出示一段不完整的话,请生用课文里的语句把这段话说得完整清楚一些。小组准备,时间1分半钟。)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    ),渐渐消失在(    )。”
   ⑴ 生汇报,集体订正。
   ⑵ 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四、抓重点词句理解最后一段
指导朗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课堂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薄雾 (   )的人群
    (   )的潮水 (    )的钱塘江大潮
  2、按课文内容填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浩浩荡荡地________;那声音如同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小语第7册第1课《观潮》,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来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作者观察用心,叙述有序,从声音、气势形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方面直接描绘了大潮的奇特,又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感到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步,初步谈话,理解课题;第二步,检查预习,反馈交流;第三步,观看录象,感受情景;第四步,突破重点,指导朗读;第五步,创设情境,积累语言;第六步,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七步,按潮来顺序整理句序;第八步,丰富课文,拓展思维;第九步,激情结尾,整体感悟。
  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感到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直观画面的出现,大潮的录象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让学生在看画面,听声音的过程中,感受到钱塘江大潮这天下奇观的壮美,奇特的景象。
  2、在学生充分朗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上,激励学生将课文中四个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起来。并且将这些词语分类,有表示形状的,有表示声音的,同时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词语读一读。这样使学生当堂熟读词语,积累语言。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读得不够。
  2、课外资料使用的问题。
  3、导语较生硬。
  4、练习过多,目的不够明确。
  今后,我将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充实提高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