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物态变化》培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单选3分,多选4分,共53分)
1.(14?遵义)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2.(13?郴州)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以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173℃ B.-100℃ C.273℃ D.100℃
3.(10?沈阳)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 20℃
4.(11?安徽)图1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14?青海)如图2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教育网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
6. (14?随州)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3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3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7. (13?常州)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www-2-1-cnjy-com
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8.(13?济宁)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4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9.(14?益阳)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5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
10.(12?黑龙江)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6,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B.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 D.图像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11.(12?安徽)如图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12.(12?沈阳)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8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13.(多选)(14?厦门)如图9所示,年初在同安区出现的雾凇被许多网友误传为雪,雾凇和雪形成过程的相同点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都由水直接变成??? B.都由水蒸气直接变成 C.?都要放出热量??? D.内能都保持不变
14.(多选)(12?湛江)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由凝华形成的 B.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不需吸热
C.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D.寒冷的冬天,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15.(13?盐城)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16(13?黄冈)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17.(14?辽阳)在“2014年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 )
A.
海波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B.
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C.
海波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D.
海波熔化吸热、液化放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4?莆田)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在这个过程中,碳粉是通过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 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21cnjy.com
2.(14?咸宁)冰糖葫芦(如图10)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 。
3.(14?南昌)如图11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 (填物态变化名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13?广东)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题12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l)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 和 (选填图中“a?”、“b”、“c”或“d ”)www.21-cn-jy.com
5.(14?常州)2014年初,千年香格里拉古城惨遭火灾,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人火场,外壳破裂,于冰迅速____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 (14?本溪)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1*cnjy*com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得出冰熔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______形成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c-n-j-y
2.(14?丹东)40.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4
96
98
98
98
98
第1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
(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 。
附加题:
1.(14潍坊)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c·n·j·y
2.(14?济南)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3.(14?安顺)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4.(14?绵阳)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
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
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
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5.(13?遂宁)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下图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6.(2014?巴中)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B.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具有制冷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在寒冷的冬天,光雾山上出现奇形异状的雾凇景观,这是凝华现象
D.春天冰雪消融,这是升华现象
7.(14?白银)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经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版权所有:21教育】
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8.(13雅安)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
(1)春天,冰雪融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1)(2)
B.
(1)(4)
C.
(2)(3)
D.
(2)(4)
9.(14?温州)对二甲苯(简称PX)是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微毒、具有可燃性.PX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PX的一点物理性质: .
(2)常温下液态PX易蒸发变成气态,若环境温度升高,PX的蒸发快慢将如何变化? .21·cn·jy·com
(3)由于人们对PX的认识不同,导致对建设PX化工厂看法不一,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我国建设PX化工厂的有 .(可多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我国PX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且锅内现有生产PX地区均未见影响居民健康的报道
B.针对我国现有的技术设备,国外生产PX的成功案例可参考价值不高
C.生产PX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生产PX过程中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目前没有相关专业机构可以鉴定.
10. (14辽阳)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
_______________ ℃.于是他先点燃了酒精灯给水加热,待同学们到来时再熄灭,他的做法是为了 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小刚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小强同学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在烧杯上方加了一个密闭的盖子.在水的质量相同、加热条件相同时,他们实验时所作“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小强所作的实验图象应该是 (选填“a”或“b”).
(3)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温度 .
(4)由图象还可以看出水温度升高的快慢不同,小刚认为是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小强认为是加热过程中热量损失快慢不同造成的,你认为 的说法是正确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A
A
A
A
A
B
A
B
B
A
D
BC
AD
A
D
B
二、填空题
1.升华、热传递、凝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熔化、放出、红光
3.固体、凝华
4. c b d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 升华;吸
三、实验探究题
1.
(1)39 非晶体 (2)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不正确;液化(或水蒸气液化)
2.
(1)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92 98
(3)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石棉网有余热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对水继续加热
(叙述合理也可)
附加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D
C
C
D
B
B
9.(1)无色(2)变快(3)AC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1)82;提高水的初温;(2)a;(3)吸热;保持不变;(4)小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