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 闪闪的红星 阅读指导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 闪闪的红星 阅读指导课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2 16:4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红岩》 阅读指导课 教学简案
教学意义
《闪闪的红星》是一本非常合适给小学生阅读的红色作品。在营造共读红色经典、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浓厚氛围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红色小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加广泛,更加多元化的文学作品,而对于我们小时候经常看的革命电影,革命故事已经不甚感兴趣了。但是我觉得有必要经常给孩子讲一讲抗战时候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和平幸福的生活并不是天生就存在的,是很多红军战士,通过热血斗争和无数的牺牲争取来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幸福而平凡的生活。让孩子们不要轻易就忘记一百年前风雨飘零,颠沛流离的革命时代。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和付出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像东子爸爸那样不向困难低头,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去战胜它;在遇到危险时,我们要像东子妈妈那样挺身而出,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要像东子一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这本《闪闪的红星》开本比一般的书略大一些,比较合适中低年级的小学生阅读。语言描写很优美,心理描写也层层递进,象征用法很多,对亲子阅读来说也是非常合适,是一本极好的阅读书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典阅读读书活动中认识《闪闪的红星》一书,体会潘冬子爱国爱党的情感。
2.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红色革命题材小说的兴趣,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水平和阅读水平。
教学重点: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红色革命题材小说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书
1.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导入。
2.这部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的。根据画面与歌词,预测:这本书可能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初识新书
拿到一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是书的封面。
封面的作用:
第一,封面在书籍的最外层,材质比内页纸张厚而硬,起着很好的保护作用。
第二,封面上有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和简单的介绍等书籍信息,可以更方便读者挑选。
第三,好的封面可以把视觉美观和书籍内涵很好的融合,让读者产生购买欲望。
1.看封面
(1)我们要先看封面,书名是《闪闪的红星》。让我们大声读出这本书的名字《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指的是谁?(潘冬子)
从封面上,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作者、出版社、插图)
(2)作者简介
李心田(1929-2019.7.3)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1950年毕业于华东军政大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文化教育和文艺工作。1957年开始创作大量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有《闪闪的红星》、《两个小八路》、《跳动的火焰》、《船队按时到达》等。他在小说、剧本、诗歌、儿童文学、报告文学等创作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创作的《闪闪的红星》曾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并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影响深远。
(3)封面插图:本书封面由红白黄三色组成:红色仿佛烈士鲜血的浸染,白色象征着当时社会处于白色恐怖之中,黄色象征着黎明前的曙光。一个红军小战士高高举起一颗红星,描绘出了书中的主人公潘冬子。
2.介绍创作背景。
1962年,作者李心田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两个小八路》。责任编辑李小文同志约他再给孩子们写一本书。他答应了,于是便开始了《闪闪的红星》的创作。《闪闪的红星》在1972年5月问世。随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讲了《闪闪的红星》,《人民日报》发表了“一部儿童教育的好教材”的评论。出版第一年便累计印数在300万册以上。这部作品还被译成英、日、越等多种文字向外介绍,而后又被拍成电影,于1974年上映。
3.读简介
20世纪30年代,潘冬子的家乡笼罩在白色恐怖中。父亲随红军转移,逃走的大地主胡汉三反微回来,母亲为掩护同志壮烈牺牲。年幼的冬子在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他发誓要成为一名红军战士,为母亲报仇。冬子巧妙地与胡汉三周旋,进入米店当学徒,独自冒险寻找游击队……在残酷的斗争岁月里,父亲临走时送给他的一颗红五星给了他温暖和力量,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
4.读目录
当我们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完整的阅读一本书的时
候,我们通常还会选择一些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来读,从哪里选择呢?(目录)。
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相当于文章的小题目,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大致了解了。
三、精读赏析
我们阅读一本书时,只了解了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细细的品味书中的语言,了解书中的人物。
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接下来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的的一个故事(烧死胡汉三)
1.出示视频片段。
2.赏析片段:
看了视频,我们再结合手里的读本片段,你体会到革命战士潘冬子是怎样的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学生自由发言,你从哪些词语和句子看出来的?
从中你体会到潘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等)
四、拓展延伸
1.阅读任务。潘冬子坚信:爸爸一定会回来的,红军一定会胜利的!妈妈曾说,当映山红再次开满山野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潘冬子等到爸爸回来了吗?那颗闪闪的红星将怎样照亮他前进的路呢?请同学们从今天开始阅读这本书。要求:这本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大家读的过程中,要关注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描写人物的句子。摘抄相关句子,批注上自己的感受。
2. 拓展阅读:同学们,潘冬子只是这本故事书中的其中一个小红军,还有很多小红军的故事等着同学们去读,我们可以根据封底的读物推荐部分去选择自己想要去认识的小红军战士。只要你们能运用今天学的读书方法:品味语言,感知人物形象,你的心灵肯定会有收获。
3.最后我们在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中结束今天的导读课。
板书设计:
闪闪的红星
感知人物形象
语言 动作 神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