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开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2 12:1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试 题
分 值:100分 时 长:60分钟
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 在旧石器时代,主要食物来源于植物的块茎、鲜果、坚果、种子、嫩芽等。另外还可以确认,人类分成小的流动部队走遍大地,只是短暂地保持他们的宿营地。据此可知,当时
A. 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成生产者 B. 男子在部落中已经居主导地位
C.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都已经产生 D. 生产力低下主要依靠采集为生
2.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每一较重要的古代文明,无论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克里特、印度河流域的各文明,还是黄河流域的文明,都有独特的人生观和实践其人生观的生活方式。这表明古代文明( )
A. 在对世界的认识上趋同 B. 具有相对独立多元性
C.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 D. 重视对人自身的思考
3. 对下面图片中的古埃及金字塔解读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法老的最高权威 B. 说明统治者的奢华生活
C. 耗费财富激化社会矛盾 D. 吸收了古希腊建筑特色
4. 下图是古代波斯的浮雕,反映了被征服者向统治者进贡的情景。据此可知,波斯当时
A. 未发行货币以实物进贡 B. 建立起君主专制的制度
C. 依靠军事征服扩展势力 D. 建立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5. 在希腊城邦海外殖民活动中,殖民城邦和被殖民城邦分别称为“母邦”和“子邦”。所有子邦都是希腊世界的新成员,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与母邦类似,殖民城邦最集中的海外地区——意大利南部且有“大希腊”之称。据此可知,古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
A. 采取强制性的文化统一政策 B. 被近代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模仿
C. 建立起空前强大的海洋帝国 D. 有利于促进古希腊文明的传播
6. 11-13世纪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举行臣服礼时,附庸一般要亲自跪在领主的面前,两手交叉置于领主的手中宣誓效忠:授职礼则是领主交给附庸一面旗子、一根手杖和一张约书,表示给附庸财产并保护他。据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下( )
A. 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 B. 以土地为最核心纽带
C. 以武力征服作为基础 D. 契约关系仪式性很强
7. 中世纪后期,市民们向君主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并充当国王的内侍、监工、账目保管人,作为回报,君主向市民提供保护,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不合理的要求。这反映了( )
A. 君主是社会矛盾焦点 B. 新兴力量推进社会转型
C. 君权与教权矛盾激化 D. 封建庄园经济走向衰落
8. 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编定了著名的《罗马民法大全》,它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4个部分。但查士丁尼在编成《罗马民法大全》后,禁止使用其他的法学著作,这样做的结果是致使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湮灭了。这反映出查士丁尼( )
A. 对罗马法既有建设又有破坏 B. 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C. 沉醉于立法导致了帝国衰落 D. 使法学文献遭到了巨大损失
9. 《天方夜谭》大约成书于公元10世纪,其中著名的故事有辛伯达航海、神灯、乌木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相传是一位宰相的女儿给国王讲的,但这些故事的真正来源却是印度、希腊、希伯来和埃及等地区的神话。由此可知,阿拉伯( )
A. 文学艺术繁荣昌盛 B. 女性文化水平较高
C. 继承融合多种文化 D. 文学植根于古希腊
10. 15、16世纪.奥斯曼帝国不断扩张,当时的基督徒对这一不断扩张的帝国都很敬畏,把它形容成“一团日益旺盛的火焰.不管遇上什么.都紧紧抓住,并继续燃烧下去”。这表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
A. 扩大了基督教影响 B. 形成巨大思想威慑
C. 引发欧洲一致反抗 D. 阻断了东西方商路
11. 德川幕府提倡儒家的朱熹学派.因为儒家强调孝顺长者、忠于上级的美德,认为任何社会集团都该如此。德川幕府这种做法旨在( )
A. 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B. 改善日本的社会风气
C. 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D. 奠定政权的思想基础
12. 1324年,马里国王曼萨·穆萨到麦加朝圣,途中他私下赠送黄金和大量礼物。朝圣归来时他带回了一批虔诚的学者和传教士,一些重要的商业区就这样成为重要的教育中心。据此可知,曼萨·穆萨朝圣( )
A. 旨在宣扬马里国力强盛 B. 使马里财政上不堪重负
C. 导致马里商业中心衰落 D. 促进马里文化教育进步
13. 如图所示是玛雅人修建的奇钦·伊查天文观象台,在上层建筑北面的窗口,通过厚达3米的墙壁形成两道对角线,从此望去,在右边可以看到春分和秋分时落日的半圆;南边窗口的对角线则正好指示着地球的南极和北极。由此可知( )
A. 玛雅观象台建筑借鉴了古埃及技术 B. 封建迷信色彩笼罩了玛雅社会
C. 天文学是玛雅文明的重要成就之一 D. 玛雅人准确掌握了地球运行规律
14. 随着人口的增长,岛屿变得非常拥挤,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浮动园地”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杂草上面铺垫上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湖底的浮岛。直到今天,某些地区仍在使用这种耕作方法。“浮动园地”( )
A. 解决了粮食需求问题 B. 有效改善了土壤质量
C. 源于人口增长的压力 D. 是现代农业的发源地
15. “当时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由于种种原因已堵塞难行,西方人不得不从远洋探险找新航路上打主意。”下列属于“种种原因”之一的是( )
A. 《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 B. 奥斯曼帝国对经过客商征收重税
C. 指南针技术传播到欧洲用于航海 D.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远洋探险
16. 当时西班牙刚完成统一,有与葡萄牙一争短长的雄心,于是支持哥伦布的西航计划。双方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0%要归西班牙王室。西班牙支持哥伦布旨在( )
A. 建立对东方地区控制 B. 打破葡萄牙的殖民霸权
C. 帮哥伦布实现远航梦想 D. 掠夺财富增强国家实力
17.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争霸,世界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材料反映了( )
A.商业革命出现 B.价格革命产生
C.英法荷确立霸权 D.欧洲社会开始转型
18. 历史地图往往能提供很多的重要信息。下图的教皇子午线( )
A.是14世纪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尖锐化的表现
B.虚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
C.虚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D.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19. 1492年,哲学家费奇诺写道:“这个世纪是金色的,它照亮了之前被扑灭的‘自由艺术’之光:语法、诗歌、修辞、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在佛罗伦萨它也把柏拉图的律条从黑暗引入了光明。”材料中“这个世纪”( )
A.开启了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B.理性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C.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价值 D.信仰自由冲击神学统治
20. 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在人文主义影响下已有较大变化,他把这些思想总结为“因信称义”,即人的得救唯在信仰,所以只有《圣经》是最高权威,罗马教皇和教会若属不义即可反对,教会的神职人员并非高人一等,平民信徒皆可担任教士。马丁·路德的主张( )
A. 在吸引更多人信仰基督教 B. 继承并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C. 与以往的教义完全不同 D.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21. 孟德斯鸠认为暴君政体是恐惧来维持的,在这个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把其他一切人都视同草芥;同时他不要任何法律,他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这说明了孟德斯鸠( )
A.主张人民主权 B.主张暴力革命
C.力推民主共和 D.反对君主专制
22. 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这表明“光荣革命”( )
A. 是英国宪政实践的结果 B. 主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 消除了政治派别的分歧 D. 受限于封建势力的强大
23. 这场革命最重要的功能并不在于提出了新的政治思想或政府理论,而在于将原来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产生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思想移植到新大陆,并把它从一种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现实政治的原则。材料中的“这场革命”( )
A.冲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 B.基本承认了黑人公民的政治权利
C.通过自上而下改革得以实现 D.实践了近代西方的政治思想理念
24. 德国在1871年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既保留了专制主义的传统,加强了普鲁士王朝和容克在德国的统治;又依靠强大的中央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消除了德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将德国带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这表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
A.为德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B.实现了德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C.使国王成为了“虚君” D.顺应了德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25.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
A. 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 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
26. 亚当·斯密指出,重商主义者倡导的限制输入和奖励输出的方法妨碍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自由竞争适合经济的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通过自由竞争,可以达到个人利益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和谐。由此可知,该主张( )
A. 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B. 符合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C. 揭示了资本主义扩张本质 D. 借自由之名实为贸易保护
27. 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恩格斯的这一评价着眼于( )
A.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社会中人物评价的阶级性原则
C. 当时欧洲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 D. 大革命摧毁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28.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
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 B. 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 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D. 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
29. 1871年4月,巴黎公社通过《关于将逃亡业主所遗弃的工场转交工人协作社的法令》,规定即使逃亡业主归来也不再归还工场,而是由工人协作社给予一定数额的赎金。这一法令的颁布旨在
A. 建立公有制经济体制 B. 彻底废除财产私有制度
C. 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D. 号召工人进行武装起义
30.如图是1500~1800年英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四国农业人口在本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情况反映出( )
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 B.殖民扩张带来了人口的外流
C.生产方式变革影响人口的分布 D.欧洲农业生产出现较大衰退
31.“一切始于世博会”,在世博会上诞生的埃菲尔铁塔(1889年)树立了钢铁时代的图腾,此后,铁塔就成为现代大都市的标志,钢铁堆砌的电视塔、观光塔、旅游塔,作为每个城市的制高点和现代地标,逐渐地演变为一种宗教狂热般的权力美学。这一现象反映出( )
A.电气时代的魅力 B.蒸汽时代的威力
C.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影响 D.钢铁工业的起步
32.1837年,维克多●雨果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描述他的旅途过程:“路边的花儿已经不是花儿了,成了斑点,甚或条纹;所有的点都没有了,全部变成了条纹;小镇、尖塔以及树林,在天际线上疯狂地跳着乱糟糟的舞蹈:不时地,一个影子、一个形状、一个妖怪,会在窗户后面以闪电般的速度出现又消失"。雨果这样描写折射出( )
A.交通运输方式革新 B.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C.工业加重化工污染 D.欧洲旅行观念改变
33.帕尔默和科尔顿在其《近现代世界史》一书中写道:“一个名符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物、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商品买卖的价格是世界一致的。比方说,在小麦买卖中,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了解……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以下各项发生于书中所描绘之历史时期的是( )
A.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确立 B.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C.印度已经完全被英国控制 D.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
34. 1415-1876年,欧洲殖民国家强占非洲领土约320万平方公里,约为非洲大陆的10.6%;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展开了疯狂瓜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表面上还维持独立外,其余地区全部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这种变化( )
A. 导致非洲人口大量迁移美洲 B. 是欧洲列强竞争加剧的结果
C. 体现了欧洲侵略性质的变化 D. 促进了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35.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了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国家;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这些革命和斗争的发生(  )
A. 推动了亚洲国家的历史进步 B. 体现了亚洲国家全民族抗争的特点
C. 标志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致使亚洲国家摆脱了被侵略的命运
二、材料解析题
36.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14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
——央视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二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1)根据材料一,简析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的内核。(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的原因,并提炼《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精神。(7分)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
英国是世界上率先迈入现代化的国家,随着19世纪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状况严重恶化,英国政府开始全面介入公共卫生管理。1848年,经过议会辩论,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法案规定:“在代表中央意志的大都市伦敦首先创建中央委员会,然后再广泛任命检查巡视员,派他去管理地方上的那些分支委员会。”这使得地方政府强烈不满,由此,1858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1年,议员提出并成立了地方政府委员会,推动议会颁布了1872年《公共卫生法》;1875年,又颁布了强化、巩固现有一切成果的《公共卫生法》,规定“任何被通报为污染物制造者的受委屈个人都有申诉抱怨权”,这使得检查员所做的工作极易遭人误解,这些法案连同1875年的《食品和药物法》“共同构筑起了英国近代乃至现代社会公共卫生立法和管理制度的基础”。
——摘编自王广坤《论近代英国的卫生检查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特点。(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0分)
开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C D D B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C C B D A D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D D C B A C A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D B A
(14分)
原因:经济上,工商业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
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上,资产阶级需要新的意识形态(答“资产阶级需要新文化”也可)。(6分)
内核:人文主义。 (1分)
(2)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政党组织的壮大;巴黎公社的实践。(6分)
精神:实事求,与时俱进。(1分)
(16分)
特点:政府主导;从中央到地方逐步推行;设立专业机构;法制化。
(每点两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得6分)
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完善;政府的重视。
(每点两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得4分)
影响:有利于公共卫生环境的改善;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为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其它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每点两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得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