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高中物理必修一(新人教版):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章知能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秋高中物理必修一(新人教版):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章知能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9-19 10:2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设定分值 实际得分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40分。其中第1、2、3、4、6、7、9题为单选题,第5、8、10题为多选题。多选题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对该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C.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D.速度为0时,物体的位移也为0
2. 水滴自屋檐由静止滴下,每隔0.2 s滴下一滴,第1滴落地时第6滴恰欲滴下,此时第1滴、第2滴、第3滴、第4滴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62 m、1.26 m、0.90 m。设落下的水滴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则此时第2滴水滴下落的速度为(取10 )( )
A.8.00 m/s B.7.84 m/s C.7.20 m/s D.7.00 m/s
3. 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2-1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图2-2中物体运动的图像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图2-1 图2-2
4. 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1∶∶,1∶2∶3 B.1∶∶,1∶∶
C.1∶2∶3,1∶1∶1 D.1∶3∶5,1∶2∶3
5. 两位同学进行竞走比赛,他们分别拿着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穿孔、滴水比较均匀的饮料瓶,假设每隔1 s漏下一滴,他们在平直路上行走,同学们根据漏在地上的水印分布,分析他们的行走情况(已知人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沿运动方向水印始终均匀分布时,人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6. 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上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的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 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人向上的加速度与磕头虫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 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 )
A.150 m B.75 m C.15 m D.7.5 m
7. 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图像如图2-3所示。在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两个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
D.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
8. 图2-4反映的是四个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的形状相似,但反映的质点所做运动的性质不同
B.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初始时刻质点2位于质点1的前面
C.从乙图中可以看出质点4的初速度大于质点3的初速度
D.甲、乙两图中图线的交点的物理意义都反映了质点将在时刻相遇
9. 如图2-5所示,两车相距7 m,车以=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车此时的速度=10 m/s,只在制动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那么车追上车所用的时间为( )
A.7 s B.8 s C.9 s D.10 s
10. 如图2-6所示,以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5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1. 要测定一个人的反应速度,按如图2-7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 cm 的直尺,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下落,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cm)。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 s。(取10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25 24 26
B 28 24 21
C 24 22 20
12.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将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被撕断了,如图2-8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1)在B、C、D三段纸带中,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纸带应该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2-8
(2)打A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明数值和单位)
13. [10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s速度达到8 m/s,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10 s后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8 s恰好停止。
(1)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2)汽车在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
(3)汽车一共前进的距离是多少
14. [12分]飞机着陆后以6 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 m/s,求:
(1)它着陆后12 s内滑行的位移 QUOTE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用两种方法求);
(3)刚静止前4 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
15. [12分]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个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如图2-9所示的照片,测得=15 cm,=20 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小球B的速度是多少
(3)拍摄时是多少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16. [10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判定警车在加速阶段能否追上货车 (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参考答案
1. C 解析: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恒定,速度均匀减小,位移增大,故选项C正确。
2. C 解析:因为水滴每隔0.2 s滴下一滴,且1.62 m-1.26 m=1.26 m-0.90 m=0.36 m,由此可判定水滴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Δ得水滴下落的加速度为9.00 ,所以此时第2滴水滴下落的速度为=7.20 m/s,故选项C正确。
3. C 解析:在0~1 s内加速度为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2 s内,加速度为负,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于在这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2 s末速度减为0,以后重复上述过程,故选项C正确。
4. B 解析: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时间位移的比是1∶3∶5∶…∶(),2 s通过的位移可看成第2 s与第3 s的位移之和,3 s通过的位移可看成第4 s、第5 s与第6 s的位移之和,因此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为1∶8∶27=1∶∶,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4∶9=1∶∶,故选项B正确。
5. ACD 解析:当沿运动方向水印始终均匀分布时,由知,人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正确;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做加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的大小不能确定,选项C、D正确,选项B错误。
6. A 解析:磕头虫向下运动末速度大小与向上运动初速度大小相等,向下运动过程,反弹起来过程;人向上加速运动过程,离地上升过程中,代入数值得=150 m,故选项A正确。
7. C 解析:由题图像可以看出,A、B两物体的图线的斜率都在减小,即加速度都在减小,选项A、B错误;且图线所包围的面积都在轴上方,则位移均在增大,选项C正确;0~时间内,A物体的位移大于初、末速度分别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B物体的位移小于初、末速度分别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故<,选项D错误。
8. ABC 解析: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正确;由图像中的截距可知初始时刻质点1、2的位置和质点3、4的初速度,故选项B、C正确;图像中图线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在同一位置,即相遇,而图像中图线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速度相同,故选项D错误。
9. B 解析:B车运动的时间 s QUOTE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5 s
位移=25 m
在这段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4×5 m=20 m
由此知<,即在A车追上B车之前,B车已停止运动。
应按B车的实际运动情况进行求解。
根据题意有,代入数据解得=8 s。
10. AC 解析: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QUOTE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 s内的位移+=20 m>18 m,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2 m/s<12.5 m/s,汽车没有超速,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如果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0需要的时间= QUOTE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 s,此过程汽车通过的位移为==6.4 m,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11. C同学 0.2 解析:由数据可知C同学的反应速度最快,他第3次反应时间最短。由得= s=0.2 s。
12. (1)C (2)0.6 解析:因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打纸带时,加速度: 0.6 。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定值,令=30.0 mm,=36.0 mm,则=42.0 mm, =48.0 mm,=54.0 mm。
所以从纸带上撕下的那段纸带应该是C。
13. (1)如图2-10所示。 (2)2 1 (3)128 m
解析:(1)如图2-10所示。
== QUOTE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
== QUOTE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1 。
(3)根据位移等于图像面积得×8×(10+22) m=128 m。
14. (1)300 m (2)30 m/s (3) 48 m
解析:(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飞机在地面滑行最长时间= s=10 s
所以飞机12 s内滑行的位移为10 s内滑行的位移,由,可得= m=300 m。
(2)(方法一) QUOTE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m/s=30 m/s。
(方法二) QUOTE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m/s=30 m/s。
(3)由(1)的分析可知飞机滑行6 s为刚静止前4 s,此时的速度为+60 m/s+(-6×6) m/s=24 m/s,据得= m=48 m。
15. (1)5 (2)1.75 m/s (3)0.25 m (4)2个
解析:小球释放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每相邻的两个小球的时间间隔相等,均为0.1 s,可以认为A、B、C、D各点是一个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由推论Δ可知,小球的加速度为
5 。
(2)由题意知B点的速度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
== m/s=1.75 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恒定,所以 m=0.25 m。
(4)设A点小球速度为,由于,所以=1.75 m/s-5×0.1 m/s=1.25 m/s
所以A球运动的时间为 s QUOTE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0.25 s
因为每隔0.1 s释放一个小球,故在小球A的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2个。
16. (1)75 m (2)能追上货车 (3)12 s 解析:(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QUOTE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s=4 s
=(5.5+4)×10 m=95 m
== m=20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Δ=75 m。
=90 km/h=25 m/s,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 s=10 s
=(5.5+10)×10 m=155 m
== m=125 m
因为>,故此时警车尚未追上货车。
(3)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两车距离Δ=30 m,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再经过Δ时间追赶上货车,则Δ==2 s,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Δ QUOTE 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 s才能追上货车。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9
图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