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学期九年级二模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道大题,16道小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图文物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一项具体措施。这一措施是()
商鞅方升
A、确立县制
B.废除井田制
C.统一度量街
D.奖励军功
2.《东京梦华录》中如此描绘东京城:“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材料反映了北宋()
A.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
B,江南地区经济繁荣
C.东京人口增加
D.手工业非常繁荣
3、19世纪末的一场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借“君权”推行政治
体制改革的同时,推动思想文化领域的同步变革,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小刘同学代表学习小组在复习课上做汇报展示,下表是组内成员准备的相关材料。据此判断,他
汇报的主题是(
书籍
《天朝的崩清:鸭片战争再研究》
地图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条约
《辛丑条约》
A.国家道路的探索
B.北洋水师的兴衰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民主思想的传播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七七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
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反映出
()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地位的变化
C.社会矛盾的变化
D.领导阶级的变化
6.2022年2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阐述中方对乌克兰问题的基本立场:中方坚定主张尊重
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中
国政府的“这一立场”源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C,亚非万隆会议主张
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第1页共4页
0000000
1.下表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发源地
文宇
建筑
北非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
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印度文宇
那烂伦寺
东亚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
长城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
腓尼基字母
怕特农神庙
A,颜临大河、农耕为主
B、宗教主导、相互交融
C.文字多样、交流频繁
D.丰富多彩、多元发展
8.·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
体。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材料中的“链条”是指()
A.城市自治
B.大学兴起
C.封赐土地
D.金钱赎买
9.20世纪初,日本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装的男子: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教育,不
服从者将受罚。这一现象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
A.提倡“文明开化”
B,实行废藩置县
C.推行地税改革
D.建立新式军队
10.1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新组织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欧洲从经济实
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同时发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并加强司法及内政事务上的合作。“新组织”
是指()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11,古时的湖南因交通不便而成为朝廷贬谪和流放不同政见的贵族和大臣的地方,许多文人政客集
聚湖南,客观上推动了湖湘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其中开启湖湘文化忧国忧民、不懈探索精神源头的
是()
A.屈原贾谊
B.屈原柳宗元C.贾谊刘禹锡D.胡安国胡宏
12九年级同学在参观某故居时,解说员介绍:“他是革命元老,他被称为‘党和人民的骆驼”。材料中
的“他”是()
A.雷锋
B.刘少奇
C.欧阳海
D.任弼时
二、材料恩(本大题共4道小题,13题10分,14题14分,15题14分,16题14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其著作《大分流》中提出,1750年前,东西方处在基本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
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两地间的“大分流”大约发生于18世纪中期以后。无独有偶,新塔
夫里阿诺斯在其代表著《全球通史》中写到“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
的差距不营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摘编自彭慕兰《大分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上述材料中,两位学者都认为中西方之间的发展进程存在一个分水岭。阅读上述材料,.请在以
下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
畅.)
观点1:1750一1850年,中国逐渐落后的时代
观点2:1750一1850年,西方迅速发展的时代
第2页共4页
器
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