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候鸟迁徙的“加油站”
哪一张是湿地生态系统?
你认为以下哪种鸟最有可能出现在湿地?
大滨鹬
珠颈斑鸠
四声杜鹃
鹰
√
大滨鹬(学名:Calidris tenuirostris)
“大滨鹬”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位置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________纲、鸻形目、鹬科、滨鹬属、___________种。
鸟
大滨鹬
阅读资料1,你发现了大滨鹬随着季节变化有什么特殊的行为?
资料1:大滨鹬简介
大滨鹬(学名:Calidris tenuirostris)是鹬科滨鹬属鸟类。小型涉禽,体长26-30厘米,系滨鹬中个体最大者。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沙洲及其附近沼泽地带,迁徙期间亦见于开阔的河流与湖泊沿岸地带。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觅食时常将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也常沿水边浅水处或水边沙滩和泥地上边走边觅食。
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从科拉半岛、北海沿岸,往东到西伯利亚东部海岸的楚科奇半岛,偶尔也见于西伯利亚森林冻原地带。越冬于地中海、非洲、印度、缅甸、马来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偶尔也见越冬于新西兰。迁徙期间经过中国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岛、香港和台湾。部分在中国广东沿海、海南岛和台湾越冬。
大滨鹬在全球的分布
大滨鹬迁徙路线图
大滨鹬春季迁飞时经过上海,它的迁徙方向是( )
A. 由南向北
B. 由北向南
C. 由东北向西南
D. 由西南向东北
A
鸟类适应长途飞行的特点
迁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下列特征中,支持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有( )
编号 特 征
① 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
② 胸部有发达的胸肌
③ 为了适应环境,体温会随着气温变化而改变
④ 双重呼吸
①②④
讨论:为什么大滨鹬会选择崇明东滩作为它们的“加油站”?
资料2:崇明东滩简介
崇明东滩是上海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长江淡水与海水的交汇处,气候温和,现在滩涂还在以每年80到100米的速度向东海淤张。这里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为鸟类提供了多样性的食物来源,每年吸引近百万只候鸟来这里栖息或者过境。
资料3:迁徙的故事
迁飞是候鸟的本能,许多鸟类形成了独有的迁飞路线。每年3到5月份,大滨鹬会从澳大利亚飞到上海,短暂停留,然后飞去西伯利亚冻原地带繁殖,之后又在8到10月从西伯利亚飞回上海,短暂停留后,又飞回澳大利亚。
迁徙路途遥远,需要中途补给,进行休息和觅食,以恢复长途飞行过程中损失的体重。大滨鹬春天离开澳大利亚的时候,体重大概有250克左右。经过5天5夜,不间断的长达5000公里的飞行,到达崇明东滩时,体重已经减至一半,迫切需要停下来补充能量。
东滩湿地的地理位置
上海行政区划图
东滩湿地位置图
长 江
长 江
东 海
121°E
31°N
资料4:上海和西伯利亚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上海
西伯利亚
充足的食物来源
思考:东滩湿地有很多鸟类曾一度减少甚至消失,请你阅读资料,分析其原因。
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围垦活动。围垦后的土地主要用作农业用地和水产养殖。过度的围垦对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是严重的。崇明东滩湿地具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产资源。经济价值较高的有中华绒螯蟹、缢蛏、黄泥螺等。20世纪90年代初,一条鳗苗价值10多元。冬春之交鳗苗汛期,吸引了10多个省、市的捕缦大军汇集长江口,成千条渔船堵塞长江口,机油污染水面,“捕鳗大战”严重干扰了雁鸭类过冬。由于当时湿地资源尚未统一管理,鱼类、贝类、蟹类等任人猎取,湿地生态被肆意破坏。芦苇是崇明东滩的优势种植物,每年到芦苇收获季节,大量民工进行长达1个月的大规模收割,对湿地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底栖动物的生存空间造成破坏,干扰了鸟类的栖息地。此外,近年来长江流域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大量污染物排泄入海,长江口湿地与附近水域水质下降。而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强势入侵,更是加重了湿地生态的恶化。原有的土著物种纷纷死亡,植物结构随之改变,鸟类的食源也在减少。
外来物种——互花米草
思考:如何治理?
保护东滩湿地
为了加快东滩地区生态保护的进程,请你给当地政府提供建议。
保护大滨鹬,保护鸟类,保护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