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自主预习 01 鸦片战争(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历史自主预习 01 鸦片战争(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2 14:51: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历史 自主预习 01 鸦片战争
1.通过阅读教材,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影响进行分析和概括,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时间:1840.6-1842.8年
1.林则徐虎门硝烟
(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2)时间;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补充:
(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考点一:林则徐虎门锁烟
例1.下列诗词共同体现( )
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内由进道人
A.决心拓展国家版图的雄心壮志 B .为国奉献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C .战场上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D .坚持艰苦奋斗的英雄主义精神
[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答案] B
[详解]据题干材料并结和所学可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诗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是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是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这三个人的诗词共同
体现了为国奉献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B项正确;
材料都与“拓展国家版图”无关,排除A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与“战场上舍生忘死"不符,排除C项;
坚持艰苦奋斗的英雄主义精神,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故选B项。
考点二:鸦片战争的背景
例2.英国学者莫尔顿认为: (鸦片)战争表面上看来,虽是为了强迫中国人买印度的鸦片,而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要突破对华自由输出英货的障碍。这表明英国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是( )
A .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B .与中国平等友好通商
C .实现鸦片贸易完全合法化 D .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背景
[答案] A
[详解]据题干“(鸦片)战争表面上看来,虽是为了强迫中国人买印度的鸦片,而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要突破对华自由输出英货的障碍”可知,从表面上看,鸦片战争是为了强迫中国人买印度的鸦片,但实际上是英国想获得在中国自由输出英货的权力,即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 A项正确;
英国是侵略的一方,是不可能与中国进行平等友好通商的,排除B项
实现鸦片贸易完全合法化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是《马关条约》,排除D项。
故选A项。
考点三:鸦片战争的经过和影响
例3.“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的“界碑”是指( )
A.鸦片战争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 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1840年6月, 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29日, 清朝政府派钦差大臣与英国代表在南京签订了结束鸦片战争的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的“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A项正确;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排除B项;
题干主要强调该历史事件具有“界碑”意义,甲午中日战争不能体现“界碑"意义,排除C项;
题干主要强调该历史事件具有“界碑”意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具有“界碑”意义,排除D项。
故选A项。
1. (20222,山东威海)北京大学教授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 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 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A项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D项。
故选A项。
2. (2022,株洲)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这是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 ”“第一个”是指( )
A.中日《马关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答案] B
[解析]
[分析]根据材料“这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说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后列强纷至沓来,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A项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不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不符合题
B项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符合题意;
C项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签订,签订于《南京条约》之后,不符合题意;
D项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签订,签订于《南京条约》之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我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签订时间的掌握,从而区分先后,确定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 (2022,益阳)他强调学习西方,以夷制夷,其“经世致用”思想对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是湖南安化人( )
A.周敦颐 B.陶澍 C.王船山 D.魏源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答案]
[解析] [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中后期国势衰微,吏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有一些关心国家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以振作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大政,提倡“经世致用”, 关心务,陶澍(湖南安化人)身兼仕林学界,身体力行提倡改革,并在周围聚集了一大群有志士人、官员,互相切磋,互相砥砺,推动了“经世致用” 风气的发展。B符合题意;
周敦颐是北宋的理学家,排除A ;
王船山,湖南衡阳人,排除C;
魏源,湖南邵阳人,排除D ;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地方人物。难度适中,掌握地方史的知识方可作答。
4. (2022,娄底)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答案] C
[解析]
[分析]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i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被誉为是“中国禁烟第一人”、“全球禁毒第一人”, 排除ABD ,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林则徐虎门销烟,重点掌握虎销烟的历史影响。
1.下图为小叶同学设计的“历史名人猜猜看”卡片,卡片中的是( )
A.丘浚 B.海瑞 C.王佐 D.张岳崧
[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答案] D
[详解]张岳崧,广东省琼州府定安县人,海南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 革除各种陋规,四次受到皇帝召见,倡导并协助林则徐严禁鸦片。主持编纂《琼州府志》,擅长书画,是清代知名的书画家,与丘浚、海瑞、王佐并誉为海南四大才子,是海南读绝(丘浚)忠绝(海瑞)、 吟绝(王佐)、书绝(张岳崧)"四绝"中的"书绝"。 依据题干材料,D项正确;
张岳崧与丘浚、海瑞、王佐并誉为海南四大才子,是海南读绝(丘浚)、忠绝(海瑞)、吟绝(王佐)、书绝(张岳崧)"四绝"中的"书绝",根据题意,排除ABC项。
故选D项。
2.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答案] C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 ]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被誉为是“中国禁烟第一人”、“全球禁毒第一人”。因此应该将林则徐归入禁毒先驱, 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林则徐虎门销烟,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鸟给予大英国君 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摘自《南京条约》) 该条款破坏了中国的( )
A.司法主权 B .贸易主权 C .关税自主权 D.领土主权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 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 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至 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于1842年双方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了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即题干材料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D项正确;
《虎门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排除A项;
《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排除B项;
《南京条约》中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排除C项。
故选D项。
4. 1800年前后,铜钱一千文,可换白银一两;到了1838年前后,则需要铜钱一千五六百文 ,才能换白银一两。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晚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鸦片走私使白银外流 D.清政府闭关锁国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答案] C
[解析]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扭转中英之间的贸易逆差,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英国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造成大量白银外流,使得银价上涨,人们更加贫困。
A项晚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导致题干中现象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在1840年,题干所述为鸦片走私造成的影响,此时鸦片战争还未爆发,不符合题意;
C项鸦片走私使白银外流是造成题干现象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D项清政府闭关锁国与题意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林则徐虎[ ]销烟的背景。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记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5. 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关天培
[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答案] 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 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为禁烟运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A项正确;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排除B项;
左宗棠抗俄,排除C项;
关天培抗英,排除D项。
故选A项。
6. 有历史学家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 ,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英国发动战争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B.用武力保护鸦片走私的公正合法性
C.变中国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D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答案] C
[解析] [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林则徐禁烟只是英国利用的借口,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利用其他事件为借口侵略中国,故C符合题意;
用武力保护鸦片走私的公正合法性属于客观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与题干无关,故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7.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面年代尺中与“千古巨变相对应的( )
A.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新中国成立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 A
[详解]根据题干年代尺可知,“千古巨变对应的时间是184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 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轰开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千古巨变指的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A项正确;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均与题干“千古巨变(1840年) ”不符,排除BCD项。
故选A项。
8. 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在全球展开了扩张活动。下列史实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扩张直接相关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俄国农奴制改革 ④中国辛亥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答案] C
[解析]
[分析] 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在全球展开的扩张活动包括对外侵略扩张战争,如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如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使日本和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来分析题肢,细心分析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这就需要学生知道题肢事件发生的时间等知识点。
9. “这里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清政府在此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与这一描述对应的城市是( )
A.北京 B.广州 C.南京 D.上海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 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 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其签订地点是南京,C项正确;
北京是当时清政府的都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
广州与清政府在此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符,上海是《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0. 《南京条约》 签订后,英国军官利洛在日记中写道:“在欧洲 ,外交官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中国的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 一览即了,很容易看出来,他们焦虑的只是一个问题 ,我们赶紧离开。”中英谈判中,清政府外交代表的表现说明他们( )
A.了解西方国家政策 B.意识到了条约内容带来的危害
C .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D .力图避免洋人提其他过分要求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答案] C
[解析]
[分析]根据“在欧洲,外交官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中国的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 ,很容易看出来,他们焦虑的只是-个问题,我们赶紧离开”可知,《南京条约》签订时,中国的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这反映了中国代表对条约内容的不重视,也反映了中国代表对外交谈判的冷漠,这些行为与西方外交官形成巨大反差。说明晚清代表对近代国际外交原则的漠视,外交观念的落后陈腐,故C正确;
《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政府外交代表并不了解西方国家的政策,此项违背历史常识,故A项错误;
他们对条约内容的漠视正说明其对条约所带来的危害缺乏基本的警觉,故B项错误;
“他们焦虑的只有一个问题,我们赶紧离开” ,可以看出他们对中英外交谈判的厌倦,并不具备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的外交意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2、材料分析题
1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写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2)这场战争中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写出其中的任意三项内容。
(3)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背景 鸦片战争的经过 鸦 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 (1)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1840- -1842年。
(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落后就要挨打
[详解] (1) 根据所学可知,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所以,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在1840年6月发动了鸦片战争,到1842年8月结束。
(2)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 清政府向英国屈服,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一中英 《南京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分为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按照题意列举任意三项内容。
(3)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屈服求和,说明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12. 2022年是鸦片战争结束180周年,硝烟与热血铸就着民族铮骨,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国家!要狠狠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1839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的发言
材料二1843年前后英国从中国进出口棉花税率由24.19%降至5.56%,棉纱税率由13. 8%降至5.56%。中英交往中,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清政府官员董宗远上书道:“国脉自此伤矣。”
——摘编自 《史学月刊》2015年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奇耻大辱”是指哪一事件 概括“派遣远征军惩罚那个国家"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国脉自此伤矣”是因为战后条约伤及中国哪两个方面的权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谈谈鸦片战争带来的启示。
[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的背景 鸦 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 (1)事件: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2)关税自主权;司法主权。
(3)转折: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标:落后就要挨打;应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详解] (1) 根据材料-“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 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国家!要狠狠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奇耻大辱是指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此事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世纪40年代,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欧美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具有巨大扩张价值但工业体系与国防体系相当落后的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所以说派遣远征军惩罚那个国家"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
(2)根据材料二“1843年前后英国从中国进出口棉花税率由24.19%降至5.56%,棉纱税率由13.8%降至5.56%”可知,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签订于1842年8月29日,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该条约规定中英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根据材料二“中英交往中,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可知,中国丧失了司法自主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政治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上,中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而逐渐解体,中国经济也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所以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带来的启示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应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把能够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他!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在议会发表的讲话.
材料二:英国作为一个海军强国的兴起有赖于外贸,这大概使它与中国的冲突不可避免,因为中国不愿意按照欧洲模式组织贸易,而英国有力量迫使它接受自己的条款。但这场冲突的特殊背景是与毒品鸦片的贸易绑在一起。
——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三: 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美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 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 ,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国“狠狠地教训“清政府的根本原因是禁烟运动吗 为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与中国的“这场冲突"指什么 英国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让中国接受欧洲模式组织贸易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英的这场战争破坏了中国哪些主权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依据材料三,中国在“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中,惨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背景,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的影响
[答案] (1)不是;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禁烟运动只是它的借口。
(2)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3)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贸易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中国武器落后: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落后。
[详解] (1) 根据所学可知,英国“狠狠地教训”清政府的根本原因不是禁烟运动;因为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禁烟运动只是它的借口。
(2) 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信息“这场冲突的特殊背景是与毒品鸦片的贸易绑在一起。”和所学可知,英国与中国的“这场冲突指鸦片战争。第二问,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3)根据所学知识直接分析概括可知,中英的这场战争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贸易主权;根据鸦片战争的影响可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第一问原因,根据材料三“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可知,中国在“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中,惨败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武器落后。第二问,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落后。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历史 自主预习 01 鸦片战争
1.通过阅读教材,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影响进行分析和概括,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时间:1840.6-1842.8年
1.林则徐虎门硝烟
(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2)时间;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补充:
(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考点一:林则徐虎门锁烟
例1.下列诗词共同体现( )
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内由进道人
A.决心拓展国家版图的雄心壮志 B .为国奉献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C .战场上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D .坚持艰苦奋斗的英雄主义精神
考点二:鸦片战争的背景
例2.英国学者莫尔顿认为: (鸦片)战争表面上看来,虽是为了强迫中国人买印度的鸦片,而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要突破对华自由输出英货的障碍。这表明英国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是( )
A .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B .与中国平等友好通商
C .实现鸦片贸易完全合法化 D .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考点三:鸦片战争的经过和影响
例3.“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的“界碑”是指( )
A.鸦片战争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 (20222,山东威海)北京大学教授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 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2022,株洲)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这是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 ”“第一个”是指( )
A.中日《马关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3. (2022,益阳)他强调学习西方,以夷制夷,其“经世致用”思想对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是湖南安化人( )
A.周敦颐 B.陶澍 C.王船山 D.魏源
4. (2022,娄底)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1. 下图为小叶同学设计的“历史名人猜猜看”卡片,卡片中的是( )
A.丘浚 B.海瑞 C.王佐 D.张岳崧
2.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3.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鸟给予大英国君 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摘自《南京条约》) 该条款破坏了中国的( )
A.司法主权 B .贸易主权 C .关税自主权 D.领土主权
4. 1800年前后,铜钱一千文,可换白银一两;到了1838年前后,则需要铜钱一千五六百文 ,才能换白银一两。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晚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鸦片走私使白银外流 D.清政府闭关锁国
5.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关天培
6. 有历史学家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 ,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英国发动战争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B.用武力保护鸦片走私的公正合法性
C.变中国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D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7. 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面年代尺中与“千古巨变相对应的( )
A.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新中国成立
8. 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在全球展开了扩张活动。下列史实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扩张直接相关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俄国农奴制改革 ④中国辛亥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 “这里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清政府在此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与这一描述对应的城市是( )
A.北京 B.广州 C.南京 D.上海
10. 《南京条约》 签订后,英国军官利洛在日记中写道:“在欧洲 ,外交官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中国的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 一览即了,很容易看出来,他们焦虑的只是一个问题 ,我们赶紧离开。”中英谈判中,清政府外交代表的表现说明他们( )
A.了解西方国家政策 B.意识到了条约内容带来的危害
C .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D .力图避免洋人提其他过分要求
2、材料分析题
1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写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2)这场战争中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写出其中的任意三项内容。
(3)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2. 2022年是鸦片战争结束180周年,硝烟与热血铸就着民族铮骨,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国家!要狠狠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1839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的发言
材料二1843年前后英国从中国进出口棉花税率由24.19%降至5.56%,棉纱税率由13. 8%降至5.56%。中英交往中,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清政府官员董宗远上书道:“国脉自此伤矣。”
——摘编自 《史学月刊》2015年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奇耻大辱”是指哪一事件 概括“派遣远征军惩罚那个国家"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国脉自此伤矣”是因为战后条约伤及中国哪两个方面的权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谈谈鸦片战争带来的启示。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把能够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他!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在议会发表的讲话.
材料二:英国作为一个海军强国的兴起有赖于外贸,这大概使它与中国的冲突不可避免,因为中国不愿意按照欧洲模式组织贸易,而英国有力量迫使它接受自己的条款。但这场冲突的特殊背景是与毒品鸦片的贸易绑在一起。
——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三: 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美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 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 ,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国“狠狠地教训“清政府的根本原因是禁烟运动吗 为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与中国的“这场冲突"指什么 英国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让中国接受欧洲模式组织贸易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英的这场战争破坏了中国哪些主权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依据材料三,中国在“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中,惨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