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历史 自主预习 03 太平天国运动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经过。知道《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影响。
2、学会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和失败的原因。
3、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让学生关注农村,关注农民。
时间:1851—1864年
(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
(2)爆发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建立政权组织——1851年,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东西南北翼)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5)北伐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6)颁布文件: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后期——《资政新篇》——进步之处: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7)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军攻占天京,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8)性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9)失败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没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领导集团的腐败与不团结。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0)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考点一:太平天国的兴衰
例1.1850年,上海租界人口占上海人口总数的比重不足0.1% ; 1865~1866年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人口所占比重为13.4%和8.1%。这说明( )
A.上海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 B .上海经济发展迅速
C .战争影响人口分布 D .租界城市近代化发展较快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 C
[详解]据题干“1850年, 上海租界人口占上海人口总数的比重不足0.1%; 1865~1866年间, 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人口所占比重为13.4%和8.1%。”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战争影响人口分布。1851年-1864年期间, 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1860年期间, 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人口迁移至租界, C项正确;
上海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不是租界人口所占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
由于列强的压迫,上海经济不可能发展迅速,排除B项;
租界城市近代化发展较快不是租界人口所占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C项。
考点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例2.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收集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太平军痛打洋枪队》连环画"《左宗棠收复新疆》油画‘组图,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 .中国人民的抗争 C .中华民族的觉醒 D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点]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答案] B
[详解]根据题干“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得出虎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根据题干“《太平军痛打洋枪队》连环画’得出太平军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气焰;根据题干“《左宗棠收复新疆》油画"得出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统-和领土完整;巩固了我国西北边防,为新疆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得出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中国人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排除A项;
虎门销烟是中华民族自我觉醒的真实写照,《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和《左宗棠收复新疆》体现的是坚持抵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意识,排除C项;
材料没有反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排除D项。
故选B项。
1. (2022,黑龙江)千百年来,获得土地是农民的愿望。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运动关于土地问题的设想分别是( )
①“均田免赋”②《天朝田亩制度》③“扶清灭洋”④《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
[知识点]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 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1644年, 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挥师北上,攻占北京,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1853年3月, 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他暖的理想社会。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
③"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④《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土地改革颁布的文件,排除BCD,故选A。
2.(2022,广西)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
C .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D.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知识点]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 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 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D项正确;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排除A项;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排除B项;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排除C项。
故选D项。
3.(2022,黑龙江)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知识点]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 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851年, 洪秀全在广西组织发动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爆发,洪秀全称天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最高领导人,A项正确;
黄兴秋瑾、徐锡麟都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BCD项。
故选A项。
4.(2021,山东)近代有人主张“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力图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农民阶级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知识点]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 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A项正确;
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排除B项;
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想要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排除C项;
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D项。
故选A项。
1.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此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C
[解析] [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56年,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事变发生。天琼变是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使太平天国元大伤,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C项正确;
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排除A项;
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排除B项;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重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有学者指出:“这个事件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还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事件是( )
A.天京事变 B.百日维新 C .新文化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知识点]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 A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失败的结局一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可知,太平天国最后以失败告终,它借助西方的天主教而形成自己的拜上帝会,并借助拜上帝会来反封建,但是,太平天国领导者却不能摆脱农民阶级局限性这些封建因素的影响,最终爆发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材料说明的正是这个道理,A项正确;
百日维新主张议会、君主立宪,这体现不出借助宗教,排除B项;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和科学,这不是借助宗教,排除C项;
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而不是反封建,排除D项。
故选A项。
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 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原的地步”。这场运动( )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D.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C
[解析] [分析] A项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理解错误,从材料中可知,这一运动是指天京变乱,它没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不符合题意;
B项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理解错误,这是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不符合题意;
C项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理解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尽管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符合题意;
D项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革命的斗争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太 平天国运动的内容,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结合天京变乱的影响来分析材料。
4.1850年,上海租界人口占上海人口总数的比重不足0.1% ; 1865~1866年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人口所占比重为13.4%和8.1%。这说明( )
A.上海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 B .上海经济发展迅速
C .战争影响人口分布 D .租界城市近代化发展较快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 C
[详解]据题干“1850年,上海租界人口占上海人口总数的比重不足0.1%; 1865- 1866年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人口所比重为13.4%和8.1%。”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战争影响人口分布。1851年-1864年期间, 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1860年期间, 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人口迁移至租界, C项正确;
上海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不是租界人口所占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
由于列强的压迫,上海经济不可能发展迅速,排除B项;
租界城市近代化发展较快不是租界人口所占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C项。
5.1862年,据怡和洋行负责人格林报告,太平天国攻克宁波后,禁止从宁波运鸦片入内地。宁波一位外国商人抱怨:“过去两周,一箱鸦片都没有卖出去”。这表明( )
A .鸦片输入的数量减少 B .太平天国有朴素爱国意识
C .英国未达成侵华目的 D .晚清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知识点]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 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862年,据怡和洋行负责人格林报告,太平天国攻克宁波后,禁止从宁波运鸦片入内地。宁波一位外国商人抱怨:过去两周,一箱鸦片都没有卖出去”可知,太平天国的这一政策使鸦片滞销, 从而打击了外国对华的经济侵略,这表明太平天国有朴素爱国意识,B项正确;
题干只表明在一定时间内,外国商人卖出去的鸦片数量减少,但并不能因此而说外国鸦片输入的数量减少,排除A项;
题干只表明外国商人在宁波卖出去的鸦片数量减少,这并不能表明英国未达成侵华的目的,且题干中也没有相关内容能表明英国未达成侵华目的,排除C项;
题干中并没有相关内容能表明晚清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且D项说法与题干“过去两周,一箱鸦片都没有卖出去”不符,排除D项。
故选B项。
6. 如图所示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其中②处指(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C
[解析]
[分析] A.金田起义,不符合题意;
B.定都天京,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者享乐腐化、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争权夺利,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日渐尖锐化,1856年,杨秀清逼封万岁,结果韦昌辉杀了杨秀清,韦昌辉被处死,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出走,太平军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这就是天京事变。天琼事变是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使太平天国元大伤,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天京陷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 示意图含义,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7. 某校8(1)班同学搜集了以下图片来进行历史主题探究。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早期的殖民掠夺 B.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 .封建社会农民起义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图一中的“玻利瓦尔进军路线”“圣玛丁进军路线” ”独立的国家”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带领南美殖民地人民取得独立。图二“起义中心”“起义地区” 可知,图二-展示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图三展示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所以三幅图片的主题是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项正确;
早期开展殖民掠夺的国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
第一幅图不是亚洲的,是拉丁美洲的,排除B项;
太平天国运动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是拉美反抗殖民压迫的领导人,不是农民阶级,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南美独立运动的相关史实。
8. “务使天下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规定粮食钱财等一切物资都要上交圣库,民众不得自行支配。”该文献的颁布( )
A.体现了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张 B.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C.鼓舞了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D.对外国资本人侵起到了抵制作用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C
[解析]
[分析] A. 体现了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张, 不符合题意;
B.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但是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对外国资本人侵起到了抵制作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判断出这是《天朝田亩制度》,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
9.“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据此分析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是( )
A.“拜上帝会”教义 B.《劝世良言》
C .《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知识点]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 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施土地平均使用制,实行圣库制度,平均一切社会财富,C项正确;
“拜上帝会教义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排除A项;
《劝世良言》是基督教新教派最早的中文布道书,《资政新篇》 是太平天国1859年洪仁玎到天京担任军师初时上奏天王洪秀全陈述他向西方学习草拟的建国方案,排除BD项。
故选C项。
10.课堂小结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历程为“宗教构梦、 军事追梦、方案筑梦、内乱毁梦”。其中"方案筑梦”应该是( )
A.创立“拜上帝会” B.攻克武昌,攻占南京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天琼事变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C
[解析]
[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这就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理解识记。
材料分析题
1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他于1851年1月在哪里发动起义 领导的军队称为什么
(2)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 (1)洪秀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太平军。
(2)天京事变;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详解]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洪秀全,他于1851年1 月在广西桂平县鈿村发动起义,领导的军队称为太平军。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是失败,关于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2.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提出解决士地政策的方案,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都没有行得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嘉则分寡,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1)材料一中的土地纲领是哪一革命运动颁布的 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民生:主义指的是1905年成立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哪一句话 根据材料二归纳民生主义主要想解决问题
(3)材料一、材料二土地政策方案各代表哪个阶级想法 根据你所学习历史知识,认为这两种方案行得通吗
[知识点]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 (1)太平天国运动;不分分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平均地权”;贫富不均问题。
(3)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行不通。
[详解] (1) 结合所学知识,《天朝田亩制度》 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由材料“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可知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由材料“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可知“平均地权”;由材料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可知贫富不均问题。
(3)结合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可知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材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可知这种方案行不通。
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1)材料一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什么事件 为了重振朝纲,洪秀全提拔谁来总理朝政
材料二:为了对付太平军,清朝江苏地方当局底佣美国人华尔,招募一批外国人,组成洋枪队。洋枪队与英、法侵略军一起配合清军,在上海周围进攻太平军。李秀成率领太平军迎头痛击。洋枪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华尔也身受重伤。后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华尔被太平军击伤,不久毙命。
(2)材料二中“洋枪队”的出现,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
[知识点]太平天国的兴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答案] (1)天京事变 洪仁玕。
(2)反侵略。
[详解] (1) 事件:根据材料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及所学知识可得,“天父杀天兄指的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也就是天京事变;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为了重振朝纲,洪秀全提拔洪仁玕来总理朝政,并且提出了《资政新篇》来发展太平天国。
(2)性质:根据材料洋枪队与英、法侵略军一起配合清军,在上海周围进攻太平军。李秀成率领太平军迎头痛击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侵略斗争。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历史 自主预习 03 太平天国运动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经过。知道《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影响。
2、学会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和失败的原因。
3、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让学生关注农村,关注农民。
时间:1851—1864年
(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
(2)爆发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建立政权组织——1851年,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东西南北翼)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5)北伐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6)颁布文件: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后期——《资政新篇》——进步之处: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7)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军攻占天京,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8)性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9)失败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没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领导集团的腐败与不团结。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0)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考点一:太平天国的兴衰
例1.1850年,上海租界人口占上海人口总数的比重不足0.1% ; 1865~1866年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人口所占比重为13.4%和8.1%。这说明( )
A.上海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 B .上海经济发展迅速
C .战争影响人口分布 D .租界城市近代化发展较快
考点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例2.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收集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太平军痛打洋枪队》连环画"《左宗棠收复新疆》油画‘组图,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 .中国人民的抗争 C .中华民族的觉醒 D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1. (2022,黑龙江)千百年来,获得土地是农民的愿望。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运动关于土地问题的设想分别是( )
①“均田免赋”②《天朝田亩制度》③“扶清灭洋”④《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
2.(2022,广西)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
C .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D.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022,黑龙江)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
A.洪秀全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4.(2021,山东)近代有人主张“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力图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农民阶级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此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2.有学者指出:“这个事件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还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事件是( )
A.天京事变 B.百日维新 C .新文化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 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原的地步”。这场运动( )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D.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4.1850年,上海租界人口占上海人口总数的比重不足0.1% ; 1865~1866年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人口所占比重为13.4%和8.1%。这说明( )
A.上海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 B .上海经济发展迅速
C .战争影响人口分布 D .租界城市近代化发展较快
5.1862年,据怡和洋行负责人格林报告,太平天国攻克宁波后,禁止从宁波运鸦片入内地。宁波一位外国商人抱怨:“过去两周,一箱鸦片都没有卖出去”。这表明( )
A .鸦片输入的数量减少 B .太平天国有朴素爱国意识
C .英国未达成侵华目的 D .晚清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6. 如图所示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其中②处指(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7. 某校8(1)班同学搜集了以下图片来进行历史主题探究。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早期的殖民掠夺 B.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 .封建社会农民起义
8. “务使天下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规定粮食钱财等一切物资都要上交圣库,民众不得自行支配。”该文献的颁布( )
A.体现了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张 B.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C.鼓舞了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D.对外国资本人侵起到了抵制作用
9.“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据此分析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是( )
A.“拜上帝会”教义 B.《劝世良言》
C .《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10.课堂小结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历程为“宗教构梦、 军事追梦、方案筑梦、内乱毁梦”。其中"方案筑梦”应该是( )
A.创立“拜上帝会” B.攻克武昌,攻占南京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天琼事变
材料分析题
1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他于1851年1月在哪里发动起义 领导的军队称为什么
(2)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12.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提出解决士地政策的方案,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都没有行得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嘉则分寡,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1)材料一中的土地纲领是哪一革命运动颁布的 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民生:主义指的是1905年成立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哪一句话 根据材料二归纳民生主义主要想解决问题
(3)材料一、材料二土地政策方案各代表哪个阶级想法 根据你所学习历史知识,认为这两种方案行得通吗
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1)材料一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什么事件 为了重振朝纲,洪秀全提拔谁来总理朝政
材料二:为了对付太平军,清朝江苏地方当局底佣美国人华尔,招募一批外国人,组成洋枪队。洋枪队与英、法侵略军一起配合清军,在上海周围进攻太平军。李秀成率领太平军迎头痛击。洋枪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华尔也身受重伤。后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华尔被太平军击伤,不久毙命。
(2)材料二中“洋枪队”的出现,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