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大题强化训练
1.习近平总书记三度“寻山访水”。读下面习总书记探访路线图,回答问题。
(1)3月,习总书记再访浙江安吉余村、深入西溪湿地。浙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划分乙、丙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
(2)4月,习总书记走进陕西秦岭大山,察看生态保护修复情况。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地理界线:与1月0℃等温线和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是温度带____和____的分界线,也是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____的分界线。
(3)5月,习总书记来到山西汾河岸边,了解“九河”综治成果。山西处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地区,山西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了“____”的奇观,针对这一现象,下游的治理措施是____。
2.1.读北方地区位置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山脉:A________;平原:E________;高原:D________,F________;海洋:G________。
(2)C平原北部土壤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________”,但是纬度高,气温低,所以农作物熟制为________。
(3)F处的民居较有代表性的是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举1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E地区发展工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________。
3.读“北方地区位置和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A处的土地利用类型_________。
(2)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小等特点,这与东北三省气候_____________有关;
(3)B____________(地形区)的地表特征_______。
(4)C华北平原易发生春旱,当地人们应对春旱的措施有: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4.2022年2月5日-12日,家住北京的晓妍驱车前往A地,开始了“一路向南看差异”的魅力中国行。下图为行车路线及两地气候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位于____省。2月5日,晓妍穿戴好羽绒服、围巾、帽子开始出发,第二日到达A地。发现当地人大多穿着薄外套。此时A地月平均气温大致为____℃,与北京相比,气温较____(高/低),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真是一路向南一路暖。
【一路向南一路雨】
(2)北京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开车向南穿过了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与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沿途的天空逐渐阴沉,到达A地,天早已是“斜风细雨”,据A地气候资料图可知,A地冬季的气候特征是____。真是一路向南一路雨。
(3)北京位于____(地形区),高速公路又直又长;A地的公路弯曲且多隧道,因为这里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从高速公路下来,汽车不时上坡和下坡,不时拐弯,深切感受到了“山路十八弯”,真是一路向南一路弯。
5.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事物名称:城市①________海洋A________。
(2)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丰富的灌溉________,同时为区域间的联系提供了便利的________交通。
(3)图中城市②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______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
(4)连接城市②③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近年来,A市不少企业向“长三角”区域周边城市转移。这说明A市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作用是________。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
C.提供大量劳动力 D.带来污染
(5)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列举一例具有水乡风貌的古镇________。
6.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 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 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
(1)根据图文资料推测,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哪侧水资源较富足?_____。图示东江河段的流向是_____。
(2)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香港、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两岸,香港位于_____、澳门位于_____。
(4)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有什么意义?_____
7.读我国“西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盆地____,最大的沙漠____。
(2)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____,其主要成因不包括的一项是____。(填字母代号)
A.深居内陆 B.周围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
C.距海遥远 D.靠近大西洋,沿岸有寒流经过
(3)____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其水源主要来自____和____,所以该地区发展农业以____农业为主。
(4)西北地区的____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____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8.读我国青藏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盆地),B____(城市),C____(湖泊),D____(铁路)。
(2)图中E、F两条河流中,表示黄河的是____。
(3)青藏地区的代表牲畜是____,它被称为“高原之舟”。
(4)青藏高原因“高”而“寒”,不仅如此,由“高”随之而来的还有其他特征,如( )
①太阳能丰富②人口密集③大江大河发源地④农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
1.(1) 南方 降水
(2) 800 亚热带 暖温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
(3) 北方 水土流失
(4) 地上河 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2.(1) 大兴安岭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渤海
(2) 黑土地 一年一熟
(3) 窑洞 小麦、玉米、谷子(举1例即可) 水土流失严重
(4)水资源短缺
3.(1)林地
(2)冷湿
(3)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修建水库
4.(1) 福建 11 高 纬度位置
(2) 800 温和少雨
(3) 华北平原 山地、丘陵
5.(1) 杭州 东海
(2) 水源 水运
(3) 上海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亚热带季风气候
(4) 京沪线 A
(5)周庄(乌镇、西塘、同里)
6. 西侧 自东向西 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给市政、电力、电讯、煤气等管网以及地铁,使这些设施的施工安装不受影响,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地面征地及建筑物等拆迁量 东岸 西岸 优化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东、西部水资源,为东部的广州、深圳、东莞等缺水地区提供备用水源,而且“双水源”能够提高供水保障率,退还目前被挤占的生态用水,为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7.(1) 塔里木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
(2) 干旱 D
(3) 塔里木 山地降水 冰雪融水 绿洲
(4) 塔里木 西气东输
8.(1) 柴达木盆地 拉萨市 青海湖 青藏铁路
(2)E
(3)牦牛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