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语文园地
第1课时
开篇如爆竹,结尾如撞钟。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学习“交流平台”
回顾学过的课文中的开头与结尾,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些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强调了主题,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开头用反问、排比的形式先声夺人,激发了读者的好奇之心,同时也表达了对藏戏的推崇之情。
开头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给人简洁明了的感觉。
以问句结尾,呼应了开头,再次抒发了作者的慨叹,增强了感染力。
结尾含蓄深刻,引人深思。
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小 结
还有哪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出自己喜欢的开头和结尾,把它推荐给同学们,并交流这些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读读自己以前的习作中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有哪些不足之处,想想怎样改进。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学习“词句段运用”(第1题)
读一读下面这些诗句,说说这些诗句中有哪些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通过歌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气节。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人通过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诗人通过盛赞在寒风中傲霜挺拔的菊枝,表达了自己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说一说在自己读过的其他古诗中,还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革命斗争中,像李大钊一样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千千万万,他们坚贞不屈,他们无所畏惧,提起这些人,你会想到哪些诗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如果让你用诗句赞美辛勤耕耘的老师们,你会用哪些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朗读“日积月累”中的俗语,理解俗语的意思。
语文园地
第2课时
图示示例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学习“词句段运用”(第2题)
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些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删改后:我看到了他的脸。
删改后:扁鼻子军官向前伸出两只大手,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
向两边拉。
删改后:他没有什么模样。
外貌描写能展示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还可以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神态描写能展示人物的内心,刻画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品格。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 结
举例说一说,课文中还有哪些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学习“日积月累”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心去栽花,花却始终不开放;无心去插柳,柳却自然地长大成荫。比喻有心去做某件事情,往往惨遭失败;反倒是无心去做的某件事情竟然成功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中肯的劝告或批评,就如同苦口的良药,虽然听起来难受,实际上对自己的行为大有裨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要静也静不下来;儿女想要孝敬父母了,父母却已过世。多用来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生活富裕之时,要时常想到困难时该怎么办,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当初没有节省。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需要知识的时候,才悔恨自己读书太少,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事就体会不到它的困难。劝诫人们多读书,多积累知识,多实践,多取得真知。
如果朋友犯了错误,但不愿接受老师的批评,你会用哪句俗语劝说他?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有些人有浪费,不注意节俭的行为,我们可以怎样劝诫他?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背诵“日积月累”中的俗语,课后再去搜集其他与劝勉有关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