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历史 自主预习 04 洋务运动
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
(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
(3)口号: 自强 、 求富 。 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主要内容:①以“ 自强 ”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④建立新式海陆军(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清政府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协调指挥)
(5)评价洋务运动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6)教训:地主阶级洋务派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7)左宗棠收复新疆a.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占领新疆大部地区,俄国占领伊犁。b.过程: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胡方针”重新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考点一: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例1.传统士人向来“重理义,轻艺事”,但在西方器物刺激下,被轻视的“艺事逐渐受到重视。这一变化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洋务运动的评价
[答案] B
[详解]根据材料“在西方器物刺激下,被轻视的"艺事逐渐受到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观念“重理义、轻艺事”,读书人从来不以技艺为正业,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人由传统的轻视技艺到重艺事,B项正确;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
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排除C项;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D项。
故选B项。
考点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例2.“一部近代史, 一群湖南人”,下列举措与曾国藩相关的是( )
①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②创办轮船招商局 ③船板福州船政局 ④创建湘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答案] 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 他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 1861年由 曾国藩创立清末洋务运动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安庆内军械所也是清政府创办最早的近代武器的军工作坊,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①④正确;李鸿章开办轮船招商局,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②③错误。故选C项。
考点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例3.有学者认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洋务派( )
A.自发地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 .解决了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 D.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答案] D
[详解]根据材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D项正确;
洋务运动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并未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而是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排除A项;
洋务运动并未实现富国强兵,以甲午中日战争清王朝战败而告终,排除B项;
洋务运动并未解决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排除C项。
故选D项。
1. (2022,江苏徐州)下图企业的创办说明当时中国正在进行( )
A.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答案] A
[详解]根据所学解读材料可知,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企业都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企业,由此可知当时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A项正确;
戊戌变法开始于1898年,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均与材料中的“1873年’时间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 (2022,娄底)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写道,“是书何以作 为以夷攻夷而……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由此,他被称为( )
A.“戊戌六君子” B.“再造民国第一人” C.“状元实业家” D.“睁眼看世界”的代表
[知识点]洋务运动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据“是书何以作 为以夷项……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可知,魏源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代表,选项D符合题意。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称为戊戌六君子”,“再造民国第一人”是蔡锷,“状元实业家”张謇,排除ABC项,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魏源及其《海国图志》的相关史实。
1.郴州市某中学开展“诗歌证史”活动。下列诗句能够反映洋务运动的是( )
A.“落第书生洪秀全,化成天使起金田” B .“师洋技望制洋夷,撼树岂能借其枝”
C .“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答案] B
[详解]根据材料“师洋技望制洋夷,撼树岂能借其枝”和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中只学习西方科技,但没有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最终不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B项正确;
根据材料“洪秀全”和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
根据材料“西安捉蒋”和所学可知反映的是西安事变,排除C项;
根据材料“直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和所学可知,这是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一句,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中占领南京,排除D项。
故选B项。
2.“就阶级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就民族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材料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答案] 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A项正确;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背景与农民战争无关,排除B项;
辛亥革命以推翻清政府为目的,排除C项;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不属于“王朝的自我振兴”,排除D项。
故选A项。
3.1873年,福州船政局开始由中国人自行仿照轮船进行生产,其间培养出了10余名能够担任厂长并指挥制造的人才300余名能够按图承担各项工作的艺徒和工匠,并于1874年遣散聘用的所有洋员和洋匠。这一举措( )
A.降低了企业运行的成本 B .消除了顽固势力的阻挠
C .中断了师夷长技的进程 D .实现了机器制造的创新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答案] 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73年,福州船政局开始由中国人自行仿照轮船进行生产,其间培养出了10余名能够担任厂长并指挥制造的人才300余名能够按图承担各项工作的艺徒和工匠,并于1874年遣散聘用的所有洋员和洋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福州船政局之后遣散聘用的所有洋员和洋匠,这一举措降低了企业运行的成本,A项正确;
消除了顽固势力的阻挠,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
中断了师夷长技的进程,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体现创办福州船政局之后遣散聘用的所有洋员和洋匠,排除C项;
实现了机器制造的创新,题干内容没有体现,题干内容体现创办福州船政局之后遣散聘用的所有洋员和洋匠,排除D项。
故选A项。
4. 史载:轮船招商局初期仅有轮船三艘,1876年增至十二艘,洋商大起嫉忌,旗昌、怡和、太古等外国航运公司纷纷跌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洋务运动( )
A.对外国资本入侵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B.使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C.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知识点]洋务运动
[答案] A
[解析] [分析] 题干“轮船招商局初期仅有轮船三艘, 1876年增至十二艘,洋商大起嫉忌,旗昌、怡和、太古等外国航运公司纷纷跌价。”从侧面反映了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入侵有一定的抵御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故A符合题意;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B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掀起的,故C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 :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5.冯桂芬于1861年在《校邠庐抗议》-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见他主张( )
A.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D .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答案] 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是强调中国传统思想,“诸国富强之术是指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这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C项正确;
以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反映的是不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
题干强调的是学习西方技术,没有提及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西方的教育制度,排除BD项。
故选C项。
6. “中国初始工业化和防卫性现代化的第一步,不仅包括了现代生产力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引进,同时也催促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大地上的生长。“第一步”是指( )
A.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五四运动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答案] A
[详解]由材料“中国初始工业化和防卫性现代化的第一步, 不仅包括了现代生产功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引进,同时也催促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大地上的生长。”可知,“第一步”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A项正确;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与题千无关,排除B项;
戊戌变法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端,排除C项;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7.“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它”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答案] B
[详解]根据材料“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可得出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由此掀起了-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称为“洋务运动”,B项正确;
太平天国运动是是一场反封建 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排除A项;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排除C项;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全面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次思想解放运动,排除D项。
故选B项。
8.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 远超西方,西万科……都是从中国学的。 恭亲王奕?也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这些主张( )
A.揭示了创办洋务企业的宗旨 B.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学习内容
C.说明了平等外交观念的形成 D .有利于减少弓|进西学的阻力
[知识点]洋务运动
[答案] D
[解析]
[分析]根据材料“李鸿章一再强调 :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 远超西方,西方科技……都是从中国学的。恭亲王奕?也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可知,材料强调中国的政治制度比西方要好,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压力,也有利于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D项正确;
揭示了创办洋务企业的宗旨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A项;
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学习内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B项;
说明了平等外交观念的形成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C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9.持续到1894年,我国在近代军事、民用企业中的工人数量已经飙升到3. 6万人。这得益于(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 .“实业救国”的推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 一战的刺激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答案] A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持续到1894年,我国在近代军事、民用企业中的工人数量已经飙升到3.6万人”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 -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大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了工人数量迅速增长,A项正确;
“实业救国”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与近代军事无关,排除B项;
《辛丑条约》的签订是1901年,排除C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排除D项。
故选A项。
10. 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文中的“自强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答案] B
[详解]根据题干“史学家蒋廷黻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知,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是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从19世纪60-- 90年代,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1865年, 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B项正确;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 1864年) 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排除A项;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从1898年6月 11日开始实施,排除C项;
义和团运动是指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 -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排除D项。
故选B项。
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都有谁
(2)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4)写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名称。
(5)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评价
[答案] (1)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2)维护清王朝统治。
(3)自强、求富。
(4)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5)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详解]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批近代军事工业。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2.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为满足当时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洋务派兴办了一批实务学堂, 这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学校。下表为洋务派所办学堂简表(部分)。
——摘编自王哲 《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新式教育推广状况
(注:创办年代不详者除外)
材料三: 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在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民族存亡之际,联大师生赓续文化,弦歌不辍……在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832名从军的英雄……无论是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还是在校园继续刻苦学习,都是一种爱。
——中国教育报《西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不辍弦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创办的职业学校的特征。
[答案] 应用性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培育技术人才为主
(2)根据二指出, 20世纪初上海新式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上海教育出现这一发展趋势的原因。
[答案]①趋势 :各学段的新式学堂数量增多;好教育逐步得到重视。
②原因:民族危机加剧;戊戌变法兴办新式学堂的推动作用;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西方思想文化和教育模式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及其作用。
[答案]①背景 :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国家处于全民族抗战时期。
②作用:培养了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为抗战输送了兵源;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认识: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发展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 政府应该重视教育,根据时代需求进行合适的教育改革,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创办职业学校的特征。根据材料一“为了满足当时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务派兴办了一批实务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学校”可知,洋务派创办的职业学校应用性强;根据材料一”洋务派所办学堂简表”可知,洋务派创办的职业学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培育技术人才为主。
(2)本题考查近代教育的发展等相关史实。根据材料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新式教育推广状况”可知, 20世纪初上海新式教育各学段的新式学堂数量增多;好教育逐步得到重视。联系所学,上海教育出现这一发展趋势的原因有民族危机加剧;戊戌变法兴办新式学堂的推动作用;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西方思想文化和教育模式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
(3 )本题考查西南联合大学创立的背景及其作用。根据材料三“在民族存亡之际,联大师生赓续文化,弦歌不辍…….”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是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国家处于全民族抗战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培养了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为抗战输送了兵源;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侧重考查对教育发展历程的认识,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应用性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培育技术人才为主。
(2)①趋势:各学段的新式学堂数量增多;女子教育逐步得到重视。
②原因:民族危机加剧;戊戌变法兴办新式学堂的推动作用;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西方思想文化和教育模式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①背景: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国家处于全民族抗战时期。
②作用:培养了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为抗战输送了兵源;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4)认识: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发展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政府应该重视教育,根据时代需求进行合适的教育改革,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等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等相关史实。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图一、图二企业分别属 于洋务企业的何种类型及创办口号。
(2)依据材料二,概括其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的评价
[答案] (1)企业类型:军事工(企)业;民用企(工)业。
口号:“自强”“求富”。
(2)看法: (从两个方面概括, 每方面)。
积极方面:具有产业革命迹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近代化。(任意1点) 。
局限性:维护封建制度,没有挣脱传统。(或维护旧制度、 旧传统、清朝专制统治)
[详解] (1) 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等。因此图一、图二企业分别属于军事工(企)业和民用企(工)业。口号:“自强“求富”。
(2)根据材料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洋务运动的局限性,维护封建制度,没有挣脱传统。(或维护旧制度、 旧传统、清朝专制统治)根据材料“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表明这是洋务运动的积极性,具有产业革命迹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近代化。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历史 自主预习 04 洋务运动
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
(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
(3)口号: 自强 、 求富 。 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主要内容:①以“ 自强 ”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④建立新式海陆军(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清政府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协调指挥)
(5)评价洋务运动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6)教训:地主阶级洋务派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7)左宗棠收复新疆a.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占领新疆大部地区,俄国占领伊犁。b.过程: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胡方针”重新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考点一: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例1.传统士人向来“重理义,轻艺事”,但在西方器物刺激下,被轻视的“艺事逐渐受到重视。这一变化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考点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例2.“一部近代史, 一群湖南人”,下列举措与曾国藩相关的是( )
①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②创办轮船招商局 ③船板福州船政局 ④创建湘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考点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例3.有学者认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洋务派( )
A.自发地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 .解决了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 D.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1. (2022,江苏徐州)下图企业的创办说明当时中国正在进行( )
A.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 (2022,娄底)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写道,“是书何以作 为以夷攻夷而……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由此,他被称为( )
A.“戊戌六君子” B.“再造民国第一人” C.“状元实业家” D.“睁眼看世界”的代表
1. 郴州市某中学开展“诗歌证史”活动。下列诗句能够反映洋务运动的是( )
A.“落第书生洪秀全,化成天使起金田” B .“师洋技望制洋夷,撼树岂能借其枝”
C .“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就阶级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就民族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材料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3.1873年,福州船政局开始由中国人自行仿照轮船进行生产,其间培养出了10余名能够担任厂长并指挥制造的人才300余名能够按图承担各项工作的艺徒和工匠,并于1874年遣散聘用的所有洋员和洋匠。这一举措( )
A.降低了企业运行的成本 B .消除了顽固势力的阻挠
C .中断了师夷长技的进程 D .实现了机器制造的创新
4. 史载:轮船招商局初期仅有轮船三艘,1876年增至十二艘,洋商大起嫉忌,旗昌、怡和、太古等外国航运公司纷纷跌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洋务运动( )
A.对外国资本入侵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B.使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C.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5.冯桂芬于1861年在《校邠庐抗议》-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见他主张( )
A.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D .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6. “中国初始工业化和防卫性现代化的第一步,不仅包括了现代生产力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引进,同时也催促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大地上的生长。“第一步”是指( )
A.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五四运动
7.“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它”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8.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 远超西方,西万科……都是从中国学的。 恭亲王奕?也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这些主张( )
A.揭示了创办洋务企业的宗旨 B.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学习内容
C.说明了平等外交观念的形成 D .有利于减少弓|进西学的阻力
9.持续到1894年,我国在近代军事、民用企业中的工人数量已经飙升到3. 6万人。这得益于(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 .“实业救国”的推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 一战的刺激
10. 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文中的“自强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都有谁
(2)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4)写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名称。
(5)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12.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为满足当时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洋务派兴办了一批实务学堂, 这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学校。下表为洋务派所办学堂简表(部分)。
——摘编自王哲 《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新式教育推广状况
(注:创办年代不详者除外)
材料三: 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在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民族存亡之际,联大师生赓续文化,弦歌不辍……在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832名从军的英雄……无论是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还是在校园继续刻苦学习,都是一种爱。
——中国教育报《西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不辍弦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创办的职业学校的特征。
(2)根据二指出, 20世纪初上海新式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上海教育出现这一发展趋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的背景及其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图一、图二企业分别属 于洋务企业的何种类型及创办口号。
(2)依据材料二,概括其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