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历史 自主预习 06 戊戌变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
2.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史料,得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和教训;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时间:1898年6月-9月(时代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1、代表人物: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或资产阶级改良派)
2、揭开序幕: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3、运动的发展:①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的观点,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是中国西学之第一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②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4、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①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②内容:经济:发展农工商业。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废除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③作用: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④失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谭嗣同就义前,留下一首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5、失败原因:①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力量强大;
③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
6、性质: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考点一:公车上书
例1.1894-1895年间陆续翻译出版的《泰西新史揽要》, 因介绍欧美各国的变革,受到上自光绪皇帝、各地总督,下至普通士人的热烈追捧。《泰西新史揽要》热是由于( )
A .革命活动风起云涌 B .军事近代化的需要
C .戊戌变法正式开始 D .对现状不满和反思
[知识点]公车上书
[答案] D
[详解]根据材料“因介绍欧美各国的变革,受到上自光绪皇帝、各地总督,下至普通士人的热烈追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泰西新史揽要》一书,特别详细地记述了各国兴利除弊、变法图强的历史和现代化图景,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为中国救亡图存、救国自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对中国的知识界、思想界产生深刻影响,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对现状不满和反思,进行变法的需要,D项正确;
清末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反清运动不断高涨,革命活动风起云涌,排除A项;
《泰西新史揽要》热是由于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变法的需要,不是军事近代化的需要,排除B项;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排除C项。
故选D项。
考点二:戊戌变法的经过
例2.“公车上书”作为成变法的核心事件,晚清以来即被浓墨重彩地叙述。然而,现有学者认为此事件根本不存在,康有为的“万言书根本没有递出,要考据公车上书”的真实性,最有力的证据可能是( )
A.查阅都察院等官方所藏档案 B .历史论著对戊戌变法的描述
C .翻阅康有为的《公车上书记》 D .专家学者对戊戌变法的研究.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经过
[答案] 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历史研究中,第一手史料的可信度最高, 都察院等官方所藏档案,在史料来源上,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以作为考据“公车上书"的真实性的最有力的证据,A项正确;
“历史论著对戊戌变法的描述”与“专家学者对戊戌变法的研究”在史料来源上,均属于第二手史料,可信度较第一手史料低,排除BD项;
康有为的《公车上书记》属于个人或者民间史料,其可信度较官方史料低,排除C项。
故选A项。
考点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例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是学习西方的( )
A.器物技术 B .思想文化 C.政治制度 D.启蒙思想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 C
[详解]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国人认识到,在器物方面中国落后于西方,于是在清政府洋务派的积极支持下,中国展开了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而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国人意识到,只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是不够的。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为救亡图存,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联名上书请求变法,终于在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进行变法。此次变法的重点是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式的君主立宪制度。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反思’指的是洋务运动,“第二次反思”是维新变法,旨在政治制度方面向西方学习,进行探索,力求自强复兴,C项正确;
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指的是洋务运动,属于第一-次反思, 排除A项;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是在探索制度层面之后,排除B项.
启蒙思想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故选C项。
1. (2022,广东深圳) 他们的目的在于恢复儒家的地位,使这个极其落魄的帝国恢复传统专制制度那种平静安稳的统治。但是也逐渐认识到改革和谨慎的现代化的必要性。“改革和谨慎的现代化”是指( )
A.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 D .实业救国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 C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的目的在于恢复儒家的地位,使这个极其落魄的帝国恢复传统专制制度那种平静安稳的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对儒家思想采取宣传的态度,“但是也逐渐认识到改革和谨慎的现代化的必要性。"其目的的利用儒家思想为变法宣传造舆论,如《孔子改制考》,C项正确;
洋务运动时期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A项;
新文化运动对儒家学说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排除B项;
实业救国借助兴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来拯救民族危亡,排除D项。
故选C项。
2. (2022,泰安) “甲午大败,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因“觉醒”而开始的爱国运动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西安事变
[知识点]戊戌变法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据材料“甲午大败,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事件是戊戌变法。甲午战后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民族觉醒。C项正确;
AB项都是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前,排除;
西安事变发生在甲午战争后,不符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戊戌变法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 (2022,四川)表中这些学会宣传的主要观点是( )
近代中国创办的学会(部分)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维新变法 D.民主共和
[知识点]戊戌变法
[答案] C
[解析]
[分析]根据“近代中国创办的学会”等信息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学会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维新思想,有利于传播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推动文化的发展,启迪人们的政治觉悟,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4. (2022,北京)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当时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不是“自强”“求富” , 而是“救亡”。此后资产阶级进行了两条路径的“救亡”探索,代表性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金田起义 B.金田起义、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百日维新 D.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知识点]戊戌变法
[答案] D .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此后资产阶级进行 了两条路径的‘救亡’探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资产阶级进行的救亡_活动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项正确;
1839年的虎]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1850年未至1851年初 ,由洪秀全等组成的领导集团经过多年筹备后,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在金田村起义,排除A项;
洋务运动是19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排除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重点掌握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的探索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 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他上书的主题应该是( )
A.严厉禁烟 B .维新变法 C.自强求富 D.恢复中华
[知识点]公车上书
[答案] 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 《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引发了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等人多次上书给光绪皇帝,继续宣传变法维新, B项正确;
严厉禁烟的是林则徐,排除A项;
自强求富的是洋务运动,排除C项;
恢复中华与孙中山宣传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有关,排除D项。
故选B项。
2.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维新派在天津创立《国闻报》, 在广州成立农学会 ②维新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A .①属于历史结论 B .②属于历史事实
C .②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D.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 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②维新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历史结论,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D项正确;
①维新派在天津创立《国闻报》,在广州成立农学会,是对历史事实的表述,不属于历史结论,排除A项;
②属于历史结论,排除B项;
②不能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没有废除旧制度,排除C项。
故选D项。
3.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这些报刊的主旋律是( )
A.有田同耕 B.变法图强 C.民主科学 D .驱除鞑虏
[知识点]戊戌变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创办报刊主要是宣传变法图强的思想, B符合题意;
有田同耕是太平天国运动中《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内容, A不符合题意;
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C不符合题意;
驱除鞑虏是同盟会纲领中的内容,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较易,让学生正确认识维新变法,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4.“他最后只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彗星……老天爷开了中国一个大玩笑,让他止步于天演论和以英国哲学思想为主的翻译工作。”学者郎咸平这里评价的人物是( )
A.孙中山 B.李鸿章 C.严复 D.周恩来
[知识点]严复与 《天演论》
[答案] 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天演论”“翻译工作",结合所学可知,翻译了《天演论》的是严复, C项正确;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两项;周恩来总理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领导人之一,无论是建国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建国后,都对我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选C项。
5.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前身,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期间 B .戊戌变法期间 C .辛亥革命期间 D .新文化运动期间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经过
[答案] 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因此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B项正确;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而不是洋务运动期间、辛亥革命期间、新文化运动期间,排除A. C. D项。
故选B项。
6.为落实“双减”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某班成立了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都主张学习西方 B.都主张暴力革命
C.都主张民主共和 D.都主张君主立宪
[知识点]戊戌变法
[答案] A
[解析] [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行戊戌变法,他们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重在学习西方技术,戊戌变法重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A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主张改良的方式,发展资本主义,故B不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改变封建制度,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不是民主共和。故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在技术方面的探索,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
7.“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 -边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A.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武昌起义 D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经过
[答案] B
[详解]根据题干“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可知,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百日维新。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 在光绪帝支持下,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行戊戌变法,B项正确;
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A项;
武昌起义发生在20世纪初,排除C项;
五四运动开始于1919年,属于20世纪初,排除D项。
故选B项。
8.“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这段材料反映了戊戌变法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知识点]戊戌变法
[答案] E
[解析]
[分析]由材料“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可知,这很显然是戊戌变法的内容,只有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答案为: B.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戊戌变法的基础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9. 1898年,“戊戌六君子” 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其中,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 )
A.刘光第 B.杨深秀 C.康广仁 D.谭嗣同
[知识点]戊戌变法
[答案] D
[解析]
[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裁快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句话是维新派著名代表人物--谭嗣同,因戊戌变法失败而被杀害时说的。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本题要求学生把握材料的出处,识记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0.“在主编《时务报》期间, ……他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他”是( )
A.洪秀全 B.梁启超 C.孙中山 D.张骞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经过
[答案] 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时务报》“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主张变法图强学习西方制度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梁启超主持编撰了《时务报》,并发起了戊戌变法,B项正确;
洪秀全属于农民阶级,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领导辛亥革命,排除C项;
张骞出使西域,排除D项。
故选B项。
材料分析题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在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了。
(1)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据所学知识,列举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洋务派还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请各举- -例。
(3)哪一事件掀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维新人士为了宣传变法,创办了许多报刊,期中上海和天津各有一份报刊影响最大 ,它们分别是什么报刊
(4)戊戌变法是在哪位皇帝的支持下推行的 又在以谁为代表的顽固派阻挠下失败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经过
[答案] (1)自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或建设新式海军)
(2)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安庆内军械所,轮船招商局等。(正确就行)
(3)公车.上书;《时务报》 《国闻报》 。
(4)光绪帝;慈禧太后。
[详解] (1) 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主要内容是,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
(2)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洋务派还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轮船招商局。
(3)根据所学可知,公车上书掀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人士为了宣传变法,创办了许多报刊,期中上海和天津各有一份报刊影响最大,它们分别是《时务报》《国闻报》 。
(4)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是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推行的,又在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阻挠下失败。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代政权……这场战败标志了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并且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摘编自徐中的 《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这场败仗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概述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 救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
——摘编自江泽民 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列举出19世纪末期,在中国力图利用改良主义"来挽救民族危亡的代表人物。这场“改良主义运动在当时的影响如何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军备废弛等。
(2)康有为、梁启超等影响: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因素:列强的侵略,社会的变革,思想解放,西学传入等。
[详解]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可知,“这场败仗 "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井使之成为一个现代政权”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据所学可知,其它原因还有,军备废弛。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救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可知,力图利用“改良主义"来挽救民族危亡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根据所学可知,它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列强的侵略,社会的变革,思想解放,西学传入等。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 -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 -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关]《全球通史》
材料二:慈禧太后在1901年的那一份条的签订后, 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部编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 (1) 政治文明历程》
(1)请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迫使民族危机一步步加剧的“四次灾难性战争*的名称及其对应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使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是进步加深,第三次是大大加深,请回答材料二中映射的第四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2)材料三中,“叫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 经济上做了哪些探索(至少1例) “变法维新指的是什么事件
(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 又是部探索史、抗争史。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加剧中吸取什么教训 从早期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经验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事件:洋务运动。
经济探索: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变法"指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3)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言之有理即可) 。
经验:封建统治者的自教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过程是艰难曲折的。
[详解] (1) 名称:根据材料“第一次是1839- -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 第二次是1856- -1858年同英、 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1901年联系所学可知,材料-和材料二中迫使民族危机一步步加剧的“四次灾难性战争”的名称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约: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第四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 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事件:根据材料师夷长技联系所学可知,“师夷长技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运动之一,是洋务派为挽救清朝统治而进行的探索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探索: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经济上的探索是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事件:根据所学可知,“变法维新指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变法运动。
(3)教训: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可知,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加剧中吸取的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经验:根据所学可知,我们从早期探索的历史中吸取的经验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过程是艰难曲折的。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历史 自主预习 06 戊戌变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
2.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史料,得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和教训;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时间:1898年6月-9月(时代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1、代表人物: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或资产阶级改良派)
2、揭开序幕: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3、运动的发展:①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的观点,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是中国西学之第一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②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4、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①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②内容:经济:发展农工商业。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废除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③作用: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④失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谭嗣同就义前,留下一首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5、失败原因:①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力量强大;
③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
6、性质: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考点一:公车上书
例1.1894-1895年间陆续翻译出版的《泰西新史揽要》, 因介绍欧美各国的变革,受到上自光绪皇帝、各地总督,下至普通士人的热烈追捧。《泰西新史揽要》热是由于( )
A .革命活动风起云涌 B .军事近代化的需要
C .戊戌变法正式开始 D .对现状不满和反思
考点二:戊戌变法的经过
例2.“公车上书”作为成变法的核心事件,晚清以来即被浓墨重彩地叙述。然而,现有学者认为此事件根本不存在,康有为的“万言书根本没有递出,要考据公车上书”的真实性,最有力的证据可能是( )
A.查阅都察院等官方所藏档案 B .历史论著对戊戌变法的描述
C .翻阅康有为的《公车上书记》 D .专家学者对戊戌变法的研究.
考点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例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是学习西方的( )
A.器物技术 B .思想文化 C.政治制度 D.启蒙思想
1. (2022,广东深圳) 他们的目的在于恢复儒家的地位,使这个极其落魄的帝国恢复传统专制制度那种平静安稳的统治。但是也逐渐认识到改革和谨慎的现代化的必要性。“改革和谨慎的现代化”是指( )
A.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 D .实业救国
2. (2022,泰安) “甲午大败,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因“觉醒”而开始的爱国运动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西安事变
3. (2022,四川)表中这些学会宣传的主要观点是( )
近代中国创办的学会(部分)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维新变法 D.民主共和
4. (2022,北京)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当时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不是“自强”“求富” , 而是“救亡”。此后资产阶级进行了两条路径的“救亡”探索,代表性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金田起义 B.金田起义、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百日维新 D.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1.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他上书的主题应该是( )
A.严厉禁烟 B .维新变法 C.自强求富 D.恢复中华
2.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维新派在天津创立《国闻报》, 在广州成立农学会 ②维新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A .①属于历史结论 B .②属于历史事实
C .②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D.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3.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这些报刊的主旋律是( )
A.有田同耕 B.变法图强 C.民主科学 D .驱除鞑虏
4.“他最后只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彗星……老天爷开了中国一个大玩笑,让他止步于天演论和以英国哲学思想为主的翻译工作。”学者郎咸平这里评价的人物是( )
A.孙中山 B.李鸿章 C.严复 D.周恩来
5.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前身,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期间 B .戊戌变法期间 C .辛亥革命期间 D .新文化运动期间
6.为落实“双减”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某班成立了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都主张学习西方 B.都主张暴力革命
C.都主张民主共和 D.都主张君主立宪
7.“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 -边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A.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武昌起义 D .新文化运动
8.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这段材料反映了戊戌变法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9. 1898年,“戊戌六君子” 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其中,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 )
A.刘光第 B.杨深秀 C.康广仁 D.谭嗣同
10.“在主编《时务报》期间, ……他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他”是( )
A.洪秀全 B.梁启超 C.孙中山 D.张骞
材料分析题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在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了。
(1)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据所学知识,列举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洋务派还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请各举- -例。
(3)哪一事件掀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维新人士为了宣传变法,创办了许多报刊,期中上海和天津各有一份报刊影响最大 ,它们分别是什么报刊
(4)戊戌变法是在哪位皇帝的支持下推行的 又在以谁为代表的顽固派阻挠下失败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代政权……这场战败标志了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并且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摘编自徐中的 《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这场败仗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概述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 救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
——摘编自江泽民 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列举出19世纪末期,在中国力图利用改良主义"来挽救民族危亡的代表人物。这场“改良主义运动在当时的影响如何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 -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 -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关]《全球通史》
材料二:慈禧太后在1901年的那一份条的签订后, 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部编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 (1) 政治文明历程》
(1)请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迫使民族危机一步步加剧的“四次灾难性战争*的名称及其对应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使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是进步加深,第三次是大大加深,请回答材料二中映射的第四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2)材料三中,“叫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 经济上做了哪些探索(至少1例) “变法维新指的是什么事件
(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 又是部探索史、抗争史。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加剧中吸取什么教训 从早期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经验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