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选择题(六)
(每题3分)
1.(2021·南充)《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2.(2022·成都)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 ℃,升温至60 ℃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只有②中有燃烧现象
B.由①②现象说明可燃物达着火点未必燃烧
C.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一定会燃烧
D.该实验能总结出燃烧的条件
C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2个钠离子:2Na+
B.2个氟原子:F2
C.F-的结构示意图:
D.氟化钠的化学式:NaF
B
4.(2022·成都)人体中有50多种元素,含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中氢元素含量约为10%
B.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钠
C.人体中微量元素共有10种
D.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
A
5.(2022·扬州)合金的应用和发展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生产和使用铁器早于青铜器
B.生铁和钢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金
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合金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
A
6.(2022·新疆)“中国天眼”FAST的“眼镜片”是由金刚砂(SiC)制造。其中Si的化合价为+4,则C的化合价为( )
A.-4 B.-3 C.-2 D.-1
A
7.(2022·山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名吃“八珍汤”,是由羊肉、莲菜、黄酒等配制而成。在这道美味佳肴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无机盐
B
8.(2022·苏州)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
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
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A
9.(2022·齐齐哈尔)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气体前要先检验
其纯度
B.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
应都是置换反应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
D.通常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
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A
10.(2022·广州)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下列物品的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
B.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蚕丝素纱单衣
C.“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宣纸
D.“冰墩墩”的聚碳酸酯塑料外壳
D
11.(2022·乐山)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灯的造型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火种灯燃料是一种气体燃料X,点燃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5O2 3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CO C.C3H8 D.CH4
点燃
C
12.(2022·江西)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观念: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的一定是碱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 s后取
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
禁烟火
B
13.(2022·泰安)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P点表示10 ℃时丙的饱和溶液
B.1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
C.20 ℃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 ℃,甲溶液中析出固体
最多
D.20 ℃时,向130 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变为20%
D
14.(2022·遂宁)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NH4)2SO4和KNO3两种化肥 分别取少量化肥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点燃该混合气体
C 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将锌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A
15.(2021·南充)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
A.①表示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至过量
B.②表示发生的反应为:CaCO3 CaO+CO2↑
C.③表示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
酸反应
D.④表示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