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2 20:1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字词练兵场。(26分)
1.看拼音,写词语。(3分)
(1)花花的大mǔ zhǐ( )被jiā qín( )啄伤了,伤处感觉有些发痒。
(2)师傅用扳手nǐng shàng( )了最后一颗luó sī( ),机器终于修好了。
(3)小明wài mào( )普通,从不贪图xiǎng lè(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造诣(yì) 困窘(jiǒng) 胚胎(péi) 按弦(xián)
B.附庸(yòng) 纽扣(niǔ) 薄雾(bó) 痴迷(zhī)
C.天赋(fù) 秽物(huì) 轧伤(yà) 窈窕(tiǎo)
D.绞断(jiǎo) 爱憎(sèng) 祸患(huàn) 渺小(miào)
3.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同“慧”,智慧)
B.孔君平诣其父(造诣)
C.孔指以示儿曰(给…看)
D.乃呼儿出(就,于是)
4.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6分)
①随心( )( ) ②翻来( )( ) ③一( )正( )
③运转( )( ) ⑤( )尽脑( ) ⑤不怀( )( )
(1)词语②由一组近义词和一组反义词组成,请再写两个这样的四字词语: 、 。
(2)词语③的近义词是 ,词语⑥的反义词是 。
(3)小丽的球技极高,她可以 地控球,球在她的手上 。(选词填空)(填序号)
5.下列对句中省略号用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对不走……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指导员艰难地说。(说话断断续续)
B.“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引文的省略)
C.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重复词语的省略)
D.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列举的省略)
6.下列句子中与“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间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C.“难道这道题很难吗?我看你做这题如登山般费劲。”
D.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吗?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人口第一大国。
7.下列各句的语言妙在何处?请选一选,填一填。(3分)
A.调侃和自嘲。 B.风趣、幽题。 C.问得巧,答得妙。
(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2)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 )
(3)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 )
8.下面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事物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这个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真灵巧,他在高低杠上的表演就像猴子在树林间攀缘、跳跃。
B.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C.豆大的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一颗打在玻璃上,“啪啪”直响。
D.远处传来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千里之外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9.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创“颜体”楷书,他的楷书的特点是( )。(2分)
A.恢宏雄壮,大气磅礴 B.结构严谨、笔法精妙
C.结构独特、笔力险峻 D.圆润清秀、端正严谨
10.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孔君平用姓氏调侃杨氏子时,杨氏子委婉地用孔雀不是孔君平家养的鸟巧妙地反驳对方。
B.本单元的课文让我们领悟: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
C.丰子恺的《手指》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D.《童年的发现》用倒叙手法,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趣事,鼓励我们大胆求知、勇于探索。
二、句子荟萃馆。(10分)
1.书籍好比一盏明灯,它能指引我们进入知识的殿堂。(照样子,仿写句子)(2分)
书藉 ,它能 ;书籍 ,它能 。
2.爸爸从抽屉里不慌不忙地取出一支钢笔。(缩句)(1分)

3.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一些提示语写得富有情趣、耐人寻味,如提醒人们保护草坪的提示语:“别踩我,我怕疼!”请改写下列提示语。(2分)
(1)公共场合,严禁吸烟。 (候车室)
(2)严禁在书上乱写乱画。 (图书室)
4.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通过学习“手指”这一课,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5.“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我也能仿写一句: 。(2分)
三、课本链接吧。(8分)
1.《杨氏之子》选自《 》。面对孔君平的到来,杨氏子“ ”,可见其待客热情;面对孔君平的调侃“ ”,杨氏子以“ ”来进行回答,可见其“ ”。
2《手指》的作者是 ,这篇课文采用 的写作手法,阐明了
这一人生哲理。
3.做人不能有害人之心,因为《左传》有言曰: , 。做人要知道廉耻,这样才能知道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这就是朱子所说的“ , ”。我们应该热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孟子云: , 。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因为: , 。
四、阅读体验厅。(26分)
(一)手 指(节选)(10分)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 、 、 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的。(3分)
2文中画“ ”的句子在文中起 的作用。(1分)
3.文中画“ ”的句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拇指的 的性格特点。你想接着往下写一句: 。
(4分)
4.由文段中的“大拇指”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为什么?(2分)

(二)(16分)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有十一二岁的年龄,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音,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住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 )这天买豆浆的人很少,( )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我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⑤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他说:“没事,我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拥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⑥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看上去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⑦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菜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
⑧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么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 。(1分)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不得而知: 。
有条不紊: 。
4.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2分)
→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我希望这是他将来的一笔财富
5.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是( )描写,其作用是 ;第③段画线句是( )描写,其作用是 。(4分)
6.文中第⑦自然段画“ ”线的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要将两个孩子放在一起写?作者在“无言以对”之时,内心是怎么想的呢?(2分)

7.结合卖豆浆孩子的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4分)

五、习作表达阁。(请另附纸)(30分)
认真观察这幅漫画,你看到了什么?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请以“一幅漫画的启示”为题,完成一篇习作。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1)拇指 家禽 (2)拧上 螺丝 (3)外貌 享乐
2.C 3.B 4.①所欲 ②覆去 ③本 经 ④自如 ⑤绞 汁 ⑥好意
(1)示例:左顾右盼 南征北战 (2)示例:不苟言笑 诚心诚意 (3)① ④
5.B 6.C 7.(1)C (2)B (3)A 8.D 9.A 10.D
二、1.提示:言之有理即可。
2.爸爸取出钢笔
3提示:结合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4.提示:①删去“通过”或者“使”;②将“手指”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5.夸张 示例: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三、1.世说新语·言语 为设果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甚聪惠
2.丰子恺 借物喻人 团结就是力量
3.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四、(一)1.体形 头形 构造 2.引出下文
3.排比 拟人 最肯吃苦 有了脏东西,他使劲擦;需要按下瓶盖,他责无旁贷;写字时,他协助食指捏住笔杆
4.我想到了护林员。因为他们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默默努力着,付出着。
(二)1.示例:卖豆浆的孩子 2.因为 所以
3.(1)没有办法知道。 (2)有条有理,一点不乱
4.“我”以为父母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5.外貌 表现小男孩的勇气与坚强 动作 表现小男孩卖豆浆的熟练
6.将两个孩子作对比,突出卖豆浆小男孩的坚强勇敢,表达对卖豆浆小男孩的同情。
7.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