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思考,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2.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用序数(数学模型)解释或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3.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体会前后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序数(数学模型)解释或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前后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分清前后
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
(前,后,前,后)
提问,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的双手在身体的哪一面?
看来,前后,和我们的同学的联系是很紧密的。(板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前后。看这两个字,你们都认识他们吗?这是?前。这是?后。
你们会区分前后吗?看,这里有个小女孩,老师模仿一下她。脸朝哪边,哪边是前,背对哪边,哪边是后。我们一起再说一遍。
二、
(一)说关系
今天,老师要邀请认真听讲的小朋友去看一场动物运动会,用你们的坐姿告诉我,你们已经准备好了。
运动员都进场了,运动员都有谁?比赛要开始了,我们来给他们加油。(齐喊)
运动员马上就要跑到终点了,老师想问问你们,他们脸朝哪边,就是——前,背对哪边,就是——后。那么谁跑在最前面?出示小鹿的话:我在最前面,谁在我的后面?那么哪些动物在小鹿的后面?(生列举后面的多种动物。)
剩下的小动物都在她后面,跟她跟的最紧的是谁?(松鼠)
松鼠是不是跑的也挺快的,松鼠一边跑一边想一个问题:我的前面有谁?后面有谁?后面还有哪些动物?(前面有1,后面有3。)
(1)老师请你们随便挑两只小动物,用这样子来说一句话。
板书:()在()的前面。(抽生,抽3、4个)
(2)看来这难不倒你们,老师想请你们再用这句话,随便挑两只动物来说一说。
板书:()在()的后面。(抽3、4个)
(3)下面,难度升级,请你们用这两句话,说说小乌龟和小蜗牛的关系。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抽生2,齐说。)
(4)谁能再挑两只我们没说过的动物说一说。抽生。有生会说间隔的:没挨着的小动物,有没有前后关系?
(二)认序数
接下来,有观众问你们了,小兔子跑第几?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得数一数了。
有只小动物,老师特别喜欢,老师说,请你们猜一猜。
从前往后数,我最喜欢的动物排第5。你们猜猜,他是谁?
谁能告诉我们,从前往后数,你最喜欢的动物排第几,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让大家猜一猜。大家说说,他喜欢的动物是谁?
(三)
赛跑比赛很激烈,还有另外一场比赛也要开始了。
卡丁车比赛。某某看得多认真呀。
1.这是几号车?
2.1号车排第几?你怎么知道的?他虽然是1号车,可是他排第4名。
3.4号车第几名 4号车在几号车的后面? 又在几号车的前面?
这个四号车好奇怪啊,他怎么一会儿在2的后面,一会儿又在3的前面?
我要再问一个坐得好的人,你和某某比,你在前还是后 和某某比,你是前还是后?
总结:他一会儿前,一会儿后,关键是看他和谁比。
总结:前后是相对的,关键是看你和谁去比。
4.
接下来,卡丁车比赛的结果又发生了变化,各位小动物的名次发生了变化。这是裁判员说的话,请一位小朋友为大家读一读:4号车排在最前面,2号车在3号车的后面,1号车在最后面。
好,下面请你们看着裁判员的话,在老师给你们发的纸上写一写,现在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谁是第三名,谁是第四名了呢?
老师画线,你知道哪里是前?请一位同学上来摆,若正确:你是怎么摆的? 若不正确:再来一个摆,对比一下,到底谁是正确的?
现在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3号在4号的?4号在3号的?
课中操
站起来,小朋友,拍拍手,咱们一起动动手,小朋友,莫前额,前额前额在前头,小朋友,摸后脑,后脑后脑在后头,小朋友,拍拍手,咱们一起动动手,小朋友,摸前胸,前胸前胸在前头,小朋友,摸后背,后背后背在后头。小朋友,请你马上把位置坐好。
游戏
看你们做操做得这么好,我们再来玩几个游戏吧。
请你摸一摸桌子的前头,请你摸一摸你后面的椅子。
请一位同学,说说你座位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请一位同学,用黑板上的这两句话,来说说你和前桌的关系。
三、
1.小朋友们表现得太棒啦,接下来淘气想请你们帮帮忙。淘气想去乐园玩,队伍好长呀,他很着急,他想问你们:从前往后数,我排在第( )。 谁能帮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
2.看来这难不倒大家,他又接着问大家:我的前面有( )个人。
3.请小朋友们看淘气小朋友问的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问题,要算上他自己吗?第二个问题,要不要算上自己呢?
1.谢谢你们帮助淘气,接下来,这里有许多小朋友想坐公交车去汽车站,我们一起来看看。
2.大家看看,这是我们庆元的公交车站牌。眼睛雪亮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一站是哪里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字体是红色,绿点)
3.那下一站是哪里呢? 你怎么看出来的? 关注箭头。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汽车行走的方向。
4.小朋友们要去汽车站,还有几站?大家看,从新华书店到市民广场,算经过了一站。
五、
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