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T12教育2023年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预测卷(二)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T12教育2023年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预测卷(二)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2 17:00:3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T12教育2023年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预测卷(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2023·安徽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2023年3月21日日落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
A.由南向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北向南 D.由东北向西南
2.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在(  )
A.2023年3月22日 B.2023年6月22日
C.2023年9月23日 D.2023年12月22日
(2023·安徽模拟)读“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有关甲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国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B.甲国东北部地区降水量最多
C.甲国的母亲河是印度河,最终注入阿拉伯海
D.由于南亚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导致甲国水旱灾害频繁
4.能表示甲国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图是(  )
A. B.
C. D.
(2023·安徽模拟)农谚是指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谚语,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出现过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下图为我国山脉俯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A.阴山 B.昆仑山 C.秦岭 D.天山
6.关于该山脉以南地区农业特征的是(  )
A.盛产苹果、甜菜 B.作物一年一熟
C.以畜牧业为主 D.以种植水稻为主
(2023·安徽模拟)如图为合肥“米字型”高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速铁路运输(  )
A.速度更快 B.机动灵活 C.载客量大 D.票价昂贵
8.合肥“米字型”高铁线路中(  )
A.①线穿越地势第一、二阶梯 B.②线通往赣、闽、浙等省区
C.③线跨越了湿润、干旱地区 D.④线起止点的民居特色不同
(2023七下·西安期中)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有“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挡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如图为“半边房”民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挡风避雨又御寒”中的“风”主要指的是(  )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10.“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半边房能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说明当地(  )
A.降水较少 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 D.冬雨夏干
二、综合题
11.(2023·安徽模拟)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形成了六条经济走廊互联互通格局。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六条经济走廊中,海外华人最集中的是   (填序号),以盛产椰枣、出口石油和羊毛地毯而著名的是   (填序号)。
(2)埃及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从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约31%,水果蔬菜是其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之一,该国成为我国柑橘重要进口国。读图,从气候方面   、劳动力方面   ,简要分析埃及种植柑橘的有利条件。
(3)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纵贯中南半岛,该半岛与我国“山同脉、水同源”,其中发源于我国,流经中南半岛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   地区。
12.(2023·安徽模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漫步中国”特刊,介绍了中国适合徒步的路线。下图示意其中一条徒步路线“走胡线”(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地理界线胡焕庸线大致以   -   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   。
(2)“走胡线”西南段穿过的甲河流是   ,甲河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水能资源丰富,其有利条件是   。
(3)“走胡线”穿越B山脉   ,描述B山脉南北两侧气候特点的差异:   。
13.(2023·安徽模拟)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首批“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公告黄山市歙县坡山村云海、黄山市黟县塔川秋色、安庆市岳西县彩虹瀑布成功入选。如图为安徽省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五一假期期间,小丽同学去三处景观观赏地研学旅游,其中位于大别山区的是   ,塔川秋色的植被,主要属于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小丽同学到达坡山地云海后能品尝到安徽四大名茶之一的黄山   (茶)。
(3)安徽省域文化特色突出旅游资源丰富,皖南旅游经济区—“两山一湖”,其中“两山一湖”是指以   (山)、黄山和   (湖),小丽同学游览了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   ,和有着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风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饿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则该地日出方向为东方,日落方向为西方,说明图示日落景观地区太阳所在的方向为西方,影子朝向的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即为东方,而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则船的朝向为南北方向;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因此河流的流向是由南向北,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同,则日出的方位角相同,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即与这一天直射温度相同的日期,即2023年9月23日,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3.C
4.B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南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和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3.读图可知,A、甲国是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A正确;
B、印度东北角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能够带来湿润的气流,遇到地形抬升,降下丰沛的地形雨;
C、印度的母亲河是恒河,最终注入孟加拉湾,C错误;
D、由于南亚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导致印度水旱灾害频繁,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4.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A、A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
B、B是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
C、C是地中海气候,C错误;
D、D是温带季风气候,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答案】5.C
6.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5.根据材料“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分析,山脉以北为旱地,以南为水田,这里的”山“是指秦岭,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该山脉以南是我国南方地区,生产热带、亚热带水果,苹果、甜菜主要位于北方地区,A错误;
B、作物一年一熟的是东北地区,南方地区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B错误;
CD、该地以种植水稻为主,C错误,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7.C
8.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主要有:社会意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等。
7.ACD、航空运输是速度最快、最安全、最舒适的运输方式,但是载客量不大,票价昂贵,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速铁路运输载客量大,速度较慢,票价较低,C正确,AD错误;
B、两种运输方式都不机动灵活,B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8.由图可知,A、合肥”米字型“高铁线路中①线穿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A错误;
B、②线没有通往闵、浙等省区,B错误;
C、③线跨越了湿润、半湿润地区,C错误;
D、④线起止点是合肥和西安,起止点的民居特色不同,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9.D
10.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9.陕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关中地区属暖温带气候,春季干旱,降水较少,受西北季风影响风沙强劲,D正确;
故答案为:D。
10.最大限度收集雨水,说明当地比较缺水,降水较少,所以要将每一滴雨水都收集起来使用,A正确;
故答案为:A。
11.【答案】(1)⑥;③
(2)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3)湄公河;河流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知识点】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埃及;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图中六条经济走廊中,海外华人最集中的是⑥表示的东南亚;盛产椰枣、出口石油和羊毛地毯而著名的是③阿富汗。
(2)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以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业从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1%,劳动力充足廉价。
(3)发源于我国,流经中南半岛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注入太平洋;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部高峻,南部地区地势渐低,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该地区地势低平、气候示意、水源充足,人口分布密集。
【点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变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2.【答案】(1)黑河;腾冲;大
(2)长江;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3)秦岭;南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北侧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普遍在800毫米以下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地理界线胡焕庸线大致以黑河—腾冲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2)读图可知,”走胡线“西南段穿过的甲河流是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长江上游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水能资源丰富,其有利条件是流经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打;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
(3)读图可知,”走胡线“穿越B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北侧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普遍在800mm一下。
【点评】(1)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3.【答案】(1)岳西彩虹瀑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毛峰
(3)九华山;太平湖;黄山;西递、宏村
【知识点】安徽
【解析】【分析】(1)坡山村云海、塔川秋色、岳西彩虹瀑布三处景观中,位于大别山区的是岳西彩虹瀑布;黄山市黟县塔川秋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安徽四大名茶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小丽同学到达坡山村云海后鞥品尝到安徽四大名茶之一的黄山毛峰。
(3)“两山一湖”指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做重点的,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及宣城市部分地区的旅游经济区,“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在安徽省旅游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小丽同学游岚了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黄山和有着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西递、宏村分别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东南部和北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点评】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山东接壤,东西宽约450千米,南北长约570千米,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境内的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T12教育2023年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预测卷(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2023·安徽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2023年3月21日日落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
A.由南向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北向南 D.由东北向西南
2.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在(  )
A.2023年3月22日 B.2023年6月22日
C.2023年9月23日 D.2023年12月22日
【答案】1.A
2.C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风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饿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则该地日出方向为东方,日落方向为西方,说明图示日落景观地区太阳所在的方向为西方,影子朝向的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即为东方,而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则船的朝向为南北方向;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因此河流的流向是由南向北,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同,则日出的方位角相同,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即与这一天直射温度相同的日期,即2023年9月23日,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2023·安徽模拟)读“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有关甲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国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B.甲国东北部地区降水量最多
C.甲国的母亲河是印度河,最终注入阿拉伯海
D.由于南亚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导致甲国水旱灾害频繁
4.能表示甲国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图是(  )
A. B.
C. D.
【答案】3.C
4.B
【知识点】印度概况;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印度的工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解析】【点评】印度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的南部,南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和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被尊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国家,且人口增长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许多旱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3.读图可知,A、甲国是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A正确;
B、印度东北角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能够带来湿润的气流,遇到地形抬升,降下丰沛的地形雨;
C、印度的母亲河是恒河,最终注入孟加拉湾,C错误;
D、由于南亚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导致印度水旱灾害频繁,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4.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A、A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
B、B是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
C、C是地中海气候,C错误;
D、D是温带季风气候,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2023·安徽模拟)农谚是指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谚语,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出现过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下图为我国山脉俯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A.阴山 B.昆仑山 C.秦岭 D.天山
6.关于该山脉以南地区农业特征的是(  )
A.盛产苹果、甜菜 B.作物一年一熟
C.以畜牧业为主 D.以种植水稻为主
【答案】5.C
6.D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点评】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5.根据材料“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分析,山脉以北为旱地,以南为水田,这里的”山“是指秦岭,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该山脉以南是我国南方地区,生产热带、亚热带水果,苹果、甜菜主要位于北方地区,A错误;
B、作物一年一熟的是东北地区,南方地区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B错误;
CD、该地以种植水稻为主,C错误,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3·安徽模拟)如图为合肥“米字型”高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速铁路运输(  )
A.速度更快 B.机动灵活 C.载客量大 D.票价昂贵
8.合肥“米字型”高铁线路中(  )
A.①线穿越地势第一、二阶梯 B.②线通往赣、闽、浙等省区
C.③线跨越了湿润、干旱地区 D.④线起止点的民居特色不同
【答案】7.C
8.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主要有:社会意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等。
7.ACD、航空运输是速度最快、最安全、最舒适的运输方式,但是载客量不大,票价昂贵,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速铁路运输载客量大,速度较慢,票价较低,C正确,AD错误;
B、两种运输方式都不机动灵活,B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8.由图可知,A、合肥”米字型“高铁线路中①线穿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A错误;
B、②线没有通往闵、浙等省区,B错误;
C、③线跨越了湿润、半湿润地区,C错误;
D、④线起止点是合肥和西安,起止点的民居特色不同,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3七下·西安期中)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有“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挡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如图为“半边房”民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挡风避雨又御寒”中的“风”主要指的是(  )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10.“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半边房能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说明当地(  )
A.降水较少 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 D.冬雨夏干
【答案】9.D
10.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9.陕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关中地区属暖温带气候,春季干旱,降水较少,受西北季风影响风沙强劲,D正确;
故答案为:D。
10.最大限度收集雨水,说明当地比较缺水,降水较少,所以要将每一滴雨水都收集起来使用,A正确;
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1.(2023·安徽模拟)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形成了六条经济走廊互联互通格局。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六条经济走廊中,海外华人最集中的是   (填序号),以盛产椰枣、出口石油和羊毛地毯而著名的是   (填序号)。
(2)埃及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从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约31%,水果蔬菜是其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之一,该国成为我国柑橘重要进口国。读图,从气候方面   、劳动力方面   ,简要分析埃及种植柑橘的有利条件。
(3)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纵贯中南半岛,该半岛与我国“山同脉、水同源”,其中发源于我国,流经中南半岛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   地区。
【答案】(1)⑥;③
(2)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3)湄公河;河流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知识点】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埃及;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图中六条经济走廊中,海外华人最集中的是⑥表示的东南亚;盛产椰枣、出口石油和羊毛地毯而著名的是③阿富汗。
(2)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以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业从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1%,劳动力充足廉价。
(3)发源于我国,流经中南半岛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注入太平洋;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部高峻,南部地区地势渐低,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该地区地势低平、气候示意、水源充足,人口分布密集。
【点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变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于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2.(2023·安徽模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漫步中国”特刊,介绍了中国适合徒步的路线。下图示意其中一条徒步路线“走胡线”(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地理界线胡焕庸线大致以   -   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   。
(2)“走胡线”西南段穿过的甲河流是   ,甲河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水能资源丰富,其有利条件是   。
(3)“走胡线”穿越B山脉   ,描述B山脉南北两侧气候特点的差异:   。
【答案】(1)黑河;腾冲;大
(2)长江;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3)秦岭;南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北侧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普遍在800毫米以下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地理界线胡焕庸线大致以黑河—腾冲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2)读图可知,”走胡线“西南段穿过的甲河流是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长江上游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水能资源丰富,其有利条件是流经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打;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
(3)读图可知,”走胡线“穿越B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侧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北侧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普遍在800mm一下。
【点评】(1)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界;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13.(2023·安徽模拟)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首批“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公告黄山市歙县坡山村云海、黄山市黟县塔川秋色、安庆市岳西县彩虹瀑布成功入选。如图为安徽省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五一假期期间,小丽同学去三处景观观赏地研学旅游,其中位于大别山区的是   ,塔川秋色的植被,主要属于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小丽同学到达坡山地云海后能品尝到安徽四大名茶之一的黄山   (茶)。
(3)安徽省域文化特色突出旅游资源丰富,皖南旅游经济区—“两山一湖”,其中“两山一湖”是指以   (山)、黄山和   (湖),小丽同学游览了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   ,和有着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   。
【答案】(1)岳西彩虹瀑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毛峰
(3)九华山;太平湖;黄山;西递、宏村
【知识点】安徽
【解析】【分析】(1)坡山村云海、塔川秋色、岳西彩虹瀑布三处景观中,位于大别山区的是岳西彩虹瀑布;黄山市黟县塔川秋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安徽四大名茶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小丽同学到达坡山村云海后鞥品尝到安徽四大名茶之一的黄山毛峰。
(3)“两山一湖”指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做重点的,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及宣城市部分地区的旅游经济区,“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在安徽省旅游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小丽同学游岚了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黄山和有着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西递、宏村分别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东南部和北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点评】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山东接壤,东西宽约450千米,南北长约570千米,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45%。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境内的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