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子之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1 07:0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子之歌》
执教: 范磊磊
1、 教学思路:
1, 声乐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在发声方法上,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规划,一项项地循环完成,以解决重难点,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以及音乐表现力;21教育网
2, 在青少年声乐学习中,我在把握发声方法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作品表现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在演唱时大胆流露情感,学会有表情地歌唱。
2、 教学内容:
1, 在自然的发声状态下寻找高位置的头声共鸣并能将本节课的发声方法初步运用到《七子之歌》的演唱中;
2, 通过对本曲歌词个别难念的母音示范解析,纠正歌词中的咬字吐字,归韵等语言习惯;
3, 引导学生体会《七子之歌》中所表达的心系祖国统一,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绪,鼓励其积极表达。
3、 教学目标:
1, 运用各类形象的比喻、通俗易懂的教导语言引导学生慢慢领会高位置头声发声的方法,并在《七子之歌》的演唱中初步表现;
2, 在学生朗读歌词这一环节,及时纠正其个别错误的咬字,逐步建立“歌唱语言”的概念;
3, 从《七子之歌》的歌词背景,旋律走向上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强烈盼望回归的情绪,并激发其表现作品的欲望。
4、 教学重点:
1, 在发声练习中让学生初步领会演唱高位置头声的方法,将《七子之歌》的演唱更进一步;
2, 在学生理解、表达作品环节,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如:提问,示范……循循善诱,尽量让学生主动唱出歌曲中的爱国情绪。
5、 教学难点:
学习演唱《七子之歌》高潮部分时,能将发声练习中用哼唱,u音体会到的初步头声感觉运用到作品的演唱中。
6、 教学过程:
1, 发声练习:
1) 呼吸练习:
要求学生像“闻花香”一样用鼻子深深地吸气,之后用相同的节奏,速度开始数“杯子”等物品,从“一个杯子”开始,直到气息用完。
例(教师示范):吸气……一个杯子,两个杯子,三个杯子,四个杯子……
设计说明:
用形象的比喻和直观的示范,让学生更容易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吸气时的状态,以充满趣味的练习代替传统枯燥的呼吸练习,激发学习欲望,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训练了学生对呼吸的控制和对气息量的规划能力之外,同时也使学生的基本乐理常识得到巩固(速度、节奏……)
2) 练声:
5 4 3 2 | 1 - |
哼鸣
5 4 3 2 | 1 - |
u
要求:
a) 哼鸣时,让学生想象“头顶一根头发”被拉着的感觉,同时教师示范,必要时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
b) 为使学生找到咬字时,头声位置的感觉,用“u”音重复哼鸣音阶,同时反复提示学生想着哼鸣时“拉头发”的感觉。21cnjy.com
设计说明:
a,从童声的自然音域来看,D大调开始半音上移的下行五声音阶最适合青少年寻找从真声到头声过渡练习,碰e2后向下。21·cn·jy·com
2, b,从意大利声乐教学法上来看,“哼鸣”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u”母音是最适合声乐初学者寻找头声位置摆脱“大本嗓”、“白嗓”的练习,现笔者尝试运用到青少年声乐教学中,初步达到一定效果。复习《七子之歌》前半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让学生回忆《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大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称为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用小孩子的哭诉被迫离开母亲襁褓,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21·世纪*教育网
前半部分的演唱复习:
教师提示学生前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设计说明:
3, 在间隔一周之后,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也为本节课新授内容作铺垫,帮助学生提前进入作品情绪中,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新授《七子之歌》后半段:www-2-1-cnjy-com
1) 用“lu”来哼唱后半段旋律;
2) 用类似念台词的夸张咬字来朗读歌词:
教师通过示范解析,先指出歌词中较难念的字,如“澳门”的“门”,“母亲”的“亲”,并注意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归韵;
之后提示学生根据字里行间或者将歌词分句念出自己情绪;
3) 将歌词融入旋律演唱:
a 教师提醒学生本节课的发声方法,启发其运用于完整的词曲演唱中;
b 在基本做到发声状态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师结合“lu”哼唱,及“念歌词”环节,让学生对本段歌曲的整体速度,各句强弱以及本段中的高潮等作一个规划,视学生预习情况和现场教学情况, 可选择提问引导或让给学生一定时间独立思考(1~2分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结合本节课的发声方法和对本段歌词的分析再次演唱,在放声歌唱时,提醒学生注
设计说明:
a,在接触新作品时,不直接用歌词演唱,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用本节歌发声练习中的母音或与之相近的音节,能让学生在巩固本节课发声练习的同时,再一次熟悉新授段落旋律,方便教师在第一时间对学生在基本音乐知识(如音准、节拍、节奏等)上的修正。www.21-cn-jy.com
b,让学生分别从歌词和旋律走向两方面对歌曲进行理解,结合文学与音乐更细致地规划该如何更细致准确地表达歌曲情绪。意发声位置,并鼓励她要赋予激情地将《七子之歌》后半段中“积压了三百年的痛苦和呼声”大胆表达。2·1·c·n·j·y
7、 教学小结:
1,要求学生课后多思考本节课的发声方法,反复体会感觉;
2,完整的演唱《七子之歌》,参照书本对整曲的注释,唱出前后两段的对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