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练习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同步练习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1 07:0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练习设计
一、选择题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一句中的"我军"是指:(  )
A、路军
B、西路军
C、中路军和西路军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最后一句话"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介绍战绩,收束全文。
B、展示大军南下态势,暗示即将解放南京。
C、表示我军前方之敌已望风而逃。
3、下列各组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罹难         ┍记载
   A、难┤       B、载┤
       ┕难点        ┕载重
        ┍散文         ┍丧生
   C、散┤       D、丧┤
        ┕散慢         ┕丧事
二、填空题
4、一篇新闻,通常包含 、 、 、 、 五部分。
5、"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在新闻中称 ,它交代了发电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
答案
一、1、 B   
2、 B
3、 C
二、4、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5、 电头
三、基础知识
(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百万大军,从 lqD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 )。交代了( )( )( )。其作用是( )。
A、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B、表明所报道的事实是有根有据的。
C、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D、表明发电时间、地点。
2、本段文字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的 部分。
3、语点明新闻人物是 ,其中"百万"说明了 、 。导语点明的事件是 ,"横渡"写出了 , 的气势。
4、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 。
5、概括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 。(不得超过8个字)。
6、1000余华里的战线"指的是 。
7、"……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中的"均",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 ,它在这里的作用是 、 。
(二)
① 20日夜起,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②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四日可渡完。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遇故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⑧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思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 军突破了。11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13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岸,余部四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ZI日下午至H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扒镇江、江 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8、本段是新闻结构中的 ,其结构十分严密。
9、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一⑧/⑨-15
B、①/②-⑦/⑧-15
C、①/②一⑤/⑥-15
D、①/②-⑨/⑩-15
10、在记叙三路军渡江情况时,作者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墨,而是有详有略,详写的是 和 。
11、"我军当面之敌纷纷演 ( http: / / www.21cnjy.com )退,毫无斗志,抵抗也甚为微弱"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主观原因 。 客观原因: 。
12、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D、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13、本段中⑨⑩两句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
新闻一则
致富不忘求知更望知识富有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
本报彭泽讯张金杨、记者朱晓 ( http: / / www.21cnjy.com )峰报道:盛夏七月,彭泽县爆出一则新闻:龙城镇马湖村青年、水上运输专业户王求晓和爱人高晓华,同时接到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夫妻双双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该校新闻系经济新闻专业,自费攻读经济新闻理论。日前,记者来到王朱晓家采访了他们。
今年36岁的王求晓和33岁的高晓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 10多年的驾船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水上运输专业户。王求晓1984年购买了两艘110吨位的机帆船,同时代管村里5艘机帆船,担任马湖村农氏船队队长。他常年驾驶机帆船,装载着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上武汉,跑江浙,闯上海,航线遍及10多个省市,每年纯收入数万元。
王求晓劳动致富后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满足,他有新的追求。他说:"金钱上、物质上的富有是暂时的、有限的,精神上、知识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它是金钱买不到的。"王求晓和高晓华分别于1966年初中和小学毕业,在学业上是被耽误了的一代。他们在多年的驾船生涯中,深感搞经营、办企业,仅有实践经验是不够的,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经济理论,只有学了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致富。近几年,王求晓买了许多有关专业书籍,订阅了不少报刊,夫妻刻苦自学,潜心钻研,互相帮助,进步很快。今年5月,他俩一试身手,勇敢地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抓自学考试。辛勤的汗水浇开了"并蒂莲",王求晓夫妻双双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7月,当他们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不已,喜泪盈眶。
王求晓夫妇将于9月初启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赴中国人民大学深造。他俩准备把家里的两艘机帆船承包给乡亲们管理。王求晓仍兼任马湖村农民船队名誉队长,他将在北京通过通信工具,为船队出谋献策,传递经济信息。他表示:在校努力学好本领,毕业后,回来更好地为家乡建设出力。
14、一般新闻常用的标题有多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式:主题引题和副题。"致富不忘求知,更望知识富有"是本文的 ,起的作用是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方考上大学"是本文的 ,交代了 ,包括 和 _。
15、指出哪一段是背景介绍,这个介绍对新闻有些什么作用?
16、第三段王求晓的话,在文章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17、第四段是新闻的
18、第四段写"王求晓仍兼任马湖农民船队名誉队长"说明了王求晓
19、文章最后写王求晓表示毕业后回家乡为家乡建设服务,表明了学习的目的是
答案
1、 电头;通讯社名称;电文发出的时间;地点;A(联系新闻的特点来理解)。
2、 导语。
3、 人民解放军;渡江人数之多,声势之浩大;横渡长江;遇难而上,所向披靡。
4、 概括地报道事实或中心。
5、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6、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7、 都;表示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8、 主体。
9、 A
10、 西路军;东路军。
11、 另一方面……都很泄气;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12、 D(没有反映出新闻的主题)
13、 承上启下。新闻一则
14、 引题;点明新闻的中心,揭示新闻的背景;主题;主要事实;人;事。
15、 第二段是背景介绍,简略介绍了王求晓的致富经过和富到什么程度,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提高了可信度。
16、 这段话揭示了新闻人物的思想,也是这条新闻的主题。
17、 结尾。
18、 热爱自己的事业,学习、事业两不误。
19、 仍然为家乡服务。
四、阅读理解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得力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1.一篇新闻,主要包括 『标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语、主体』 三部分,其中 『标题』 是新闻内容的提要,『导语』 部分大都是简明地概括报道的事实或中心。『主体』部分要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2.上文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是:『B』
A.开头至"...横渡长江"是导语,以下是主体。
B.开头至"...区域"是导语,以下是主体。
C.开头至"...扩展中"是导语,以下是主体。
3.上文详写和略写的是:『A』
A.中路军渡江战况略写,西路军战况详写。
B.中路军渡江战况详写,西路军战况略写。
C.中路军西路军战况都是详写。
4.上文横线上的句子是分析中西路军节节胜利的原因的,它用什么表达方式? 『C』
A.记叙的方式
B.说明的方式
C.议论的方式
5.上文从两方议论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方议论为什么一详一略?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略写我军,是因为这个问题不言而喻,"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大军横渡长江已说明了这一切;详写敌军,一是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二是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这里重点说明,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
6.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①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dāng)②不含:『不包括』③业已:『已经』
7.文中多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和表示具体数字的词语,对其作用理解得不正确的一项:『D』
A.增加新闻的具体性和真实性
B.体现新闻的时间性和时效性
C.;因为事件仍在发展变化,这样写可以避免作者发稿时与读者看到新闻时,事情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误解
D.显示新闻的思想性与可读性
8.用横线画出文中议论的句子。『见文中划线的部分』
9.中路军所遇的敌情是怎样的?『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10.文中"此种情况"是指什么情况?『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11.文中在议论敌人毫无斗志的两方面原因时,一略一详,略议的内容是『我军英勇善战』,详议的内容是『敌军方面的情况』
12.根据词语的感彩给下列词语归类:①英勇善战②纷纷溃退③泄气④锐不可当⑤毫无斗志 褒义词:『①④』贬义词『②③⑤』
13.写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前锋切断铁路线』
14.上文的时间和数字都很具体,体现了新闻具有『具体性、真实性』的特点。15.上文选自 『毛泽东』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6.括号里的文字叫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机关)、发电时间、发电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