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能力提优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词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造诣(zào yì) 家禽(jiā qín) 琴弦(qín xuán)
B.搔痒(sāo yǎng) 窈窕(yǎo tiáo) 揿电铃(àn diàn líng)
C.污秽(wū huì) 倾轧(qīng zhà) 单薄(dān bó)
D.祸患(huò huàn) 天赋(tiān fù) 窘迫(jiǒng p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螺丝 钮扣 左膀右臂 养尊处优
B.轧伤 享乐 随心所欲 翻来复去
C.附庸 祸患 默不作声 绞尽脑汁
D.防碍 羞愧 运转自如 坐享其成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3分)
(1)甚聪惠( )
A.厉害,严重 B.很 C.过分 D.超过,胜过
(2)孔君平诣其父( )
A.他的 B.大概 C.那,那些 D.如果
(3)乃呼儿出( )
A.你,你们 B.就,于是 C.这样,如此 D.才
4.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与人交际,说话很重要。谦逊有礼的语言,能使对方 ;幽默活泼的语言,能使对方 ;尖酸刻薄的语言,却会使对方 。
A.眉欢眼笑 如沐春风 如鲠在喉 B.如沐春风 眉欢眼笑 如鲠在喉
C.眉欢眼笑 如鲠在喉 如沐春风 D.如沐春风 如鲠在喉 眉欢眼笑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B.妈妈和我说话总是油嘴滑舌,说个没完没了。
C.林杰同学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真不愧为我们班的演讲大王。
D.姐妹俩一见面就唇枪舌剑地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
6.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7.下列双引号作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表示否定)
B.“这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表示引用)
C.它的外形是极优美的“流线型”。(表示特定称谓)
D.昨天我的钢笔在我和同桌的打闹中“壮烈牺牲”了。(表示特殊含义)
8.根据画线部分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比喻事情一再重复地看个仔细。 ( )
(2)我费尽了心机,想尽了办法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 )
(3)我忽然想起了自已的发现,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地笑出了声音。( )
(4)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的幸福。 ( )
9.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孔君平用姓氏调侃杨氏子时,杨氏子委婉地用孔雀不是孔君平家养的鸟巧妙地反驳对方。
B.本单元的课文让我们领悟:风趣和幽默一定是智慧的闪现。
C.冯骥才的《手指》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D.《童年的发现》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趣事,鼓励我们大胆求知、勇于探索。
10.读下面的故事,转换思维,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是个瘦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一天,他遇到一个有钱的胖资本家。资本家用讥讽的口吻对萧伯纳说:“萧伯纳先生,看到您,我便知道世界上还存在闹饥荒的现象。”萧伯纳也笑着回答:“ ”。
A.你不知道瘦的人身体更好吗?
B.真巧。而我一见到您,便知道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
C.这还不是你们这些资本家剥削的?
D.没办法,我是个穷文人,怎么能和你们这些资本家比呢?
1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2分)
。
12.丰子恺是著名的语言大师,在《手指》中处处闪烁着语言的幽默和智慧。请你分析下列句子,并仿写。(3分)
(1)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中指和无名指、食指 的关系。(1分)
(2)仿照例句的特点,写一写下列的场景。(2分)
①雨后的草原: 。
②金色的稻田: 。
13.阅读语段,并完成填空,再仿写一段话。(4分)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项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这段话先概括写大拇指 ,然后再用具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我也会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一段话。
二、生活实践题。(8分)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每天陪伴我们成长。如果让你给家庭成员颁发下面的奖项,请你任选一个写出颁奖辞。(注意运用先概括后举例的表达方法)
最勤劳奖 最聪明奖 最懒惰奖 最细心奖
我想把 颁给 。
三、阅读与感悟。(29分)
(一)(13分)
【材料一】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耕读传家的民族。中央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家长直言,早该加强了;有老师说这下有了“尚方宝剑“;还有其他网友称当下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也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劳“疫”结合,切实如需。
【材料二】与德智体美相比,劳动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一直低迷,经常处于“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现实中,不少家庭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干,怕浪费学习时间;一些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成“摆设”,经常被占用,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劳动实践课程开设不足,比知:家政,手工、饲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康养服务等;社会也无法全面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实践需求。
【材料三】
1.漫画《“体贴”的爸爸》 2.漫画《要“涨工资”的孩子》
【材料四】 对某市4500名学生“家务劳动”现状调查统计表
对参加家务劳动的态度 实际参加家务劳动的数据 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原因
应该经常参加 52% 经常参加 13% 替父母分忧 29%
应该适当参加 35% 偶尔参加 84% 锻炼自理能力 54%
无所谓 10% 从不参加 3% 被父母强迫 7%
不必参加 1% 拒绝参加 0% 获得报酬 10%
1.请根据以上材料做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①以上四则材料,都与“劳动教有育”有关,提到了劳动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 )
②材料一中的“尚方宝剑”加上了引号,表示特殊称谓。 ( )
③材料三的第一幅漫画解释了中国古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
④材料四的数据表明:某市接受调查的4500名学生中多数人认为“应该经常参加家务劳动”,但是实际做到的人却不多,不少学生的态度和行动不一致。 ( )
⑤材料三第2幅漫画中的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原因是“锻炼自理能力”。 ( )
2.材料一中的“‘劳疫’结合”运用了谐音的方法,本应写作“ ”,这是一种风趣幽默的表达,“劳‘疫’结合”意思是: 。(3分)
3.材料二用总分结构,分别从 、 、 三个方面表现了“劳动教育的尴尬境地”。(填词语或短语即可)(3分)
4.请引用以上材料中的部分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两句话劝说“材料三”第一幅漫画中的那位父亲。(2分)
(二)农具的眼睛(16分)
迟子建
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晴似的。
农具当中,我最憎恨的就是犁杖了。由于没养牲口,家里都用犁杖耕田,爸爸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牛,套在犁杖上,让我们拉犁。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
农具当中,我不厌烦的是锄头和镰刀。锄头的形状很像道士帽,所以你若把它倒立着,俨然是一个清瘦的道士站在那里。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的田地松土。如果见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那多半是我到土豆地里锄地去了。种土豆的地一般要铲三次,人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铲头趟,苗才出齐不久,土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铲二趟呢,是在土豆打垄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的空间,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铲三趟的时候,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铲三趟的时候最累,有时侯你得撇下锄头,亲手一下一下地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我喜欢铲二趟,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作。干活乏了小憩的时候,躺在被阳光照耀得发烫的泥土中,感受着如丝绸一样滑过的柔曼清风,惬意极了。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着我的脸颊,让我脸颊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醉人的痒啊!
我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他伺候庄稼的本事与他的教学本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呈现一派萎靡之气,就是垄打得歪歪斜斜,宽的宽,窄的窄。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会使草因被剧烈撕扯而发出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直叫。而那些地道的农家,农具总是被磨得雪亮,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不似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
我们家使用过的那些农具早已失传了。但我忘不了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我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见证了我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见证了我在夕阳下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我可能会忘记尘世中我所见过的许多人的眼晴,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晴,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晴,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
1.作者回忆了童年中的哪几个劳动生活片段?(4分)
。
2.读“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人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一句,我从作者轻松幽默的笔调中,体会到了 。(4分)
3.用“ ”在文中再画出两个风趣幽默的句子。(4分)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这是因为( )。(4分)
A.农具的眼睛既独特又美丽,令人难忘。
B.农具的眼晴让“我”回忆起了贫苦屈辱的童年。
C.农具的眼睛见证了那段美好的农村生活,也使作者的心灵更温和平静。
D.农具的眼睛不同于人的眼晴,它更神采奕奕。
四、妙笔生花苑。(请另附纸)(30分)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名为《奖罚分明》的漫画,借助简单的文字提示,思考漫画的含意。请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写出自己的思考,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D 2.C 3.(1)B (2)A (3)B 4.B 5.B 6.C 7.A
8.(1)翻来覆去 (2)绞尽脑汁 (3)情不自禁 (4)养尊处优
9.B 10.B
11.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
12.(1)比喻左右相邻 (2)示例:①雨过天晴,一道艳丽的彩虹,在草原上空搭起一座美丽的桥梁。②一阵秋风吹过,稻田像金色的海洋泛起金黄色的波浪,那连绵起伏的样子,让你的心也随之微微荡漾。
13.最肯吃苦 示例:在大自然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人渴了要喝水;花枯了要浇水;地脏了,需要用水冲洗;起火了,要用水扑灭。
二、示例:最勤劳奖 妈妈 妈妈很辛苦。每天六点,她就要起床给我和弟弟做早餐;到了晚上,还要给我们检查作业,一直到晚上9点弟弟和我睡觉了,她才能歇一歇。
三、(一)1.①√ ②× ③× ④√ ⑤×
2.逸/劳逸结合 在防疫的同时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3.家庭 学校 社会
4.示例:劳动也是一种学习。您应该给孩子在劳动中锻炼自己的机会。
(二)1.①“我”和姐弟们充当牛来拉犁翻地;②“我”在土豆地里锄草,享受清风拂面的惬意。
2.父亲作为知识分子不善于伺候庄稼的特点
3.提示,第3自然段第8句话和第4自然段第4句话。
4.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