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江外2023年中考模拟考试(四)
科学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2.(1)
(2) (3)
23.(1) (2) (3)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24-25题每空3分,26-28题每空2分,共36分)
24. ①
②
③
(1)
(2)
..(3)
26.(1)
(2)
(3)
27.(1)
(2)
(3)
28.(1)
(2)
(3)
注 意 事 项
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填涂样例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班 级
姓 名
座位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 (一) (二)
17.
18.
19. (1) (2) (3)
20.(1)
(2)
21.(1)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29题4分,30题8分,31题8分,32题4分,33题6分,34题6分,35题8分,共44分)
29.
30. (1) (2)
..(3) (4)
(1) (2)
..(3) (4)
32. (1) (2)
33.(1)
(2)
(3)
贴条形码区
缺考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4.(1) (2)
(3)
35.(1)①
②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锦绣江外 2023 年中考模拟考试(四)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科学答题卡 四、解答题(本题有 7 小题,29 题 4分,30 题 8 分,31 题 8 分,32 题 4 分,
22.(1) 33 题 6 分,34 题 6 分,35 题 8分,共 44 分)
班 级 (2) (3)
29.
姓 名 23.(1) (2) (3)贴条形码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小题 15空,24-25题每空 3分,26-28题每空 2分,
座位号
共 36分)
24.①
注1. 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意2.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 ②
事 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项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③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缺考 25. (1) 30. (1) (2)
..(3) (4)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1-10 题每小题 3 分,11-15 小题每小题 2 分,
(2) 31. (1) (2)
共 40 分)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4)
32. (1) (2)
26.(1)
33.(1)
(2)
二、填空题(本题有 9 小题 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
(3)
16. (一) (二) (2)
17. 27.(1)
18. (2)
19. (1) (2) (3) (3) (3)
20.(1) 28.(1)
(2) (2)
2请1.(在1)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2)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3在) 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4.(1) (2)
(3)
35.(1)①
②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机密·启用前 命题时间: 2023-5-31
锦绣江外2023年中考模拟考试(四)
科学试题卷
考试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内填写姓名和考号,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C1-35.5 S-32 Fe-56 Ca-40
5.g=10N/Kg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B.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C.第二性征出现 D.身高突增,心肺等器官功能增强
2.第19届亚运会定于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
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月相为下弦月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②③之间 D.衢州地区昼夜等长
3.我校校园阳光房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了果蔬,现需要在营养液中加入复合肥,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①KNO3 ②Ca(PO4)2 ③NH4H2PO4 ④K2SO4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素养的基本要求,分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作血涂片 B.a处进气收集H2 C.称量NaOH固体 D.溶解
5.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6. 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校于5月15日开展了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以下关于防震减灾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要牢记紧急逃生路线及附近安全疏散地
②准备家庭地震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之处
③发生地震时不要慌乱,尽可能关闭电、火、煤气
④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等,可迅速躲在广告牌、树等下面
⑤撤离时要保护好头部,不要翻窗、跳楼,可乘坐电梯迅速逃离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外出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 B.放学回家,及时关闭教室用电设备
C.能源结构向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8.每年5月衢州六春湖的杜鹃花盛开,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杜鹃花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器官
9.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给庄稼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有机物
B.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移栽的黄瓜幼苗根部带一个土团,主要目的是给幼苗提供无机盐
D.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筛管向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0.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乙可知,当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B.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98℃
C.只增加水的质量,则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d D.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图所示的
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P可能是鲫鱼,动物R可能是青蛙
B.动物P与Q的亲缘关系比P与R的近
C.动物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D.动物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1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C.原子核体积很小 D.原子核质量比较大
13.五一假期,小科妈妈开车带着小科到郊外去游玩,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配备安全气囊,是为了避免突然启动过程中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
B.汽车紧急刹车时,小科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汽车仍需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
14.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将等质量的锌粉、铁粉分别放入盛有足量且相同浓度稀盐酸的容器中
B.向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H2SO4溶液
C.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D.向20g 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15.小衢同学走到如图电动扶梯前,发现电梯上没有站人时运行较慢,当他站到电梯上时又快了很多。他了解到电梯是由电动机带动运转的,电梯的控制电路中安装了力敏电阻(力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力敏电阻受到压力时,阻值会发生变化),控制电梯运动快慢的模拟电路如图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触点3与触点1接触时,电梯运行较快
B.力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受压时阻值变小
C.电梯没有站人时,继电器的电磁铁磁性较强
D.电梯没有站人时,电动机不工作
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小科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制作临时装片:
小科对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设计如上:
小科的实验设计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 ▲ 。
(二)观察临时装片:
小科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上图所示视野,若要进一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A的内部结构,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选填序号)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 ②向左移动装片 ③向右移动装片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17.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如图所示是水球实验。
(a)王亚平往水膜里注水,水膜很快变成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
(b)王亚平将蓝色颜料液体注入水球中,很快变成一个蓝色水球;
(c)王亚平将半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泡腾片在水球中不断产生小气泡,水球不断变大,但是并没有气泡从水球中跑出来,王亚平却闻到了阵阵的香气。
以上现象主要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填字母)
“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摆件,最后被叶光富用手拦住停止运动,
说明力可以 ▲ 。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直到近代,科学家才揭开了水的组成的神秘面纱。
①1781年,普里斯特里点燃“易燃空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发现瓶壁有水珠。卡文迪许又用纯氧代替空气重复这一实验,证实“易燃空气”燃烧产生水,“易燃空气”是指 ▲ 。可惜受错误观念影响,这两位科学家仍认为水是一种元素。
②1782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收集到“易燃空气”和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由此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
③1811年,阿伏加德罗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根据这一假设以及大量精准的实验测定,水可以表示为H2O。水通电时水分子发生了如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B.两个氢分子可以表示为2H2
C.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1个氢分子
D.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
如图甲所示,一个空的小玻璃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这两次小玻璃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
(1)橡皮膜能扎在瓶口不滑落,是因为 ▲ 力的存在;
(2)两种放置方法,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其中 ▲ (选填“第一次”或“第二次”)凹陷得更多;
(3)如图乙所示,是船闸的示意图,当船从闸室进入下游时,船受到的浮力 ▲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北京冬奥会奥运火炬接力迎来了全球首次水下机器人火炬传递,彰显了北京奥运的环保理念和科技力量。
(1)奥运火炬“飞扬”采用碳纤维作为外壳材料,实现了“轻、固、美“的特点,为此,专家团队必须解决碳纤维耐高温、耐燃烧的要求,耐燃烧属于碳纤维的 ▲ 性质。
(2)为保证火炬在水中能稳定燃烧,专家团队在火焰的周围设置了“气膜式热防护罩”(用气体压强在火焰外部形成一圈隔离层,使火焰与水隔离),从燃烧条件分析,该防护罩的作用是 ▲ 。
21.2022年2月15日,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决赛中,17岁的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金牌,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如图为苏翊鸣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丰盛的午餐为苏翊鸣提供了各种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其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部位及终产物分别是 ▲ 。
(2)营养物质被吸收后,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 ▲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小肠绒毛壁、肺泡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 ▲ 的生物学观点。
小明发现电吉他的发音是通过电磁拾音装置连接扬声器而实现的。拾音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由铜线绕成线圈,金属吉他弦被磁化成一个磁体,拨动吉他弦的时候就相当于铜线圈在切割弦的磁场,从而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越大声音越响。小明想探究吉他的响度与什么有关。用电流检测仪器测得某一次拨弦的电流情况,如图2所示。小明得出吉他的响度与弦的振动的幅度有关,越用力拨弦(使弦拉伸幅度变大,
振动变快),声音越响的结论。
小刚同学觉得小明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够科学,你觉得实验存在哪些问题 ▲ 。
(2)观察图2可知电流方向在不断变化,引起电流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 。
(3)若选用 ▲ 材质的金属弦(填“铜质弦”或“铁质弦”),无论如何拨动金属弦,扬声器都不能发音。
2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A、B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A中溶解的溶质是 ▲ (填“甲”或“乙”)。
(2)将t3℃时甲的饱和溶液15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需加水 ▲ mL(水的密度为1g/cm3)。
(3)现有t2℃时的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均为30g
B.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分别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大于析出乙的质量
D.保持温度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24- 25题每空3分,26- 28题每空2分,共36分)
24.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3年杭州亚运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 ▲ 。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 ℃。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 ▲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25.小科将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他查阅资料得知酚酞试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并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红色褪去,与 NaOH溶液和空气中的CO2反应有关。
猜想Ⅱ:红色褪去,与 有关。
猜想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试液的浓度有关。为验证猜想Ⅱ和猜想Ⅲ ,小科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 :(1)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猜想Ⅰ是不可能的,其理由是 ▲ 。
(2)请将猜想Ⅱ补充完整 ▲ 。
(3)依据上述实验现象,为使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更明显,你认为实验中的药品应如何选择 ▲ 。
26.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步骤Ⅰ: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缝衣针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
步骤Ⅱ: 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所示,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水平支起。
步骤Ⅲ:用当地的地图确定简易指南针所指的方向。
步骤Ⅳ: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如图丙)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 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 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 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
向, 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较准确指示南北方向, 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
不能保持平衡
(1)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 ▲ 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 ▲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
27.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量,某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利用生成CO2的质量来测定(忽略稀盐酸挥发的影响)。
(1)小科用图甲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D装置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为了避免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装置C中应装入 ▲ (填试剂名称)。
(2)小明用图乙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他用碱石灰做干燥剂,请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 ▲
(3)实验时,正确选择干燥剂后,两装置均可通过左侧导管鼓入某种气体一段时间,来进一步减小误差。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
选项 实验装置 反应开始前鼓入的气体 反应结束后鼓入的气体
A 甲 氮气 氮气
B 甲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C 乙 氮气 氮气
D 乙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28.小科同学想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液体密度计。他用重力为 1.2 N 的空桶分别盛满酒精、水、盐水三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三种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所得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盐水
液体密度 ρ/(kg/m3) 0.8×103 1.0×103 1.1×103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N) 2.0 2.2 2.3
(1)应将弹簧测力计的 1.2 牛处标记为 ▲ 刻度。
(2)利用该“密度计”可测得液体的密度最大为 ▲ 千克/米 3。
(3)已知该“密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 0.1×103 千克/米3 ,则用它 ▲
(选填“能”或“不能”) 精确测出大小为 0.71×103 千克/米 3 的汽油密度。
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29题4分,30题8分,31题8分,32题4分,33题6分,34题6分,35题8分,共44分)
29.《加油!向未来》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科学实验节目,有一期节目中,实验员将三个装有部分水的铁桶(未加盖)加热至水沸腾后,分别倒扣在冰块,液氮和常温水中,结果发现倒扣到冰块(A池)和液氮(B池)中时,铁桶没有明显变化;而倒扣在常温水(C池)中时,铁桶迅速变瘪。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30. PPR材料密度为0.90克/厘米3,半透明,用它制水管时需添加阻光材料。以防止水的二次污染.市场上管材质量不一,劣质PPR管因掺入碳酸钙,以致管材强度降低、极易渗水CCTV 10《我爱发明》拦目介绍了快速识别PPR管材优劣方法.具体如下:
A.观察管中的明亮程度,若明亮则未添加阻光材料
B.将管材灼烧,在剩余物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掺入碳酸钙
C.等质量的劣质管材比优质管材体积略小。
取60克PPR管,与2004年后发行的1元硬币捆绑在一起浸没水中观察管材的浮沉情况。请回答:
(1)按照方法C检测,当优质、劣质两种管材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 管材。
(2)检测方法B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PPR管也是塑料管的一种,它的原料是采用可循环再用的环保物料,它属于什么材料 ▲ (选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4)取7克的PPR管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22克,水9克,该有机物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为 ▲ 。
31. 共享汽车为纯电动新能源车,它的废气排放几乎为零,而燃油汽车的废气中PM2.5含量比较高。小科一家打算租用该款电动共享汽车去自驾游。回答下列问题:
(1)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 ▲ 的颗粒物。(选填“厘米”、“微米”、“纳米”)
(2)由于燃油汽车等常规能源的过度使用,加剧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说明生态系统的 ▲ 能力是有限的。
(3)电动共享汽车行驶时,通过锂电池供电,驱动电机转动,其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是:
▲ 。
小科自驾游到了一个古村落,发现村落中有许多高大的银杏树,枝头挂着许多“白果”,银杏的白果是由 ▲ 发育而来的。
32. 2022年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承诺,成为迄今为止首个“碳中和”冬奥会,科技与创新在这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新技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CO2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为零。其技术原理简化为图甲所示,其中压缩机压缩CO2气体示意如图乙所示。CO2气体经压缩机时,压缩机对其做功,CO2气体的内能增大;经冷凝器后变成液态CO2,此过程为 ▲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情况);经膨胀阀和蒸发器后再次变成CO2气体,CO2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2)新材料: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原料检测、聚乳酸生产加工,制成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餐盒,供北京冬奥会选手使用。这些餐盒可还田变为肥料,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餐盒变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田生态系统里的 ▲ (填写生态系统的成分)。
33.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不断出现在宾馆、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某品牌消毒机器人部分参数如下表。请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1)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行驶的路程有多少米?
(2)若该机器人装载8千克消毒液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80厘米2,此时该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3)该机器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以运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电池的输出功率为140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占电池输出功率的35%,则该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牌消毒机器人
项目 参数
机身自重(千克) 80
运行速度(米/秒) 1
硅钢是变压器、充电器中的核心材料,其主要成分是 Fe 和 Si。某学生用硅钢样品做了如下实验:取 4.2g 硅钢样品,将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其中稀硫酸与硅及其它杂质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稀硫酸的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M 2.8 2.1 1.4 0.7 0.7
(1)从以上数据可知,稀硫酸加入第 ▲ 次充分反应后,铁恰好完全反应。
(2)表格中 M = ▲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5.碳排放一般指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我国体现大国责任,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人们称其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
①写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
②此转化过程是否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
(2)你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些什么?(至少2点) ▲ 。
(3)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某小区路灯利用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的蓄电池作电源,其电压为、容量为(表示安小时),若路灯的规格为“12V 24W”。如果电池充满后给灯泡供电,电量下降至20%停止工作,电池充满一次可以供路灯工作多少小时?
第 1 页 共 2 页 锦绣江外2023年中考模拟考试(四)科学试题卷 第 2 页 共 2 页★机密·启用前 命题时间: 2023-5-31
锦绣江外 2023 年中考模拟考试(四)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科学试题卷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考试须知:
6. 2023 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 15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校于 5 月 15 日开展了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以下关于防震减灾的做法,正确的是( )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内填写姓名和考号,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①要牢记紧急逃生路线及附近安全疏散地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②准备家庭地震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之处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C1-35.5 S-32 Fe-56 Ca-40
③发生地震时不要慌乱,尽可能关闭电、火、煤气
5.g=10N/Kg
④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等,可迅速躲在广告牌、树等下面
卷Ⅰ ⑤撤离时要保护好头部,不要翻窗、跳楼,可乘坐电梯迅速逃离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1-10 题每小题 3 分,11-15 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
1.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中错误 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的是( ) A.外出就餐,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 B.放学回家,及时关闭教室用电设备
A.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B.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C.能源结构向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C.第二性征出现 D.身高突增,心肺等器官功能增强 8.每年 5月衢州六春湖的杜鹃花盛开,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杜鹃花属
2.第 19 届亚运会定于 2023 年 9 月 23 日(农历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 于( )
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器官
A.该日月相为下弦月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9.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②③之间 D.衢州地区昼夜等长 A.给庄稼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有机物
3.我校校园阳光房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了果蔬,现需要在营养液中加入复合肥,下列化肥中属于复 B.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合肥的是( ) C.移栽的黄瓜幼苗根部带一个土团,主要目的是给幼苗提供无机盐
①KNO ②Ca(PO ) ③NH H PO ④K SO D.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筛管向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3 4 2 4 2 4 2 4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素养的基本要求,分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作血涂片 B.a处进气收集 H2 C.称量 NaOH 固体 D.溶解 第 8 题图 第 10 题图
5.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10.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图丙中的 a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乙可知,当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B.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98℃
C.只增加水的质量,则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 d D.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第 1 页 共 12 页 锦绣江外 2023 年中考模拟考试(四)科学试题卷 第 2 页 共 12 页
★机密·启用前 命题时间: 2023-5-31
11.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 P、Q、R、S 和 T,并设计如图所示的 二、填空题(本题有 8 小题 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
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16.小科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A.动物 P 可能是鲫鱼,动物 R 可能是青蛙 (一)制作临时装片:
B.动物 P 与 Q 的亲缘关系比 P 与 R 的近
C.动物 S 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D.动物 T 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12.1911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这就是著名的
α粒子散射实验。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小科对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设计如上: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小科的实验设计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 ▲ 。
B.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二)观察临时装片:
C.原子核体积很小 D.原子核质量比较大 小科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上图所示视野,若要进一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A的内部结构,
13.五一假期,小科妈妈开车带着小科到郊外去游玩,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选填序号)
A.汽车配备安全气囊,是为了避免突然启动过程中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 ②向左移动装片 ③向右移动装片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B.汽车紧急刹车时,小科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7.2021 年 12 月 9 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行了中
C.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如图所示是水球实验。
D.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汽车仍需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 (a)王亚平往水膜里注水,水膜很快变成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
14.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b)王亚平将蓝色颜料液体注入水球中,很快变成一个蓝色水球;
(c)王亚平将半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泡腾片在水球中不断产生小气泡,
水球不断变大,但是并没有气泡从水球中跑出来,王亚平却闻到了阵阵的香气。
以上现象主要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填字母)
“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摆件,最后被叶光富用手拦住停止运动,
A.将等质量的锌粉、铁粉分别放入盛有足量且相同浓度稀盐酸的容器中 说明力可以 ▲ 。
B.向 NaOH 和 BaCl2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H2SO4溶液 18.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直到近代,科学家才揭开了水的组成的神秘面纱。
C.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①1781 年,普里斯特里点燃“易燃空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发现瓶壁有水珠。卡文迪许又用纯氧代替
D.向 20g 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 7.3%的稀盐酸(Q 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空气重复这一实验,证实“易燃空气”燃烧产生水,“易燃空气”是指 ▲ 。可惜受错
15.小衢同学走到如图电动扶梯前,发现电梯上没有站人时运行较慢,当他站到电 误观念影响,这两位科学家仍认为水是一种元素。
梯上时又快了很多。他了解到电梯是由电动机带动运转的,电梯的控制电路中安 ②1782 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收集到“易燃空气”和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由此
装了力敏电阻(力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力敏电阻受到压力时,阻值会发生 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
变化),控制电梯运动快慢的模拟电路如图所示。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③1811 年,阿伏加德罗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
A.触点 3 与触点 1 接触时,电梯运行较快 数量的分子。根据这一假设以及大量精准的实验测定,水可以表示为 H2O。水通电时水分子发生了如下
B.力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受压时阻值变小 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电梯没有站人时,继电器的电磁铁磁性较强 A.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D.电梯没有站人时,电动机不工作 B.两个氢分子可以表示为 2H2
C.1 个水分子中含有 1个氧原子和 1个氢分子
卷Ⅱ D.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 2:1
第 3 页 共 12 页 锦绣江外 2023 年中考模拟考试(四)科学试题卷 第 4 页 共 12 页
★机密·启用前 命题时间: 2023-5-31
19. 如图甲所示,一个空的小玻璃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 22.小明发现电吉他的发音是通过电磁拾音装置连接扬声器而实现的。拾音器的基本结构如图 1所示,
口朝下,这两次小玻璃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 由铜线绕成线圈,金属吉他弦被磁化成一个磁体,拨动吉他弦的时候就相当于铜线圈在切割弦的磁场,
(1)橡皮膜能扎在瓶口不滑落,是因为 ▲ 力的存在; 从而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越大声音越响。小明想探究吉他的响度与什么有关。用电流检测仪器测得某
(2)两种放置方法,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其中 ▲ 一次拨弦的电流情况,如图 2 所示。小明得出吉他的响度与弦的振动的幅度有关,越用力拨弦(使弦
(选填“第一次”或“第二次”)凹陷得更多; 拉伸幅度变大,
(3)如图乙所示,是船闸的示意图,当船从闸室进入下 振动变快),声音越响的结论。
游时,船受到的浮力 ▲ (选填“变大”、 (1)小刚同学觉得小明同学的实
“不变”或“变小”)。 验结论不够科学,你觉得实验存在
20.北京冬奥会奥运火炬接力迎来了全球首次水下机器人火炬传递,彰显了北京奥运的环保理念和科 哪些问题 ▲ 。
技力量。 (2)观察图 2 可知电流方向在不断
(1)奥运火炬“飞扬”采用碳纤维作为外壳材料,实现了“轻、 变化,引起电流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 。
固、美“的特点,为此,专家团队必须解决碳纤维耐高温、耐 (3)若选用 ▲ 材质的金属弦(填“铜质弦”或“铁质弦”),无论如何拨动金属弦,扬声器都不
燃烧的要求,耐燃烧属于碳纤维的 ▲ 性质。 能发音。
(2)为保证火炬在水中能稳定燃烧,专家团队在火焰的周围设 2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所示。
置了“气膜式热防护罩”(用气体压强在火焰外部形成一圈隔离层,使火焰与水隔离),从燃烧条件 (1)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 100g 水的 A、B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
分析,该防护罩的作用是 ▲ 。 如图 2 所示,烧杯 A 中溶解的溶质是 ▲ (填“甲”
21.2022 年 2 月 15 日,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决赛中,17 岁的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金牌,成为中国最 或“乙”)。
年轻的冬奥冠军!如图为苏翊鸣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将 t3℃时甲的饱和溶液 150g 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10%
3
(1)丰盛的午餐为苏翊鸣提供了各种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其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部位及终 的甲溶液,需加水 ▲ mL(水的密度为 1g/cm )。
产物分别是 ▲ 。 (3)现有 t2℃时的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下列
(2)营养物质被吸收后,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 ▲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说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
(3)小肠绒毛壁、肺泡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均为 30g
充分体现出 ▲ 的生物学观点。 B.分别升温至 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分别降温到 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大于析出乙的质量
D.保持温度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小题 15 空,24- 25 题每空 3 分,26- 28 题每空 2 分,共 36 分)
24.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 2023 年杭州亚运会,研究者以唾液中
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1号试管 2 号试管
实验处理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 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 滴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 2毫升
温度条件 37℃ ?
第 5 页 共 12 页 锦绣江外 2023 年中考模拟考试(四)科学试题卷 第 6 页 共 12 页
★机密·启用前 命题时间: 2023-5-31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 ▲ 。设置 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 步骤Ⅲ:用当地的地图确定简易指南针所指的方向。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 ℃。 步骤Ⅳ: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如图丙)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 1 号和 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 ▲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节选)
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25.小科将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物。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他查阅资料得知酚酞试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并进行了以
指针磁性强, 指针磁性强, 指针磁性弱,
下探究: 指标一
且能自由转动 不能自由转动 不能自由转动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 向, 能较准确指示南北方向,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
指标二
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保持平衡
(1)将条形磁铁的 S 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 ▲ 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 ▲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
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
27.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量,某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利用生成 CO2的
质量来测定(忽略稀盐酸挥发的影响)。
稀盐酸
A 稀盐酸
碱石灰 干燥剂
猜想Ⅰ:红色褪去,与 NaOH 溶液和空气中的 CO2反应有关。
样品
样品
猜想Ⅱ:红色褪去,与 有关。 B C D E
甲 乙
猜想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试液的浓度有关。为验证猜想Ⅱ和猜想Ⅲ ,小科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小科用图甲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 D 装置质量的变化来得到 CO2质量。为了避免水蒸气对
实验 1 :(1)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猜想Ⅰ是不可能的,其理由是 ▲ 。 实验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装置 C 中应装入 ▲ (填试剂名称)。
(2)请将猜想Ⅱ补充完整 ▲ 。 (2)小明用图乙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总质量的变化来得到 CO2质量。他用碱石灰做干燥
(3)依据上述实验现象,为使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更明显,你认为实验中的药品应如何选择 剂,请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 ▲
▲ 。 (3)实验时,正确选择干燥剂后,两装置均可通过左侧导管鼓入某种气体一段时间,来进一步减小误
26.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指南 差。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
针制作过程如下: 选项 实验装置 反应开始前鼓入的气体 反应结束后鼓入的气体
步骤Ⅰ:取 2 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 A 甲 氮气 氮气
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缝衣针 B 甲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10 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 C 乙 氮气 氮气
步骤Ⅱ: 将 1 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 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所示,用 1 D 乙 干燥空气 干燥空气
块橡皮和 1 枚大头针做成支座,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水平支起。
第 7 页 共 12 页 锦绣江外 2023 年中考模拟考试(四)科学试题卷 第 8 页 共 12 页
★机密·启用前 命题时间: 2023-5-31
3
28.小科同学想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液体密度计。他用重力为 1.2 N 的空桶分别盛满酒精、水、盐 30. PPR 材料密度为 0.90 克/厘米 ,半透明,用它制水管时需添加阻光
水三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三种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所得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材料。以防止水的二次污染.市场上管材质量不一,劣质 PPR 管因掺入碳
酸钙,以致管材强度降低、极易渗水 CCTV 10《我爱发明》拦目介绍了
液体种类 酒精 水 盐水 快速识别 PPR 管材优劣方法.具体如下:
液体密度 ρ/(kg/m3) 0.8×103 1.0×103 1.1×103 A.观察管中的明亮程度,若明亮则未添加阻光材料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N) 2.0 2.2 2.3 B.将管材灼烧,在剩余物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掺入碳酸钙
C.等质量的劣质管材比优质管材体积略小。
(1)应将弹簧测力计的 1.2 牛处标记为 ▲ 刻度。
取 60 克 PPR 管,与 2004 年后发行的 1元硬币捆绑在一起浸没水中观察管材的浮沉情况。请回答:
(2)利用该“密度计”可测得液体的密度最大为 ▲ 千克/米 3。
(1)按照方法 C 检测,当优质、劣质两种管材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 管材。
3 3
(3)已知该“密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 0.1×10 千克/米 ,则用它 ▲ (2)检测方法 B 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 3
(选填“能”或“不能”) 精确测出大小为 0.71×10 千克/米 的汽油密度。 (3)PPR 管也是塑料管的一种,它的原料是采用可循环再用的环保物料,它属于什么材料 ▲ (选填
“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四、解答题(本题有 7 小题,29 题 4 分,30 题 8 分,31 题 8 分,32 题 4 分,33 题 6 分,34 题 6 分, (4)取 7 克的 PPR 管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 22 克,水 9 克,该有机物分子中各
35 题 8 分,共 44 分) 原子个数比为 ▲ 。
29.《加油!向未来》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科学实验节目,有一期节目中,实验员
将三个装有部分水的铁桶(未加盖)加热至水沸腾后,分别倒扣在冰块,液氮和常温水中,结果发现
倒扣到冰块(A 池)和液氮(B 池)中时,铁桶没有明显变化;而倒扣在常温水(C池)中时,铁桶迅 31. 共享汽车为纯电动新能源车,它的废气排放几乎为零,而燃油汽车的废气中 PM2.5 含量比较高。
速变瘪。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小科一家打算租用该款电动共享汽车去自驾游。回答下列问题:
(1)PM2.5 是指直径小于等于 2.5 ▲ 的颗粒物。(选填“厘米”、“微米”、“纳米”)
(2)由于燃油汽车等常规能源的过度使用,加剧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说明生态系统的 ▲
能力是有限的。
(3)电动共享汽车行驶时,通过锂电池供电,驱动电机转动,其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是:
▲ 。
(4)小科自驾游到了一个古村落,发现村落中有许多高大的银杏树,枝头挂着许多“白果”,银杏的
白果是由 ▲ 发育而来的。
32.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兑现了“绿色办奥”承诺,成为迄今为止首个“碳中和”冬奥会,科技与创新
在这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新技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 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 CO2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
为零。其技术原理简化为图甲所示,其中压缩机压缩 CO2气体示意如图乙所示。CO2气体经压缩机时,
压缩机对其做功,CO2气体的内能增大;经冷凝器后变成液态 CO2,此过程为 ▲ (填
写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情况);经膨胀阀和蒸发器后再次变成 CO2气体,CO2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2)新材料: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原料检测、聚乳酸生产加工,制成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餐盒,供北
京冬奥会选手使用。这些餐盒可还田变为肥料,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餐盒变肥料”
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田生态系统里的 ▲ (填写生态系统的成分)。
第 9 页 共 12 页 锦绣江外 2023 年中考模拟考试(四)科学试题卷 第 10 页 共 12 页
★机密·启用前 命题时间: 2023-5-31
33.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不断出现在宾馆、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某品牌消毒机器人部分 35.碳排放一般指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我国体现大国责任,推动以二氧化
参数如下表。请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1)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 5 分钟,行驶的路程有多少米?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人们称其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转化
(2)若该机器人装载 8 千克消毒液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80 厘米 2,此时该机器 过程:
人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①写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
(3)该机器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以运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电池的输出功率为 140 瓦, ②此转化过程是否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
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占电池输出功率的 35%,则该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你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些什么?(至少 2 点) ▲ 。
××牌消毒机器人 (3)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某小区路灯利
用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的蓄电池作电源,其电压为12V、容量为 24A h(表示安 小时),若路灯的规
项目 参数
格为“12V 24W”。如果电池充满后给灯泡供电,电量下降至 20%停止工作,电池充满一次可以供路灯
机身自重(千克) 80
工作多少小时?
运行速度(米/秒) 1
34. 硅钢是变压器、充电器中的核心材料,其主要成分是 Fe 和 Si。某学生用硅钢样品做了如下实验:
取 4.2g 硅钢样品,将 60g 稀硫酸分 6 次加入样品中(其中稀硫酸与硅及其它杂质不反应),充分反
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稀硫酸的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M 2.8 2.1 1.4 0.7 0.7
(1)从以上数据可知,稀硫酸加入第 ▲ 次充分反应后,铁恰好完全反应。
(2)表格中 M = ▲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 11 页 共 12 页 锦绣江外 2023 年中考模拟考试(四)科学试题卷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
1-5 ADBBC 6-10 CADBC 11-15 BADCB
①应该滴清水 ②①④
bc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氢气 BD
摩擦 第二次 不变
化学 保证燃料能达到着火点;能使气体燃料和助燃剂充分混合。
小肠、氨基酸 ①→②→③→④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该实验存在两个变量:振动的幅度和速度 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在变化 铜质弦
乙 350 B
24.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37 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
25.(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显红色。
(2)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3)选取0.5%的酚酞试液和0.5%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选取浓度较低的酚酞试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6.(1) S
(2)多次拨动自制的指南针,静止时总是指示南北方向。
(3)硬壳卡纸折成直角时要对折,大头针做成支座时要找准卡纸的重心位置。
27.(1)浓硫酸
(2)不合理,因为碱石灰也会吸收二氧化碳
(3) ACD
28.(1)零 (2)3.8×103kg /m3 (3)不能
29.铁桶中的水加热到沸腾时,桶中的水变为水蒸气把桶内的空气排出。A组铁桶倒扣入冰块池中,铁桶内的水蒸气遇冷迅速液化,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但因为冰块是固体,固体间会有空隙,外界的空气会从空隙中进入到桶内,使桶内外无法形成气压差,桶不变瘪;B组铁桶倒扣入液氮池中,液氮容易汽化吸热,铁桶内的水蒸气遇冷迅速液化,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但由于液氮容易汽化为气体补充入铁桶内,使桶内外也无法形成气压差,桶不变瘪;C组铁桶倒扣入常温水池中,铁桶内的水蒸气遇冷迅速液化,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桶被压瘪。
30.(1)优质 (2)CaCO3+2HCl═CaCl2+H2O+CO2↑
(3)有机合成材料。(4)C:H=1:2
31.(1)微米 (2)自动调节
(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4)胚珠
32.(1)液化放热;(2)分解者。
33.(1)300米 (2)1.1x105帕 (4)49牛
34. 5 3.5 12.25%
35.(1)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1分) 遵守(1分)
(2)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做法是:绿色出行、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和包装袋、节约用水和用粮、少开空调或空调设定温度不高于26℃。 (2分)
(3)9.6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