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射线,直线[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线段,射线,直线[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6-05-16 12:19:00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建湖县冈东实验学校 耿秀玲§6.1线段、射线、直线(1)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桥上的钢索
霓虹灯射出的光线
伸向两方笔直的铁轨线段 直线射线向一个方向
无限延伸向两个方向
无限延伸可度量不可
度量不可
度量不延伸1个2个0个请你画出线段、射线、直线,
再议一议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与 下列四组图形中,有线段、射线、直线,哪一组的两条线能相交? ( )DCBAD怎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呢?
请阅读课本183页第一段.AB记作: 线段AB (或线段BA)a或记作: 线段 a线段有两种表示方法:
1.用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
2.用一个小写字母.线段怎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AB记作: 线段AB (或线段BA)a或记作: 线段 a线段怎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OP记作:射线OP射线写在前面O记作:直线 MN(或直线NM)直线有两种表示方法:
1.用两个大写字母;
2.用一个小写字母.或记作:直线 直线记作:直线A ( )
记作:射线AB ( )
记作:直线ab ( )
记作:线段FE ( )×××√下列表示方法是否正确?想一想想一想小兔子想从A地到B地.
⑴图中的三条路线哪一条相对近一些?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A地B地⑵有没有最短的路线?想一想城市交通图由火车站到汽车站,①②走哪条路线更近?台湾与大陆开通直航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什么? 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来刻画北京与高雄两地的距离更为合理?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实践与操作取一张长方形纸片,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标上字母.
(1)估测线段AB与线段BC的大小关系;
(2)怎样验证你的猜想呢?ABm规律探索ABm规律探索ABm规律探索8728nn-1 教室里共有3位同学,如果每位
同学都要和其他的人握一次手,
那么他们一共握手 次;
若是 4 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 5 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20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 n 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实际问题数学问题实践与3610190观察与欣赏线段构成的美丽图案观察与欣赏线段构成的美丽图案我有哪些收获呢?
与大家共分享!学 而 不 思 则 殆回头一看,我想说…课后作业1.必做题:
课本185页习题6.1第一题.
2.兴趣题:
往返于南京、盐城两地的客车,中途必须停靠
扬州、高邮、兴化三个站.根据你所学的数学
知识回答:需要制定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3.挑战题:
用线段构造一幅漂亮的图案.敬请指导线段、射线、直线
建湖县冈东实验学校 耿秀玲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生活 ——数学”,“活动 ——思考”为主线展开。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采用探究、开放型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学会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强化用数学的意识;并通过欣赏图案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6.1 线段、射线、直线(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
2.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感知比较线段大小的方法。
3.通过具体情境,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爱国热情;欣赏美、感受美,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2.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3.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
展示一组照片,引入课题。
二、操作交流
1.让学生画出线段、射线、直线,并议一议它们之间的区别。
2.巩固练习:
下列四组图形中,有线段、射线、直线,哪一组的两条线能相交? ( )
A B C D
三、探索新知
(一)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示方法
1.学生自学课本第183页第一段;
2.师生共同分析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示方法;
3.想一想:下列表示方法是否正确?
(二)线段最短以及两点之间的距离
(1)小兔子想从A地到B地.
①图中的三条路线哪一条相对近一些?
②有没有最短的路线?
得出: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2)解决章头图所提出的的问题。
(3)以大陆与台湾开通直航为话题,引出“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
育。
(三)比较线段的大小
以比较长方形相邻两边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归纳出比较线段大小的
常用方法:1.叠合法; 2.度量法。
四、拓展提高
(一)规律探索:根据直线m上点的个数,探索线段的条数。
(二)实践与应用:
教室里共有3位同学,如果每位同学都要和其他的人握一次手,
那么他们一共握手 次;
若是 4 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 5 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20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若是 n 位同学,一共握手 次.
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进行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学会建立数
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强化用数学的意识,。
五、图片欣赏
欣赏一组由线段组成的图案,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
1.必做题
课本185页习题6.1第1题。
2.兴趣题
往返于南京、盐城两地的客车,中途必须停靠扬州、高邮、兴化三个站.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
回答:需要制定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3.挑战题
用线段构造一幅漂亮的图案。
板书设计:
6.1线段、射线、直线
表示方法: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的大小比较:
1.线段 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1.叠合法;
2.射线 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2.度量法。
3.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