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
[教学目标]
1.能够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反映数据的特征。
2.联系生活实际,尝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寻求最佳方案。
3.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
[教学用具]
骰子(师生均自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2页的“阅读材料”,运用多媒体展示报刊杂志等媒
体中常见的统计图表。(学生课前收集,教师筛选展示,也可展示光盘中的课件---各种各样的统计图)
归纳引入新课: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都是常见的统计图,在网上、书籍、杂志、报纸上我们还会看到许多其他形式的统计图或统计表,它们使数据变得一目了然,让读者能够很快了解作者所表达出的信息。那么,哪种统计图表可以较为准确而迅速地反映出所要表达的信息呢?
二、实践操作和探究分析
问题4 在掷骰子的实验中,要观察“出现6点”和“不出现6点”的频率变化情况。
下表(a)、(b)是两位同学分别设计的统计表。
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一个统计表来记录数据?
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实验,并填写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每人做30次,分组填完表格后进行比较,选择哪个表格填写实验数据更合理些?并说明理由。
问题5(可以调用光盘中的网络资源---哪个更有营养)
有许多人认为鹌鹑蛋比鸡蛋更有营养,是不是这样呢?
检测发现,每100克鹌鹑蛋和鸡蛋的可食部分中各种维生素B的含量分别为: 维生素B1约0.18毫克和0.15毫克;维生素B2约0.79毫克和0.31毫克;维生素B6约0.02毫克和0.12毫克。
(1)根据这些数据,你能判断鸡蛋的各种维生素B的含量比鹌鹑蛋高吗?你将选择哪一种统计图来进行比较呢?
(2)学生甲用两幅直方图比较两种蛋的各种维生素B含量,如下图。
学生乙用一幅直方图比较两种蛋的各种维生素B含量,如下图。
这两张图哪一张图的效果好?好在哪里?
学生甲用两幅直方图比较两种蛋的各种维生素B含量,由于两张图的纵轴单位刻度不同,容易使读者错误地认为鸡蛋中各种维生素B的含量高.学生乙用一幅直方图比较两种蛋中各种维生素B的含量,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两种蛋之间的差异,效果好得多。
问题6(可以调用光盘中的课件---画一幅恰当的统计图)
丁文静是集邮爱好者,她每年都要对自己收藏的邮票进行整理。到2000年年底,她收藏的邮票达到了100张;当2001年年底到了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收藏的邮票已经有200张了。
(1)她用下图来表示自己的收藏成果,这样的描述合适吗?请你做出评判。
丁文静的邮票收藏情况
从高度看,上图中第二个正方体确实是第一个正方体的2倍;但从体积上看,却是23(=8)倍。这样就会使读者产生错误的印象,以为2001年丁文静收藏的邮票比2000年多得多。所以这样的描述不合适。
(2)请你用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她的收藏成果。
三、实践应用
试一试 (教材第133页习题20.1)
1. 2002年4月11日《文汇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上海自愿报名去西部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已达3 600多人,其中硕士、博士占4%,本科学历占79%,大专学历占13%.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表示这些人员的学历分布情况。
(可以调用光盘中的网络资源---开发西部地区上海志愿者学历分布情况)
2.制作合适的统计图表示下面的数据:
(1)到2000年底,北京市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由5年前的36.26%和32.4%增至43%和36%。
(2)某省2001年粮食总产量为2 500.3万吨,其中,夏粮804.2万吨,早稻147.3万吨,秋粮1 548.8万吨。
(3)我国1980年人口总数为98 705万人,1985年为105 851万人,1990年为114 333万人,1995年为121 121万人,1999年为125 909万人。
(可以调用光盘中的网络资源---绘制统计图)
四、交流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与探索,你能否谈谈如何根据不同情况的具体要求选用恰当的统计图表?
五、检测反馈(可用投影仪)
1.一组数据如下表:
第一季度家庭收入、支出比较(单位:元)
月份 收入 支出
父亲 母亲 孩子 合计 父亲 母亲 孩子 合计
一月 878 663 1200 2741 274 145 489 908
二月 890 689 1600 3179 190 689 500 1379
三月 910 540 1500 2950 294 180 550 1024
总计 2678 1892 4300 8870 758 1014 1539 3311
请你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比较第一季度家庭的收入、支出情况。
2.下图是某商品的广告,指出其误导之处,并作出正确的条形图.
六、作业布置
教材第134页习题20.1第3题、第4题。
(蒯海峰)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