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2023年定海区八年级下科学期末模拟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舟山市2023年定海区八年级下科学期末模拟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6-13 20:0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舟山市2023年定海区八年级下科学期末模拟检测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卷I(选择题)和卷II(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g取10牛/千克。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Mg-24,Ca-40,N-14,K-39,C1-35.5,P-31,Na-23,S-32
4.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5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密度公式 B.甲烷分子结构 C.北京冬奥会会徽 D.空气成分饼状图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磁现象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的磁悬浮列车能够悬浮是利用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B.图②当线圈静止在此位置时,通电后线圈不会转动,是因为导线不受到力的作用
C.图③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的指向决定的
D.图④地球周围的地磁场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3.下列微观示意图中黑球代表氢原子,白球代表氯原子,其中代表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4.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B. 制取气体C. 收集气体 D. 验满
5.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下列不会导致土壤板结的是(  )
A.施有机肥 B.长期单一的偏施化肥
C.暴雨造成水土流失 D.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
6.为了取出某一较深缝隙中的铁钉,小明想到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7.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D.:“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则能证明可燃物必须有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9.在树干上乱刻乱画,可能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
A.切断了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 B.切断了向上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C.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D.切断了运输水、无机盐和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10.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与对应的结论( )
A.如图: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B.如图:牛顿做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C.如图:奥斯特实验得出利用磁场可以获得电流
D.如图:玻璃通电加热实验验证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线
11.现有和(乙烷)组成的可燃性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18% B.20% C.22% D.25%
12.下列图像符合描述情况的是( )
A.①表示:用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质量发生的变化
B.②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
C.③表示:用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变化情况
D.④表示: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
13.某校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大洞,变成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照样枝繁叶藏、开花结果。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古树的导管部分朽烂 B.古树的导管全部朽烂 C.古树的筛管部分朽烂 D.古树的筛管全部朽烂
14.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X的化学式为CH2O
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
15.如图是小明家的部分电路,他将电水壶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工作的电冰箱突然停止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水壶的插头,电冰箱仍不能工作,用试电笔分别测试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均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 )
A.电冰箱所在电路的b、c间断路
B.电冰箱所在电路的b、c间短路
C.电路的c、d间导线断路
D.灯泡正常发光,灯泡的两个接线柱能使试电笔发光
第II卷(非选择题)
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
16.如图所示是蔬菜无土栽培装置。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含有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物质的培养液。
(1)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2)若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______培养液的浓度(选填“大于”、“小于”、“等于”),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
17.单氟磷酸钠化学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氟磷酸钠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已知F为-1价,则单氟磷酸钠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18.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在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1)取走其中一块后,磁铁在水平推力F2的作用下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______F1(选填“>”“=”或“<”);
(2)如图丙,磁铁在F2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若闭合开关S,则磁铁运动速度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19.2020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③捕获并资源化利用合成绿色液态燃料。
(1)反应Ⅱ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整个过程中可以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0.今年,为保护耕地,我区及周边不少地区出现“退林还耕”,尤其不建议在适合耕种的壤土类土壤上继续种植树木、草皮和花卉等,以下对此类土壤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①土壤中矿物质颗粒、空气、水、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②通气性好、透水性差;③通气性好、透水性强;④保水保肥能力差;⑤土壤黏性适度;
为保护耕地土壤资源,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______(任写一种)
21.如图所示为由电磁铁P、衔铁Q和闸刀S组成的自动空气开关的原理图,当电路在短路或过载情况下导致______过大时,电磁铁的磁性变______(填“强”或“弱”),吸引衔铁Q的力变大,使衔铁转动,闸刀在弹力的作用下自动断开,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22.先前,日本宣布将把处理后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引发国际舆论哗然。这些废水经过处理,依然还含有较高浓度的放射性氘。排入海洋后,会对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通过海流扩散,氚会扩散到东海、黄海、渤海等海域。
(1)“放射性氚”是一种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与______占据同一个格子。(写元素名称)
(2)专家认为现阶段日本核废水中放射性物质“氚”的浓度还过高。最好是先把放射性废水收集起来储存,让氚的含量减少到当前的1/16再排放才安全。按照专家说法,日本应再储存核废水______年。(放射性“氚”的半衰期为12.43年)
(3)自然界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90克/米 ,其中占99.98%(可视为100%),若有一瓶氢气,只含。结合资料,计算在标准状况下该瓶氢气的密度为______克/米3。
23.种子中不同的营养物质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的体积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的比值是不一样的。例如,葡萄糖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等于1:1,蛋白质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不等于1:1。科学上把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和消耗氧气的体积的比值称为呼吸熵。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下图的装置1和装置2(氢氧化钠溶液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忽略不计),其中,装置1和装置2中的发芽种子的种类相同,大小、健康状况相近,数量相同。
(1)测定消耗氧气的体积的是哪个装置,请做出判断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测得消耗氧气的体积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更精确,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其容器和小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煮熟种子和5毫升蒸馏水,用于排除装置1和2内因环境因素引起的体积变化对实验的干扰。这里的环境因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2点)。
(3)某次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将装置1、装置2以及对照组放在25℃温度下,关闭活塞,30分钟后,读出装置1、装置2刻度管的着色液向左分别移动a毫米和b毫米,对照组的刻度管着色液向右移动c毫米,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为____________(用a、b、c表示)
24.人工心脏泵可短时间代替心脏工作,如图是该装置的示意图,磁体固定在左侧,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一个电磁铁),活塞筒通过阀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1只能向外开启,S2能向内开启。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电磁铁左端是___________极,血液会___________(选填“流入”或“流出”)活塞筒。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25、26题每空2分,27-29题每空3分,共40分)
25.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装置。
(1)实验中,可以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还可以通过指针偏转的方向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次数 导体AB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1 静止 不偏转
2 上下运动 不偏转
3 左右运动 左右偏转
根据实验记录,初步得出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运动;
26.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
①绝大多数ɑ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ɑ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ɑ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史料三: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史料一中汤姆生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他的推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ɑ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ɑ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________。
A.B.C.D.
(3)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____。(可多选)
A.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
C.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27.某家用制氧机的结构如图甲所示,配套的制氧药剂包括A、B两剂,其中A剂为白色固体过碳酸钠(Na CO3·3H2O2),B剂为二氧化锰。使用时先在反应仓和加湿过滤仓内加入适量水,然后在反应仓里依次放入A、B两剂,反应仓内就会有氧气生成,生成的氧气经加湿过滤仓加湿过滤后即可供人使用。
(1)该家用制氧机的制氧反应有两步:
第一步:;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
(2)该家用制氧机的制氧药剂选择使用过碳酸钠而不是双氧水,其原因是______(选填字母)。
A.产物更环保 B.成本更低廉 C.储存更方便
(3)小乐想利用饮料瓶、玻璃管、橡胶导管和热熔胶(可密封各接口处)仿照该家用制氧机制作一个简易制氧机,其设计图(半成品)如图乙所示,在答题卡中将设计图补充完整( )。
28.番茄维生素含量丰富,深受大众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其生理活动: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番茄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是大棚内番茄种植密度与有机物制造和消耗的关系图。为了进一步探究番茄幼苗的生理活动,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据图分析作答:
(1)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填写字母)表示的生理作用。
(2)当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时,番茄产量都不理想。分析图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______时(填“”、“”、“”或“”),有机物积累得最多。
(3)生物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_移动。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切断叶片甲中A与B之间的主叶脉。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小柯同学为了研究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资料:碱石灰是由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1)小柯选择某种昆虫做实验,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若昆虫和人体一样都是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小柯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柯采用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的方法,利用锥形瓶、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小试管棉线、碱石灰、红墨水、注射器等器材组装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柯将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捞出来马上放进锥形瓶,将带有碱石灰的小试管放进锥形瓶内,立即把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紧接着,用注射器往导管内注入红墨水,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小柯发现:一开始,红墨水总是向导管口移动并溢出,小柯再次将红墨水注入导管内。反复多次后,红墨水才停在导管内,稍后红墨水向锥形瓶移动,并且移动速度很快,大约5分钟红墨水就通过了导管进入了锥形瓶。小柯查阅资料后得知植物种子的呼吸作用不可能使红墨水如此快速地移动,实验中红墨水如此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小柯选用澄清石灰水代替碱石灰重新设计实验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装置如图丙所示,你认为用澄清石灰水代替碱石灰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6小题,第30、31题各6分,第32、33小题各8分,第34题10分,第35题12分,共50分)
30.图为某国际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系统”能把和航天员呼吸产生的反应生成液态水和甲烷气体,一定条件:。液态水循环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
(1)氧气生成系统中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
(2)已知一个航天员平均一天要消耗约0.8kg的氧气,请问一个航天员在空间站30天,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多少质量的水?(已知二氧化碳足量)
31.“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如图1)于2021年5月22日与世长
辞,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袁隆平院士带领的团队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种植海水稻,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如图3是图2中海水稻叶片局部放大示意图,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海水稻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
(2)海水稻完成图3中的C过程所需的水分,主要通过尖的根毛区吸收,再经___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送到叶等器官。进入海水稻体内的大部分水会通过图3中所示的_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散失到环境中。
32.石头纸是一种介于纸张和塑料之间的环保新型材料,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烧杯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克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10 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克 0.88 x 2.64 3.08 3.08
(1)表格中x的值为___________;
(2)10克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求实验中所使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33.如图是一个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
(2)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________,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与肺泡与毛细血管间进行气体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3)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______。
A.呼吸作用  B.渗透作用  C.扩散作用  D.交换作用
(4)在下列各项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A.肺泡  B.组织细胞  C.血液
34.2022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实现碳中和,一是要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发展增汇技术即二氧化碳的吸收技术。
资料一:浙江大学研发“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
资料二:2020年1月,李灿院士领先的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试车成功。
(1)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该技术,本质是利用微藻______作用实现固碳。
(2)“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简单流程如图,甲醇()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据图分析,甲醇合成时,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是______;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3.2吨甲醇()与______吨二氧化碳含碳量相当。
(3)2022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建设体现“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亚运会场馆实现光伏全覆盖,当阳光照射到光电半导体上,光能将转化成______,使电器工作。亚运城餐厅的餐具采用微生物降解材料生产,自然界某些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可将该材料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下生产中微生物呼吸作用的类型与上述不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可多选)
①鲜奶中添加乳酸菌后制作酸奶 ②葡萄中添加酵母菌后酿葡萄酒
35.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小明家住某小区某栋6楼,放学后乘电梯回家。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了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动触点K与静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即使闭合开关S,电动机也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6V,保护电阻R1=100Ω,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
(1)在控制电路中,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_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某次电梯正常运行时,测得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为10mA,则此时电梯载重为( );
(3)若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mA时,刚好接触静触点B,电铃发出警报声。当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kg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 )(选填“是”或“否”)超载(g取10N/kg);
(4)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电压在使用较长时间后会稍有下降,请判断若继续使用此电梯,其报警时的载重量大于还是小于原设定载重量,并说明理由。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题每小题4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B A A D C B C D C D A B C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 +5 小于
17. 四/4 +5价
18. < 变小
19. 1:1 水/H2O
20. ①③⑤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或宣传耕地土壤环境保护或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或注重农业废弃物回收(合理即可)
21. 电流 强
【详解】[1][2]电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电路中电流较大,而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而使吸引衔铁Q的力变大。
22. 氢 49.72 270
23. 装置一、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温度、气压、光照等
24. S 流入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第25-26小题,每空2分,第27-29小题,每空3分,共40分)
25. 电流的方向 切割磁感线
26. 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A AD
27. C
28. B 左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9. 红色水滴慢慢地向试管方向移动(向左移动) 带水的种子放进锥形瓶并密闭后,因为水的蒸发使瓶内气压增大,导致导管内红墨水多次溢出;当瓶内气压和外界相等时,红墨水不再向外溢出,此时瓶内仍有大量的水蒸气,碱石灰吸收水分后瓶内气压快速减小,使红墨水快速地向锥形瓶移动 石灰水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石灰水变浑浊易于观察、不受外界气压影响等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6小题,第30、31题各6分,第32、33小题各8分,第34题10分,第35题12分,共50分)
30. 1:2 设生成0.8kg氧气需要水的质量为x,
x=0.9kg,
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结合2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水气整合系统电解的水有一半可以循环利用,因此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水的质量:0.9kg×0.5×30=13.5kg。
31. 光合作用 导管 B
32.(1)1.76 (2)7
(3)设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 ,

解得:x=1.46g;
则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33.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薄 C B
34. 光合 、 4.4 电能 ①②
35. 增强 6000N 是 此时报警时的载重量大于原设定载重量
【详解】(1)[1]由图乙可知,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压敏电阻R2减小,电路中总电阻减小,则电路中电流增大,所以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2)[2]当I=10mA时,电路中总电阻
则压敏电阻R2阻值
R2=R总-R1=600Ω-100Ω=500Ω
结合图像乙可知,电梯载重
F=6000N
(3)[3]当m=1000kg,即G=10000N时,结合图像乙可知
R2=100Ω
则电路中电流
由于
30mA>20mA
所以动触点K接触静触点B,电铃报警,说明电梯已经超载。
(4)[4]由于
报警时的电流I是个定值,R1是定值电阻,当U0变小时,R2变小,结合图像乙可得,F变大,所以此时报警时的载重量大于原设定载重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