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讲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讲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2 22:05: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说教材
本首诗收录在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收录两篇乐府诗,另外一首诗是七年级(下)的《木兰诗》。因为有之前乐府诗歌学习的铺垫,初三学生对于乐府诗歌的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因此也更应注意对学生鉴赏叙事诗能力的培养。
二、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词基础,自己已经能独立理解简单的诗歌内容,不过学生对乐府诗歌这种诗歌体裁了解不够,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诗歌的方法,缺少对诗歌的深入思考,所以,我在教学中,侧重引导学生体会乐府诗歌的特点和阅读理解乐府诗歌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深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诗歌,了解古代战争兵役带给百姓的痛苦,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在诵读中,品味乐府诗的独特魅力。
3.通过比较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审美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K]
同学们,你是否有过离家的经历?当你离家多日再回到家中之时一般是什么感受?再想想,如果是离开家乡六十多年,再回到家中又该会是一种怎样的感怀呢?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十五从军征》中就刻画了这样一位老人,让我们追随他的足迹,体会他的感怀吧。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读准字音,读准断句,尽量读出情感。
2. 初步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诗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悲剧还是喜剧?
(三) 品读诗歌
1. 诗中描绘了几个场景?这些场景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到家前——刚到家——到家后
小组讨论探究,完成小组任务,体会乐府诗歌的特点:
任务一:请根据“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几句诗,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对话场景,并体会这个场景表达了老兵怎样的心情。
任务二:请根据“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几句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家中环境,并分析这些景物表达了老兵怎样的情感。
任务三:请根据“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几句诗,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老兵回家后做饭的场景,并分析这些动作描写塑造了老兵怎样的形象。
资料链接:乐府诗歌的特点:叙事性强,语言朴素却饱含情感。
2. 主题探究:出门为何“东向看”?
(四)教师小结:
本诗通过故事情节的完整叙述和人物形象的鲜明刻画塑造了老兵这个人物形象,又借老兵这一形象,集中反映了当时战士的普遍现状,借此影射当时朝廷的征兵无度,来批判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连年的战争,更将矛头指向为了私欲而发动战争的统治者。[]
(五) 作业
1.背诵全诗
2.阅读其他乐府诗,推荐《战城南》《东门行》
(六)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道逢乡人 日慕——失望——人
家中惨景 悲——东向看 望墓——怀念——家
泪落沾衣 忆募——痛恨——国
五、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叙事诗,在备课之初我就想浅文应该教出点深意出来,雪艳给了我一个思路:这首诗“东向看”可以深入挖掘一下,于是,我就以“东向看”为切入点,让学生理解老兵的情感,继而体会到兵役制度带给人民的痛苦。
这节课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同组的姐姐们,听到竞赛课的通知后,刘姐就帮我调整了组内研讨课的时间,各位姐姐都帮我磨课,给了我很多意见,尤其是雪艳,一直陪我一遍一遍地调整教案,帮我找到最佳状态。
另外,在课后我对这一课有了一点多的思考,我想这课的目标我设定为品味乐府诗的独特魅力,就《十五从军征》一首诗似乎不能说明乐府诗的整体特点,如果我把课堂上小组合作完成的环节放到课前,课上只是交流研讨,是不是可以节省出时间,再课外拓展一到两首乐府诗,去体会乐府诗的特点,也可以再强化训练一下分析乐府诗的方法。课后我跟董老师请教了一下,董老师还是一贯的主张,要给学生方法,要把方法用到实践中,我觉得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尤其我的学生已经九年级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他们最需要的,也是最能提分的,今后我还会再努力钻研。以上是我对这一课的一点思考,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在座领导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