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诗词曲五首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诗词曲五首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2 22:43: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知识储备】
一、导入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都城在临安(今杭州),版图主要在东南方,是与西夏、金朝和大理并存的政权。南宋经济虽发达,但军事实力软弱,面对金国、西夏的侵扰,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奉行投降路线,无意收复中原。
南宋虽懦弱,诗人不沉默。 千年历史千年诗,一寸山河一寸心。 英雄装点了历史,历史铭记着英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感悟那个时代文人眼中的历史,文人心中的爱国豪情。
二、目标
1、能够有韵味的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2、体会典故在诗词中的表达作用,学习本词借古讽今的写法。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爱国之志。
三、原文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四、注释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五。
南乡子:是词牌名。
京口: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神州:中原地区。
兴亡: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年少万兜鍪:指孙权年轻的时候就统率千军万马。
坐断:占领,占据。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五、词意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孙权在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六、赏析
上阕写景:望神州、北固楼、长江流。
赏析:在历史上京口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触景伤情,这怀里还有作者那挥之不去的对中原故土不能收回而念念不忘的忧伤,这份“怀”是“为国伤怀”的怀。
下阕怀古:万兜鍪、战未休、孙仲谋。
赏析:
因为孙权曾在此建功立业。这句话隐含着当朝不如当时的东吴孙权,并寄希望于下一代。这一愿望代表了南宋子民的呼声,也是对懦弱庸碌的掌权者与主和派的严正交流。这里的“怀”是壮志难酬的不甘心,是“怀才不遇” 的感怀。
整体赏析:
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抒怀,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今天,读罢辛弃疾的这首南乡子,我想你一定对辛弃疾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一定读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对当朝的不满、对失地难收的忧伤以及壮志难酬的不甘心。
七、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2、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载(1203)旧历六月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这首词就写于开禧元年(1205) 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又名京口,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南宋朝廷抵御金兵南下的江防前线。作为守令,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总是触景生情,不胜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怀古述志的著名词章。
八、问题探究
(1)本词上片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
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
(2)本词下片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
用典。借古讽今,借对青年孙权英雄有为,曾在此建功立业的史事,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愤懑之情。同时也表达词人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3)“年少万兜鍪”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用“兜鍪”代指士兵。 “兜鍪”, 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 此处用“兜鍪”代指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带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帅着这些士兵,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4)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
参考:
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这句话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5)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
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 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
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 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6)这首词融经铸史、驱遣自如,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参考:
譬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作者借用三国枭雄曹操对刘备称赞孙权的故事,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反衬当权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 怯懦苟安, 显得十分贴切自然。
(七)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
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
(八)词中三问
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大地呀,你沦落敌手!
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真可惊天地,泣鬼神。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历史兴亡呀,你总不回头!
这句话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者,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的无穷。词人心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正如这长流不息的江水!
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英雄孙权呀,你笑傲千秋!
今昔对比,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同东吴一样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竟没有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今昔对比,不仅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怅惘,也委婉暗示了他对朝廷的不满。
九、诗歌主旨
此词借古讽今,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昏庸和软弱无能,表达了作者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不满,流露出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十、课堂小结
1、熟读成诵。
2、写作特色
1)借古讽今。词人注意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如“生子当如孙仲谋”,借曹操之口,借古讽今,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2)结构新颖。词作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悲怆雄壮,有强烈的抒彩。意境高远,风格明快,同时做到了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十一、板书设计
【基础过关】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是 (1140-1207),字 ,号 , 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 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年少万兜鍪
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兴亡:
(2)年少万兜鍪:
(3)坐断:
【实战过关】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1、何处望神州?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2、 ,坐断东南战未休。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理解型默写:
1、《南乡子》含蓄地表明词人对恢复中原渴望的句子是: ? 。
2、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 。
3、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
? , 。
4、辛弃疾在《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起笔描写登亭景色,后即景生情,抒发对历史英雄角色充满敬意的名句是: ? , 。
5、表达该诗主旨的诗句是: ? , 。
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 。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诗歌的上阕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C.本词下阕落笔眼前引遐思,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惆怅。
D.“ 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6.词人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于什么,请结合词的上下阕加以分析。
(二)诗歌阅读(6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 。(2分)
8.本词表达诗人对 的怀念,并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有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2分)
9.对“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的深刻含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赞扬孙仲谋这样的英雄人物
B.对敌人的轻蔑
C.作者希望自己的后辈成材
D.感慨当时的统治者无能
(三)选出对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这首词起笔一问一答,举目远望,收入眼底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风光,流露出对被占领的中原地区的怀念。
B.“年少万兜鍪”中用“兜鍪”代指兵士,孙权统帅千军万马,更显英姿飒爽,少年有为。
C.“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引用曹操的话肯定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对满朝文武庸碌无能、怯懦苟安的痛心。
D.这首词上阕纵怀远古寄豪情,下阕落笔眼前引返思,怀古伤今,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赏析下列诗歌,完成后面各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3.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 。
14.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万兜鍪”在诗中代指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B.诗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禅。
C.“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D.这首怀古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 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五)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习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6.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一字不改地借用刘备这句话,不仅“曲尽其妙”,而且还含蓄深刻地进行了讽刺。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手法上含蓄、委婉。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风格明快,气魄阔大,尽显豪放风格。
17.“年少万兜鍪”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六)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9.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有什么含意?
20.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2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诗词阅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3.本词的作者是 (1) 。词中“ (2) (3)两句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24.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作,怀念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位英雄人物。
B.“不尽长江滚滚流”既是诗人眼前所见,又将大江和历史相联系,引出下阕历史人物。
C.“年少万兜鍪”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兜鍪”,作战时的头盔,此处代指士兵。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49.作者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有什么用意?
(十)阅读下面曲词,完成下列各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贏,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解释“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一词的含义。
(2)所选曲词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十一)阅读下面两首辛弃疾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②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作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②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51.下面对两首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乡子》的上阕,词人一问“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问“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B.《南乡子》的下阕,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C.《清平乐》的上阕,开头两句写室内所见,后两句写耳中所闻。“自语”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窗纸的声音描摹出来萧瑟破败之状跃然纸上。
D.《清平乐》的下阕,“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写词人因念念不忘恢复中原而彻夜未眠,眼前现实使他益思奋勉,不坠壮志。
52.两首词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但在艺术风格上却表现为一豪放一婉约。试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十二)诗歌鉴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十三)诗歌鉴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7.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2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十四)诗歌鉴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9.从内容和结构上看,“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有什么作用?
30.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运用了哪两个典故?
(十五)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一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
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
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
(十六)诗歌鉴赏。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8.本词上阕写景抒情,首先从空间上写出在 上眺望所见之景,突出视野的广阔;接着运用
比喻,把连绵不断的往事比作 ,来抒发自己对“千古兴亡”的感慨,营造了 、 的意境。(4分)
39.本词下阕议论抒情,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孙权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十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0.为增强表达效果,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41.这首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②空,鸣鞘③声里绣旗红。澹④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释】①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②蘸:沾染。 ③鞘(shāo):马鞭。
④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36.请描绘上片一、二句的画面。
37.这首词与辛弃疾的《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何相同之处?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53.用自己的话说说“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这两句诗的意思。
54.根据要求答题。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2)下列句中“望”字,与诗中第二句“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三)诗歌鉴赏
南乡子·送述古①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②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①述古,陈襄字,苏轼好友。熙宁七年(1074),陈襄杭州任满,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南)。苏轼作此词送别。②临平山,在杭州东北。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阅读上面这首词,回答问题。(5分)
(1)这首词中“荧荧”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按要求作答。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答:选( ),理由是: 。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
[南宋]吴潜
野景有谁收,只在苍鸥白鹭洲。风树飘摇云树暗,衣飕。目断①青天天际头。
壮志世难酬,丹桂红蕖②又晚秋。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载取江湖一片愁。
[注释]①目断:望断,望到看不见。②红蕖:红色的荷花。
69.词的上阕围绕“ ”对苍鸥、白鹭洲、树等景物进行了描绘。
70.说说“载取江湖一片愁”中“载”字的表达效果。
(六)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小题。
南乡子
(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等意象勾勒出怎样一副画面?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
(2)下面哪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做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挥手自辞去,萧萧班马鸣。
四、诗歌对比鉴赏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如何表现孙权的“英雄”形象的?
4.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你说说《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和《越中览古》后两句,各是怎样抒发历史兴亡之感的。
(二)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2.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______。
43.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①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②江上,夜深儿女③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④,玉殿⑤正思贤。想夜半承明⑥,留教视草⑦,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⑧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释)①范倅:滁州通判,是辛弃疾的副手,范倅任满,稼轩作此词为他送行。②莼:莼菜羹。鲈:鲈鱼脍。指代范倅返乡。③儿女:此处当指作者。④朝天:指朝见天子。⑤玉殿:金銮宝殿,代指皇帝。⑥承明:承明庐。⑦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⑧殢(tì)酒:沉溺于酒。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南乡子》上片放眼美好的神州风光,牵发了思古之情,下片则引入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议论。
B.《木兰花慢》词人以“老来”起笔,流露出对流年的不舍之意,上片直接表达了月圆人也圆的深厚情谊。
C.《南乡子》整首词三问三答,层层推进,不仅表现出感情的悲怆,而且也可以从中看出词人不失雄壮的情怀。
D.《南乡子》以“生子当如孙仲谋” 暗示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木兰花慢》则以“愁肠殢酒”表露出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悲愤。
(四)阅读辛弃疾的两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①,坐断②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兜鍪(móu):头盔。这里指孙权统率下的强大军队。②坐断:占据、割据。
45.下列关于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破阵子》从“吹角连营”到“霹雳弦惊”,描写了好友陈同甫雄壮的战斗生活。
B.“沙场秋点兵”中的“秋”,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C.《南乡子》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全词借景抒情,借古讽今。
D.“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化用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但辛弃疾写国家兴亡之感,两者意境不同。
46.《破阵子》表明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基调由雄壮变为悲壮的一个词语是 。
47.《南乡子》也是一首“壮词”,请结合全词,从题材内容、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说说其“壮”在何处。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7.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两首词的作者都是南宋的辛弃疾,从2首词作中充分展示了辛词豪放的风格。
B.(乙)诗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下片用典,表达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C.(甲)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D.(甲)诗中“八百里”,指牛,借用《史记》中项羽杀牛作炙的典故。(乙)诗“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引用三国时期曹操称赞孙权的话。
58.(甲)(乙)两首诗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湩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9.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甲)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所呈现的形象。
60.对(乙)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展开想象,描述一下你由此而联想到的画面。
61.下面对这两首词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B.(甲)文上片对景抒怀,抒发“兴亡”之叹,下片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讽刺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C.(乙)文“聚”“怒”二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视觉描写了潼关之险,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D.(乙)文最后两句为全曲点睛之笔,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与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七)诗歌赏析。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1)简析两诗中写景的作用。
(2)两诗一写秋景,一写春景,都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但诗歌表达的感情却不样,请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
(八)诗歌鉴赏。
【甲】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①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②,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①“寄奴”:指南朝宋武帝刘裕。②“元嘉草草”: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大败而归。③“佛狸”:北魏的皇帝,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
7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展现了怎样的情景 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74.《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迁移拓展】
关于北固山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55.2 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
关于北固亭
北固亭,最初修建年代未知,新亭重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称凌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惊闻夫君刘备病殁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遥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叫祭江亭。
自读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北固亭怀古》,比较一下,两首词在内容、风格和写法有何不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答案
【基础过关】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者是 (1140-1207),字 ,号 , 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 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答案】 辛弃疾 幼安 稼轩 南宋 苏轼
【解析】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
2.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年少万兜鍪
【答案】 ①móu
【解析】 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
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兴亡:
(2)年少万兜鍪:
(3)坐断:
【答案】
(1)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2)指孙权年轻的时候就统率千军万马。
(3)占领,占据。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
【实战过关】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1、何处望神州?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2、 ,坐断东南战未休。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答案】
1、满眼风光北固楼 不尽长江滚滚流
2、年少万兜鍪 天下英雄谁敌手
【解析】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 注意“滚”“兜鍪”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理解型默写:
1、《南乡子》含蓄地表明词人对恢复中原渴望的句子是: ? 。
2、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 。
3、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
? , 。
4、辛弃疾在《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起笔描写登亭景色,后即景生情,抒发对历史英雄角色充满敬意的名句是: ? , 。
5、表达该诗主旨的诗句是: ? , 。
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 。
【答案】
1、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2、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3、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4、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5、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6、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解析】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注意“滚”“兜鍪”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2018·福建初二期中)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诗歌的上阕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C.本词下阕落笔眼前引遐思,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惆怅。
D.“ 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词上阕是落笔眼前引遐思,下阕则纵怀远古寄豪情,今昔对比,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怅惘。故选C。
6.词人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于什么,请结合词的上下阕加以分析。
【答案】 既表达了作者对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又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解析】 理解古诗思想情感,要根据作者的身世与写作背景,抓住中诗句中有情感色彩的字词如本诗中“何处”等字词理解。这首词是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既表达了作者对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又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二)诗歌阅读(6分)(2015·湖南初二期中)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 。(2分)
【答案】 词牌名 题目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词体裁的掌握能力。《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是一首词,“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
8.本词表达诗人对 的怀念,并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有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2分)
【答案】 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要分析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这两方面来分析,然后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根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言外之意:宋朝偏安一隅,同时遭受金、蒙入侵。作者在登北固楼的时候览万里江山,异常感慨:神州似乎只剩下孤独的北固楼了。国家破损,外敌深入,让作者心情茫然。可解答此题。
9.对“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的深刻含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赞扬孙仲谋这样的英雄人物
B.对敌人的轻蔑
C.作者希望自己的后辈成材
D.感慨当时的统治者无能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词下片为了达到颂孙权而嘲当朝统治者的目的,引用曹操的话来使自己的感情得以表达,”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这句话反映的情感颇多,当人们读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时,不禁会想到下一句话.孙权在江东雄据一方与曹操对垒,而刘表之子刘琮却把江山拱手让人,这正是当朝统治者的写照。所以选D。
(三)(2019·辽宁初三)选出对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这首词起笔一问一答,举目远望,收入眼底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风光,流露出对被占领的中原地区的怀念。
B.“年少万兜鍪”中用“兜鍪”代指兵士,孙权统帅千军万马,更显英姿飒爽,少年有为。
C.“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引用曹操的话肯定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对满朝文武庸碌无能、怯懦苟安的痛心。
D.这首词上阕纵怀远古寄豪情,下阕落笔眼前引返思,怀古伤今,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 D
【解析】 D. 辛弃疾的这首词,应该是“上阕落笔眼前引返思,下阕纵怀远古寄豪情”,不是“上阕纵怀远古寄豪情,下阕落笔眼前引返思”。故答案为D。
(四)赏析下列诗歌,完成后面各小题。(2018·湖南省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初二期中)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3.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 。
【答案】 词牌名 题目
【解析】 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本题考查对文体知识的了解,根据对“词”的了解,直接作答即可。
14.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万兜鍪”在诗中代指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B.诗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禅。
C.“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D.这首怀古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 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积累,了解本诗的内容,分析各选表述的要点,与本诗内容一一比较,判断正误。B错,“刘”指刘备。
(五)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习题。(2017·江苏初二月考)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6.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一字不改地借用刘备这句话,不仅“曲尽其妙”,而且还含蓄深刻地进行了讽刺。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手法上含蓄、委婉。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风格明快,气魄阔大,尽显豪放风格。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词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词,逐句进行分析。C项理解不正确,“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作者在这里借用,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
17.“年少万兜鍪”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兜鍪”代指士兵。“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此处用“兜鍪”代指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带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帅着这些士兵,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中名句的赏析。赏析句子解答时要先明确句子的修辞,分析其作用,还要写出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兜鍪”代指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带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帅着这些士兵,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1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解析】 本题是对诗词主旨的考查,要想正确把握主旨,必须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诗歌。作者赞颂孙权,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六)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2019·湖北初三期中)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9.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有什么含意?
【答案】 末句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或: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意在言外,令人叫绝。)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意思是:生儿子就该像孙权这样能够守得住父兄基业的,作者意在讽刺刘表的那些儿子,他们都如猪狗一般,既不能守住家业,也不能保全性命。
20.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既表达了作者对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又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需要结合词的写作背景来分析。作者通过赞美年轻的孙权雄踞江东,与曹操、刘备抗衡,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与不满。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16·四川初二期中)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举目远望,我中原故土在哪里呢?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意对即可)
【解析】 本题只要求解释意思,所以只要解释字词的含义,把句子所说的内容表达出来即可。
2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人作者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解析】 结合所学所知本诗的背景,抓住最后一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理解诗人杀敌报国的思想。
(八)诗词阅读。(2016·广西初二期中)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3.本词的作者是 (1) 。词中“ (2) (3)两句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答案】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解析】 第一空考查的诗歌的基本常识。根据平时积累作答。第二空考查的是默写诗句,“中原土地已非我有”的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一个设问,一个“何处”体现了无处可望。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4.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包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解析】 理解古诗思想情感,要根据作者的身世与写作背景,抓住中诗句中有情感色彩的字词如本诗中“何处”等字词理解。这首词是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包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完成时,要联系诗人的遭遇。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2019·湖北中考模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作,怀念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位英雄人物。
B.“不尽长江滚滚流”既是诗人眼前所见,又将大江和历史相联系,引出下阕历史人物。
C.“年少万兜鍪”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兜鍪”,作战时的头盔,此处代指士兵。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答案】 A
【解析】 A“怀念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位英雄人物”错误,这首词是辛弃疾所写的“怀古”之作。它写作者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49.作者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有什么用意?
【答案】 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家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我们知道,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比曹、刘强。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作者极力赞颂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正是为了反衬当朝统治者怯懦苟安、昏庸无能。
【点睛】 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时,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在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
(十)阅读下面曲词,完成下列各题。(2019·四川中考真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贏,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解释“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一词的含义。
【答案】 “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解析】 此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时,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和具体的词语分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意思是: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从中可以看出,“悠悠”既指时间的漫长久远,也指词人思绪万千而无穷尽。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2)所选曲词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包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山坡羊 骊山怀古》咏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解析】 此题考查了句意及作者的情感理解。《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作者的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山坡羊 骊山怀古》这首元曲,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历史的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而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此曲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在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十一)阅读下面两首辛弃疾的词,完成下列小题。(2019·山东中考真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②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作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②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51.下面对两首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乡子》的上阕,词人一问“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问“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B.《南乡子》的下阕,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C.《清平乐》的上阕,开头两句写室内所见,后两句写耳中所闻。“自语”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窗纸的声音描摹出来萧瑟破败之状跃然纸上。
D.《清平乐》的下阕,“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写词人因念念不忘恢复中原而彻夜未眠,眼前现实使他益思奋勉,不坠壮志。
【答案】 D
【解析】 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秋宵梦觉”指的是深秋的夜里,作者从梦中醒来。据此,D项中的“写词人因念念不忘恢复中原而彻夜未眠”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
52.两首词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但在艺术风格上却表现为一豪放一婉约。试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 ①《南乡子》风格豪放。全词放眼中原大地,思接千古兴亡,境界高远。②《清平乐》风格婉约。全词着眼细小景事,抒壮志难酬之情描写细腻,平淡中蕴含深情。
【解析】 考查对诗歌写作风格的理解。《南乡子》一词的风格是豪放的。词的上片,作者对景抒怀,凭吊千古兴亡,更加引起对沦陷区国土的怀念。下片,通过对三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和肯定,表现出辛弃疾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可以说是思接千古兴亡,胸怀壮志豪情,意境高远,充分体现了“豪放”的特点。《清平乐》则是风格婉约的。从“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来看,全词着眼细小景事,描写细腻,平淡中蕴含深情,表达的是壮志难酬之情。其风格上没有《南乡子》那样的大开大阖,风格显得婉约。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点睛】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壮阔,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十二)诗歌鉴赏(2018·新乡市第一中学初二期中)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表达了词人希望有像孙权这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继而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同时流露出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愤慨和不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这首诗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之一。作品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报国热情,但也流露出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之情。
2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答案】 角度一:设问,由登临北固亭,望神州风光引发联想,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角度二:比喻,把千古兴亡、国家兴衰的历史变化比作滚滚不尽的长江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角度三:用典,化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解析】 “千古兴亡多少事?”这是一句问话。词人禁不住发问,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悠悠,是非成败已成陈迹,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里,叠词的运用,不要暗示了时间之漫,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接着的“不尽长江滚滚流”句,词人借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
【点睛】 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炼字、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十三)诗歌鉴赏(2018·广西初二期中)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7.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答案】 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强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世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
【解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要在通读全诗内容,梳理出涉及孙权的句子并分析概括作答。“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两句词的意思是: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强大的曹操、刘备相抗衡,让曹操都赞叹、佩服他。据此作答即可。
2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希望能有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的写作手法。解答本题要联系背景材料分析。这首词作者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是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法,借此含蓄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十四)诗歌鉴赏。(2018·四川中考模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9.从内容和结构上看,“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 由景转人、从今到古,起到承接上文、引起下文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要结合整首词的意思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分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由景转人、从今到古,起到承接上文、引起下文作用。
30.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运用了哪两个典故?
【答案】 典故一:曹操煮酒论英雄,典故二:曹操“一褒一贬”(曹操褒扬自己的对手孙权,而对于刘景升儿子刘琮这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则鄙夷之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诗词中用典的理解与分析。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对课内古诗词的理解。“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运用的典故是:典故一:曹操煮酒论英雄。典故二:曹操“一褒一贬”(曹操褒扬自己的对手孙权,而对于刘景升儿子刘琮这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则鄙夷之至)。
(十五)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一词,完成小题。(2017·江苏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
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
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词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词,理解整体意思,体会词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词的表现手法赏析句子。B项理解错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是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而不是反问。
(十六)诗歌鉴赏。(2015·湖南初三期中)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8.本词上阕写景抒情,首先从空间上写出在 上眺望所见之景,突出视野的广阔;接着运用
比喻,把连绵不断的往事比作 ,来抒发自己对“千古兴亡”的感慨,营造了 、 的意境。(4分)
【答案】 北固楼 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广阔、悠远
【解析】 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39.本词下阕议论抒情,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孙权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 描写了一个年少有为、奋勇抗敌、统率千军万马的孙权形象。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暗含了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不满,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析】 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这里描写了一个年少有为、奋勇抗敌、统率千军万马的孙权形象。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暗含了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不满,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十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2019·广西初三)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0.为增强表达效果,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答案】 上片即景抒情和对比手法(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引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结合翻译“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这首词上片写景,在写景中表现了自己对短暂人生与时光的永恒之间的对比。下片“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为用典,引用三国人物的典故,委婉的表示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41.这首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词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情感。“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意思“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热情歌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的精神,讽刺当朝统治者的懦弱无能,苟且偷安。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祖国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作者通过赞美年轻的孙权雄踞江东,与曹操、刘备抗衡,意在表达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壮志,同时也暗含年华老去、报国无门的愤懑,以及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慨叹。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2017·江苏初二期中)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②空,鸣鞘③声里绣旗红。澹④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释】①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②蘸:沾染。 ③鞘(shāo):马鞭。
④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36.请描绘上片一、二句的画面。
【答案】 秋日天空明净,远处水天相接,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主要景意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画面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对诗句内容有清楚的了解,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描绘诗句的内容。注意描写不等于翻译诗句。“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的意思是: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发挥想象描绘画面内容即可。
37.这首词与辛弃疾的《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何相同之处?
【答案】 两词都通过登楼见景生情;都抒发了作者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对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都表现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来分析,都通过登楼见景生情,抒发了思乡、爱国之情以及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2017·江苏中考模拟)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53.用自己的话说说“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这两句诗的意思。
【答案】 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解析】 考查诗句的含义。 此题要紧紧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要理解好“迁客”和“望”字的意思。答案: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54.根据要求答题。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 表达作者被流放后的愤懑痛苦,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对朝廷的眷恋。 (写出两点即可)
【解析】 “望”是所谓的诗眼。“诗眼”即为诗歌的关键所在。是诗歌的情感中心。答案:表达作者被流放后的愤懑痛苦,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对朝廷的眷恋。
(2)下列句中“望”字,与诗中第二句“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答案】 C
【解析】 题干“望”的内容与C项“望”的内容一致。两个“望”字都表现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关切。
【点睛】 诗歌的“诗眼”即为诗歌的关键所在,所谓“关键”无外乎两个方面,第一,诗歌的情感中心,或开头点明诗歌的主旨,统领全诗,或中间点明诗歌的主要情感,第二是诗歌的结构的关键,或使诗意自然转折,或让诗歌的情节发生变化等。
(三)诗歌鉴赏(2015·江苏初二期中)
南乡子·送述古①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②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①述古,陈襄字,苏轼好友。熙宁七年(1074),陈襄杭州任满,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南)。苏轼作此词送别。②临平山,在杭州东北。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阅读上面这首词,回答问题。(5分)
(1)这首词中“荧荧”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 “荧荧”,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1分)既指残灯斜照之光,又指泪光。(1分,写出一个即可)生动表现出作者因思念友人而独守孤灯,彻夜难眠的情状。(1分)
【解析】 这是一道诗歌词语赏析题,“荧荧”一语双关,既指“残灯”闪烁,又指泪光点点;“寒”、“残”、“斜”营造了别离后孤寂凄寒的意境,传递出词人的哀伤、担忧之情。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 借景抒情,(1分)借清冷孤寂的哀景,表现出作者在友人离别后的感伤之情。(1分)
【解析】 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题目“送述古”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词。“回望”、“归路”表明词的内容为别后的回忆和思念,“迎客西来送客行”表明难舍难分的情怀,“秋雨晴时泪不晴”则更见词人的思念之苦。
(四)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按要求作答。(2019·四川初二期末)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答案】 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结合“思乡”一词,可以得出,本词的主题是“思乡”,故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借哀景衬哀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蓄势。
(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答:选( ),理由是: 。
【答案】 D;理由:《南乡子》表达的“远客”心境是,身在遥远异乡,内心孤独凄凉,思归心切,却只能在潮退的日暮春色里,遥寄乡愁。而D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也是表达了作者深处边疆之“远”,保家卫国,但功业未建,只有在杯酒中表达内心的孤独凄凉,寄托思乡之愁。
【解析】 要求学生结合“远客”的心境,然后分析选项所表达的主题即可。《南乡子》表达的“远客”心境是,身在遥远故乡,内心孤独凄凉,思归心切,却只能在潮退的日暮春色里,遥寄乡愁。A项“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B项,“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C项,“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而D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也是表达了作者深处边疆之“远”保家卫国,但功业未建,只有在杯酒中表达内心的孤独凄凉,寄托思乡之愁。故选D。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2019·江苏初三期中)
南乡子
[南宋]吴潜
野景有谁收,只在苍鸥白鹭洲。风树飘摇云树暗,衣飕。目断①青天天际头。
壮志世难酬,丹桂红蕖②又晚秋。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载取江湖一片愁。
[注释]①目断:望断,望到看不见。②红蕖:红色的荷花。
69.词的上阕围绕“ ”对苍鸥、白鹭洲、树等景物进行了描绘。
【答案】 野景
【解析】 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根据上阙苍鸥、白鹭洲、树等景物可知是围绕“野景”来写的。
70.说说“载取江湖一片愁”中“载”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 “载”是动词,意为装载,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作者因壮志难酬而产生的浓烈愁绪具体可感。
【解析】 考查对诗歌词语的鉴赏。“载”原指船载东西,作者这里说自己的忧愁很深重,通过“载”这一动词将愁之多予以形象化,形象的写出了愁绪的浓重,抒发作者因壮志难酬而产生的浓烈愁绪。
(六)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小题。(2019·浙江初三月考)
南乡子
(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等意象勾勒出怎样一副画面?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
【答案】 词中写暮春时节,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物抒情,为下文渲染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诗句内容的理解。这需要学生在赏析诗句时对内容理解透彻,联系诗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烟是“漠漠”,雨是“凄凄”,花是“零落”,鹧鸪是“啼叫”,整个暮春时节,烟雨迷蒙,落花飘零,鹧鸪哀鸣,勾勒出了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为“远客”“思乡”营造了一个哀婉伤感的环境。
(2)下面哪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做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挥手自辞去,萧萧班马鸣。
【答案】 B。B选项的句子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因为诗人远在他乡只能借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希望自己的书信能够送回家中,寄托思乡之愁。
【解析】 A.表达的是作者怀念故去的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后感到物是人非的复杂情感,不是“远客”思乡的心情。
B.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远在他乡只能借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希望自己的书信能够送回家中。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C.这句话的意思是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比喻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也不是“远客”思乡的情感。
D.这句话的意思是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不是“远客”的思乡之情。故选B。
四、诗歌对比鉴赏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小题。(2018·江苏初二期末)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如何表现孙权的“英雄”形象的?
【答案】 ①通过写孙权年轻时就统帅大军,战斗不止,正面表现孙权的英雄形邢缘象;②通过写惟有曹操、刘备这样的豪杰才可与他匹敌,以及曹操对他的评价,侧面表现孙权的英雄形象。
【解析】 考查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读懂诗句内容是作答的关键。词篇特别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孙权是作者注意赞颂的对象,所以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方法来刻画。“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对孙权的正面描写。“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是从侧面烘托孙权的形象。
4.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你说说《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阕和《越中览古》后两句,各是怎样抒发历史兴亡之感的。
【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主要是借眼前所见滚滚流逝的长江水,写出朝代更迭的频繁,表达历史兴亡的感慨;《越中览古》主要是通过今昔对比,过去满殿的如花宫女都陀已烟消云散,如今惟有几只鹧鸪在王城遗址上飞来飞去,来表现繁华易逝、盛衰无常。
【解析】 比较阅读。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但抒发历史兴亡之感的手法各异。辛弃疾的词触景生情,写出朝代更迭、历史兴亡的感慨;李白的诗采用的是今昔对比手法,来表现繁华易逝、盛衰无常的观点。
(二)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2019·湖北中考真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2.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______。
【答案】 思绪之绵长(无穷)
【解析】 考查词语的表现力。一定要把词语放入诗句或语境中去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说不清呀。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所以这里的“悠悠”运用叠词的手法,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漫长,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按以上分析填充即可。
43.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写法共同点:借古讽今(借历史典故抒发个人情怀)。
情感:甲词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乙诗作者借汉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历史典故,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解析】 比较阅读。一问,写法上的共同点。甲词“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为用典,暗示了只有孙权才是天下第一英雄。词人赞赏孙权,就是要此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乙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借汉文帝的荒唐对当权统治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也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所以两首诗都使用了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二问,通过对写作手法的分析,即可归纳出两首诗不同的思想感情。甲词借对孙权的赞颂,表达了作者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以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乙诗通过鞭挞文帝不重视人才,感叹贾谊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等史实,对像贾谊一样怀才不遇的人寄以同情,对命运的坎坷磨难发出自己的慨叹,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对造成这一结果的上层统治者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讽刺和揭露。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2018·辽宁初二期末)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①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②江上,夜深儿女③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④,玉殿⑤正思贤。想夜半承明⑥,留教视草⑦,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⑧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释)①范倅:滁州通判,是辛弃疾的副手,范倅任满,稼轩作此词为他送行。②莼:莼菜羹。鲈:鲈鱼脍。指代范倅返乡。③儿女:此处当指作者。④朝天:指朝见天子。⑤玉殿:金銮宝殿,代指皇帝。⑥承明:承明庐。⑦视草:为皇帝起草制诏。⑧殢(tì)酒:沉溺于酒。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南乡子》上片放眼美好的神州风光,牵发了思古之情,下片则引入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议论。
B.《木兰花慢》词人以“老来”起笔,流露出对流年的不舍之意,上片直接表达了月圆人也圆的深厚情谊。
C.《南乡子》整首词三问三答,层层推进,不仅表现出感情的悲怆,而且也可以从中看出词人不失雄壮的情怀。
D.《南乡子》以“生子当如孙仲谋” 暗示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木兰花慢》则以“愁肠殢酒”表露出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悲愤。
【答案】 B
【解析】 B项“流露出对流年的不舍之意”错。起句“老来情味减”,引人吃惊:才三十三岁的辛弃疾,为什么说自己“老”了呢?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官阶比他大,倚老卖老,摆老资格,而是有深意包含在其中的。全句的意思是,我老了,年青时那样的兴致和趣味已经大大减退了。他年青时又有什么兴致与趣味呢?辛弃疾起于戎马之间,攻城陷阵,追杀叛徒,以至率兵南归,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势?现在,回首往事,感到一事无成,过去的一切都是那么遥远似的。因而,自然就产生了“老”的感觉。其实就是抒发壮志未酬的情怀。
(四)阅读辛弃疾的两首词,完成后面小题。(2017·江苏中考模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①,坐断②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兜鍪(móu):头盔。这里指孙权统率下的强大军队。②坐断:占据、割据。
45.下列关于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破阵子》从“吹角连营”到“霹雳弦惊”,描写了好友陈同甫雄壮的战斗生活。
B.“沙场秋点兵”中的“秋”,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C.《南乡子》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全词借景抒情,借古讽今。
D.“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化用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但辛弃疾写国家兴亡之感,两者意境不同。
【答案】 A
【解析】 A. “《破阵子》从‘吹角连营’到‘霹雳弦惊’,描写了好友陈同甫雄壮的战斗生活” 理解不正确。“梦回”二字告诉我们,全词描写的战争场景不过是作者辛弃疾旧梦重温。
46.《破阵子》表明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基调由雄壮变为悲壮的一个词语是 。
【答案】 可怜
【解析】 考查词眼及其作用。《破阵子》表明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基调由雄壮变为悲壮的一个词语是可怜。
【点睛】 诗歌的“诗眼”即为诗歌的关键所在,所谓“关键”无外乎两个方面,第一,诗歌的情感中心,或开头点明诗歌的主旨,统领全诗,或中间点明诗歌的主要情感,第二是诗歌的结构的关键,或使诗意自然转折,或让诗歌的情节发生变化等。
47.《南乡子》也是一首“壮词”,请结合全词,从题材内容、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说说其“壮”在何处。
【答案】 示例:示例:从题材内容上看,这首词写登高远眺中原、俯瞰长江,赞叹孙权英雄事迹,这些内容都是雄健的,堪称“壮”(点到描写军旅生活、壮阔的之景也可)。从思想感情上看,这首词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点到爱国激情也可)。从语言风格上看,这首词三问三答,气魄阔大,声调昂扬,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壮词”(点到以散文句法入词,声调昂扬也可)。
【解析】 “壮”在何处?题干给的答题方向相当明确。从题材内容、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三个方面来谈。这需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从方法方面来分辨。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小题。(2019·河北初三期末)
(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