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12/2013学年度教学竞赛
环环相扣 共同合作
——“磁体与磁场”的教学设计
学校:盐城市明达中学 授课教师:徐清 班级:南通海门市东洲中学
一、设计思路:
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采用创设情景一—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基本思路是:回忆旧知,发现问题;实验探究,认识问题,深化问题。利用磁悬浮的场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小组活动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用环环相扣、思维层次逐步提升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通过三个环节,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和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课 题
§1 磁体与磁场
授课时间
2012-10-23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知道磁体的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并学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生合作,知道磁体的性质
(2)通过师生互动,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并学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2)通过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会物理与生活、科技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设计”和“探究”的过程上:“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存在磁场”,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
磁场概念的建立和用磁感线描述磁场。通过转换和建模的思想,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方法
实践、交流、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资源、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通过活动,认识磁体
活动一、学生运用老师提供的器材,对照媒体及导学案展示的内容进行活动,认识磁体的性质。
以上活动由学生自主完成,出现问题学生互相讨论、补充,教师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磁体的性质这一部分学生在小学科学中有所涉及,通过活动,让学生回忆旧知,从而进一步认识磁体的性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环节:通过转换,认识磁场
活动二、发现问题:将磁体靠近小磁针,发现磁针偏转,说明了什么?引入磁场。
活动三、学生运用老师提供的小磁针和磁体进行活动,体会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并认识到磁场是有方向的。
以上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师引导,发现问题互相交流、讨论、补充。
设计意图:场的概念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让学生建立场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因此通过活动让学生发现小磁针靠近磁体时发生偏转,说明受到力的作用,学生认识到磁体周围确实存在着一种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磁场,让学生学会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研究方法—转换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环节:建立模型,描述磁场
活动四、如何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
教师出示器材并提出问题:能否用小铁屑代替小磁针来描述磁场?学生讨论、活动、画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
以上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师引导,发现问题互相交流、讨论、补充。
设计意图:用小铁屑代替小磁针描述磁场是本节中的又一难点,由于小磁针比较大而且少,并不能形象的表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因此借助小铁屑来代替小磁针,既巩固了磁化又认识到了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为建立磁感线模型奠定基础。
作业
1、利用细针、泡沫、磁铁,水制作一个指南针
2、调查磁体在家庭中的应用,并画出它们的磁感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