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导入
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唱尽了游牧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史书记载有十二个部落。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字词积累
敕勒(chì lè) 穹庐(qióng) 见牛羊(xiàn)
天似(sì) 笼盖(lǒng)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川,平川,平原。
阴山: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庐: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在称蒙古包。穹,隆起的样子。
苍苍:深青色。
茫茫:辽阔,深远。
见:通“现”,显现,出现。
阅读课文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文大意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 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课文详解
跟我来吧!
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答:
在诗中写了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
天空的特点是苍苍,草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点是茫茫,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辽阔无边。 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草的特点是茂盛,而牛羊的特点是肥壮。
“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答: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要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答:
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非常亲切。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
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地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答:
草原上并非无人,“见牛羊”一句暗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这样写使人油然涌起一种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
你能分析一下这首北朝民歌的写作特点吗?
答:
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诗的前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广阔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苍茫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睛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总结:(图)
《敕勒歌》把草原的清新、辽阔,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这首民歌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练习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 lè( ) qióng( )庐 见( )牛羊
天似( ) 笼( )盖
答:
敕勒 穹 xiàn sì lǒng 跟我来吧!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字词。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
青色。( )
辽阔,深远。( )
同“现”,呈现。( )
答:
穹庐 苍苍 茫茫 见
背诵课文,把空缺的部分填满。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
阴山下,天似穹庐,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请举例分析。
答:
“天苍苍,野茫茫”是静态的描写。 “风吹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低见牛羊”是动态的,这首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这样诗看起来就会显得有生机張 贇 <<敕勒歌>>教学案
类别:┊发布日期:2009-11-20 22:26:00
張 贇 <<敕勒歌>>教学案
敕勒歌
一、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敕勒chìlè 穹qiónɡ庐 见xiàn牛羊 似sì 笼盖lǒng
2. 词语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
阴山: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苍苍:青色。
茫茫:辽阔,深远。
见:同“现”,呈现。
穹庐:①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②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3. 作者、作品简介
敕勒歌的作者斛律金,生于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488年,他创作的作品,为后来的文学研究者所重视,元明以来编辑的古诗选中大都有收录。北宋诗人黄庭坚说它“语之奇壮如此,盖率道事实而已。”说明它源于生活,朴实自然。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赞美它:“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二)阅读能力目标. 感受少数民族的民歌的特点。
二、教学建议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从结构上来说,这是双重的反衬:一是广阔无垠、大面积的空白,与微露的牛羊之间的对比;二是从苍凉的死寂,到生命的喜悦。整个画面没有人,只有微露的牛羊。但是,发现这些微露的牛羊,却有一双眼睛,一双牧人的眼睛,一个赞美自己家园的草原人。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发自内心,漫不经心。却又保持了千年的艺术青春。具体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 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这比喻包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详见练习一解答。
(二)诗中为什么不写人 是否无人
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详见练习二解答。
(三)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给读者怎样的感觉 后句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
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表现了大草原壮阔草海、牛羊成群的特点。 详见练习二解答,参见“词句品味·积累”。
三、课文讲解
(一)文章主旨
这首敕勒歌风格奔放、雄健朴质,寥寥几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大西北独特的壮丽景色。敕勒歌把古原野敕勒川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
(二)重点语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解析 这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在诗中,我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壮阔,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了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那是未被农业社会文明所驯服、所软化的充满原始活力的人性。
(三)文章思路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 ( http: / / www.21cnjy.com )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四)写作特点
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诗的前六句写平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睛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包含了热爱自己家园,赞美辽阔大草原的情感)
首先,这样的比喻包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家园,即对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家的热爱之情。穹庐,即蒙古包是草原牧民的居所,蒙古包的方便搬迁成了游牧民族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天空大地,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见出草原人对自己家园的热爱的情感。其次,草原特点的反映,表现了赞美草原、赞美家乡的自豪情感。草原的空旷使四向所见皆如此,而抬头所见的顶部天空又变得“隆起”,天空显得既特别高远又特别亲近,就像一个巨大的蒙古包笼盖着四野。也恐怕只有无比辽阔的草原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和想象。显然,这样的感觉和想象,充满了赞美自己的草原、自己的家乡的自豪之情。
第二题
(突出草原的瀚海苍茫。“见牛羊”句见人,给人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从课文的注释中可以知道,“天苍苍,野茫 ( http: / / www.21cnjy.com )茫”可以理解为天地苍茫一片,旷远迷茫,这正是大草原辽阔无边、人烟稀少的特点。参见下课《静默草原》:草原的辽阔使人觉得“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诗中不写人,而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这是读者能自然产生的并且是富有生机的联想。而且这些牛羊原先藏在草丛中,可见草的丰茂,一片壮阔草海;一有风吹草动就随处呈现牛羊,又可见牛羊的众多,这真是水草丰美的好地方。就这一句不仅给了我们人类在此生息的信息,而且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生机、活力。更重要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对比下,是在强调、渲染广大草原的旷远辽阔,似乎只剩下苍茫自然的背景下出现的。在这样的背景对比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
1. 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
2. 犹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
3. 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第二问,能注意对比,说出上述三点感觉中的一点即可。
第三题
第1句的“见”通“现”,意为出现、显现。上古无“现”字,凡“出现”的意义都写做“见”。
第2、3句的“见”都是看见、看到、见到的意思。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之意。
【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lè( ) qiónɡ( )庐 见( )牛羊
天似( ) 笼( )盖
二、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语句。
1.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
2. 青色。( )
3. 辽阔,深远。( )
4. 同“现”,呈现。( )
三、品味下列语句。
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 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思考探究。
1. 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 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2. 这首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请举例分析。
【练习答案】
一、敕勒 穹xiàn sì lǒnɡ
二、穹庐 苍苍 茫茫 见
三、
1. 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这就体现了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2.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
四、
1.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这个比喻包含了赞美草原赞美家乡的自豪情感。
2. “天苍苍,野茫茫”是静态的描写。 “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动态的,这首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这样诗看起来就会显得有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