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五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C)(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五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C)(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0 20:4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C)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6分)
机械(xiè jiè) 膨(pén péng)胀 凝(yíng níng)固
豁(huò hò)然开朗 当(dāng dàng)之无愧 老当(dāng dàng)益壮
2、先弄清字的音、形、义,再在括号里组一个词。(8分)
埃( ) 谋( ) 躁( ) 郎( )
挨( ) 媒( ) 燥( ) 朗( )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
足:A、充足,足够;B、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C、足以;D、脚,腿。
(1)微不足道( ) 足智多谋( ) 画蛇添足( )
顾:A、前来购买东西的;B、拜访;C、看;D、注意,照管。
(2)相顾一笑( ) 三顾茅庐( ) 顾客盈门( )
奋不顾身( )
素:A、颜色单纯,不艳丽;B、本色,白色;C、本来的,原有的;D、素来,向来。
(3)银装素裹( ) 素不相识( ) 衣着素净( )
4、按要求选择词语。(9分)
(1)下面词语中全是表示动作的一组是( )
A、动弹 冲击 素净 折磨 接受
B、安慰 挣扎 温和 灵活 运动
C、挖掘 发表 发掘 发令 发现
(2)下面反义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轻松——沉重 B、正确——错误 C、抽象——具体
D、批评——表扬 E、拥护——同意 F、冷淡——热情
(3)下面近义词中,不恰当的一组是( )
A、表明——表白 B、争辩——争论 C、刚强——坚强 D、思考——思想
5、修改下面的病句。(10分)
(1)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2)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曲和舞蹈。
6、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句:
(2)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校规校纪。
改成反问句: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22分)
轻轻的一声叮咛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天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踏水声,老大娘发追出来,拿着
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 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店旁躲雨,我掌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一天晚上 我在招待所翻书 读到一篇 母亲 的文章。
我和朋友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览团体。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一个男童爬到一棵椰树上,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的房子里叫嚷。
我告诉朋友:“她说‘孩子,小心啊,别割到手指。’。”
向导惊讶地问:“原来你懂马来话。”
我答:“我不懂。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以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 以)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遣 遗)产。
我感动至极,想起了我的母亲。小时候上学时,她总在我出门时给我整理凌乱的头发,轻轻地叮咛:“走好,听老师的话。”
又是一个雨天,我骑车去约会。中华门城门下,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不久的女友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掀开我雨披的帽子:“看你热得,快把雨披脱下来。”原来,雨早已停了,我额上全是汗,空气(轻 清)得很,吸入肺腑的全是温馨。
想到每次约会结束,我推着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车准备走的时候,她忘不了说一句:“骑好,晚上早一点休息”。于是,我认可她了,因为没有爱心的人,是不会 别人着想的。
1、给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3分)
出差(chā chāi) 小花伞(sán shǎn)
着想(zháo zhuó) 游览(lǎn nǎn)
2、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用“\”划去。(2分)
3、从文中找出两对近义词。(2分)
( )——( ) ( )——( )
4 、“深”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②久,时间长;
③程度高的;④颜色浓。“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这句话中的“深”字应选第 训解释。(2分)
5、把文中第3 自然段空缺标点补上。(2分)
6、文中写了哪些叮咛或嘱咐?用“ ”画出来。(3分)
7、第3—7自然段中的“我”与文中其他地方出现的“我“是不是同一个人?如果不同,两个“我”分别是谁?(4分)
8、“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的母亲说的话?(5分)
三、阅读理解与感悟。(30分)
题目:他(她)真
提示与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用一件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他(她)的某一特点,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详略得当。
附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xiè,péng,níng,huòo,dāng,dāng
2、埃及,挨着,计谋,媒体,急躁,干燥,牛郎,朗读。
3、(1)C,A,D;(2)C,B,A,D;(3)B,D,A。
4、(1)C (2)E,(3)D。
5、(1)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2)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曲,跳了优美的舞蹈。
6、(1)热烈的气氛把在场的每一个人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被热烈的气氛感染了。
(2)我们是学生,难道不应该遵守校规校纪吗?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
1、chāi,sǎn,zháo,lǎn
2、划去的是:刹、以,遣、轻、
3、温暖——温馨 游览——参观
4、③
5、,,《》。
6、8(略)
7、不是同一个人,3—7自然段中的“我”是指《母亲》的作者,其他地方的“我”是指本文作者。
三、习作表达与展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