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内容标准】
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方举赞、孙英德创办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昌机器厂;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张骞“实业救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通过对民族工业发展和萧条原因的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与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中与中国近代工业兴起有关的内容并写出内容提示,培养自己自主学习和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张骞“实业救国”的思想,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振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点】
要点: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张謇的创业活动。
重点:张骞的“实业救国”道路。 难点:民族工业发展和萧条的原因。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洋务运动中,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手工业生产,拉开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序幕。因此,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新课探究】
一、民族工业的兴起
学生阅读教材P121,概括如下知识要点:
1、民族工业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2、产生的地点:上海、宁波、广州、天津等沿海地区
3、表现(先驱):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1866);陈启沅广东继昌隆缫丝厂(1872)。
4、特点: ①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②行业不全面,一般以轻工业为主。③资金少,规模小。④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但同时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5、讨论: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①官绅的阻挠(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与压迫);②外商的挤压;③乡民的无知等等。
二、张謇的创业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P122,评价张謇的创业活动。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育家,(因他曾考中状元,)被誉为“状元实业家”。他提出实业和教育是“富强之大本”,主张“实业救国”,他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等数十家企业和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三、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产生: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材上为1895——1913),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思考原因:列强加大经济侵略程度,对华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有识之士呼吁“实业救国”,以兴办民族工业来挽救民族危机;同时,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后期,辛亥革命给处境艰难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黄金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1914--1923),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阅读教材P123第一段,思考其原因:一战中,列强忙于欧洲战场厮杀,暂时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世界市场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萧条:20世纪20-3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全面经济统制,压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使民族工业走上萧条之路。(具体内容请学生阅读教材P123中间部分段落)
5、破产倒闭:20世纪30—40年代,抗日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的爆发,使大批民营企业在战争中纷纷倒闭。(一些内迁的企业在国民政府战时经济体制下艰难维持和挣扎。)
6、山穷水尽:20世纪4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代后期,抗战胜利后,由于接收敌伪产业时出现的弊病、美货泛滥、内战爆发和金圆劵改革使民营企业困难重重,缺少市场,山穷水尽。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真题训练】
1、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出现于( B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2、对张謇的事迹介绍,不符合史实的是( B )
A、主张发展民办工业,走“实业救国”道路 B、以面粉业起家
C、热心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 D、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
3、下列各项,属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是( C )
A、甲午中日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 B、辛亥革命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胜利后
【教学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