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
学习目标:
一、知识:识记东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开国皇帝;掌握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的内容;了解东汉衰败的原因。
二、方法:阅读比较法
三、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一个朝代的盛衰决定力量在于人民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而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提供很好的范例。21cnjy.com
学习重点: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
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运用比较法和讨论法来突破难点。
学习流程: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一、阅读提示1、
1、东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开国皇帝分别是什么?
2、刘秀的“柔术”治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3、看课本65页三幅图,明确分别反映了什么?
二、阅读提示2
1东汉衰败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2、我们知道的一些纪年方法有哪些?你能算出自己出生的那一年是干支中的哪一年吗?
三、阅读提示3
比较“兴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同,总结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的共同原因,(提示: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www.21-cn-jy.com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完成上述问题,如有差别,在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达成共识,也可求同存异。www-2-1-cnjy-com
【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一、知识目标检测:
1、东汉的建立者是谁(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的原因是 ( )
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3、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4.、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
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
②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③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
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 ①③ D、 ①③④
5.东汉后期走向衰败的表现中不包括 ( )
A.地方官员任免不受中央控制 B.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土地
C.官僚宗族世代把持中央政权 D.大地主拥有私人武装
6.据专家考证,十二生肖之说起源于:(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东汉
二、方法目标检测
比较“兴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的共同原因
【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一、学习连接
1、刘秀简介: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元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字文叔,蔡阳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在位33年,病死,终年63岁,葬于原陵(今河南省孟津县西长道社)。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刘秀与兄在家乡乘势起兵,与诸豪杰并争天下。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在河北鄗城的千秋亭登基称帝,依照封建王朝“家天下”的传统,刘秀所建立的王朝沿用了其祖先的国号—“汉”,史称东汉或后汉。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绿林、赤眉、刘永、张步、隗嚣、公孙述等诸多割据势力和为数达百余万的大小农民起义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20余年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刘秀建立东汉以后,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预政事。对诸侯王和外戚的权势,也多方限制,。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夺三公职权,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又令全国共并省四百多个县,吏职减省至十分之一。刘秀还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他统治的时期,史称“光武中兴”。公元57年2月,刘秀病死,留下遗诏中说:“我没有给百姓造福,后事一切都照文帝那样,务必从简,不要浪费。”刘秀死后的庙号为世祖,谥号为光武帝。21·cn·jy·com
2、你怎样评价光武帝?
3、“兴武中兴”与“文景之治”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是否有借鉴意义?
学后反思:
学习目标:
一、知识: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及其作用、佛教的传入等重要史实。
二、方法:讲故事法、讨论法
三、情感: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学习了解,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张骞不畏艰难、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佛教的传入是外来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例证,由此来初步理解中外交流是文化繁荣、历史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需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习重点:张骞出使西域
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丝绸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不仅是中国与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通道,佛教的东传是外来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例证。突破本难点结合丝绸之路图看清主要路线,通过老师讲解突破难点。2-1-c-n-j-y
学习流程: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一、阅读提示1、
西域的地理位置指的是什么?
二、阅读提示2
1、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作用是什么?
2、西汉和东汉与西域及匈奴的主要关系有哪些?
3、什么叫“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开辟对东西方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阅读提示3
世界三大宗教有哪三大宗教?佛教发源于何地?佛教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佛教东传有什么意义?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小组合作完成上述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小组分工:查找、记录、监督、核实都要有专人负责,组长展示讨论成果。如有差别,在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求同存异达成共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一、知识目标检测:
1、汉武帝时,两次出使西域的著名探险家是 ( )
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安敦
2、西汉前期,威胁西汉王朝的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 ( )
A.匈奴 B.大月氏 C.羌族 D.乌孙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4、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班超经营西域③西域都护府设立④丝绸之路开通
A.④①③②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5、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
A.西汉 B.唐朝 C.东汉初年 D.宋朝
6、请看课本69页《西汉与西域经济交流简表》回答问题:
根据这份与西汉交流的输出、输入简表,你能看出有什么特点或问题吗?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从西域输入的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农产品、畜牧产品,而西汉时输出的则有手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品,可见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的世界所占据的先进地位。)21教育网
二、方法目标检测
请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互相讲张骞、班超或佛教的故事给其他组员听,大家听完后互相做一下评价,看一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2·1·c·n·j·y
【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一、学习连接
1、佛教故事【腊八粥】指每年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十二月八日寺院所制之五味粥。又作五味粥、红糟、七宝粥、佛粥。依据大宋僧史略卷上、禅林象器笺饮啖门等之记载,宋代时以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佛诞日,都城诸大寺作浴佛会,以诸果品、五榖等制七宝五味粥,称为腊八粥。是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飨之信徒,其后此风气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亦于此日制腊八粥,而成为我国民间风俗之一。盖佛教界一般多以十二月八日为佛陀成道日,然亦有根据譬喻经而谓十二月八日为佛诞日,于是日举行浴佛会,宋代之寺院即属此例,惟后世多以此日为成道日,故腊八之法会亦称成道会。21·世纪*教育网
2、请看课本68页《张骞通西域图》回答问题:
①张骞第一次通西域的时间是哪年?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②他在去西域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③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开通。其路线是
A、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④我们应该学习张骞的什么样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