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香坊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表是世界上不同地区最早培植出的农作物情况简表。据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农作物 最初种植区域 开始种植时间
大麦、小麦 西亚 九千年前
粟、水稻 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七千年前
土豆、玉米 美洲 九千年前
A.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
C.都以农业的发达著称
B.产生时间具有一致性
D.各文明之间交流密切
2.古代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地区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局限
B.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B.各大文明早期都是小国寡民状态
D.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的不同
3.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城邦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城邦的主人是()
A.全体奴隶主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4.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A.西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5.《后汉书》记载,166年,两个彼此称呼对方为“大秦”但并未自称“大秦”的国家有了第一次外交接触。这两个国家处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彼此以自身的世界思忖度着对方,因为他们从未有过事实上的直接接触,一条蜿蜒在它们之间横跨数个文明带和气候带的“道路”将它们间接连接。这“道路”是( )
A.罗马大道
C.波斯御道
B.丝绸之路
D.中国驰道
6.拿破仑时期的《民法典》以罗马法为蓝本,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某些司法原则均源于古罗马。符合以上论断的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C.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利支柱
B.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民主制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的基础
7.将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到欧洲,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桥梁的是()
A.土耳其人
C.西班牙人
B.阿拉伯人
D.印度人
8.“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是()
A.封君封臣制
C.基督教权制
B.君主立宪制
D.总督制
9.下列关于10--11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发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逐渐形成了市民阶层
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出现城市市民白治权的斗争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10.“它发端于基辅罗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至17世纪末,它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俄罗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B.波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1.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誉。对该作品主题表述准确的
A.倡导社会契约
C.肯定人的价值
B.主张民主政治
D.反对宗教信仰
12.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传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其产生的根源是()
A.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C.意大利从东方汲取了大量的文化养
B.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意大利聚集了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13.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提出“因信称义”的主张。这标志着(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
C.启蒙运动进入了高潮
B.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D.生物进化论的正式创立
14.“能否升入天堂,凭什么教皇说了算?”“赎罪券是在敲诈,钱应用来创造更多财富:”因此宗教改革家们主张()
A.因行称义
C.绝色弃欲
B.因信称义
D.服从教会
15.由科学家牛顿创立,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论
16.下列关于伏尔泰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他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C.他首先提出“三权分立”政治学说
B.量子论
D.相对论
B.他是德国人
D.他的代表性著作是《社会契约论》
17.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结束,各地文明会合交融开始于( )
A.新航路开辟
C.第二次工业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D.互联网迅速发展
18.1992年许多国家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纷纷举行500周年纪念活动,但引起了美洲印第安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你们的庆祝是我们的苦难”。与该纪念活动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1页 共3页
B.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D.麦哲伦环球航行
19.葡萄牙的一位贵族,在西班牙政府支持下组织探险船队,找到了一条通往“南海”的峡道,并给“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他因此被人们称为“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这个人是()
A.麦哲伦
C.达·伽马
B.迪亚士
D.哥伦布
20.下列植物品种中,属于美洲特产是()
A.玉米和甘薯
C.小麦和玉米
B.橄榄和葡萄
D.葡萄和花生
21.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曾说:“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但是后来真正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是()
A.荷兰
C.法国
B.英国
D.美国
22.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
A.圈地运动的进行
C.石油工业的发达
B.蒸汽动力的应用
D.电器的广泛应用
2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科技成就是( )
A.珍妮纺纱机
C.蒸汽火车
B.水力织布机
D.电灯、电报
24.“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瓦特和爱迪生的突出贡献分别是()
A.发明火车机车 研制发电机
C.发明火车机车 发明电灯
B.改良蒸汽机 研制发电机
D.改良蒸汽机 发明电灯
25.1914年1月1日,美国佛罗里达开辟了世界上第一条定期航班。每次飞行只能搭载两名乘客,速度为112公里/小时,航线全程仅30余公里。该航班的主要动力最可能来源于()
A.蒸汽机
C.电动机
B.内燃机
D.发电机
26.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其影响是( )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工厂制度出现
D.欧美开始城市化进程
27.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它标志着()
A.君主专制的加强
C.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B.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8.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最高法院行使()
A.行政权
C.立法权
B.司法权
D.选举权
29.下列国家中,19世纪实行共和政体的是()
A.英国
C.美国
B.口本
D.俄国
30.1789--1875年间法国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这反映了()
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B.启蒙思想口益深入
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31.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总统权力至上
C.选举和议会立法
B.实行联邦政体
D.多党联合执政
32.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政治保障的是()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C.圈地运动的进行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33.有人认为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这一评价恰好反映出英国国王()
A.没有人身自由
C.统而不治
B.专制独裁
D.凌驾于宪法之上
34.如图所示为华盛顿一封信中的内容,这反映出华盛顿( )
自从任职以来,我就致力于反对各种地方观念和地区间的歧视,
以一个更伟大的名字来称呼整个殖民地,那个名字就是“美利坚”。
—— 1775年华盛顿
A.坚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认识到了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
B.强调民族的统一和共同利益
D.主张对《邦联条例》进行修正
35.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可以用来说明(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
C.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
B.非洲国家的英勇抗争
D.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
36.美国宪法将政府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并伴之以制衡制度,以防止其中任何一部分明显地高于其它部分。这实现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伏尔泰
C.孟德斯鸠
B.卢梭
D.康德
37.19世纪,在拉丁美洲实施“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的国家是( )
A.英国
C.美国
B.法国
D.德国
3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独立宣言》的发表
B.《人权宣言》的发表
D.新和谐公社的建立
39.美国国家教育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以下属于《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是( )
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②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④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40.1871年5月,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失败,马克思撰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其首创精神。这个“尝试”是指()
A.宪章运动
C.法国大革命
B.第一国际
D.巴黎公社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0分)
4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8世纪初起就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下,经历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因此,当他们在向海外扩张时也想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摘编自王可亮《新航路开辟为何由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
材料二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材料三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巨大飞跃。工业革命使英国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到城市,到19世纪中期,英国农村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5%。新生的工业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但是工业革命也加剧了环境污染。随着沿岸城造纸厂、肥皂厂、制革厂的建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其他污染物源源不断地进入泰晤士河,牛津以下河段的水质急剧恶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列举两位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和他们的成就。(6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优越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政治制度?促成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两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第次工业革命。(6分)
哈尔滨市香坊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1--5: ADCDB 6--10: DBADA
11--15: CBBBA 16--20: AACAA
21--25: BBDDB 26-30: CBBCC
31--35: CBCBD 36--40: CCAAD
41(1)原因:传播基督教。(2分)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马到达印度(任意两个即可)(4分)
(2)制度:君主立宪制。(2分)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2分)
(3)蒸汽机、汽船、珍妮纺纱机、火车(任意两个即可)(4分)
评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加剧环境污染。(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