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文字演变》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文字演变》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20 20:2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9课 文字演变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记住商朝使用的文字和秦朝的标准字体,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各种汉字的比较,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21cnjy.com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甲骨文。
2、难点:小篆。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师:我国的汉字从她的出现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显示出了神奇的智慧。同学们你们对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多少呢?21·cn·jy·com
一、甲骨文
1、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j é)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
2、甲骨文: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yì) ( http: / / www.21cnjy.com )荣在审视中药中,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www.21-cn-jy.com
二、金文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青铜器。主要有乐器“钟”,食器“彝,尊,爵”,洗器“盘”,兵器“戈,戟”等。金文的内容,最初只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后来基本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代人用钟鼎作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了图画性。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金文,金文产生于西周,也叫钟鼎文,铜器铭文。它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2·1·c·n·j·y
三、小篆和隶书
(一)小篆--汉字的统一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小篆,小篆又名秦篆,政权式推广于秦朝。【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隶书--监狱里造出的汉字: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mi o)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21·世纪*教育网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真书、正书。
(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今草是东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25--220)人张芝所创;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旭所创。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行书,产生于东汉。特点: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活,书写便利。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1教育网
小结:本节课的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重点是“甲骨文”,难点是“小篆”。本课是一节文化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启发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并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器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采用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参与的方法,对汉字的演变与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